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3677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含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含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 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酸和碱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3 小题)小题) 1 (2021渝中区模拟)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B向盐酸溶液中加入少量 AgNO3固体 C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D加热 KClO3和 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 O2 2 (2020重庆模拟)现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氢氧化钠液质量为 acg 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M

2、gCl2+2NaOH2NaCl+Mg(OH)2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 ag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 bg 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 cg 时,溶液呈中性 3 (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将 NaOH 溶液逐滴加入到 HCl 和 FeCl3的混合溶液中至过量。下列图象正确 的是( ) A B C D 4 (2020重庆)一定温度下,向 ag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 NaOH 固体的质量变 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 的质量为 ng BP 点

3、对应的溶液中 NaOH 达到饱和状态 Cmca D生成 Fe(OH)3的质量为(nb+a)g 5 (2020永川区模拟)一些食物的 pH 如下。 食物 葡萄汁 鸡蛋清 苹果汁 牛奶 pH 3.54.5 7.68.0 2.93.3 6.36.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鲜牛奶显碱性 B葡萄汁和苹果汁显酸性 C苹果汁酸性强于葡萄汁 D胃酸过多者少饮苹果汁 6 (2020万州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 pH 会发生相应变化。鱼、肉的浸 出液来判它们新鲜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鱼肉的浸出液 pH 变大越趋向腐败变质 B新鲜鱼肉浸出液比次鲜鱼肉的 pH 小,新

4、鲜鱼肉浸出液比次鲜鱼肉酸性弱 C新鲜鱼肉浸出液都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 D变质鱼肉浸出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7 (2020 春万州区校级月考)室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 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 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b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 点烧杯内液体的 pH7 Dd 点溶液中有较多的 Ba2+、OH 、SO 42 8(2020重庆模拟) 向一定量 Ba (OH) 2溶液中逐渐加入 CuSO4溶液至过量。 则如图图象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9 (2020 春沙坪

5、坝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 A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B稀硫酸和氧化铁 C锌和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10 (2020 春九龙坡区校级月考)身边的一些物质 pH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 试纸润湿后测溶液酸碱度一定偏小 B用 pH 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其 pH1.8 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11 (2020 春九龙坡区校级月考)某稀溶液溶质可能是 NaNO3、HCl、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 该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 Ba(OH)2溶液

6、质量(x)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和 CuCl2一定有,HCl 一定无,可能有 NaNO3 BHCl、CuCl2一定有,H2SO4一定无,可能有 NaNO3 CHCl、CuCl2、NaNO3一定有,H2SO4一定无 DCuCl2一定有,HCl、H2SO4可能有,可能有 NaNO3 12 (2020 春九龙坡区校级月考)某实验小组将 Ba(OH)2 溶液逐滴滴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 加入的 Ba(OH)2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溶液呈无色 Bb、c 两点沉淀质量不相等 Cc 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铜 Db 点产生两种

7、沉淀 13 (2020 春九龙坡区校级月考)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浅绿色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溶液中变红色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14 (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8、A B C D 15 (2019 秋南岸区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16 (2020 春万州区校级月考)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合用来除去 NaCl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OH( ) ANa2CO3溶液 BH2SO4溶液 CHCl 溶液 DCa(OH)2溶液 17 (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以澄清石灰水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石蕊溶液

9、变为蓝色 B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工业上用 X 溶液跟 Ca(OH)2反应制得烧碱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18 (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无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碳粉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B在氨水中滴入几滴酚酞 C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19 (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水和盐生成,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测定溶液 pH 时,如果 pH10,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20 (2019

10、 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化学中也有“加法” ,下列“加法”正确的是( ) A10g 硫粉和 10g 氧气充分反应刚好得到 20g 二氧化硫 B10g 硫酸溶液与 10g 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得到 20g 溶液 CpH3 的稀盐酸与 pH4 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 pH7 的溶液 D20时 20g 的氯化钠固体加入 2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得到 40g 溶液 21 (2019九龙坡区校级一模)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Leaving no one behind”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 ( ) A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水是由水分子

11、构成的 22 (2019九龙坡区校级一模)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烧 杯中的某些量随着稀硫酸的滴加,其变化趋势一定错误的是( ) A B C D 23 (2019渝中区校级模拟)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 NaOH 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 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4 小题)小题) 24 (2020 秋江北区校级月考)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下: 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与 二氧化

12、碳作用得到碳酸钙。 (1)写出上述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 , 。 (2)用 12.5g 含杂质 20%的石灰石制取这种轻质碳酸钙,若在制取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没有损失,则理 论上可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为 g。 25 (2020重庆模拟)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 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 验证废水酸性。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 石蕊变 , 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 处理废水。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方案二:用 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

13、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 26 (2020重庆)2020 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 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使用酒精消毒时, 要注意安全, 避免失火, 酒精 (C2H5OH)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 R 的化学 式为 。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 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

14、气体的是 。 ACuSO4 BNaCl CNa2CO3 DMnO2 27 (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 (1)试管中反应后的现象是 。 (2)当试管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 a,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会压入到试管刚开始无明 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试管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最终试管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一定没有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小题) 28 (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是初中常见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二

15、: (填“能”或“不能” )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3) 实验三: 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如图实验, 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两种溶液, 出现 (填 序号)现象,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都反应 B都不反应 C一支先反应一支后反应 D只有一支反应 (4) 实验四: 充满 CO2的软塑料瓶中, 加入等量的 NaOH 溶液和水分别进行实验,能证明 CO2和 NaOH 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共 2 小题)小题) 29 (2020 春渝中区校级月考)学会阅读材料,并成材料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请认真阅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材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 酸(C2H5O2N) 、丙氨酸(X) 、丁氨酸(C4H9O2N) 、戊氨酸(C5H11O2N)等。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 NH2CH2COOH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 NaOH 溶 液反应。已知:醋酸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NaOHCH3COONa+H2O。 材料三:非洲的尼奥斯湖是火山口湖,湖底溶有大量含二氧化碳的火山气体。1986 年 8 月 21 日,大量 的降水使上层湖水变凉而下沉,下层湖水上涌,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并沿着山谷向下扩散,导致

17、 山脚的大量居民窒息死亡。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 X 为 。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根据材料三, 湖水上涌后, 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 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 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山谷向下 扩散,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30 (2020 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X 溶液并插入温度计,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观察 到红色褪去,温度计示数上升。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且放出热量。 (1)加入的 X 溶液应该是 溶液; (2)甲同

18、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他的理由是 ; (3)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为了证明是否恰好反应,可取上述反应后的无 色溶液少许加入 即可(填序号) 。 铜 镁 氧化铜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4)若取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和 10%的硫酸溶液 100g 混合后,加入紫色石蕊,则此时溶液呈 色(填序号) 。 紫 红 蓝 2021 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年重庆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8)酸和碱酸和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3 小题)小题) 1 【解答】解:A、反应的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

19、应关系不正确; B、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前后溶液酸碱度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最终镁完全反应,质量变成 0,氧气过量,有剩余,生成一定质量的氧化镁,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的氧气逸出,导致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氧元素质量 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A。 2 【解答】解:A、滴加氢氧化钠液质量为 acg 时,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 淀和氯化钠,发生的反应为 MgCl2+2NaOH2NaCl+Mg(OH)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

20、 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 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 bg 时,氯化镁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氯化钠、氯化镁两种溶质,故选项 说法错误。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 cg 时,氯化镁恰好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选项 说法正确。 故选:C。 3 【解答】解:A、氯化氢溶液呈酸性所以开始时溶液的 pH 值小于 7,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当 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所以 A 错误; B、向 HCl 和 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铁离子与氢氧根 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

21、离子数目减小,导电性减弱。所以 B 错误; C、向 HCl 和 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水的质量一直增加,所以 C 错误; D、向 HCl 和 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时,首先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而后再有沉 淀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铁不断减少,直至反应停止,此时就不会有沉淀生成,所以 D 正确。 故选:D。 4 【解答】解:一定温度下,向 ag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 淀和氯化钠,则开始加入的 ng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图象可知,Fe (OH)

22、3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 的质量为 ng;再加入的(mn)g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当加到 mg 时氢氧化钠固体时,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即 P 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 达到饱和状态。 A由以上分析可知,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 的质量为 ng,选项说法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P 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 达到饱和状态,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 可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并不是溶液增重 的质量,即 mca,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加入的氢氧化钠固体与氯化铁溶液恰好反应时

23、,氯化铁溶液的质量与加入 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质量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总和,即 ag+ng生成 Fe (OH)3沉淀质量+bg,则生成 Fe(OH)3的质量为(nb+a)g,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 【解答】解:A、鸡蛋清的 pH 为 7.68.0,大于 7,显碱性,牛奶的 pH 为 6.36.6,小于 7,显酸性, 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苹果汁的 pH 为 2.93.3,小于 7,显酸性,葡萄汁的 pH 为 3.54.5,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 正确。 C、苹果汁的 pH 为 2.93.3,小于 7,显酸性,葡萄汁的 pH 为 3.54.5,小于 7,显酸性

24、,但是苹果汁 的 pH 小,酸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汁的 pH 为 2.93.3,小于 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鱼肉变质过程中 pH 增大,故 A 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鱼和猪肉越新鲜,pH 越小,酸性越强,故 B 错误; C、新鲜鱼肉浸出液 pH7,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故 C 正确; D、变质鱼肉浸出液 pH7,为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 D 正确。 故选:B。 7 【解答】解:A、a 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硫酸,A 不正确; B、b 点时硫酸过量,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B

25、 不正确; C、c 点时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液体的 pH7,C 正确; D、d 点溶液中有较多的离子为 Ba2+、OH ,没有 SO 42 离子,D 不正确; 故选:C。 8 【解答】解:A、Ba(OH)2溶液显碱性,向一定量 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 CuSO4溶液至过量,氢 氧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碱性逐渐变弱,故选项错误。 B、Ba(OH)2溶液显碱性,向一定量 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 CuSO4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钡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一直按一定比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C、Ba(OH)2溶液显碱性,

26、向一定量 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 CuSO4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钡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导电性变为 0,继续滴加硫酸铜 溶液,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强,故选项图象正确。 D、原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水,开始时溶剂的质量不可能为 0,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9 【解答】解:A、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过程中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不需要 借助其他物质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B、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过程中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不需要借助其他物质 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过程中产

27、生气泡,不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D、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无明显现象, 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故选:D。 10 【解答】解:A、碱性溶液碱性越弱 pH 值越小,掺入蒸馏水溶液浓度减低碱性变弱;酸性物质加入蒸 馏水被稀释,酸性降低 pH 值越大;中性物质用水稀释后对它们的酸碱度无影响,其 pH 等于 7错误; B、用 pH 试纸测定的结果是整数。错误; C、蚊虫的汁液显酸性,牙膏显碱性,因此蚊虫叮咬后,可涂牙膏减轻疼痛。正确; D、橘子的 pH 大于柠檬的 pH,因此橘子酸性弱于柠檬。错误。 故选:C。 11 【解答】解:A、如果含有硫酸,

28、则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立即和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因此 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不能立即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钡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稀盐 酸完全反应后,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钡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钡,是否含有硝 酸钠不影响实验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含有硝酸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定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 【解答】解:A、a 点时,溶液中含有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b、c 两点沉淀质量相等,都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说法

29、不正确; C、c 点溶液的溶质为过量的氢氧化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b 点产生两种沉淀,是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 【解答】解: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是因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氯化铁溶 液是黄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4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证明变质:取样,滴加足量稀

30、盐酸,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故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正确; 确定成分: 取样, 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不一定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因为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错 误; 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 体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无法测定纯度,错误; 除去杂质:取样,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 钠,氯化钠是新杂质,错误; 故选:D。 15 【解答】解:A、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黑色粉末

31、逐渐变为红色,A 描述正 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描述正确;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故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 淀,C 描述正确; 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2:1,D 描述错误; 故选:D。 16 【解答】解:A、NaOH 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OH 能与 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OH 能与 HCl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

32、除杂原则,故选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OH 不能与 Ca(OH)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7 【解答】解:A、反应中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使石蕊溶液变蓝;A 正确; B、反应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B 正确; C、烧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跟 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工业上可用 X 溶液 跟 Ca(OH)2反应制得烧碱,C 正确; D、反应稀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D 不正确; 故选:D。 18 【解答】解:A、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由黑色变为

33、红色,A 有颜色变化, 不符合题意; B、氨水显碱性,使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B 有颜色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颜色变化,C 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解答】解:A、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A 错误;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B 错误;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C 正确; D、pH10,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 错误; 故选:C。

34、20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 32:32 可 知,10g 硫粉在 l0g 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 20g 二氧化硫;故正确; B、10g 硫酸溶液与 10g 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得到溶液的质量小于 20g;故不正确; C、pH3 的稀盐酸与 pH4 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溶液的 pH 小于 7;故不正确; D、 向 20的 20g 饱和氯化钠固体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20g,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 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 40g;故不正确。 故选:A。 21 【

35、解答】解:A、明矾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起不到降低水的硬度的作用,故 A 错误;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 B 错误。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水灭火是因为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 C 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D。 22 【解答】解:A、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逐 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原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稀硫酸, 水的质量继续增加,故选项图象正确。

36、 C、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 值的变化是 从大于 7 逐渐的增大到小于 7,故选项图象正确。 D、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 全反应减少至 0,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D。 23 【解答】解:A、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显碱性,pH 大于 7,该选项对应 关系不正确;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 进行,溶液质量增大,但是反应前溶液质量不能是 0,该

37、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 进行,水的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 进行,氯化钠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4 小题)小题) 24 【解答】解: (1)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是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 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 到碳酸钙,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

38、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 高温 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 CaCO3 高温 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2)用 12.5g 含杂质 20%的石灰石制取这种轻质碳酸钙,若在制取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没有损失,则理 论上可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120%)10g;故答案为:10。 25 【解答】解:第一步: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说明废水呈酸性。 故填:红色。 第二步: 方案一: 用熟石灰处理废水, 氢氧化钙

39、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 2+H2SO4CaSO4+2H2O。 故填:Ca(OH)2+H2SO4CaSO4+2H2O。 方案二: 用 BaCl2处理废水, 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观察到废水中出现白色沉淀。 故填:白色沉淀。 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盐酸。 故填:盐酸。 26 【解答】解: (1)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故填: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40、,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 6 个,氧原子都是 12 个,氢原子都是 48 个,反应前氮 原子是 16 个,反应后应该是 16 个,其中 10 个包含在 5R 中,则 R 的化学式为 N2。 故填:N2。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 (14)6:1; 过氧化氢在硫酸铜、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氯 化钠不能和过氧乙酸溶液、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反应,也不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因此向过氧乙酸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钠。 故填:6:1;B。 27 【解答】解: (1)试管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

41、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的现象是铁屑消失,溶液由无 色变成浅绿色。 故填:铁屑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 刚开始无明显变化, 是因为过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一段时间后, 有沉淀生成, 是因为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试管中生成氢氧化亚 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FeSO4+2NaOHFe(OH)2+Na2SO4; 最终试管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一定没有的是 H2SO4。 故填:FeSO4+2NaOHFe(OH)2+Na2SO4;Na2SO4;H2SO4。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小题) 28 【解答】

42、解: (1)实验一:过程中乒乓球片、滤纸片先后燃烧起来,说明乒乓球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片低, 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能。 (3)A都反应,说明 x 最活泼,不能判断 y、z 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都不反应, 说明说明 x 最不活泼, 不能判断 y、 z 的活泼性, 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一支先反应一支后反应,不能说明 y、z 的活泼性,是因为不知道盐溶液的浓度,该选项不能证明三 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只有一支

43、反应,能够反应的不如 x 活泼,不能反应的比 x 活泼,该选项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 故填:D。 (4) 实验四: 充满 CO2的软塑料瓶中, 加入等量的 NaOH 溶液和水分别进行实验,能证明 CO2和 NaOH 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甲中塑料瓶变瘪比乙更明显,发生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 故填:甲中塑料瓶变瘪比乙更明显;2NaOH+CO2Na2CO3+H2O。 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共 2 小题)小题) 29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材料一可知,氢原子个数比碳原子个数的 2 倍多 1,因此丙氨酸的化学式 X 为:C3H7O2N; (2)乙氨酸

44、和氢氧 化钠反应生成乙氨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H2CH2COOH+NaOH NH2CH2COONa+H2O; (3)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湖水上涌后,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是由于液体 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减小;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山谷向下扩散,是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故答案为: (1)C3H7O2N; (2)NH2CH2COOH+NaOHNH2CH2COONa+H2O; (3)减小;密度比空气大。 30 【解答】解: (1)加入的 X 溶液应该是酚酞溶液,加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色,加入稀硫酸后,如果 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氢

45、氧化钠能和稀硫酸反应。 故填:酚酞。 (2)甲同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他的理由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不能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否 放热。 故填: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不能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 (3)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利用铜不能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如果加入镁后产生气泡,说明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如果不产生 气泡,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利用镁能够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程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如果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说明没有恰好完全反应, 如果无明显现象, 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利用氧化铜能够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无论是

46、否恰好完全反应,加入 BaCl2溶液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利用氯化钡溶液不能判断是否恰好完 全反应; Na2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如果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产生气泡,说明没有恰好 完全反应,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利用碳酸钠溶液能够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 (4)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 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质量比是 80: 98, 若取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和 10%的硫酸溶液 100g 混合,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故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