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四区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四区九年级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1. 空气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水蒸气 D. 稀有气体 2.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发电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太阳能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潮汐力发电 D. 燃煤发电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盐水 B. 豆浆 C. 冰水混合物 D. 水泥砂浆 4. 如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 R表示()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2.5指标,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的颗粒
2、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 煤炭直接燃烧 B. 秸秆焚烧还田 C. 开发清洁能源 D. 提倡多开汽车 6. 如图所示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 集气瓶 B. 滴瓶 C. 广口瓶 D. 烧杯 7.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2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 C. D.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9. 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
3、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 纯铜比黄铜的硬度更大 C. 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 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等 10.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 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1.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书包带要做宽一些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B. 菜刀使用过后应立即擦干存放 C.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D.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 12.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5
4、D. +7 13. 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价格和资源等因素有关 B.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高 C. 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 D. 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14.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B. 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 D.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所以不必节约用水 15.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
5、确的是() A. 氧气可供给呼吸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 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16.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A. B. C. D. 17.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 C. D. 18. 某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另一种氧原子核内有 8个质子和 10 个中子,则这两种原子中不同的是() A. 核电荷数 B.
6、 核外电子数 C. 中子数 D. 原子的带电量 19.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尘土飞扬-分子不停地运动 C. 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分子发生变化 D. 液化石油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20. 如图所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B. 氖管发光 C. 电炉丝通电后发红 D. 将喷洒石蕊溶液的纸花放入2中 21.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 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 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 银的导电性最好,
7、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22.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 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 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3. 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排水法收集氧气 B.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C. 探究水的组成 D.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4. 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 部分氧气溶于水
8、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 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25.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和乙:水 B. 乙和丙:空气 C. 甲和丙:空气 D. 甲和丁:水 26.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 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 b 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27. 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131和碘127是同种
9、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 碘127原子核外有 74个电子 C. 碘131原子核内有 78个质子 D. 碘131和碘127核内中子数不同 28.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A. 厨余垃圾 B. 可回收物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29.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B. 湿衣服在太阳光下更容易晒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 水壶烧开水,壶盖被顶开-分子间空隙变
10、大,分子体积膨胀 D. 喷洒消毒液后公共场所充满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0.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1522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 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 5个氧原子 C. 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 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4 31. 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氮化镓的
11、化学式为 GaN B.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1 C. 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 1 个2分子中含有 7个电子 32. 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A. B. 2+ ;2 + C. D. 23;2 + 2 33. 如图是 CO与 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CO被还原为2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既有效地防止了 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 B. C. D. 34. 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 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 乙、丙
12、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 B.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35. 已知:232 + 3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3和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36. 已知某纯净物4.6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 生成8.8二氧化碳和5.4水。 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
13、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37. 向3、(3)2、(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 滤纸上有 Ag,滤液中有:、2:、2:、2: B. 滤纸上有 Ag、Cu,滤液中有2:、2: C. 滤纸上有 Ag、Cu、Zn、Mg,滤液中有2: D. 滤纸上有 Ag、Cu、Zn,滤液中有2:、2: 38.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2 8 30 50 反应后质量() 20 未测 39 23 (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
1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待测值为 18 C. 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 3:1 D. 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39. 实验室用 16克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后称得的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克,则剩余固体物质是() A. 24 B. 24和2 C. 4和24 D. 4和24和2 40. 向5.6含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充分反应后共产生0.2氢气, 则该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 锌和铜 B. 锌和镁 C. 铝和镁 D. 碳和铜 4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汞
15、元素_; 2个甲烷分子_; 铵根离子_; 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 (2)写出符号“32”中数字的含义 “3”表示_; “2”表示_。 42.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_ 。 (2)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_ 。 (3)水通电 _ 。 (4)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 _ 。 (5)自制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_ 。 43. 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 (2)若“浸铁”前后
16、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_(填写离子符号)。 44. 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中 =_。 (2)碘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 (3)图 2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填标号)。 45. 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 _ 。 (2)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36)】,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 ,戴口罩利用到
17、的化学原理是: _ 。 (3)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243=2242+ , 则 X的化学式为 _ 。 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 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6.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_(填 a 或) (2)对于曲线 a 表示的反应,_(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_(填化学式) 47. 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图
18、中可用于加热3制备2的装置为_(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 A 装置中制备2,铁片应放在_;用 F收集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_(填“b”或“c”);检验装置 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_,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2,最好选用装置_(填序号),把 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48.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
19、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B为黑色固体,C、E均为无色气体,其中 C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F、G 均为金属单质,其中 F为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C为 _ 。 (2)物质 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_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实验室用反应制取气体 E时,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_ (填序号)。 49. 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序号 甲 乙 丙 丁 微观 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 0 x y z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 (2)表
20、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一位同学在计算 x、y和 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 . + + = 169. + = 168 .(100 ): = 32:64.(100 ):( 1) = 8:3。 50. “84”消毒液、2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实验 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2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1)_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
21、反应中,NaClO 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 与2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2)_ ,类似分解22溶液制氧气时2的作用。 【实验 2】 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3)_ 。 向锥形瓶中加入 30mL“84”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22溶液。 将注射器中的22溶液平均分 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2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第 4次 第 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 140 280 365 365 365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4)_ 。 【分析
22、讨论】NaClO 与2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_ 。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2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6)_ 。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的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的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51.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和(不需加计算过程)。 (1)2_ 。 (2)(2)2_ 。 (3)2()23_ 。
23、 (4)222_ 。 (5)24_ 。 (6)23_ 。 52. 学生体育测试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乳酸的化学式为363,请回答: (1)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_ 。 (2)乳酸分子中 C、H、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 _ 。 (3)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_ 。 (4)180乳酸中含碳元素 _ g。 53. 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 25g 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 (2)25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
24、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3)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 【分析】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
25、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解答】 A、太阳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B、风力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C、潮汐力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D、燃煤发电,燃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能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解:A、食盐水中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豆浆中有蛋白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水泥砂浆中有水泥、沙子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
26、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食盐水、豆浆、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答案】B 【解析】解:A、氮气大约占78%,因此 R 一定不是氮气,故选项错误; B、氧气大约占21%,由图示可知,R表示氧气,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大约占0.94%,因此 R 一定不是稀有气体,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因此 R 一定不是二氧
27、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C 【解析】解:A、煤炭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剧空气污染,不利于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故错误; B、秸秆焚烧还田会加剧空气污染,不利于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故错误; C、开发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环境,利于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故正确; D、提倡多开汽车会加剧空
28、气的污染,不利于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故错误。 故选:C。 A、煤炭直接燃烧会加剧空气污染; B、秸秆焚烧还田会加剧空气污染; C、开发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环境; D、提倡多开汽车会加剧空气的污染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6.【答案】D 【解析】解:A、集气瓶需要盖玻璃片所以为防止气体逸出需要在瓶口处磨砂,正确; B、滴瓶的滴管与瓶子之间必须接合紧密,需要进行磨砂处理,正确。 C、广口瓶通常用作固体,通常要将瓶口进行磨砂处理,正确。 D、烧杯常用作反应容器用,不需要磨砂,故选项错误。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是正
29、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2化学性质的,故 A 符合题意; B、该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气体,不能保持2化学性质,故 B 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氢气,不能保持2化学性质,故 C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2化学性质,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应为水分子;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判断图中为水分子的选项。 本题把微粒的特性与微粒的微观示意图结合起来考查,解答时可根据题意由微粒特性确定微粒,再由微粒的构成判断表示微粒的微观示意图。 8.【答案】B
30、 【解析】 【分析】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色素、异味。 【解答】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故说法正确; B、海水中的氯化钠等可溶性杂质不能通过过滤除去,过滤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说法错误;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
31、可除去水中异味,故说法正确。 9.【答案】D 【解析】解:.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还可以含有非金属元素,如生铁中含有非金属元素碳等,选项说法错误; B.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纯铜比黄铜的硬度小,选项说法错误; C.生锈的钢铁制品可以回收重新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D.钛和钛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信设备等,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合金相对于组成它的金属来说,一般具有熔点较低、耐腐蚀性强、硬度大、机械强度大等方面的特点。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
32、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如高锰酸钾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1.【答案】D 【解析】解:.书包带要做宽一些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正确; B.铁与氧气、水共存时易生锈,所以菜刀使用过后应立即擦干存放,故
33、正确; C.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以防发生触电,故正确; D.检验燃气泄漏时,不可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以防发生爆炸,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减小压强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铁的锈蚀原理来分析; C.根据用电安全来分析; D.根据发生爆炸的危险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的判断,通过该题,对一些操作不当的做法需要引起注意,加以修改。 12.【答案】B 【解析】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 + (2) = 0,则 = +1价。 故选: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
34、次氯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13.【答案】B 【解析】解:.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是银的价格比铜高的多,且银的储量比铜少,选项说法正确;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含碳量为0.03% 2%)中的含碳量比生铁(含碳量为0.2% 4.3%)低,选项说法错误; C.铝合金质轻、耐腐蚀性好,硬度高,所以铝合金可以制成门窗,选项说法正确; D.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所以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铁合
35、金的含碳量来分析; C.根据铝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14.【答案】B 【解析】 解: .鉴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肥皂水, 振荡, 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泡沫较少的硬水, 选项说法错误; B.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二者体积之比约为 1:2,选项说法错误; D.地球表面 71%被水覆盖着,地球上的水是很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却很少,仍然需要节约用水,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
36、析; C.根据电解水的原理与现象来分析; D.根据水的储量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水的储量、硬水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氧气可供给呼吸,故 A说法正确;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 是由于溶于水中少量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 故 B说法不正确;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 C说法正确;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使燃烧更充分,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故 D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和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37、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等知识可正确解答本题。 16.【答案】C 【解析】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的重新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正确;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错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正确; 在化学变化中电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错误; 故选:C。 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的重新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变化的实质中原子的进行了分析,难度不大 17.【答案】D 【解析】解:A、该原子的最外层已达 8个电子,结构比较稳定
38、,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不易得失电子,故A 错误; B、该原子的最外层有 1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而达 8 电子的稳定结构,故 B错误; C、该原子的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而达 8 电子的稳定结构,故 C错误。 D、该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到电子(除稀有气体外),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 个电子而达 8 电子的稳定结构,故 D正确。 故选:D。 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甲乙,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39、; C、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稀硫酸足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小,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因此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大,因此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 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 解题关键是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 根据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
40、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及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 A.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刚开始不变,当加热一段时间反应开始后,由于生成氧气逸出,氧元素的质量开始不断减少,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而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反应停止后氧元素的质量不会降到 0,故符合该图象。 B.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后生成氧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在不断减小,而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不符合该图象。 故选:A。 36.【答案】B 【解
41、析】解:8.8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 1244 100% = 2.4,5.4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5.4 1218 100% = 0.6,生成物8.8二氧化碳和5.4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 2.4 + 0.6 = 3,3 4.6,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6 3 = 1.6,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
42、元素组成。 37.【答案】C 【解析】 解: A、 可能是锌只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 且硝酸银有剩余, 则滤液中有:, 2:, 2:, 2:, 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或反应后锌有剩余,滤纸上有 Ag、Cu,滤液中有2:、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锌不能与(3)2溶液反应,滤纸上不可能有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反应后锌有剩余,滤纸上:有 Ag、Cu、Zn,滤液中有2:,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8.【答案】C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乙
43、的质量= (2 + 8 + 30 + 50) (20 + 39 + 23) = 8;甲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 A、甲甲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一变多,为分解反应,错误; B、待测值为 8,错误;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50 23):(39 30) = 3:1,正确; D、根据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和甲丙质量比为 18:9,可得故无法求解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而非 1:2,错误 故选.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计算出反应后未测的乙
44、物质的质量;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对反应中各物质参与反应情况进行判断 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表中未测物质的质量,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量 39.【答案】D 【解析】解:首先只要反应就生成二氧化锰,排除选项.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剩余高锰酸钾,所以只需求算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6 14.4 = 1.6 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 2424+ 2+ 2 316 32 1.6 31632=1.6 = 15.8 即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有剩余。故选 D。 故选:D。 由于没有说反应是否完全,所以无法判断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反应,也就导致
45、16g不可以直接用于计算,但是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而计算反应的高锰酸钾和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当反应物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反应时,就从生成物求算反应物,因为生成物一定是生成的 40.【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5.6纯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生成0.2氢气。 若样品中含有两种杂质, 则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两种杂质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 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一种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比铁多,一种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比铁少。或者其中只有一种杂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
46、多,另一种杂质则与稀盐酸不反应。 本题考查了混合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完成此类题目,可以首先采用极值法,然后采用平均值法进行分析计算。 【解答】 设5.6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 2 = 2+ 2 56 2 5.6 562=5.6 = 0.2 A.铜与稀盐酸不反应,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锌产生的氢气少于铁产生的氢气,若向5.6含铜、锌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小于0.2,不合题意; B.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锌产生的氢气少于铁产生的氢气;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于铁产生的氢气,若向5.
47、6含镁、锌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可能为0.2,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均比等质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若向5.6含镁、铝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不合题意; D.碳和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若向5.6含铜、碳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小于0.2,不合题意。 故选:B。 41.【答案】24 4: 2:1 3 个二氧化硫分子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2个氧原子 【解析】解:(1)汞元素符号为 Hg,故填:Hg; 2个甲烷分子就是在甲烷
48、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 2,故填:24; 铵根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4:;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填:2:1。 (2)符号“32”中数字“3”表示 3个二氧化硫分子,故填:3 个二氧化硫分子; 符号“32”中数字“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2个氧原子,故填: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2个氧原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49、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2.【答案】2+ 2 =23 23+ 2 =2 + 2 + 2 【解析】解:(1)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 = 23。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主要是利用 CO 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自制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碳酸钠与浓盐
50、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 2 = 2 + 2 + 2。 故答案为: (1)2+ 2 = 23; ; ; ; (5)23+ 2 = 2 + 2 + 2。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43.【答案】 + 4= 4+ ; 2: 【解析】解:(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 4= 4+ ;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