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305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2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2.2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2.2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2.2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二二节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pH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酸碱酸碱中和滴定中和滴定 基础过关基础过关 1如图表示 50 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是( ) Aa Ml B(50a) mL C一定大于 a Ml D一定大于(50a) mL 2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 pH 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 0.100 0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 3COOH 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时, 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2、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3现用 0.10 mol L 1 HCl 溶液滴定 10.00 mL 0.05 mol L1 NaOH 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 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 A10.00 mL B5.00 mL C大于 5.00 mL D小于 5.00 mL 4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 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 ) A配制 500 mL 1 mol L 1 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 18 mol

3、 L 1 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配制 100 mL 5 mol L 1 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 C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 溶液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D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5下列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 (1)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次; (2)在锥形瓶中放入 25 mL 待测 NaOH 溶液; (3)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 (4)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 (5)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6)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7)两眼注

4、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错误的是( ) A(4)(6)(7) B(1)(5)(6)(7) C(3)(5)(7) D(1)(3)(5)(7)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图示仪器准确量取 25.00 mL 酸性 KMnO4溶液 B装置可用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实验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待装液润洗 23 次 D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7 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时, 由于滴定速率太快, 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 NaOH 是否过量, 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A加入 5 mL 盐酸再进行滴定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C重新进行滴定

5、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8(双选)两人用同一瓶盐酸滴定同一瓶 NaOH 溶液。甲将锥形瓶用 NaOH 待测液润洗后, 使用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 乙则用甲用过的滴定管取碱液于刚用蒸馏水洗 过且存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他操作及读数均正确,你的判断是( ) A甲操作有错 B乙操作有错 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 D乙实际测得值较准确 9用滴定法测定 Na2CO3(含 NaCl 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 A试样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 D滴定管用蒸馏水

6、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 20.00 mL 进行滴定 10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 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选项 滴定管中的溶液 锥形瓶中的溶液 指示剂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A NaOH 溶液 CH3COOH 溶液 酚酞 无色浅红色 B HCl 溶液 氨水 酚酞 浅红色无色 C 酸性 KMnO4溶液 K2SO3溶液 无 无色浅紫红色 D 碘水 亚硫酸溶液 淀粉 无色蓝色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1向盛有 10 mL NaOH 稀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像中能体

7、现溶液 pH 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2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 0.01 mol L 1 的 Na2S2O3溶液滴定 I2溶液,发生的反应 为 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 D该反应中每消耗 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 4NA 13已知 Ag2CrO4是砖红色沉淀,下列滴定反应中,指示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用标准 FeCl3溶液滴定 KI 溶液,选择 KSCN 溶液 B用 I2溶液滴定 Na2SO3溶液,淀粉作指示剂 C用

8、 AgNO3溶液滴定 NaCl 溶液,Na2CrO4作指示剂 D用 H2O2溶液滴定 KI 溶液,淀粉作指示剂 14如图是常温下向 20.0 mL 的盐酸中,逐滴加入 0.10 mol L 1 NaOH 溶液时,溶液的 pH 随 NaOH 溶液的体积 V (mL)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所得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原盐酸的浓度为 0.10 mol L 1 Bx 的值为 2.0 CpH12,V 值为 20.4 D原盐酸的浓度为 1.0 mol L 1 15 我国国标推荐的食品药品中钙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为利用 Na2C2O4将处理后的样品 中的 Ca2 沉淀,过滤洗涤,然后将所得 CaC 2

9、O4固体溶于过量的强酸,最后使用已知浓度的 KMnO4溶液通过滴定来测定溶液中 Ca2 的含量。 针对该实验中的滴定过程, 回答以下问题: (1)KMnO4溶液应该用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 除滴定管外, 还需要的玻璃 仪器有_。 (2)试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溶液由_色变为_色。 (4)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定的结果偏高的是_(填字母)。 a装入 KMnO4溶液前未润洗滴定管 b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c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端悬有一滴溶液 d滴定过程中,振荡时将待测液洒出 (5)某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测定某品牌的钙片中的钙元素(

10、主要为 CaCO3) 含量, 其实验过程如下: 取 2.00 g 样品加入锥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内加入 20.00 mL 浓度为 0.10 mol L 1 的盐酸(盐酸过量),充分反应一段时间,用酒精灯将锥形瓶内液体加热 至沸腾,数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 23 滴酸碱指示剂,用浓度为 0.10 mol L 1 的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OH 溶液 8.00 mL。提示:Ca(OH)2微溶于水,pH 较低时不会产 生沉淀 据此回答: 为使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滴定过程中的酸碱指示剂应选择_(填“石蕊”“甲基橙” 或“酚酞”)溶液。 实验过程中将锥形瓶内液体煮沸的目的是_。

11、 则此 2.00 g 钙片中 CaCO3的质量为_g。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基础过关 1 【答案】D 【解析】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面,50 mL 的刻度在下面,但刻度线以下仍有一部分容积,因 此液体体积一定是大于(50a) mL。 2 【答案】D 【解析】NaOH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 CH3COONa,CH3COO 水解显 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10.0,比较接近。 3 【答案】C 【解析】 用 0.10 mol L 1 HCl 溶液滴定 10.00 mL 0.05 mol L1 NaOH 溶液正好需 5.00 mL HCl 溶液。现盐酸被稀释,其浓度小于 0

12、.10 mol L 1,中和 NaOH 所需体积大于 5.00 mL。 4 【答案】C 【解析】示意图为: A 项先计算所需体积再量取, 俯视读数使得所量液体体积小于所需的体积, 使配得溶液浓度 偏低;B 项定容时仰视,当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后才认为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使配得溶液浓度 偏低; 假设 C 项是将由滴定管放出 20.00 mL 待测 NaOH 溶液到锥形瓶中, 起始时液面在“0” 刻度处,俯视液面已超过 20.00 mL 刻度后才认为恰好为 20.00 mL,放出的液体偏多,消耗 的盐酸偏多,所测浓度偏高;D 项 NaOH 是标准溶液,俯视使读数偏小、V(标准)偏小,待测 液浓度偏低。

13、5 【答案】D 【解析】操作(1)的锥形瓶只能用水洗;操作(3)中不能用石蕊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为 它的显色效果不明显;操作(5)中滴定管必须用标准液润洗后才能注入标准液;操作(7)中两 眼应主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6 【答案】C 【解析】酸性 KMnO4溶液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A 项不正确;NaOH 溶液不能盛装在酸 式滴定管中, B 项不正确; 中和滴定时滴定管需用待装液润洗, 而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C 项正确,D 项不正确。 7 【答案】B 【解析】若 NaOH 过量,则返滴一滴待测盐酸,若红色消失,说明 NaOH 未过量,若红色 不消失,则说明 NaOH 过量。

14、8 【答案】AD 【解析】锥形瓶不应用碱液润洗。甲用过的滴定管对乙来说已润洗过。 9 【答案】B 【解析】此实验过程中,待测值为 c(Na2CO3),根据酸与 Na2CO3的反应可知,c(Na2CO3) V 待测液k c酸 V酸(k 为标准酸与 Na2CO3反应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 项,加入酚酞时,对实 验数据无影响;B 项,此操作使 V酸数值偏大,故使 c(Na2CO3)偏大,最终所得 Na2CO3质量 分数偏高;C 项,此操作对实验数据无影响;D 项,此操作使 c(Na2CO3)数值偏小,最终使 所得 Na2CO3质量分数偏低。 10 【答案】B 【解析】A 项,锥形瓶中为酸,加入酚酞

15、无色,达到滴定终点,溶液显碱性,溶液变为浅红 色,故现象为无色浅红色,正确;B 项,锥形瓶中为碱,达到滴定终点,溶液显酸性,应 选择指示剂甲基橙,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错误;C 项,高锰酸钾为紫色,滴入高锰 酸钾前溶液无色,到达滴定终点为浅紫红色,故现象为无色浅紫红色,正确;D 项,碘遇 淀粉变蓝色,加入碘前无色,滴加碘反应至终点,碘遇淀粉呈蓝色,正确。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1 【答案】C 【解析】滴加盐酸之前,稀 NaOH 溶液 pH7,则 A 和 B 不正确。体现溶液 pH 变化过程 的图像不可能是一条直线,D 不正确。 12 【答案】B 【解析】溶液中有单质碘,应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16、,碘与硫代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当反应到达终点时,单质碘消失,蓝色褪去,故 A 错误;Na2S2O3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 化,作还原剂,故 B 正确;Na2S2O3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故 C 错误;反应中每 消耗 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 2NA,故 D 错误。 13 【答案】D 【解析】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KSCN 溶液遇铁离子显红色,当溶 液显红色时,说明碘离子反应完全,达到滴定终点,故 A 正确;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当 溶液显蓝色时,说明亚硫酸根离子已经被碘单质充分氧化,碘单质剩余,达到滴定终点,故 B 正确; Ag2CrO4是砖红色

17、沉淀, 当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时, 待测液中的氯离子被充分沉淀, 银离子剩余,故 C 正确;待测液中的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碘单质,淀粉显蓝色,即开 始滴定就出现蓝色,蓝色加深,碘离子反应完全时,蓝色不再加深,但是不易观察,不能判 断滴定终点,故 D 错误。 14 【答案】A 【解析】当 V(NaOH)0 mL 时,盐酸溶液的 pH1,因此 c(HCl)0.10 mol L 1;当反应后 溶液pH7时, 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因此n(HCl)n(NaOH), 故V(NaOH)20.0 mL; 当反应后溶液 pH12 时, VNaOH 0.10 mol L 120.0 mL 0.10 m

18、ol L1 VNaOH20.0 mL 1 10 2 mol L1, 解得 V(NaOH)24.4 mL。 15 【答案】 (1)酸式 烧杯、锥形瓶 (2)2MnO 45C2O 2 416H =2Mn210CO 28H2O (3)无 浅紫 (4)ac (5)甲基橙 将溶解在溶液中的 CO2气体赶出 0.06 【解析】(1)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3)KMnO4溶液本身可以作为指示剂,终点的颜色变化为无色变为浅紫色。 (5)实验过程中将锥形瓶内液体煮沸的目的是将溶解的 CO2气体赶出;该滴定若用“酚酞”作 指示剂,由于它的变色范围为 8.210,会使 Ca(OH)2形成沉淀析出,造成误差偏大。 CaCO32HCl=CaCl2H2OCO2 HCl NaOH=NaClH2O 8.00 mL 0.10 mol L 1 8.00 mL 0.10 mol L1 CaCO3所消耗的 HCl 为 20.00 mL 0.10 mol L 18.00 mL 0.10 mol L112.00 mL 0.10 mol L 1, m(CaCO 3)12.00 mL 0.10 mol L 1 103 L mL1 2 100 g mol 10.06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