1、2020-2021 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九年级上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 量体裁衣 B. 火上浇油 C. 滴水成冰 D. 木已成舟 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 4. 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O B. 2 C. 60
2、 D. Mg 5. 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A. B. C. D. 6.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 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7.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8. 山梨酸(68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
3、:1 B. 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9g C. 每个山梨酸分子中含有 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D. 山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7% 9. “神七”太空舱利用24做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 Fe 的化合价为+3价,则 Ni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10. 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 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11. 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4、A. 隔绝空气 B. 降低温度 C. 清除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2.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3.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同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2.3 未测 2.0 2.8 反应后的质量/ 1.1 0.9 3.6 2.
5、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丁一定为化合物 C. 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 3:4:1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常用来裁玻璃 B. 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材料 C.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和制冷剂 15. 超氧化钾(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2+ 22 = 2 + + 2,X 的化学式为() A. 2 B. 22 C. 2 D. 2 16.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
6、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提倡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 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酸雨 17. 下列有关 CO 和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B. CO和2都具有可燃性 C. CO和2都是有毒气体 D. 在一定条件下,CO和2可以相互转化 18. 下列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C.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
7、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9.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通电分解水 C. 向等质量、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20. “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一定条件下,CO和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 甲醛(2) B. 甲醇(4) C. 乙醇(26) D. 乙酸(242)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水分子 _ ; (
8、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_ ; (3)3个硫酸根离子 _ ; (4)4个磷原子 _ 。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22. 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可将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具有 _ 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纱布、蓬松棉的作用是 _ 。 (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_ ,搅拌,如果观察到 _ ,则样品为软水。日常生活中通过 _ 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23.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3 Al 铝 26.98 (1)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 ;铝离子符号为 _ ;铝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9、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 _ ; (2)硅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为 _ (填序号);画出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 。 24.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五氧化二磷有毒,易溶于水)。 (1)图 1装置能看到的现象是 _ ; (2)图 1装置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_ 。 (3)图 2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 _ ; _ 。 25.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属于单质的是 _ 、 _ (填化学式); (2)变化属于 _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 (3)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 ;属于 _ (填反应类型)。 26. (1)酒精
10、的化学名是 _ ,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的优点是 _ 。太阳能 _ (填“属于”或“不属于”)新能源。 (3)发生火灾时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_ 。 27.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和 H为气体,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G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和对应的用途 _ 、 _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8.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已知浓
11、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1)写出仪器的名称: _ 。 (2)实验室可用装置 A、F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发生装置是 _ ,若要得到干燥的该气体,装置 G和 H的接口应连接为 _ 。工业上大量生产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装置 B和 C 相比,装置 C的优点为 _ 。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后,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物质 _ ?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2,不完全
12、燃烧生成 CO; 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2。将甲烷在一定量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2、2;猜想:CO、2;猜想: _ 。 【实验设计】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1)中 _ ; (2)、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实验结论】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猜想成立。 (2)写出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反思交流】 (1)装置的作用是 _ ;E装置后的气球的作用是 _ 。 (2)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可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 ;请你说出一条
13、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_ 。 30. 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取用 12克石灰石样品, 把 60克稀盐酸分 3 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 20 克 第二次加入 20 克 第三次加入 20 克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 30 克 48 克 67.6克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_ 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量体裁衣只是裁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火上浇油包含着物质燃烧,生成了
14、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B正确; C、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 D、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
15、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 瓶塞要倒放, 标签要对准手心, 瓶口紧挨试管口; 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
16、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用作燃料,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且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 所以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来分
17、析; 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C、该符号是60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D、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化
18、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故选:C。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9、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水和 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 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
20、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由图示可知含有两种原子,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 A 错; B、由图示可知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 B正确; C、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 C错; 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 D 错。 故选:B。 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
21、成属于混合物。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8.【答案】C 【解析】解:A、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1 8):(16 2) 3:4:1,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每个山梨酸分子中含有 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山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126+18+162 100% 64.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
22、“1”,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每个山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解:Fe 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镍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 (+3) 2 + (2) 4 = 0,则 = +2价。 故选: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2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
23、题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能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能防止发生燃烧、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灭火的原理为:(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所以可以据此来解答本题 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够根据燃烧的条件来
24、判断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答】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知道,若灭火只要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分析题意可知,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是隔绝了空气,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解: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故A 说法正确; B、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a、b 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故 B说法正确;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被点燃,b 管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
25、的木条燃的更旺,故 C说法错误; D、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生成气体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本题是有关电解水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对解决此问题必不可少。 13.【答案】C 【解析】解:未测:1.1 + 0.9 + 3.6 + 2.4 2.3 2 2.8 = 0.9,乙物质的质量减少,所以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A错误; B、丁物质的质量增大,所以丁是生成物,可能是化合物,故 B错误; C、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1.2:1.
26、6:0.4 = 3:4:1,故 C正确; D、该反应中两种物质减少,一种物质增多,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C。 根据在一密闭容器中,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 X 的待测值;则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可推测反应物与生成物等信息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常用来裁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
27、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D、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和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石墨能导电,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钾、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4、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2、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28、数目不变,则每个 X分子由 2个原子和 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22。 故选: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 X 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提倡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增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形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29、:D。 A、根据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酸雨、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防治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具有可燃性,2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是有毒气体,2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和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
30、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C、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则没
3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 D、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25,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A、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理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9.【答案】B 【解析】解:A、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通电分解水
32、,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 2:1,故选项图象错误。 C、石灰石的质量相等,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故选项图象正确。 D、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B。 A、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灰石的质量相等,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
33、,进行分析判断。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0.【答案】C 【解析】解:A、甲醛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1:1,是绿色化学反应的产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甲醇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1:1,是绿色化学反应的产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不是 1:1,不是绿色化学反应的产物,说法符合题意; D、乙酸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1:1,是绿色化学反应的
34、产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化学式进行。 21.【答案】22+53 342 4P 【解析】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2。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可表示为:+53。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
35、的数字,故 3 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42。 (4)由原子的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 表示多个该原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4个磷原子表示为:4P。 故答案为: (1)22; (2)+53; (3)342; (4)4。 (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
36、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吸附 过滤 肥皂水 出现较多泡沫 煮沸 【解析】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 (2)纱布、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故填:过滤; (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 搅拌, 如果观察到出现较多泡沫,则样品为软水。日常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故
37、填:肥皂水;出现较多泡沫;煮沸。 (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2)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23.【答案】26.983+ 23 【解析】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铝原子的最外层有 3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 3 个电子而形成带有 3 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
38、-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 故填:26.98;3+;23; (2)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4,所以位于表中的;硅原子的核内有 14 个质子,核外有 14个电子,分三层排布, 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 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 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 所以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填:;。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离子符号的写法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以及原子结构来分析。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同种元素的问题,找核内质子数相同的。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要看原子的电子层数。 24.【答案】
39、Y形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隔绝氧气、提高温度 【解析】解:(1)形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由于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发生燃烧,其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白磷发生了燃烧;热水的白磷温度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是由于未与氧气接触,所以热水的白磷没有发生燃烧;故填:Y形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2)图 1装置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高温度;故填:隔绝氧气、提高温度;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22222 + 2;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22222
40、 + 2;。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2)根据热水的作用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25.【答案】2 2 物理 化合反应 【解析】解:(1)属于单质的是氢气和氮气。 故填:2;2。 (2)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物理。 (3)变化中, 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是化合反应。 故填: ;化合反应。 (1)由一种元素
41、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2)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3)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乙醇 对环境没有污染(合理即可)属于 119 【解析】解:(1)酒精的化学名是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太阳能的优点是对环境没有污染(或节约化石燃料,环保等,合理即可)。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太阳能属于新能源。 (3)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 故答案为: (1)乙醇; (2)对环境没有污染(合理
42、即可);属于; (3)119。 (1)根据酒精的化学名、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利用太阳能的优点,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火警电话,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乙醇的俗称是酒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可燃性(或还原性)作燃料(或用于冶金工业 【解析】解: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A通电生成 B和 H,推出 A为水,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出 F为二氧化碳,B与黑色固体 G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推出 B为氧气,G为碳,H 为氢气,E为红色固体,氧气与 E 在加热条件下
43、生成黑色固体 D,推出 D为氧化铜,E为铜,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1)推出 G为碳,则碳就有可燃性或还原性;,可以作燃料或用于冶金工业(合理即可),故填:可燃性(或还原性);作燃料(用于冶金工业); (2)推出 A为水,B 为氧气,H 为氢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3)推出 D为氧化铜, G为碳, E为铜, F为二氧化碳,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依据 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A 通电生成 B和 H,推出 A,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出 F,B 与黑色固体G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F, 推出 B、 G、 H, E 为红色固体, B与 E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 D
44、, 推出 D和 E,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 (1)依据推出的 G 分析; (2)依据推出的 A、B、H分析; (3)依据推出的 D、G、E、F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转化图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8.【答案】锥形瓶 2322 + 32 或 C a、b、c、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解析】解:(1)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2)实验室可用装置 A、 F制取氧气, 由于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 + 32。 故填:2322 + 3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
45、选择发生装置是 B或 C, 若要得到干燥的该气体, 装置 G和 H 的接口应连接为 a、(干燥二氧化碳)、c、(收集二氧化碳); 工业上大量生产二氧化碳的方法:高温条件下分解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B或 C;a、b、c、d;。 (4)装置 B和 C 相比,装置 C的优点为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故填: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46、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4)通过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流量,从而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9.【答案】 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2、 CO、 2白色固体变蓝色 2+ ()2=3 +2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不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开窗通风 【解析】解:【提出问题】 甲烷燃烧后生成可能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或
47、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 猜想:2、2;猜想:CO、2;猜想:2、CO、2。 故填:2、CO、2。 【实验设计】 (1)中白色固体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 (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3)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 故填:白色固体变蓝色。 【实验结论】 (2)装置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3 +2。 故填:2+ ()2= 3 +2。 【反思交流】 (1)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E装置后的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故填
48、: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收集多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2)在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开窗通风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故填:不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开窗通风。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猜想与假设】 生成物可能是2、2;也可能是 CO、2;也可能是2、CO、2。 【实验设计】 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反思交流】 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E装置后的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多余
49、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一氧化碳有毒,难溶于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0.【答案】4.4 【解析】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 + 60 67.6 = 4.4;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3+ 2 = 2+ 2 + 2 100 44 4.4 10044=4.4 解得: = 10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12 100% 83.3%;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故答案为:(1)4.4; (2)83.3%。 (1)根据质量守恒恒定律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表数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