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乙酸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087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3.2乙酸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3.2乙酸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3.2乙酸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3.2乙酸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乙醇与乙酸 第第 2 课时课时 乙酸乙酸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的沸点比乙醇的高 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 4 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 2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0,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18 3 O | CHCOH 和 32 CH CH OH 18 3 O | CHCOH 和 18 32 CH CHOH 18 18 3 O | CHCOH 和 18 32 CH CHOH 18 18 3 O | CHCOH 和 32 CH CH OH A

2、 B C D 3下列有关酯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醇与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 B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原理一样 C酯化反应既属于取代反应,也属于可逆反应 D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去掉氢原子而醇去掉羟基 4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先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 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 C6H14O 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6H14O 分子中含有羟基 BC6H14O 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 C8H14O2 D这种酯与辛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5下列实验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干燥并收集 H2B制作红色喷泉 C制取乙酸乙酯D分

3、离苯和甲苯 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 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B向试管 a 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C1 mol 乙酸与 1 mol 乙醇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乙酸乙酯小于 1 mol D试管 b 中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 乙酯的溶解度 7乙酸分子的结构式可|表示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乙酸的电离,是键断裂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键断裂 (3)在红磷存在时,Br2与 CH3COOH 发生反应

4、是键断裂 (4)乙酸生成乙酸酐的反应:,是键断裂 A仅(1) 、 (2) 、 (3) B (1) 、 (2) 、 (3) 、 (4) C仅(2) (3) 、 (4) D仅(1) 、 (3) 、 (4) 8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石蕊试液 乙醇 乙醛 金属铝 氧化镁 碳酸钠 氢 氧化铜 A B C D全部 9若乙酸分子中的 O 都是 18O ,乙醇分子中的 O 都是 16O ,二者发生酯化反应所得生成 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18 C20 D22 10下列关于乙酸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是( ) A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OH H2O B乙酸与生石灰反应:2

5、H +CaO Ca2 +H 2O C乙酸钠与盐酸反应:CH3COO+H CH3COOH D少量的乙酸与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 2 CH3COOH+ 2- 3 CO 2 CH3COO-+CO2+H2O 11根据乙酸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将醋酸钠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乙酸至过量,现象为_;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 (3)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后,有_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12已知 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 A 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 有果香味的物质 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

6、回答下列问题: (1)B、D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_,_;_,_。 (3)在实验室利用 B 和 D 制备 E 的实验中,若用 1mol B 和 1 mol D 充分反应,能否生成 1 mol E_,原因是_。 (4) 若 184 g B 和 120 g D 反应能生成 106 g E, 则该反应的产率_。 13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已有 3000 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1)山西人喜欢吃面食,面食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它对人体所 起的作用是_。面食本身偏碱性,吃醋能增加胃液酸度,有助于食物的消 化

7、和吸收。 (2) 炒菜时, 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 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_, 生成的有香味的物质是_(填名称) 。 (3)碳酸氢钠是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若病人服用此药物的同时吃醋,会使药效大大 降低,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详解】A乙酸的沸点为 117.9,乙醇的沸点为 78,A 正确; B 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B 正确; 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C 不正确; 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 4 个氢原子,但乙酸只含有 1 个-COOH,是一元酸,D 正确; 故选 C。

8、2 【答案】C 【详解】和 CH3CH2OH 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 质量为 88, 不合题意; 和 CH3CH2-18OH 反应后生成, 相对分子质量 为 90,符合题意; 和 CH3CH2-18OH 反应后生成, 相对分子 质量为 92,不合题意; 和 CH3CH2OH 反应后生成, 相对分子质量为 90,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符合题意,故选 C。 3 【答案】C 【详解】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和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A醇与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是酯化反应,不一定都是酯化反应,如乙醇和 HBr 反应生 成溴乙烷,不是酯化反应,A 错误; 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

9、生成盐和水,二者反应原理不同,B 错误; C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也是可逆反应,C 正确; D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去掉OH,醇去掉羟基上的 H 原子,D 错误。 答案选 C。 4 【答案】C 【详解】A酯的水解产物一般为羧酸和醇,因此 C6H14O 为醇,其结构中含有羟基,A 项 正确; BC6H14O 为醇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 项正确; C根据 CH3COOH+C6H14O酯+H2O 反应中,原子守恒规律可知,分离出的酯的分子式为 C8H14O2,C 项错误; D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酯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这种酯与辛酸分子式 均为 C8H14O2,含有官能团不同,属于同分异构

10、体,D 项正确; 答案选 C。 5 【答案】B 【详解】A.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干燥的 H2,故 A 错误; B.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用 B 装置制作红色喷泉,故 B 正确; C.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故 C 错误; D. 苯和甲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苯和甲苯,故 D 错误; 选 B。 6 【答案】B 【详解】 A 乙酸、 乙醇易溶于水, 易发生倒吸, 则试管 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 防止倒吸,故 A 正确; B混合过程中用到浓硫酸,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需要在试管中先加乙醇,然后边摇动试 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再加冰醋酸,试剂加入顺

11、序不合理,故 B 错误; C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则 1 mol 乙酸与 1 mol 乙醇充分反应达限度时,得到的乙酸乙酯 小于 1 mol,故 C 正确; D乙醇、乙酸易挥发,则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 溶解度,便于分层,分液可分离出乙酸乙酯,故 D 正确; 故选 B。 7 【答案】B 【详解】乙酸电离出 H+时,断裂键;在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键;乙酸与 Br2 的反应,Br 取代甲基上的氢,断裂键;乙酸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分子乙酸断裂键, 另一分子乙酸断裂键。综上所述,B 项正确,故选 B。 8 【答案】C 【详解】醋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12、,可与 Al、MgO、Na2CO3、Cu(OH)2等 发生反应,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但不能与乙醛发生反应,故选 C。 9 【答案】C 【详解】酸与醇发生反应生成酯和水,反应的过程中酸失羟基,醇失氢,乙酸与乙醇反应方 程式如下:, 生成的水为 H218O,故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0。 答案选 C。 10 【答案】C 【详解】A、乙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B 都是错误的; C、盐酸是强酸,能和醋酸盐反应生成醋酸,C 正确; D、醋酸少量,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得不到二氧化碳气体,D 不正确; 答案选 C。 11【答案】(1)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2CH3COO

13、NaH2SO4(浓) 加热 2CH3COOH Na2SO4 (2) 红色逐渐变浅, 最后消失 CH3COOHOH CH 3COO H 2O (3) 无色气体 2CH3COOH 2- 3 CO 2CH3COO H 2OCO2 【详解】 (1)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将醋酸钠晶体与浓硫酸共热,有乙酸生成,则可观察 到的现象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NaH2SO4(浓) 加热 2CH3COOHNa2SO4; (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显红色,逐滴加乙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溶液碱性逐渐减弱, 当乙酸过量后溶液显酸性,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色逐渐变浅, 最

14、后消失;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OH CH 3COO H 2O; (3)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则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乙酸后,有无色气体放出,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2CH3COOH 2- 3 CO 2CH3COO H 2OCO2。 12 【答案】 (1)羟基 羧基 (2)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氧 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浓硫酸 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3)不能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完全转化 (4)60.2% 【详解】 (1)B、D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 (2)反应的化

15、学方程式是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反应类型是氧化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3COOH+CH3CH2OH浓硫酸 CH3COOCH2CH3+H2O,反应类 型是取代反应(也叫酯化反应) ; (3) 由于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所以在实验室利用 B 和 D 制备 E 的实验 中,若用 1 mol B 和 1 mol D 充分反应,不能生成 1 mol E; (4)184 g 乙醇的物质的量是 184g 46g/mol =4 mol; 120 g 乙酸的物质的量是 120g 60g/mol =2 mol, 由于乙醇过量, 所以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应

16、该按照乙酸来计算, 理论上应该产生乙酸乙酯的 质量是2 mol 88 g/mol=196 g, 实际反应能生成 106 g E, 则该反应的产率 106g 176g 100%=60.2%。 13 【答案】糖类 提供能量 325 CH COOH+C H OH 浓硫酸 3252 CH COOC H +H O 乙酸乙酯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详解】 (1)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面食主要提供糖类,其对人体的 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2)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酒和醋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具有香味 的乙酸乙酯,故化学方程式为 325 CH COOH+C H OH 浓硫酸 3252 CH COOC H +H O; (3)吃了醋之后,药效降低的原因是药物被醋消耗了一部分,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