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17 古代诗歌阅读(形象情感题)——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上传人:夏****熙 文档编号:171308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突破练17 古代诗歌阅读(形象情感题)——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突破练17 古代诗歌阅读(形象情感题)——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突破练专题突破练 17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形象情感题形象情感题)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牧 童 词 张 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注!” 注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在路上需角脂润滑车轮,便派人去生截 牛角,吓得百姓不敢牧牛。这里是牧童吓唬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句写放牛地点,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走得很远。 B.第五、六两句从视觉和听觉写牛,牛群在

2、水塘边分散吃草,白色的牛犊不时地对着 芦中鸣叫。 C.前八句写牧场的环境、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勾勒了一幅情趣盎然的牧牛 图。 D.诗歌语言清新活泼,明白如话,又不乏典雅含蓄,全诗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 (2)对点题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形象?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秋日田家杂咏(节选) 黄燮清 注 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注黄燮清:晚清诗人,少以贫四处充任幕僚,有短暂的从政为官经历。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

3、对“豪华子”发出感叹,讽刺他们生活奢侈无所事事,态度立场鲜明。 B.百姓生活艰辛,粮食来之不易,与“豪华子”的“安坐”“嗜欲”形成强烈反差。 C.七、八两句诗人对比自己舒适的园居生活和农民艰苦的野居生活,内心觉得很惭 愧。 D.诗歌就稼穑之事发出议论,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具有积极意义。 (2)对点题诗歌最后两句“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中的“君”指代的人不同,情感表达 也会有差异,请对此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琴 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4、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雅。 B.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赋予琴声的特殊魅力。 C.诗人善于将无形的琴声具体化,以风雪、江山等景象绘出琴声情调的变化。 D.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 (2)对点题诗人在听琴的体验中,寄寓着自己的心志,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常州张卿养素堂 欧阳修 江左衣冠世有名,几人今复振家声? 朝廷独立清冰节,闾里归来白首卿。 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 长松野水谁为伴,顾我堪羞恋宠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5、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拈出“家声”二字,意在指出家风传承的重要性,语气上颇为沉重。 B.“朝廷”与“闾里”对举,表达了诗人对张卿壮志难酬、白首归隐的同情。 C.从言谈慷慨、耳目聪明等细节描写中,可以见出张卿老当益壮的风采。 D.对张卿安于“长松野水”的恬淡心境,诗人表达了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意。 (2)对点题这是一首酬赠诗,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追求的理想人格。请结合诗 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 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6、。 注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 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 1124 年被贬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 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 (1128)秋。南服:南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北面,“背日”也指楼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北向远处眺 望。 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联想到了国家风雨飘摇的 状态,是虚写。 C.颈联的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 双鬓

7、已白。 D.诗人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人总是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 现出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 (2)对点题诗人登临远望看到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杜 甫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 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注乾元二年(759),杜甫 48 岁,在同谷县住了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 三年:757到 759年。758年,杜甫因上书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遭贬。 (1)下列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一句使用了九字句,写诗人年近半百,名未成,身已老。 B.“三年饥走荒山道”中,把“三年”两字放于句首,突显了诗人苦难历程之久。 C.诗歌前两句含有诗人对年老困窘的感喟,诗人在登高里也有过类似的感叹。 D.长安城中凭父兄余荫取得卿相的以少年为多,诗人因此劝导世人“富贵应须致身 早”。 (2)对点题这首诗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专题突破练 17 古代诗歌阅读 (形象情感题) 1.(1)D 解析 D项,“又不乏典雅含蓄”错,有“含蓄”而无“典雅”。 (2)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牧牛尽责。看到“饥鸟啄牛”,

9、就 去驱赶。活泼可爱。“隔堤”“吹叶”“鼓长鞭”来回应同伴,可见其活泼。 充满童心,憎恨官吏。当牛群因为争夺食物而打架时,以官府截牛角来 吓唬牛,也流露出对官府的不满。 2.(1)C 解析 “内心觉得很惭愧”有误。通过分析可知,七、八两句的含意 是诗人因为身居田园,所以更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 情。 (2)可以指代“豪华子”,诗人告诫“豪华子”不能奢侈浪费,要珍惜农民来之 不易的劳动成果;可以指代“为政者”,诗人提醒为政者关心民生,尊重劳动; 可以指代读者,诗人面向读者描绘丰收场景,表达诗人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和对劳动的赞美。(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 3.(1

10、)D 解析 D项,“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 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错误,这是对尾联的曲解,尾联的意思是,宴席上琴声 一曲未终,谁又能明白琴声之中寄寓的才华抱负呢?表达的是诗人对世无 知音的感慨。 (2)琴材料不凡,外表质朴而声音清雅,诗人亦以雅而不俗、才华拔萃为 追求。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 精神境界。琴声高妙却少人理解,诗人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感叹。 4.(1)B 解析 B项表述不当。“朝廷”代指“为官”,“闾里”,本义指平民、邻 居,这里指“致仕、退休”。此诗表达了对张卿为官清正、白首归去的敬意 和自勉之情,并没有同情的意味在里面。 (2

11、)磊落刚正,心怀天下。在朝堂之上能够忠直敢谏,归隐田园后仍然关 心国事。清廉自律,淡泊名利。在宠荣面前保持戒慎警醒,与长松野水 为伴陶冶情操。勇于自省,重视传承。敢于以人为鉴来解剖自我,能继 承和发扬优良家风。 5.(1)B 解析 B项,这里是实写,实指“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 (2)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岳阳楼周围的壮阔景观:江堤曲折,草木连绵不断, 江水、湖水形态各异,风高浪急。以壮景衬哀情,壮观之景使人产生飘 零之感,诗人触景伤情,引发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迁谪之恨、家国 之愁。 6.(1)D 解析 D项,第三、四句是愤激、嘲笑的话,并不是杜甫真的羡慕 富贵,真的劝人争取富贵。 (2)身世飘零、抱负无法实现的伤感。第五、六句诗人感叹自己不幸的 遭遇,忧国忧民的“怀抱”无法实现,和山中友人对话,无限伤感。英雄迟 暮的无奈。最后两句写诗人搁笔望天,见白日在飞速地奔跑,抒发了迟暮 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