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3 3 节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强化点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及传导 1.(2021 湖南益阳期末)下列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 答案 A 解析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而膜外相反, A 正确;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 错误;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 错误;神经纤维处于兴
2、奋状态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D 错误。 2.(2021 广西南宁三中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的产生是 Na向膜内流动的结果 B.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兴奋 C.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兴奋的传导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3.(2021 四川射洪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3、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动作电位产生时 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C 解析 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均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C 错误。 4.(2021 河北邢台一中高二月考)下图为骨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和 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和 K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 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离子均为阳离子 B.a 区域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较大 C.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内的传导方向为 ac 和 ec D.b、d 区域的电位为外正内负,不
4、能产生兴奋 答案 D 解析 c 区域是内正外负的电位,处于兴奋状态,膜内有阳离子和阴离子,A 错误;a 区域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对 K的通透性较大,B 错误;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内的传导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即 ca、ce,C 错误;b、d 区域的电位为外正内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 正确。 5.(2021 湖北孝感高中高二开学考试)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 M 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表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B.图中 A 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
5、外 C.曲线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D.图中 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答案 C 解析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中除了 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K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A 错误;图中 A 点后,Na开始内流,但是细胞膜内 Na的含量仍低于膜外,B 错误;曲线的峰值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所致,所以其大小与培养液M 中 Na的浓度有关,C 正确;图中 C 点时为动作电位,此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 错误。 6.(2021 湖南株洲期末)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并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
6、 段 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 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在 EF 段细胞内的 Na浓度高于细胞外 答案 C 解析 神经纤维形成并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K的外流,A 错误;BC 段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 错误;CD 段 K外流, 此时细胞膜对 K的通透性大, 对 Na的通透性小, 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 C 正确; 不管在哪个阶段 Na浓度总是膜外高于膜内,D 错误。 强化点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7.(2021 河南许昌高中高三月考)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反射弧
7、中的部分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 C.给 b 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 两点中只有 c 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 D.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答案 A 解析 图中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以位于脊髓,A 错误;发生反射活动时,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指令”沿传出神经达到效应器,B 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给 b 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 两点中只有 c 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C 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电信号化学
8、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正确。 8.(2021 合肥十一中期末)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 a 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 B.在 b 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 C.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 D.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 答案 D 解析 当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膜的两侧发生电位变化,兴奋沿刺激点向神经纤维的两侧传导。在 a 点左侧刺激,兴奋传到 a 点之前,电流方向为图,兴奋传到 a 点,对应图,电流传导到 a、b 中间,电流方向为图,继续传到 b点,电流方向为图,最后 a、b 两点电位归为
9、静息电位,如图,A 正确;在b 点右侧刺激,此时 a、b 两点是未兴奋状态,电流方向为图,然后 b、a 两点依次兴奋,如图中情况,中间回归一次静息电位,如图,最后 a、b 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中,B 正确;在 a、b 两点的中央刺激,兴奋向两侧同时等速传导,所以会依次出现图的情况,C 正确;如果刺激点在 a、b 两点的中央偏左,a 点先兴奋,电位如图情况,b 点后兴奋,电位如图情况,D 错误。 9.(2021 广西南宁三中高二开学考试)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BDNF(脑部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关系如图所示(示部分过程)。 BDNF 具有促进b(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
10、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应激能抑制 BDNF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B.BDNF 能促进突触后膜吸收更多的钾离子 C.b 物质与 AMPA 结合后,将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若向脑部注射抗 BDNF 的抗体,则突触间隙内 b 物质含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 图中 a 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运动应激能促进 BDNF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A 错误;由图可知,BDNF 具有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能促进突触后膜吸收更多的钠离子,B 错误;b 物质与 AMPA 结合后,将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 错误;若向脑部注射抗 BDNF 的抗体,抗体与 BDNF 结合,则不能促进突触前膜
11、释放 b 物质,突触间隙中 b 物质减少,D 正确。 强化点 3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0.(2021 天津南开中学高考模拟)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 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是突触前膜 B.MAOID 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 C.图中所示的递质释放方式,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 M 结合后,将导致细胞 Y 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突触小泡与融合
12、后释放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A 正确;MAOID 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不能分解而积累,B 正确;图中所示的神经递质释放方式是胞吐,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蛋白 M 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 M 结合后,突触后膜神经元细胞 Y 兴奋, 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故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 错误。 11.(2021 中原名校联盟)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甲、乙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个位置,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甲、乙两处的电位不相同 B.静息状态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 Na浓
13、度高 C.乙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若阻断 Na内流,刺激神经元后,甲、乙不能产生兴奋 答案 D 解析 静息状态下,膜外电位为正,甲和乙两处膜电位相同,A 错误;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因此静息状态时,任氏液中 Na的含量要高于神经元内,B 错误;兴奋部位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 错误;兴奋的产生是 Na内流所致,若阻断 Na内流,则无法产生兴奋,D 正确。 12.(2021 河南林州一中高二开学考)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 Ca2参与,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突触处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可使
14、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答案 B 解析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 Ca2参与,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的通透性,会导致更多 Ca2进入突触前膜,释放更多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突触后膜兴奋强度增加, 但神经递质作用后会被分解或重新吸收进细胞,不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A 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属于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 正确;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15、, 作用后在突触间隙分解或重新吸收进突触前神经元,C 错误;抑制性递性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 K、Cl,尤其是 Cl的通透性,Cl大量内流,使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的电位差更大,因此,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D 错误。 13.(2021 河北承德一中高二月考)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 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 1、 2 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个位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 1 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若在 2 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1 处灵敏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正常机体
16、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D.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运到突触后膜内 答案 C 解析 根据神经节所处位置分析可知,a 为效应器,b 为传出神经,c 为神经中枢,d 为传入神经,e 为感受器。是突触后膜,若在 1 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A错误; 若在2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兴奋不能传到 1,故 1 处灵敏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 错误;正常机体内,兴奋由反射弧的感受器产生,且在突触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 正确;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被运到突触后膜内,D 错误。
17、14.(2021 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中)抑郁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A)减少有关。NA 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如图表示相关作用机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起Ca2内流从而_(填“促进”或“抑制”)NA的释放。 (2)分析图示可知, NA 释放后的去向有_、 _和被突触前膜再摄取。 (3)杂环类抗抑郁剂是抗抑郁的药物之一,据图分析杂环类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杂环类抗抑郁剂_ _。 答案 (1)促进 (2)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被相应酶分解 (3)抑制 NA
18、被突触前膜回收 解析 (1)由图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起 Ca2内流从而促进 NA 的释放; (2)分析图示可知,NA 释放后的去向有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被相应酶分解和被突触前膜再摄取等途径;(3)杂环类抗抑郁剂是抗抑郁的药物之一,据图分析杂环类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杂环类抗抑郁剂抑制 NA 被突触前膜回收。 15.(2021 哈尔滨六中高三期末)下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结构叫_。图甲中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 和 B 两个灵敏电流计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
19、。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_。已知细胞外 Ca2对 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 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 Na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 (3)图丙为_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 4 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 16 单向传递,原因是_。 (5)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 答案 (1)突触小体 0 1 (2)协助扩散 细胞外 Ca2对 Na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 Na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
20、、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3)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5)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能使 pH 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结构叫突触小体;若在图甲中的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流表 A 不会发生偏转,电流表 B 能发生一次偏转。(2)在兴奋状态下,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根据题意分析,细胞外Ca2对 Na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 Na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3)图丙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其中 4 是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4)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因此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 16 单向传递。(5)根据题意分析,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能使 pH 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