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上传人:夏****熙 文档编号:172093 上传时间:2021-03-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6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2《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2《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2《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编教材高一下册第一单元部编教材高一下册第一单元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掌握文言知识 2、 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学习孟子的对话技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对话第一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霸道孟子引导“王道” 。 2.孟子策略 避开霸道引入正题。 3.本段重点: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孟子撒了谎。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有 4 次,论及晋文公有 1 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 管仲的也有 11 次。 孟子中也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孟子“说谎”的原因或许有三。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

2、想。 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 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 国之稳定。 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可以分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王之道完美的圣君 第二层次:商汤,周文、周武仁义的贤君 第三层次:齐桓、晋文(晋文又次于齐桓)尊王攘夷但骄傲的诸侯 第四层次:五霸中的其他霸主表面尊王但不听指挥的诸侯 第五层次及以下:其他诸侯都是目无天子的垃圾 孔子在文化上是崇周的,认为周是集上古文化之大成。而在政治上,是尊三王的,其次是商汤和文武,他们的 特点是国家权力集中于天子, 天子既是名义上又是事实上的领袖。 齐桓、 晋文虽然表面上尊敬周天子, 但作为诸侯, 势力过大难免骄横, 春秋中有几处记载了齐桓、晋文

3、对周天子不敬。孔子觉得他们尊王攘夷的功绩值得肯定, 但这种臣大于君的模式并不可行。所以“齐桓、晋文之事”恰好是孔子眼中“世衰道微”的表现 其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理想。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 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 ,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 聊生。齐宣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 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因此,孔孟谈“齐桓、晋文事”时,也是采用“拿来主义”,只取符合儒家“王道仁政”的

4、精华,剔出“霸道”的 糟粕。 二、对话第二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王道孟子提出“保民而王”齐王问保民孟子问“以羊易牛”王肯定事实孟子提出 “爱与不忍”齐王解释孟子问“牛羊何择”齐王笑孟子提出“仁术即不忍” 。 2.孟子策略 肯定善心取得信任。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以羊易牛” 。 4.本段重点: “以羊易牛”中的仁。 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 “仁,心之德,爱之理也。 ”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 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 孟子集注卷十三第四十六章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

5、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的解释物是“禽兽草木” ,爱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 意思就是,君子对于禽兽草木这样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只是遵照生物的生长时令,有节制地取用,并不需要像对待 人一样对待它们。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类,再其次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 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 心足以王矣” ,有这仁心,你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但是这种成长是要修炼的,齐宣王就不能算是一个仁君,因为 他“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你的恩惠可以施加给禽兽,却不能给百姓恩惠,能有对物的爱

6、却没有对百 姓的仁。齐宣王肯定亲亲,如今又做到了爱物,那么只要在做到仁民,就算仁君了。 三、对话第三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悦再问王道孟子以比喻设问王否定孟子提出“不为与不能”王问不为与不能之异孟 子提出“推恩于民”孟子问“快心” 。 2.孟子策略 巧设比喻指出问题。 3.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 。 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 VS 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 VS 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 VS 不 推恩无以保妻子。 引用论证: 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本段重点:如何将爱物、亲亲升华为仁民。 本部分重点解释爱物的齐宣王不

7、能爱民的原因,是他没有“推恩”的意识。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之“己所欲”就应该施于人。亲亲是人的本能,你不需要像爱自己的父亲一 样爱天下人的父亲,但你应该将感情降低一点,给予别人的父亲略少一点的爱,这样就够了。 齐宣王能做到却不做,还找借口说做不到。 四、对话第四阶段 1.对话过程 王提出“求大欲”孟子问大欲王笑而不言孟子追问大欲王否定孟子揭露王之大欲并指出 错误王问理由孟子警告有灾王问原因孟子以邹楚之战发问孟子再提“发政施仁” 。 2.孟子策略 步步紧逼陈述利弊。 3.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缘木求鱼。 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 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 4.本段重点:孟子

8、民本思想的理论依据。 这一部分解释了为何齐宣王有爱物的仁心,却不能行仁政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为他想靠武力强取天下。 孟子说你这是缘木求鱼。你以为用武力夺取天下就能获得万民拥戴,但你恰好理解反了,应该是获得万民拥戴的人 才能统一天下。 农业时代的国家,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越多,劳力越多,产品越多,税收越多,兵源越多,人才越多 农业时代的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扩大人口,而扩大人口一般就两条路:等待人口自然繁衍,和掠夺别国人口。通过战 争来扩大土地、掠夺人口的方式会使得天下各国陷入无限战争中,最终使得天下总人口下降。抢来的人口如果不善 待他们,他们也无法安心生产、繁衍,反而可能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或

9、者成为本国的不稳定因素。 于是孟子提出了第三条路:以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外来人口。国君要爱百姓,要分土地给百 姓,要不影响百姓生产。慢慢的别国的百姓就会主动来投奔,商人会主动来经商,人才会主动来做官。总之,国君 不能只想着利己,不能肆意压迫、剥削、残害百姓,要把重视百姓,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心上,把百姓视为国家发展 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民本思想” 。 五、对话第五阶段 1.对话过程 王三问王道孟子提出“恒产恒心” 、 “制民之产”和“驱而之善” 。 2.孟子策略 正反对比有理有据。 3.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明君制民之产 VS 今也制民之产。 4.本段重点: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措施 孟

10、子在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怎么做才能吸引人口。 孟子认为国君应该规定每个国民的土地面积, 使国民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有了稳定工作的人就会有稳定的生活, 有了稳定生活的人就会有稳定的思想,有稳定思想的人就可以引导他向善,人民向善则国家发展。反之,没有固定 工作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机会成为流民。流民为了生存,或是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被法律惩罚, 或是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无论哪一种都会导致国家损失人口。这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 ,然后“驱而之善”的逻 辑顺序。这一思想哪怕在今天无疑也是很有道理的,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失业率,因为失业人口会变成社会 不稳定因素。 那么应该分多少土地给国民呢?

11、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说: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 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就是西周的“井田制” 。把一块田划成“井”字,八家各分 均等的一百亩,种出来的收成归自己(也要交税) ;中间的一百亩是公田,由八家轮流耕种,种出来的收成归国家。 孟子认为井田制能保证所有国民有均等的田产,国家也有稳定的税收,能避免因土地兼并而产生流民,也可以给外 国来投奔的流民分配土地。要注意的是,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农民拥有稳定的占有、使用、经营国 有土地的权力,从而对抗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兼并。 农民有了土地后, 孟子还有指导生产经营的较为具体的方针。 第

12、一项是蚕桑纺织业, 在五亩的宅园中种桑养蚕, 经营得好,50 岁的人可以“衣帛” 。第二项是家畜饲养业,如果适时地经营好这项事业,70 岁的老人可以“食肉” 。 第三项是农业耕作,如果国家不要用兵役、徭役侵夺农时,农民把百亩之田种好就可以使八口之家“无饥” 。如果 这三项生产事业都经营好,一户农民就可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每家都富裕了,国家就会兴旺。 课文节选到这里。其实后文还有关于改革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的论述。可以说,孟子虽然是儒家,但 他心中是有完整的建设小农经济模式的设想。 六、提炼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单看这一篇,孟子向齐宣王系统阐述了“行王道”的步骤: 1.君王“爱物” ,就

13、具备“不忍之心” ,就具备了行仁政的基本素质。 2.君王“亲亲” ,就应该“推恩于民” 。 3.“推恩”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 。 4.“制民之产”可以使百姓有“恒产” ,有“恒产”的百姓就有“恒心” 。 5.等百姓有了“恒心” ,君王就能“驱而之善” 。 6.做到了以上措施就是“保民” , “保民”就能“行王道” 。 (以上只是齐桓晋文之事一章的内容, 孟子一书的其他章节还有更多的理念和措施) (拜我为师)不忍之心推恩于民制民之产恒产恒心驱而之善保民王道 七、归纳孟子对话技巧 本文以王的九次提问引出孟子的一系列仁政治国主张。看似是王的提问推动了对话,其实除了第一问,王其他 的提问都是在孟子

14、的诱导下问出的。孟子一共七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思维,使王认识到问题,认同孟子的思想。 1.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 2.善于用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 3.善于通过比喻来阐述抽象道理 八、课后思考 1.齐宣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了,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 也没有给孟子一官半职,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 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你觉得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使得齐宣王不执行呢? 预设:忽视了恶劣的国际形势,各国混战,没有国家会给齐国闭门发展的机会;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对影 响生产的各种风险缺乏预估,对人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劣根性认识不足;最重要的是,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 同类,对人的欲望(尤其是占有欲和暴力欲)认识不足。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 出暴力行为。 2.从梁惠王、到齐宣王,凡是和孟子对话的君王都会被孟子说服。如果你是君王,要如何应对才能不被孟子占 据主动?只能在语言交际层面想办法,不能利用王的权力。 预设:不听孟子讲故事;尽量不要提问;避免回答问题。 九、全文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