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沪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复习与提高 1、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2、除法运算性质:abca(bc) (b0,c0) 3、商不变性质:ab=(ac)(bc)=(ac)(bc) (c0) 易错题: 判断:52525=(5255)(255) () 解析:注意原算式中间是乘号,不适用商不变性质。一个因数如果缩小,另一个 因数应该扩大相同的倍数,结果才不变。 填空:24048=(240+480)(48+) 答案:96 解析:这题易错填为 480。虽然前面空格中是“480”,但是实际是增加了 240 的 2 倍,也就是扩大了
2、 3 倍,所以空格中也应该是 48 的 2 倍,填写 96. 4、看谁算得巧 对于除法一般通过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进行巧算。 (1)除数是“特殊数”,如:25、125,一般用商不变性质进行巧算。 48000125 22525 =(48000 8)(1258) = (2254)(254) = 3840001000 = 900100 = 384 = 9 (2)除数是一般两位数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巧算。 3900078 480032 = 39000(392) = 4800(84) = 39000392 = 480084 = 10002 = 6004 =500 = 150 巧算方法不是绝对的,这里只
3、是介绍一般方法,只要有正确的简算依据,都 是正确的。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 ,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 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 0 就读几个 0。 2、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 ,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 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 0 就写几个 0。 3、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别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 位小数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满十进一的。 42 =(0.042) 1000 解析:分母是 1000,一定是
4、一个三位小数,分子只有 2 位,可以在前面添 0,补 齐三位。 0.84 里面有(840 )个 0.001 解析:原数的小数部分数位比计数单位的数位少,应该先在小数末尾补 0,使计 数单位一致且大小不变,再写出计数单位的个数。 4、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一定要强调“末 尾”,判断题注意。) 5、小数数位顺序表 所有数位顺序要熟记,知道哪一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几。这一位是什么数位, 计数单位是什么。 2.432 整数部分的 2 在( 个 )位上,表示(2 )个( 1 ) ;小数部分 2 在 ( 千分位 )位上,表示( 2 )个( 0.001 ) 。整数部分的 2 是
5、小数部分 的( 1000 )倍。 6、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 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加减法:竖式小数点对齐(也就保证了数位对齐) ,计算方法和整数一样。 减法算式如果被减数小数数位比减数少,可以现在末尾补 0(整数要先点小数点再 补 0)再减。 8、所有的整数运算性质在小数中都适用。 9、易错题解析 甲乙两数的和为 303.49,如果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那么 甲数是( 27.59 ) 解析:乙数是甲数的 10 倍,所以甲乙两数的和是 11 倍。把 303.4911=27.
6、59, 这就是一份数,也就是甲数。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比原数小 83.16,原数是( 84 )。 解析: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缩小 100 倍,那么 83.16 是相差的 99 倍。83.16 99=0.84,所以原数=0.84100=84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很好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第第 四四 单单 元元 几几 何何 小小 实实 践践1、 同一平面内直线位置关系为两种:垂直和平行。(小学阶段不讨论重叠情况, 所以在判断题中也不考虑。) 所有的位置关系一定要强调“同一平面内”,这是判断题的考点 2、两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交点叫做“垂
7、足”。 只要相交后有一个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互垂直。(直线可以无限延 长) 相交如不是直角,那么一定是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这时候相交的点就是“交 点”,垂足也是交点。 3、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 处相等。(也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长度相等。) 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也可以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5、画已知直线的规定距离的平行线可以画两条。(在规定直线的两侧) 。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整理与提高整理与提高 1、解决问题 (1) 理解“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的区别。 “增加几倍”是在原来一份的基础上增加,是原来的“1+几
8、”倍。“增加到 几倍”包括了原来的 1 份,所以不需要再加了。增加 2 倍就是增加到 3 倍。 5 台织布机 2 小时能织布 320 米,如果工作时间增加 3 倍,这 5 台织布机可 以织布多少米? 方法 1:32052 方法 2:3202(2+23) = 642 = 1608 =32(米) = 1280(米) 325(2+23) 方法 3: 320(1+3) =1608 =3204 =1280(米) =1280(米) 分析:方法 1:最常见的方法。先算出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的量,然后乘以工 作时间和织布机总数,求出总量。 方法 2:这种方法少了5 和5 两个环节,当参与工作的机器不变的时 候
9、可以省略先除再乘的过程。 (如果前后时间一样也可以省略) 。这种方法是三种 方法中比较值得推荐的。 方法 3:这种方法非常简单,是因为时间增加 3 倍,也就是扩大了 4 倍, 而参与工作的机器数量没有变化,所以直接将原来的总数扩大 4 倍求出工作总量。 方法虽好,但是对于数量关系不清晰的小朋友盲目模仿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可以 根 据自己学习能力择优选择。 2、小 数与近似值 1、四种求近似值方法: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五舍六入法 四舍五入是最常见的凑整方法,题目中如果没有特别要求,默认就是用四舍 五入法凑整。四舍五入法中如果凑整数位的后一位是“5-9”,那么凑整结果 与“进一法”一样,如果凑整后一位是“0-4”,那么凑整结果与去尾法一样。 五舍六入的凑整方法经常在医院,超市等场所施行。 近似值末尾的 0 不能去掉,这影响了这个数的精确度。 2 和 2.0 的大小相同,但是精确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