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学年福建省宁德市九年级上学年福建省宁德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2 B. 2 C. 2 D. 稀有气体 2. 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A. 空气 B. 生铁 C. 氦气 D. 氯化钾 3. 下列关于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4 B. 2 C. 4 D. 4 4. 磷酸亚铁锂(4)作为汽车锂电池的重要材料,已知 Fe 和 P 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5价,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2 D. +3 5. 如图是2的制取、收集、验满和性质验证的主要操作,错误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2、B. 加药品 C. 收集并验满 D. 验证气体性质 6. 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C. 锶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锶离子 D. 锶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 7. 乙硫醇(26)具有刺激性的蒜臭味,通常被加入煤气等做臭味指示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硫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 乙硫醇是由碳、氢、硫元素组成的 C. 乙硫醇分子中碳、氢、硫原子的个数比 2:6:1 D.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2 + 1 6 + 32 1 8. 如图, 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
3、助成分不干扰实验), 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生锈需消耗氧气和水 B. 除氧剂的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 该实验开始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占其容积的15 9.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氯酸钾和高锰酸钾 观察颜色 B 双氧水制氧气后二氧化锰的回收 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 A. A B. B C. C D. D 10. 如图 1,密闭的容器中放置 3支不同高度燃烧的蜡烛,
4、并在 a、b、c 三点均放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测得此三点的数据如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支蜡烛熄灭的顺序是从高到低 B.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仍有2剩余 C. 燃烧过程容器内2含量逐渐减少 D. 该实验说明,火灾发生“要往低处逃生”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自热米饭中的发热包含有生石灰,加水生成氢氧化钙,3 5内快速升温,蒸汽温度可达200,即可做成热饭。发热过程无污染,而且成本低廉,但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若加水后出气口不慎被堵住,会导致食品盒膨胀,甚至爆炸,所以禁止携带上高铁。 (1)为了使米饭受热更快,内包装材料常选用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_ 。 (2)外包装的保
5、鲜膜可阻止食物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_ ,防止食物腐败。 (3)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食品盒爆炸的原因可能是 _ 。 (4)请写出放热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_ 。 12.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24)灭菌消毒。环氧乙烷由 _ 种元素组成。 (2)如图 1,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金刚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 (填序号)。 A.两者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两者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C.两者都是碳单质,是同种物质 (3)如图 2,三瓶相同体积的2,分别加入13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振荡。 写出乙瓶中
6、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 13.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自来水经直饮水机的活性炭罐、超滤膜、消毒设备后可得到“可直接饮用水”。活性炭罐的作用是 _ ,并用 _ 检验“可直接饮用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2)电解水可制得氢气和氧气,检验该反应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 _ 。 (3)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写出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14. 生产硫酸的炉渣(主要成分是 FeO、23)可用于制备硫酸亚铁,其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23、FeO 与硫酸反应
7、分别生成2(4)3、4。 (1)操作 1 的名称是 _ 。 (2)写出2(4)3中铁离子的符号 _ 。 (3)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之一是使2(4)3转化成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4)为了提高炉渣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_ 。 15. 乙醇(酒精)是一种常见燃料,化工生产中可用天然气制得的乙烯为原料,经图 1 流程制取乙醇: (1)步骤的转化属于 _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步骤通过以下反应实现:,X是 _ (填化学式)。 (3)像乙醇这样的燃料燃烧是自然界碳循环的一部分,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符合图 2 转化关系(“”表示一步进行转化): 若 C是氧气,则 B
8、 是 _ 。 若 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实验室制取 B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16. 氧气可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现用下列方法制取氧气。 (1)图 1中仪器的名称 _ 。 (2)图 1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_ ,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_ 。 (3)图2中将过氧化氢溶液推入, 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图2中 _ (选填“a”或“b”)处白磷先燃烧,原因是 _ 。 (4)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将不同数量、厚薄大小相同的土豆片,分别放入相同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 能体现生成气体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是 _ (填序号。图
9、 3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 4片土豆、8片土豆产生气体量与时间的关系)。 17. 镁是重要材料,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表面易被氧化(氧化的表面用稀硫酸处理时不产生气体)。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 探究一镁的性质 将一定量镁条放入图 1的小试管中,倒入足量的稀硫酸。镁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1)图 1中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 _ 和“白雾”。 (2)图 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3)图 2“0 ”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 _ 。 (4)图 2“ ”段,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增大,由此可知该反应是 _ (选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5)点燃图 1试管口产生的气体,不
10、能持续燃烧的原因是 _ 。若将装置改成如图 3所示,即可点燃并持续燃烧,则冰水的作用是 _ 。 探究二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利用图 4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气密性检验后,先在试管中放入0.125镁条。 再将 10mL的稀硫酸(足量)缓慢注入试管中,并按住活塞,直到反应结束。 冷却到室温后,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回到 10mL处。 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28.5。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6)已知2的密度0.09/,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 (列式表示)。 (7)实验得到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理论值小的原因可能是 _ 。 A.镁条表面的氧化膜没有处理 B.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C.
11、冷却到室温后,未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回到 10mL处 18. “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中的盐酸混合,产生的氯气对人体有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 + 2 +2。试计算1.49次氯酸钠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氯气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0.03%、 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12、 2.【答案】D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错; B、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氦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 C错; D、氯化钾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 D 正确。 故选:D。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分类。 3.【答案】C 【解析】解: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高锰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4, 故选:C。 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高锰酸根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
13、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已知 Fe 和 P 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5价,氧元素显2价,设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 (+2) + (+5) + (2) 4 = 0,则 = +1。 故选: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磷酸亚铁锂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5.【答案】B 【解析】解:.图示装置拉注射器的活塞时,若长颈漏斗的下端冒出气泡,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操作正确; B.实验
14、室中制取二氧化碳需要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添加药品的顺序是先向锥形瓶内添加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由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添加块状固体药品时要先将锥形瓶横放,然后用镊子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锥形瓶,最后将锥形瓶慢慢竖起,让固体滑落至锥形瓶底部,操作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从长管进入,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短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操作正确; D.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 若观察到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操作正确。 故选:B。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药品的添加顺序与方法来分析;
15、 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验满方法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性质验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锶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锶元素位于第 5 周期,
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若最外层电子数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解析】解:(1)环氧乙烷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等 3种元素组成。 故填:3. (2).两者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两者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两者都是碳单质,不是同种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C。 (3)乙瓶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3 +2。 故填:()2+
17、 2= 3 +2。 振荡后,丙中气压和外界大气压相等,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导致气压减小,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导致气压减小,甲和乙增大气压都小于外界大气压,并且乙增大气压比甲小,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 故填:丙甲乙。 (1)根据物质化学式可以判断组成元素种类。 (2)金刚石和石墨: 两者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两者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两者都是碳单质,不是同种物质。 (3)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18、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 吸附色素、 异味等 肥皂水 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管口, 木条复燃, 则是氧气 【解析】解:(1)活性炭罐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异味等,并用肥皂水检验“可直接饮用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故填:吸附色素、异味等;肥皂水。 (2)电解水可制得氢气和氧气,检验该反应正极产生的气体(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管口,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故填: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管口,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3)在催化剂、 光照条件下,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填:。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
19、硬水。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3)在催化剂、光照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4.【答案】过滤 3: 2(4)3+ = 34 升温、粉碎、提高稀硫酸的浓度等 【解析】解:(1)操作 1 的名称是过滤。 故填:过滤。 (2)每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正电荷,可以表示为3:。 故填:3:。 (3)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3+ = 34。 故填:2(4)3+ = 34。 (4)为了
20、提高炉渣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升温、粉碎、提高稀硫酸的浓度等。 故填:升温、粉碎、提高稀硫酸的浓度等。 (1)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2)每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正电荷。 (3)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4)为了提高炉渣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升温、粉碎、提高稀硫酸的浓度等。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化学 24 23+ 2 = 2+ 2 + 2 【解析】解:(1)步骤的转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化学。 (2)反应后碳原子是 2个,反应前碳原子应该是
21、 2 个,包含在 X 中,反应后氢原子是 6 个,反应前应该是 6个,其中 4 个包含在 X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 1个,X 是24。 故填:24。 (3)若 C 是氧气, 则 B 是水, 是因为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燃烧生成水。 故填:2。 若 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 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3+ 2 =2+ 2 + 2。 故填:3+ 2 = 2+ 2 + 2。 (1)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
22、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3)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 图书馆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6.【答案】集气瓶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氧气不易溶于水 222;222 + 2 处白磷温度先达到着火点 c 【解析】解:(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
23、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答案为: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氧气不易溶于水。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 图 2中b处白磷先燃烧, 原因是b处白磷温度先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 222;222 + 2;b;b处白磷温度先达到着火点。 (4)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即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因此一段时间后,能体现生成气体
24、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是 c;故答案为:c。 (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燃烧的条件; (4)催化剂的作用。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的条件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
25、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7.【答案】产生气泡 + 24= 4+ 2, + 24= 4+ 2稀硫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放热反应 产生气体中混有大量水蒸气 使水蒸气液化 0.12520.090.1285 BC 【解析】解:(1)图 1中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和“白雾”。 故填:产生气泡。 (2)图 1中稀硫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4+ 2, + 24= 4+ 2。 故填: + 24= 4+ 2, + 24= 4+ 2。 (3)图 2“0 ”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稀硫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故填:稀硫酸和
26、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4)图 2“ ”段, 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增大, 由此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故填:放热反应。 (5)点燃图 1试管口产生的气体,不能持续燃烧的原因是产生气体中混有大量水蒸气; 若将装置改成如图 3 所示,即可点燃并持续燃烧,则冰水的作用是使水蒸气液化。 故填:产生气体中混有大量水蒸气;使水蒸气液化。 (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强质量关系: + 24= 4+ 2, Ar 2 0.1250.09/ 0.1285 0.125=20.09/0.1285, =0.12520.090.1285。 故填:0.12520.090.1285。 (7).镁条
27、表面的氧化膜没有处理,导致计算的镁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理论值大; B.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导致计算的氢气体积偏小,进一步导致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理论值小; C.冷却到室温后,未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回到 10mL处,导致计算的氢气体积偏大,进一步导致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理论值小。 故填:BC。 稀硫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解:设产生氯气的质量为 x + 2 = + 2 +2 74.571 1.49 74.571=1.49 解得: = 1.42 答:产生氯气的质量为1.42。 【解析】根据次氯酸钠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产生氯气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的基本计算,应加强计算,提高计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