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人口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下图为“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据图分析,影响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2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 A B C D 答案 1.A 2.D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人口、聚落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人口分布相对数的 变化与地形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故 A 正确。第 2 题,读图可知,处人口与聚落分布相 对数最大,故 D 正确。 洛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
2、是美国经济学家洛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 的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读“天津市人 口洛伦斯曲线图”,回答 34 题。 3图中反映天津市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4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 B C D 答案 3.B 4.C 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知,天津市人口总量的 40%集中在很小的土地面积上,而 60%的人口 分布在天津
3、市更大的土地面积上。说明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大,但 从图中无法得出天津市具体的人口密度。故选 B。第 4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天津市人口分 布极不平衡,40%的人口集中在市区,这样会加剧市区的交通拥堵和污染程度,加快市区房 价的增长速度,正确;天津市能源消耗总量受人口分布的影响小,排除;人口集中 在市区,使得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大,排除,故 C 正确。 (2020 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月考)图 1、图 2 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 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 5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经济
4、结构 D生活水平 6若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 A小于 0.04 亿 B介于 0.04 亿到 0.25 亿之间 C介于 4.05 亿到 33.34 亿之间 D大于 33.34 亿 答案 5.B 6.A 解析 第 5 题,读图可知,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成了 限制西藏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故选 B。第 6 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土地资源 是衡量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指标,据图可知,如果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 口合理容量应该小于 0.04 亿人,故选 A。 (2020 山东枣庄八中月考)下图是“某年我国部分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地
5、图”(省区面积大 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读图,完成 78 题。 7该指标最可能是( ) A人口数量 B石油储量 C耕地数量 D年降水量 8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B矿产资源储量的差异 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D政治、文化的差异 答案 7.A 8.A 解析 第 7 题,由图可知,河南、山东、广东三省面积较大,此三省均是我国人口大省,可 见该图统计指标应为人口数量,A 正确。若为石油储量,则应该是黑龙江、新疆、山东等面 积较大,B 错误。若为耕地,则应该是东北地区面积大,故 C 错误。若为降水,则应该是东 南沿海各省区的面积大,D 错误。故选 A。第
6、 8 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 气候、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图中中东部省区多为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适宜; 多为平原丘陵,地形平坦,故 A 正确。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 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 911 题。 9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行移 10影响“孔
7、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11“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 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禁止人口迁入 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 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 答案 9.A 10.B 11.C 解析 第 9 题,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南亚地区的迁移,属于国际人口 迁移。“闯关东”“孔雀东南飞”“走西口”是国内人口迁移。第 10 题,“孔雀东南飞”的 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 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进行改革开放,
8、 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第 11 题,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大了珠 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因此该区域应该加快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从而缓解人 口压力。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主要移民 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 1213 题。 12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欧洲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13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
9、迁往欧洲 答案 12.C 13.B 解析 第 12 题, 由图中箭头可知, 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 区,C 项正确。第 13 题,由图可知,有箭头从北非地区指向欧洲核心区,说明非洲地区有人 口迁移到了欧洲核心区,B 项正确。 2015 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 要从事农业生产。2016 年 6 月 1 日,俄罗斯远东 1 公顷土地法正式生效,将吸引俄罗斯 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 下图表示“19902010 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 据此回答 1415 题。 1420022010 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10、) A总人口增加 B就业率提高 C迁出率下降 D就业人口减少 152016 年 6 月 1 日后,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 A经济 矿产开发 B环境 生态保护 C政策 国土开发 D军事 加强国防 答案 14.B 15.C 解析 第 14 题,读图可知,20022010 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就业人口有所增长,总人口减 少,因此就业率提高,B 项正确。第 15 题,由材料信息“2016 年 6 月 1 日,俄罗斯远东 1 公顷土地法正式生效,将吸引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可知,影响俄 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政策。 由材料信息“政府计划无偿发
11、放远东地区(乌拉尔 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可知, 其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 C 项正确。 2020 年春节前夕,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使全国各行各业的重心转移到抗击疫情上 来,很多企业处于停工状态。2 月中旬,复工政策逐步松绑,多地上演“抢人大战”。下图 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7 题。 16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小城市人口迁入一线城市推力的是( ) A生活成本低 B发展空间小 C安稳的生活 D物质回报实惠 17“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保护生态环境 D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12、16.B 17.D 解析 第 16 题,中小城市生活成本低、物质回报实惠、安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入一线城市的 阻力,发展空间小属于人口迁入一线城市的推力。第 17 题,“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 大多数属于知识和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科技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 度加快。 (经典高考题)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 现象。据此完成 1819 题。 18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19“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的影响是(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
13、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 18.C 19.A 解析 第 18 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房和荒 地现象,该现象是由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主要是由城市经济水平 高,就业机会多,城乡收入差距大造成的。第 19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农村“空心化”是由 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会造成农村老龄化程度 提高,不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会造成农村住宅用地和耕地等 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居住在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不利于
14、人类生存的地区 的人口, 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称为生态移民。 宁夏、 贵州、陕西、甘肃是我国生态移民的重点地区。回答 2021 题。 20宁夏生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经济 21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 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 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D移民群众生产方式转变,适应困难 答案 20.A 21.D 解析 第 20 题,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故选 A。第 21 题,生态 移民可以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不属
15、于生态移民带来的问题。生 态移民群众到安置区不一定是从事工业生产,不一定加剧迁入区的环境污染。原居住地人口 迁出,就业机会增加。移民群众到新的地区,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生产方式需要发生转变, 适应较为困难。故选 D。 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与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读图,回答 2223 题。 22图中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 B 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23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答案 22.B 23.C 解析 第 22 题,图中代表
16、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 B 点之后大幅提高,说明环境供 给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最可能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 23 题,甲 处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大于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说明过度开发资源引起了生态环境恶化。 (2020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期末)根据水资源的承载力, 北京公布“2020 年人口数量控制在 2 300 万以内”的严控人口目标。 随着京津冀人口协同发展不断推进,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规 模连续三年“负增长”。完成 2425 题。 24人口控制目标中的“2 300 万”是北京的( ) A外来人口数量 B人口规模 C人口合理容量 D资源环境承载力 25导致北京常住外来
17、人口“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B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D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答案 24.D 25.D 解析 第 24 题,材料信息表明,2 300 万人是根据水资源的承载力确定的,因此该数据是北 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选 D。 第 25 题, 近年来, 北京市在市区之外建设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疏解非首都功能,将许多就业机会向外迁移,导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出现“负增长”,D 符 合题意。 二、综合题(共 4 题,共 50 分) 26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8 分)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1 分) (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
18、度是_。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_。(6 分) (3)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1 分) 答案 (1)东南多西北少(或不平衡) (2)500 人/km2 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 (3)地势 解析 (1)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东南多西北少。(2)结合图例可知,江苏省的人口 密度在 500 人/km2以上, 其社会经济原因为江苏省生产力水平高, 社会经济发达, 交通便捷。 (3)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导致人口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势。 27结合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美国每 8 秒钟有一人出生,每 12 秒钟有一人死亡
19、,每 14 秒钟净增一个人。很多人关注 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由图甲可以看出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由_所致,这种方式的人 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 分) (2)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的积极影响是( )(1 分) A交通通达度提高 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3)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_、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_等。(2 分) (4)近年来, 美国老年人口主要由东北部向_地区迁移,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从推力、 拉力两方面分析)。(6 分) 答案 (1)国际人口迁移(或“机械增长”)
20、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大量移民迁 入。 (2)B (3)自然资源状况 人均消费水平 (4)南方(“阳光地带”) 推力: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环境污染严重;拉力:南方“阳光地 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 解析 (1)引起地区人口增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然增长,二是机械增长,引起人口的机 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导致人口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2)美国是个多民 族的国家,国内人口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就有不同的文化。(3)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开放程度等。(4)美国老年人口主要由东北向南方和西 部“阳光地带”迁移,原因从气候、环
21、境方面分析。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材料一 农村空心化是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 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 要思路。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 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材料二 下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图。 (1)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3 分) (2)推测空心村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3 分) (3)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
22、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3 分) (4)分析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3 分) 答案 (1)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产生人口移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务工人员无法融入 城市;传统的攀比心理,回村建新房风气盛行。 (2)年久失修的房子存在安全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乡村的经济发展。 (3)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城市; 限制乡村随意建房, 去除乡村房屋库存;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乡村土地制度。 (4)对城市:避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对乡村: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避免潜在的矛盾纠纷。 解析 (1)空心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走
23、屋空”“建新不拆旧”,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经济、 政策和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2)空心村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资源、经济、安全 等方面进行分析。(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从材料中“去库 存”“补短板”“制度供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4)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 积极作用,可从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 2018 年末我国(除港、澳、台、海外华侨)总人口达到 139 538 万人,人口压力巨大; 同时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人口压力差异明显。下图为某年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 意图,箭头表示近年来新疆流动人口
24、的主要来源。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省级行政区简称 沪 苏 津 粤 辽 人口承载状况 0.20.8 0.31 0.51 0.20.7 0.71.3 省级行政区简称 鄂 豫 贵 甘 内蒙古 人口承载状况 0.92 2 2 2 2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分布规律是什么?这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相关性? (4 分) (2)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什么差异?(4 分) (3)近年来, 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 400 万人, 主要来自河南、 四川等省级行政区的农村地区, 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4)从表中可以看出
25、哪两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负担最轻?分析其主要原因。(4 分) 答案 (1)分布规律:总体上由东向西呈增加趋势。相关性: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 (2)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相对狭小。 (3)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四川等省级 行政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4)上海(沪)、广东(粤)。原因: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解析 (1)结合图例可判断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总体上由东向西呈增加趋势;这与我国人口 密度的分布相反。(2)影响因素包括资源、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新疆地广人稀, 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河南人口数量多,面积相对狭小。(3)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包括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河南、四川 等省级行政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多。(4)影响因素包括资源、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沪、粤的人口负担轻,这与其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科技实力和开发程 度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