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99859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节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知识点 1 培养基的配制 1.能作为自养微生物的碳源的是( ) A.糖类 B.石油 C.二氧化碳 D.花生粉饼 解析 自养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碳源。 答案 C 2.下列关于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基质的是固体培养基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答案 D 3.(2020 东北三省期末联考)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

2、的是( ) A.琼脂固体培养基不含水分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有的物质既可作碳源也可作氮源,碳源并不都能提供能量 解析 固体培养基中也含有水分,因为含有凝固剂,所以呈固态,A 错误;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所以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抑制细菌生长而不抑制真菌生长,B 错误;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厌氧型,向其培养基中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长,C 错误;有的物质既可作碳源也可作氮源,如蛋白胨,碳源并不都能提供能量,如 CO2等,D 正确。 答案 D 4.下列有关培养基成分及其特殊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碳源 B.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维生素 C.培养厌氧微生物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D.培养霉菌时需要将 pH 调到碱性 解析 培养以 CO2作为碳源的自养微生物时,培养基中不需添加碳源,A 错误;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培养基中不一定需要添加维生素,B 错误;培养厌氧微生物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C 正确;培养霉菌时需要将 pH 调到酸性,D 错误。 答案 C 知识点 2 无菌技术 5.(2020 大同市联考)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等,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B.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 C.带菌培

4、养基必须经加热后才能倒掉 D.接种后双手必须经肥皂洗净,再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棉球擦拭 解析 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倒掉, 简单的加热达不到灭菌效果,C 错误。 答案 C 6.培养基配制需要运用灭菌和消毒技术,但两者消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消毒结果和灭菌结果之间的关系( ) 解析 消毒的结果实际上是部分灭菌。 答案 B 7.(2020 成都七中月考)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B.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 C.

5、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D.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热灭菌 解析 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剂进行消毒,也可以用煮沸消毒法或巴氏消毒法,A 正确;灼烧灭菌应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B 错误;实验室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场所,为防止被微生物感染,切不可在实验室中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C 正确;能耐高温且需保持干燥的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热灭菌,D 正确。 答案 B 知识点 3 微生物的纯培养 8.(2020 宜昌一中月考)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 X 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倒平板操作

6、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步骤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后迅速蘸取菌液后进行平板划线 C.步骤应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步骤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 X 细菌进行计数 解析 步骤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待平板冷却凝固,然后将其倒过来放置,A错误;步骤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后冷却至室温蘸取菌液后进行平板划线,B错误;步骤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 X 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个菌落,但不可用来计数,D 错误。 答案 C 9.(2020 雅安市联考)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使用某种接种方法在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最可能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

7、种的 B.在操作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 C.该种微生物有可能是 H5N1 病毒 D.该培养基上的菌落分布不均匀,代表纯化失败 解析 题图最可能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的,A 错误;在操作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B 正确;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生存繁殖,C 错误;平板划线法,随划线次数的增加,菌落密度逐渐减小,因此分布不均匀,D错误。 答案 B 10.如图为纯化大肠杆菌的一个操作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操作步骤是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除第一次划线外,以后的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C.图中细菌密度最小的是 5 处 D.该接种方

8、法适用于细菌的计数 解析 题图中所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该方法要求连续划线多次,直到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细菌呈单个存在,所以该方法仅用于纯化大肠杆菌但不适用于细菌的计数。 答案 D 11.(2020 许昌高中期中)甲、乙、丙为三种微生物,下表中、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培养基 粉状硫 10 g K2H PO4 4 g FeSO4 0.5 g 蔗糖 10 g (NH4)2SO4 0.4g H2O 100 mL MgSO4 9.25 g CaCl2 0.5 g

9、注 “”表示培养基中加入了这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解析 是无氮培养基,只有能固氮的微生物才能在其上繁殖;是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只有自养微生物才能在其上繁殖。 答案 D 12.(2020 重庆一中月考)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细菌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 24 小时后,所得结果如表: 编号 a b c d e f 处理 方法 接种 大肠 杆菌 接种大肠杆菌,并

10、覆盖一吸有抗生素X 的圆纸片 接种大肠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Y 的圆纸片 接种大肠杆菌,表面全被醋覆盖 接种大肠杆菌 无接 种菌 温度 40 40 40 40 0 40 观察 结果 全表 面呈 浑浊 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 全表面 呈浑浊 全表面 清晰 全表 面清 晰 全表 面清 晰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编号 a 和 f 比较可知,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 B.根据编号 b 和 c 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 Y 比抗生素 X 的杀菌能力强 C.将编号 e 和 a 的结果比较可知,0 的环境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 D.若揭开编号 f 的盖子,24

11、小时后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浑浊 解析 a、 f 的区别在于是否接种了大肠杆菌, 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A 正确;将含有抗生素的纸片覆盖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可根据培养基表面的浑浊程度判定此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能力, 可知抗生素 X 的杀菌能力强于抗生素 Y 的杀菌能力,B 错误;e、a 形成对照,其变量是温度,可知 0 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C 正确;f 暴露在空气中后,会自然接种菌种,形成菌落,使培养基表面出现浑浊,D 正确。 答案 B 13.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牌酸奶中乳酸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而制定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配制细菌培养基并灭菌乳酸菌分离纯化乳酸菌耐药性检测 (

12、1) 与 酵 母 菌 相 比 , 乳 酸 菌 在 结 构 上 的 主 要 区 别 是_ _。 (2)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_(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_类型。 (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_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 121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_附近倒平板。 (4)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1:分别取_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 50 左右

13、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 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 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解析 (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的区别在于乳酸菌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无氧呼吸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

14、上升,达到 121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4)步骤 1:分别取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 50 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步骤 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答案 (1)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核膜”) (2)无氧呼吸 固体培养基 (3)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 酒精灯火焰 (4)步骤 1: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 步骤 3:未接种的培养基 14.(2019 河北石家庄二模)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食品致病菌,可使人

15、得肠胃炎、伤寒等,食品安全法要求其限量值为 0,即样品中不得检出这类致病菌,现要检测某批次的火腿肠中是否含有沙门氏菌, 要先用到 1 号培养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号培养基 成分 含量/(1 000 mL) 牛肉膏 5 g 蛋白胨 5 g 三号胆盐 3.5 g 柠檬酸钠 8.5 g 煌绿 0.000 33 g 乳糖 10 g 三号胆盐、柠檬酸钠和煌绿可抑制大多数菌群,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 (1)抽取火腿肠检测样品要遵循_原则。1 号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属于_ 培 养 基 ; 检 测 样 品 要 先 用1号 培 养 基 培 养 , 目 的 是_。 (2)如图_(填“A”或“B”)表示采用平

16、板划线法分离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 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 _。 (3)接种好的培养皿在恒温箱中培养时要_(填“正”或“倒”)置, 目的是:避免水分过快蒸发;_。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被称为_。 解析 (1)取样应遵循随机性原则。 由于1号培养基不含琼脂, 因此为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有利于增加沙门氏菌的浓度。(2)接种环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由图可知, B 为平板划线法得到的结果,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接种好的培养皿要在恒温箱中倒置培养,一方面可以避免水分过快蒸发,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由单个菌体形成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被称为种群。 答案 (1)随机性 液体 增加沙门氏菌(目的菌)的浓度 (2)B 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倒 防止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 种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