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7)夸张

上传人:班海 文档编号:203427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三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7)夸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三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7)夸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三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7)夸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三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7)夸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三年级 【知识精讲】3.句子(27)夸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知识精讲】夸张 三年级 语文 统编版语文朗读资源 排比排比 比喻比喻 拟人拟人 反问反问 夸张夸张 常见修辞手法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 超前夸张 普通夸张 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 深”的夸张形式。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 浅、”的夸张形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 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2、” 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不是一种自说其话、夸大事实的手法。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夸张作用 (1):力拔山兮气盖世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注意事项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

3、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这是一间只有巴掌大的牢房。 广场上的人真多呀。(改为夸张句) _ 广场上人山人海。 班海朗读 扫码免费获取朗读资源和音频 一键发布课内外朗读任务 添加答疑客服 为什么他们都在用班海朗读? 中小学课本同步课文专业范读及解析 丰富的古诗词、国学、课外朗读素材 一键布置朗读任务,告别微信群刷屏,后台数据统计一目了然 老师可创建多个班级,随时切换方便管理 让学生养成朗读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自信,读出未来!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精品教学资源! 统编版最新课文朗读、诗词朗诵、国学诵读、经典美文等4000+朗读语料和专业范读音频尽在【班海】朗读小程序。 班海,语文老师都在免费用的朗读任务布置&统计微信小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三年级下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