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4129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长寿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重庆市长寿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重庆市长寿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重庆市长寿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重庆市长寿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九年级上学年重庆市长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1.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蒸馏 B. 臭氧杀菌 C. 大米霉变 D. 铜生铜绿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 B. 石灰石 C. 不锈钢 D. 五氧化二磷 3.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熔沸点 B. 溶解性 C. 可燃性 D. 导热性 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B.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用途 D.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5. 3000L氧气在加压时可装入 20L的钢瓶中

2、是因为()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6.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7. 区别氧气、氮气、空气的简单方法是() A. 分别测定密度 B. 分别扇闻气味 C.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 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 8. 如图所示的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9. 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 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0.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3、.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11.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 = + 2 C. 23= 2 + 2 D. 2 + 6 = 23+ 32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油加气站严禁烟火 B. 燃气泄漏先关阀门后开换气扇 C. 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D. 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条件 13. 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 2 B. S C. 2 D. 23 1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 12 B. 核外有 3

4、 个电子层 C. 属于金属原子 D. 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6. 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X 的化学式为() A. 23 B. 2 C. 23 D. 24 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 B. 敞放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常有一层白膜 C. 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生成白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 如图实验所示: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燃烧。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 物质燃烧必须和氧气接触 B.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C. 红磷没燃烧的原因是不属于可燃物 D. 热水既可供热又可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 19.

5、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 高温下木炭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D. 金刚石和石墨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0. 下列化学反应中没有单质生成的是() A. B. C. + 2 = 2+ 2 D. 21. 相同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盐酸反应,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22. 制造硬币的金属有 Fe、 Cu、 Al、 (镍), 已知: + 24= 4+ 2, + 4= 4+ 。 则Fe、Cu、Al、Ni的活动性顺序是() A. B. C. D. 23. 用盐酸和硝酸银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6、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A. 银+稀盐酸 B. 铜+稀盐酸 C. 铁+稀盐酸 D. 铜+硝酸银溶液 24. a、b两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 b的溶解度 B. 10时 a、b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仍是饱和溶液 C. 10时,用相同质量的 a、b 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D. 时 a、b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 在反应 + 3 = 2 + 3中,已知 A和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则生成 C的质量为() A. 6.8 B. 9.6 C. 8.8 D. 4.4 26

7、. 用化学用语(符号)正确表达: (1)两个硫原子 _ ; (2)一个硫酸根离子 _ ; (3)二氧化硫中氧呈2价 _ ; (4) + 6价硫的氧化物 _ 。 27. 不同的碳单质有不同的结构,也就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在石墨、金刚石、60、活性炭中可应用于净化水的是 _ (填序号,后同),应用于超导和催化领域的是 _ ,应用于电极制造行业的是 _ ,应用于钻头和半导体制造行业的是 _ 。 28. 有关金属的基础知识 (1)铜丝作导线是因为有良好的 _ 性;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23,可用盐酸除去,该反应方程式为 _ ; (3)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薄膜,该反应方程式为 _ 。

8、 29. 碳单元的部分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分别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_ 。 _ 。 _ 。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结合,造成人体内 _ 。 30. 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均含氧元素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省略),为催化剂,和为转化中添加的反应物,其中 B和为单质,且呈红色固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和分别为 _ 和 _ (填化学式); (2)转化为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转化中的置换反应为 _ (写化学方程式)。 31.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粉和镁粉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用化学用

9、语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一定有 _ ,一定没有 _ ; (2)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_ ,可能有 _ ; (3)写出该过程中一定有的化学方程式 _ 。 3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中仪器 a的名称是 _ ; (2)在 A 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 _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 ,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 _ (填序号,后同); (3)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_ ,反应原理为 _ 。 33. 为了了解2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的真相,分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活动。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1)问题:2水溶液中的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2)猜想

10、:2使纸花变红; _ 使纸花变红(填化学式); 2和2反应的产物使纸花变红。 (3)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纸花喷水 纸花 _ 猜想不成立 将纸花放入集满2的瓶中 纸花不变色 猜想 _ _ 纸花 _ 猜想成立 (4)交流:各组间交流总结出验证猜想最简便和最规范的方法。 34. 已知: + 224(浓)4+ 22 +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很相似。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及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注:.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试液;.可以上下移动的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物间是否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铜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_ ; (2)鼓气

11、球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_ ; (3)已知的反应中,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_ ; (4)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 _ ; (5)试写出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_ 。 35. 葡萄糖(6126)溶液与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3)2反应,可以在玻璃表面均匀地镀上一层银,工业上可用于制镜,该反应为:6126(葡萄糖) + 2(3)26157(葡萄糖酸铵) + 2 +33 +2.请回答以下问题 (1)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2)若制镜需要用银21.6,列式计算需要葡萄糖的质量 36.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原理为:现取一定质量的氯

12、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得到85.4溶液,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氯气的质量为 _ g; (2)计算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 (3)计算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酒精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臭氧杀菌,杀菌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大米霉变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铜生铜绿,铜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臭氧杀菌、大米霉变、铜生铜绿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13、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D 【解析】解:A、稀硫酸中含有硫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A错;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不锈钢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错; 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在熟悉概念

14、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答案】C 【解析】解: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判断物质的性质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答案】A 【解

15、析】解:.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故正确;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而不会导致酸雨,故错误;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做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时会放出有色光,所以可用于制电光源,故错误; D.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错误。 故选:A。 根据空气的成分、各成分气体的性质以及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5.【答案】C 【解析】解:3000L氧气在加压时装入容积为 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

16、分子间隔变小。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为原子,故 A 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6,为原子,故 B 错误; C、质子数= 11,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 C正确; D、质子数= 17,核外电子数= 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17、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分别测定密度,操作较为复杂,能鉴别但不是最常用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B、氧气、氮气、空气三种气体均没有气味,用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

18、误。 故选:C。 鉴别氧气、氮气、空气三种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种气体的目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8.【答案】D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

19、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很多图标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 9.【答案】C 【解析】解:A、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煮沸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用肥皂水鉴别,取等量的样品,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水的重要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煮沸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实

20、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水的重要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电子层数、中子数以及原子的质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并不密切; 故选:D。 根据原子的结构可知, 原子核外的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到或失去而满足最外层 8电子的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21、即可正确解答 11.【答案】A 【解析】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加油站、加气站周围存在大量的汽油蒸气,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

22、分接触,极容易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故正确; B.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打开换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错误; C.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错误;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来分析; B.根据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C.根据火场逃生的做法来分析; D.根据灭火

23、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高层楼房着火的处理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氢元素显+1,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 2 + = 0,则 = 2。 B、硫属于单质,因此硫元素化合价为零。 C、氧元素显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 (2) 2 = 0,则 = +4。 D、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 2 + + (2) 3 = 0,则 = +4。 故选:D。 根据单质中元

24、素的化合价为零、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

25、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15.【答案】D 【解析】解: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为 12,故 A正确;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核外有 3个电子层,故 B正确; 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为 12,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原子,故 C正确; 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 2,最外层电子数 4,

26、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 D 错误; 故选: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 。 故选: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本题的难度不大,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3.【答案】A 【解析】解:A、根据银+稀盐酸不反应,说明了银位于氢的后面; B、根据铜+稀盐酸不反应,说明了铜位于氢的后面;

27、C、根据铁+稀盐酸能反应,说明了铁位于氢的前面; D、根据铜+硝酸银溶液能反应,说明了铜位于银的前面。 通过 BCD即可得到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A。 故选: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4.【答案】C 【解析】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 A 错误; B、10时 a、b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a、b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

28、和溶液,故 B 错误; C、10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相同质量的 a、b 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故 C 正确; D、时 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b 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时,a、b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剂、溶质质量都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故 D错误。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

29、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的方法。 【解答】 根据“反应 + 3 = 2 + 3中,已知 A和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8”,则可假设 A和 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7a、8a,又因为2.8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则72.8=38,则 = 9.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8 + 9.6 = + 3.6,故 = 8.8。 故选 C。 26.【答案】24

30、2 22 3 【解析】解:(1)两个硫原子就是在硫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 2,故填:2S; (2)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 2个单位的负电荷,将2 书写在硫酸根的右上角,故填:42; (3)二氧化硫中氧呈2价,就是在二氧化硫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22; (4) + 6价硫的氧化物是三氧化硫,故填: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

31、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7.【答案】 【解析】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可用活性炭来净化水;60应用于超导和催化领域;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应用于电极制造行业;金刚石应用于钻头和半导体制造行业。 故答案为:;。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答案】导电 23+ 6 = 23+ 324 + 32= 223 【解析】解:(1)铜丝作导线是因为有良好的导电性。 故填:导电。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23, 可用盐酸除去, 是因为

3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该反应方程式为:23+ 6 = 23+ 32。 故填:23+ 6 = 23+ 32。 (3)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薄膜,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该反应方程式为:4 + 32= 223。 故填:4 + 32= 223。 金属单质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9.【答案】2+ 2 = 23 缺氧 【解析】解: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碳酸,所以方程式是:2+ 2 = 23

33、反应物是碳和二氧化碳,生物是一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 反应物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物是碳酸钙,所以方程式是:()2+ 2= 3 +2;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结合,造成人体内缺氧。 故答案为:2+ 2 = 23; ; ()2+ 2= 3 +2; 缺氧。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考虑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30.【答案】2 222222 + 2 2+ + 2 【解析】解:(1) 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均含氧元素的物质,为催化剂,和为转化中添加的反应物,其中 B和为单质,呈红色固态,所以 B

34、 是氧气,氧气会与反应,所以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所以 D 是氧化铜,A分解会生成氧气,所以 A 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氧化铜和反应生成水,所以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B和分别为2和 Cu; (2)转化为 B、C 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22222 + 2; (3)转化中的置换反应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 +2。 故答案为:(1)2;Cu; (2)222222 + 2; (3)2+ + 2。 根据 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均含氧元素的物质,为催化剂,和为转化中添加的反应物,其中 B和为单质,呈

35、红色固态,所以 B 是氧气,氧气会与反应,所以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所以 D 是氧化铜,A分解会生成氧气,所以 A 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氧化铜和反应生成水,所以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1.【答案】硝酸镁 硝酸铜、硝酸银 银、铜 镁 23+ = 2 + (3)2 【解析】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此现象可说明铜和硝酸银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镁活动性大于铜,可知硝酸银只与镁发生反应,镁可能刚好完全反

36、应,也可能镁过量,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铜,可能含有镁,而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硝酸银。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1)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2)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铜,可能有镁; (3)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镁,化学方程式是: 23+ = 2 +(3)。 故答案为:(1)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银。 (2)银、铜;镁。 (3)23+ = 2 + (3)2。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镁铜银,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滤液,所以滤液中没有硝酸铜,两种金属在与盐发生置换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会先参与置

37、换,反应结束后,不太活泼的金属再参与置换反应等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的难度不大,根据金属活动性及其应用、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分析解答。 32.【答案】酒精灯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424+ 2+ 2 或3+2 = 2+ 2 + 2 【解析】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424+ 2+ 2;D 或 E; (3)实验室制取2,

38、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B;3+ 2 = 2+ 2 + 2。 (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

39、、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33.【答案】2 不变色 不成立 将纸花喷水后放入集满2的瓶中 变红色 【解析】解:(2)2水溶液中存在着二氧化碳、水以及2和2反应的产物,所以: 猜想:2使纸花变红; 2使纸花变红; 2和2反应的产物使纸花变红。 故答案为:2; (3)若猜想不成立,即2不能使纸花变红,所以向纸花喷水,纸花不变色; 将纸花放入集满2的瓶中,纸花不变色,说明猜想不成立; 若猜想成

40、立,即2和2反应的产物使纸花变红,则实验设计为将纸花喷水后放入集满2的瓶中,纸花变红色,证明猜想成立。 故答案为: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纸花喷水 纸花不变色 猜想不成立 将纸花放入集满2的瓶中 纸花不变色 猜想不成立 将纸花喷水后放入集满2的瓶中 纸花变红色 猜想成立 (2)根据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的物质来分析; (3)根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来分析。 对照实验是化学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要注意变量唯一 34.【答案】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 把反应生成的气体排出 铜元素 变红色 ()2+ 2=3 +2 【解析】解:(1)铜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41、速率。 故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鼓气球鼓入空气的作用是把反应生成的气体排出。 故填:把反应生成的气体排出。 (3)已知的反应中,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铜元素,即铜元素由 0变成+2。 故填:铜元素。 (4)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填:变红色。 (5)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 3+2。 故填:()2+ 2= 3 +2。 (1)铜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鼓气球鼓入空气的作用是把反应生成的气体排出。 (3

42、)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 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4)实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5)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钙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5.【答案】1:2:140% 【解析】解: (1)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 6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葡萄糖分子中 C、H、O 原子个数比为 6:12:6 = 1:2:1. 葡糖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6126+112+166 100% = 40%; (2)设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 x 6

43、126(葡萄糖) + 2(3)26157(葡萄糖酸铵) + 2 +33 +2. 180 216 21.6 180=21621.6 = 18 答案: (1)1:2:1;40%; (2)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18. (1)根据一个葡萄糖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第生成的银的质量计算需要葡萄糖的质量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6.【答案】14.2 【解析】解:根据图可知,生成的氯气的质量为14.2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氢气的质量为 y,氯化钠的质量为 z +2 117 80 71 2 14.2 117=80=7114.2=2。 = 16 = 0.4 = 23.4 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485.4+14.2+0.4 100% = 23.4%。 故答案为: (1)14.2; (2)16; (3)23.4%。 根据生成的氯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氧化钠的质量以及氢气的质量和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