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5466 上传时间:2021-03-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2)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遵义市遵义市2022021 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年初中毕业生学业( (升学升学) )统一考试化学全真模拟试卷统一考试化学全真模拟试卷( (二二) ) (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 16 Na23 一、选择题

2、(本大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C ) A水煤气 B石油液化气 C太阳能 D天然气 2下列图标表示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A ) 3 学习和研究化学,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化学物质,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高效地发展科学技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吃糖 BHNO3中含氮元素,可以用作氮肥 C适量补碘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 D塑料属于天然有机材料,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C ) A

3、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用于工业炼铁 BNaOH 可用于去除油污及调节溶液酸碱性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D铝常用于压制铝箔或制作易拉罐 5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Fe2O3 3CO= 高温 2Fe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反应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 B该反应中 Fe2O3被氧化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 6如图 1 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 2 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元素及其原子 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图 1 图 2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3 B该原子在

4、反应中容易失去 3 个电子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克 7木炭、天然气等含碳元素的物质常用于燃烧,获得能量。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人类获得能量的途径不仅限于可燃物的燃烧 B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于扑灭活泼金属的燃烧 C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会燃烧 D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为我们服务,又要小心用火,防范火灾 8下列关于 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与 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 CO2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选项

5、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方法 A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是否完 全变质 取样,滴加 Ba(OH)2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后闻气味 C 除去 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分离 BaSO4和 BaCO3的固体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向 滤液中加入过量 Na2CO3溶液,过滤,将 两次所得滤渣分别洗涤、干燥 10.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B ) ACaOCaCl2CaCO3 BCuCuCl2Fe CBaCl2BaCO3BaSO4 DCCO2Na2CO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7 个小题,每空 1 分

6、,共 40 分) 11下图所示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 和 240 。 图 1 图 2 (1)图 1 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_。 (2)化学老师在倾倒烧杯中的热水时,发现水中的白磷刚露出水面时开始冒烟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所需 的条件是_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_。 (3)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是_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或空气)_, 另一方面是_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提供热量_。 (4)小颖同学进行图 2 所示实验时,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高_(填 “

7、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当蜡烛火焰即将熄灭时,小颖将烧杯口一侧慢慢抬起,发现蜡烛“死而复 生”,蜡烛“死而复生”给我们的安全启示是_室内发生火灾时,不要打开门窗(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某容器中的物质发生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分析变化前后的微观粒子可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理由是_分子种类发生改变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点燃 2MgOC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置换_反应。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C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个数也

8、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13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运用。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煮沸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 (2)水是常用的溶剂,小明想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食盐水,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步骤: 计算。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4_g。 称量。天平两盘垫上称量纸,左盘放所需氯化钠,右盘放所需砝码,如果此时天平左盘稍微下沉, 应进行的操作是_B_(填字母序号)。 A向右拨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从左盘中取出一些氯化钠,使天平平衡 量取。应用量程为_50_(填“50”或“10

9、0”)mL 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溶解并装瓶贴标签。 (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在 10 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16.7%_(结果精确到 0.1%);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最好采用_冷却结晶_的方法来提纯甲物质。 14化学反应是可以进行调控的,通过调控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可以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造 福。 (1)CO2(充足)= 点燃 CO2,CO2(不充足)= 点燃 2CO。反应物相同,_反应物质量_不同,产物不同。 (2)铁在氧气中缓慢氧化,生成 Fe2O3,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 Fe3O4。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_不同, 产物不同。 (3)直接

10、加热氯酸钾,几乎收集不到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很快收集到大量氧气。这 是通过加入_催化剂_的方式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4)浓硫酸一般不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若要制取氢气需要进行额外操作稀释浓硫酸,具体 操作是将_浓硫酸_慢慢注入_水_中,并不断搅拌。 15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 (l)结合图 1 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 (填字母序号) 高锰酸钾 2KMnO4= K2MnO4MnO2O2 AD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2H2O2= MnO2 2H2OO2 BD 氯酸钾(二氧化锰) 2KClO3= MnO

11、2 2KCl3O2 图 1 图 2 (2)请结合图 1 回答问题: 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酒精灯_;乙_集气瓶_。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操作简 便(或节能安全)_(写出两条)。 若用图 2 所示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b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16酸可以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这些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同 学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中的现象是_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_,反应后试管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Fe2 _(填离子 符号)。 (2)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

12、O33H2SO4=Fe2(SO4)33H2O 。 (3)实验中发现试管中没有固体残留,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的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试管中的溶质有_Fe2(SO4)3、H2SO4_;图中 ab 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 17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可以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 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久置金属钠固体样品,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资料】金属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并放热。 【提出问题】该金属

13、样品中有哪些成分? 猜想: 有 Na 和 NaOH; 猜想: 只有 NaOH; 猜想: 只有_Na2CO3_; 猜想: 有 NaOH 和 Na2CO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样品全部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 步骤:观察到现象 A 步骤:观察到现象 B 【收集证据】X 溶液为 Ba(NO3)2 溶液,现象 A 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则证明有_Na2CO3_存在;步骤中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 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观察到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有_NaOH_存在,猜想_成立。 【定量分析】为了确定变质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样品 12 g 于烧杯中,向 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如右图所示,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 量分数为_88.3%_。(结果精确到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