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4268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九年级学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 面包发霉 C. 纸张燃烧 D. 钢铁生锈 2. 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A. 明矾 B. 活性炭 C. 石子 D. 细沙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氦气用于充气球 B. 铜丝用作导线 C. 焦炭用于冶炼铁 D. 钨用于制灯丝 4. 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二氧化硫 5. 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烟火”

2、的是() A. B. C. D. 6. 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氢能 B. 核能 C. 石油 D. 风能 7. 2019年 8 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个环状碳分子18中共含有 18 个()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移走蒸发皿 B. 二氧化碳验满 C. 取固体药品 D. 检查气密性 9.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都属于()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10. 在太空舱里,常用2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2转化为2,24中

3、Fe 的化合价为+3.则 Ni的化合价为() A. +4 B. +3 C. +2 D. +1 11. “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12.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甲烷 B. 氢气 C. 氦气 D. 一氧化碳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 CO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铁

4、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14. 金刚石、石墨、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金刚石、石墨和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 金刚石、石墨和60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15. 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 家中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C. 酒精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16. 下列是小红同学的一次化学课后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 2读作氯化铁 B. 2H 表示两个氢分子 C. 氧气

5、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22 D. 表示每 12份质量的碳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17. 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 隔绝氧气 B. 降低着火点 C. 隔离可燃物 D.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18. 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 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 CO和 C 均具有还原性 C. 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D. 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1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鉴别2和2: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B

6、. 区分2和22溶液:取样,分别加入少量2,观察现象 C. 除去2中混有少量的4:加热固体混合物 D. 除去2中混有少量的 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20.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仅白磷燃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对准白磷通氧气,该白磷也能燃烧 B. 热水的作用只是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 C. 对比和的实验现象,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D. 对比和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21.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1)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硫元素 _ ;碳酸根离子 _ 。 (2)锂是最轻的金属,是制造

7、电池的理想物质。图 2是锂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中 =_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符号为 _ ,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_ 周期。 22. 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石墨;赤铁矿;生石灰;二氧化碳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_ 。 (2)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_ 。 (3)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 _ 。 (4)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是 _ 。 23. 空气和水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_ 。 (2)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

8、_ 区分硬水和软水。 (3)做铁丝在2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_ 。 (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 _ ,全球气候变暖。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2气体时,应从 _ (填“a”或“b”)端进气。 (5)下列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是 _ (填字母)。 A.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24.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 _ 性。 (2)2020年 6月 21 日,时速 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

9、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 _ (填“高”或“低”)。 (3)用甲、 乙所示两个实验验证铝、 铜、 镁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实验甲中铝丝会出现的现象是 _ ,实验乙中无明显现象,由实验得知铝、铜、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 。 (4)在空气中,铁与 _ 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某些铁制零件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是 _ 。 25.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到下列问题。 (1)图中 A、B、C三种物质都是由 _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_ (填字母),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 。 (2)该反应中 A和 B质量比为 _ ,B和

10、 C 的分子数之比为 _ 。 26. 能源、环保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_ 和天然气。 (2)煤燃烧生成2、2、CO等气体,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_ 。 (3)2020年 6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_ 。 A.垃圾分类回收 B.野炊明火烧烤 C.禁止燃放烟花 (4)乙醇(25)俗称“酒精”, 可用作酒精灯、 内燃机等的燃料,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一条优点 _ 。 27.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短

11、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 A 和 C为氧化物,且 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黑色固体,在常温下性质稳定;B和 E 的组成元素相同,固态 B俗称“干冰”。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 ;D _ 。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与 E 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 。 (4)写出 E物质的一种用途 _ 。 2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_ ; _ 。 (2)实验室用装置 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是 _ ,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 _ (填字母)装置收集。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 ,如图 F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支持燃烧; _ ; _ 。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4)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2,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白色无水4粉末遇水变蓝色;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2、2 猜想二:CO、2 猜想三:3、2、2 猜想四:2、C

13、O、2 你认为上述猜想 _ 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_ 。 【实验探究】 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 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B、 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中 _ 色粉末变成黑,由此推断猜想四成立。 (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3)实验过程中 B、C 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_ 。 【反思与交流】 (1)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 _ 中毒。 (2)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_

14、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30.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3)。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鸡蛋壳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150g 12.5 158.1 (附:3+ 2 = 2+ 2 + 2) (1)碳酸钙(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 。 (2)反应生成2的质量为 _ g。 (3)请你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15、A正确; B、面包发霉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错; C、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C错; D、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明矾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

16、加速其沉降,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C.净化水时,石子层可以过滤掉部分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合题意; D.净化水时,细沙层可以过滤掉部分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合题意; 故选:B。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以及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净化水的原理以及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3.【答案】C 【解析】解:A、氦气用于充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焦炭用于冶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

17、,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钨用于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氦气、铜、焦炭、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答案】A 【解析】解: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即这里的“氧”指的是氧气

18、。 故选:A。 根据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才行。 5.【答案】B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

19、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故选:C。 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依此作答。 【解答】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环状碳分子18中共含有 18个碳原子。 故选:A。 8.【答案】C 【解析】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0、,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答案】

21、A 【解析】解: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是由铁和其它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合金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因此由合金的概念可以判断合金属于混合物。 10.【答案】C 【解析】 解: 设Ni的化合价为x, 则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4中Fe的化合价为+3.可得24中 Ni的化合价为: (+2) 3 + + (2) 4 = 0, 解答 = +2;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11.【

22、答案】A 【解析】解:汽水中含有或溶有2,进入体内,温度升高,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从体内逸出,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故选:A。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2.【答案】C 【解析】解:A、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 A错误; B、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 B错误; C、氦气是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引起爆炸;故 C 正确; D、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 D 错误。 故选:C。 从可燃性气体

23、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去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 13.【答案】D 【解析】解:.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故 A 错误;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产生蓝色火焰,故 B 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发红光,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故 C 错误;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氢气,则实验现象是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 D正确。 故选:D。 A.依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 B.依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

24、C.依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和题中信息分析; D.依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实验现象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4.【答案】B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金刚石、石墨、60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金刚石、石墨、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故选:B。 观察金刚石、石墨、60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它们是由同种的碳原子构成,原子的大小相同,组成元素相同 主要考查了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元素的单质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

25、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5.【答案】C 【解析】解:A、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液化气有可燃性,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电火花可能引燃发生爆炸,因此不能打开排气扇通风,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可以隔绝空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根据日

26、常经验和燃烧的物质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考查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6.【答案】D 【解析】解:A、2读作氯化亚铁,故 A 错误;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 B 错误;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所以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02,故 C 错误; D、表示每 12 份质量的碳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 D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合物的正确读法进行分析; B、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

27、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C 【解析】解:“砍出隔离带”,利用的是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 CuO发生

28、反应的生成物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故 A错误; 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与 CuO发生反应原理是 CO、C 夺取氧化铜中的氧,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则 CO和 C均具有还原性,故 B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与 CuO反应方程式为 + + 2,不属于置换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 C 错误; D.一氧化碳与 CuO发生反应 + + 2,木炭与足量 CuO发生的反应为,则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B。 A.依据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 CuO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分析; B.依据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与 CuO发生反应原理分析; C.依据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

29、木炭与 CuO反应方程式分析; D.依据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与 CuO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9.【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CO能与灼热的

30、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鉴别物质时, 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 再根据性质的不同, 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0.【答案】B 【解析】解:A、水中白磷通入氧气满足燃烧条件,故能燃烧,故正确;

31、B、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了起到升高温度的作用,还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错误; C、图 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是可燃物,均能与氧气接触,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说明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正确; D、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正确。 故选:B。 根据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 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21.【答案】32 3+ 二 【解析】解:(1)硫元素可以表示为 S; 碳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32

32、。 故填:S;32。 (2)图中 = 2 + 1 = 3,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每个锂离子带 1 个低温正电荷,锂离子符号为+,锂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 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故填:3;+;二。 (1)硫元素元素符号可以表示硫元素; 每个碳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每个锂离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2.【答案】 【解析】解:(1)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石墨;故填:; (2)生

33、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 (3)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故填:; (4)赤铁矿的主要是成分是氧化铁,所以赤铁矿可用作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故填:。 (1)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进行解答; (2)根据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3)根据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解答; (4)根据赤铁矿的主要是成分是氧化铁进行解答。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23.【答案】氮气 煮沸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温室效应 a AD 【解析】解:(1)空气成

34、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答案为:氮气; (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在做铁丝在2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先加入少量水;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2气体时,应从 a 端进气;故答案为:温室效应;a; (5).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B.任意排放工业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35、是不现实的,不合题意; D.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AD。 (1)根据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来分析;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来分析; (5)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来分析。 本题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化学,且加强了学生对水和空气资源的保护意识。 24.【答案】导热 高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镁铝铜 氧气、水蒸气 隔绝氧气和水 【解析】解:(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

36、金属的硬度,因此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高;故填:高; (3)铝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所以观察到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而乙实验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铝,综合可知,铝、铜、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铝铜;故填: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镁铝铜; (4)在空气中,铁与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某些铁制零件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填:氧气、水蒸气;隔绝氧气和水。 (1)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4)根据铁锈蚀的条件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

37、。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与措施、 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分子 C 化合反应 14:3 3:2 【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图中 A、B、C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A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A 属于单质, B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B属于单质, C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C属于化合物;该反应是由两种分子反应生成另一种新分子,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分子;C;化合反应;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2)和(2)质量比为 14:

38、3,(2)和(3)的分子数之比为 3:2;故填:14:3;3:2。 (1)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粒子的结构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表示的意义、物质的类别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的判断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做本题型时,要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对比分析,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6.【答案】石油 2 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解析】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 (2)煤燃烧生成2、2、CO 等气体,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2;故填:2; (

39、3).垃圾分类回收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且可以节约资源,符合题意; B.野炊明火烧烤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C.禁止燃放烟花可以防止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AC; (4)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这样做的优点: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故填:;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 (2)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来分析; (3)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保护环境的做法来分析; (4)根据乙醇燃烧的原理以及乙醇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

40、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7.【答案】2 + 22 + 分子构成不同 冶炼金属 【解析】解:(1)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 C 为氧化物,且 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 C 是水,D是黑色固体,在常温下性质稳定,B和 E 的组成元素相同,固态 B 俗称“干冰”,所以 B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D 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 D 是碳,A会转化成水和 B,所以 A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B是2;D是 C; (2) 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 22 + ; (3)与 E

41、 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4)物质的一种用途是:冶炼金属。 故答案为:(1)2;C; (2) + 22 + ; (3)分子构成不同; (4)冶炼金属。 根据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和 C为氧化物,且 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 C 是水,D是黑色固体,在常温下性质稳定,B和 E 的组成元素相同,固态 B俗称“干冰”,所以 B 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D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 D 是碳,A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A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

42、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8.【答案】长颈漏斗 集气瓶 2424+ 2+ 2 本身不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解:(1)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为固体加热发生装置, 且带有棉花, 故选高锰酸钾为反应物,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424+ 2+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水中,因此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故选 C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2424+ 2+ 2;C。 (3)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

43、B为发生装置;气体没有发生燃烧,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蜡烛熄灭顺序,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B;本身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气体性质和题目要求选择收集装置; (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实验现象总结气体性质。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9.【答案】 三 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 因此生成物不应含有氮元素 红 2+ ()2= 3 +2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无法验证是否含有

44、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增加汽油与氧气接触面积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同,而反应前不含有氮元素,反应后产物有氨气,却出现了氮元素,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 故答案为:三;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因此生成物不应含有氮元素。 【实验探究】 (1)氧化铁为红色, 铁为黑色, 所以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后, 固体颜色由红色变为黑色; 故答案为:红。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 ()2= 3 +2; 故答案为:2+ ()2= 3 +2。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被吸收, 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无法判断

45、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无法验证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 (1)根据上述实验可知, 甲烷燃烧不充分产生了有毒一氧化碳, 因此可知含碳燃料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成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故答案为:一氧化碳。 (2)汽油喷成雾状,增加了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利于反应充分进行,燃烧更充分; 故答案为:增加汽油与氧气接触面积。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此题; 【实验探究】(1)根据氧化铁和铁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回答此题; 【反思交流】(1

46、)根据甲烷燃烧的产物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影响反应因素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30.【答案】40%4.4 【解析】解:(1)碳酸钙(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40+12+163 100% = 40%; (2)反应前后质量应保持不变,目前反应后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所以气体质量= 150 + 12.5 158.1 = 4.4; (3)设碳酸钙质量为 x, 3+ 2 = 2+ 2 + 2 100 44 4.4 10044=4.4 解得: = 10, 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012.5 100% = 8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1)40%; (2)4.4; (3)80%。 (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计算碳酸钙(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气体质量; (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解化学式的意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计算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