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春(第1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66580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春(第1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课 春(第1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课 春(第1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课 春(第1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课 春(第1课时)同步讲义(含答案)2020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春(第春(第 1 课时)课时) 知识知识 1作者简介。 朱自清,我国著名 、 、 、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生于 1898 年,逝世于 1948 年。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 1920 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 年7 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 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8 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 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 研究著作26 种,约200 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

2、 、 、 等。 2背景透视。 本文大致写于 1928 年至 1937 年之间。这段时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 家庭生活和谐,他的心境较为平静恬淡。写作此文时,他已没有创作初期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是鲜明 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 散文春。这篇文章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出积极进取的 精神。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 li o( )亮 抖擞( ) hng( )托 应和( ) 朗 r n( )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重点重点 1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是

3、什么?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1 节):盼春(“盼望着,盼望着”)。 第二部分(第 2 节第 7 节):绘春。先宏观勾勒:一切(山、水、太阳)。再微观刻画:草、花、 风、雨、人。 第三部分(第 7 节第 9 节):赞春。(春天像娃娃、小姑娘、青年) 2全文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为每幅画取个名字。全文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为每幅画取个名字。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草图: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花图: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春风图: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雨图: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

4、甫水槛遣心) 春勤图:乡村年久竞农务,秋歛春耕恐失时。(宋陆游鸡犬) 3课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课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 用了反复的手法,表达期盼春天心情的急切。朗读时要上扬。 基础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宛转 (zhun) 撑 伞(chn) 抖擞 (su) B烘 托(hn) 应 和(yn) 欣 然(xn) C酝 酿(y n) 戴笠 (l ) 黄晕 (y n) D鸟巢 (ch o) 朗润 (y n) 稀疏 (sh)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唱出宛转的

5、曲子,与轻风 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瞭亮地响。 _改为_;_改为_。 3解释词语。 (1)酝酿: (2)呼朋引伴: (3)一年之计在于春: 4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5选词填空。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A长 B冒 C钻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 )着你。 A触摸 B抚摸 C轻抚 (3)春天像( )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A健康 B健壮 C

6、强壮 能力能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 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 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 还有各种

7、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 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 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 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8、。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说一说。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2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请问,文中画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 什么特点? 3“春花图”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何作用? 4“春雨图”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 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

9、软溶 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 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 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讲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 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 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 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

10、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 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 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 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 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叽叽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 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

11、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 交给檐前的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 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 走访那踯躅 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有删改) 【注】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踯躅:停留。湮远:久远。 5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象。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文章第段中找 出一处来赏析。 示例:在文章第段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象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 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6文章第段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

12、了远古春 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7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 了。 (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 (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从修 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8仔细阅读文章第段,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春天。如作者从触觉、嗅觉、视觉、听 觉等方面,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请 你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试着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一下吧! 参考

13、答案参考答案 基础基础 1A 【解析】B 项,“应”应读 y ng;C 项,“酝”应读 y n;D 项,“润”应读 r n。 2翠 脆 瞭 嘹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词语的含义。学生日常要注意积累识记常见词语的意思,注意阅读课下注释。 4(1)反复;(2)拟人;(3)比喻。 【解析】(1)两个“盼望着”连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2)“太阳的脸红起来”是拟人的修辞手 法;(3)“火”“霞”“雪”是喻体,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1)C (2)B (3)B 【解析】 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

14、,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 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如前面说“小草偷偷地”,肯 定用“钻”字好。“钻”写出了动态,又与“偷偷地”照应。形容“吹面不寒杨柳风”,肯定用“抚摸” 好,写出了“风”的轻柔,又有了拟人化的特点。“健壮”正好能形容“青年”的体魄。 能力能力 1拟人,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 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 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 具体作用,体会

15、其用语精妙之处。“钻出来”运用拟人,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春草旺盛的 生命力。 2触觉 温柔(温暖、温和、柔情) 4树叶、小草、灯光、行人、农民、房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解句子的意思,明确描写的对 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这段话中描写的景物有:树叶、小草、灯光、行人、农民、房屋。 5 示例一:第段中作者把春雷、 杜鹃和柳树想象成调皮的孩子,它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 吟出一丝丝飞絮,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 示例二:第段中作者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多情的诗人,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把春天写得情 意盎然。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 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赏析的角度可以是词语的运 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6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蔚蓝、澄净、空旷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仔细阅读文章的第段,解答时,要理解这个 比喻的含义,把握天空的特点,联系作者的感情作答。 7 (1) “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占领,桃花“攻陷”山村水郭,就把曾经的春天桃花开遍 了山村水郭的景象写活了。 (2)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

17、 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关键是抓住赏析的角度。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 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 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事物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角度作答。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1) 可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攻陷”有拟人的意味; (2)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 8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 ,而现实 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的 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解析】描写景物,首先,要在生活中细致观察,细细品味。另外,还要在生活中注意积累词汇,以使自 己的语言准确、生动。要将景物描写具体,在表达时应注意选择准确的语言,还要进行必要的修饰。写一 种景物,应学会使用恰当的形容词或副词。还可以运用传神的比拟、比喻等修辞方法。此外,还要确立一 定情感。我们在遣词造句,即选择词语、使用修饰语或一些修辞手法时,应学会确定一定情感。其褒贬色 彩不同,那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感情也会有明显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