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流域内协调发展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4892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流域内协调发展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4.1流域内协调发展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4.1流域内协调发展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4.1流域内协调发展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4.1流域内协调发展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河流流域是一个整体,涉及河流的上、中、下游及不同的行政区域。一个流域的 不同河段存在不同的优势和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优势,扬长避短,以达 到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实现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学会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 调观)。 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 要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学会分析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国际合作是经济全球化 的必然要求, 要了解我国倡导的 “一带一路” 建设的地理背景并掌握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的意义(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结果 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名称 星级 专业 1 北京大学 社会学类 3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类 4 清华大学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5 河海大学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6 武汉大学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流域内协调发展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 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流域内部(如黄河流域)资源 协作开发的重要性及对保护环境的意义。 (综合思维、 人 地协调观) 2.以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为例

3、,说明水资源调配对区 域发展的意义。(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水系: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了水系。 2.流域 (1)含义: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2)特征:从源头到河口、从上游到下游、从左岸到右岸、从支流到干流之间通 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3)协作开发的原因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 导致地区之间、 上下游之间、 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考虑到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 (4)协作开发的措施 综

4、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 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微思考 为什么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围绕流域的整体性表现 去分析? 提示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 素与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 性特征,因此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流域的整体性表现 去分析。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1.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成因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挟带泥沙数量之多,居世界大河首位。 (2)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

5、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 高。 (3)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 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 2.黄河沙患的解决措施: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堆 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淤积。 (1)侵蚀区:中游黄土高原 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耕作措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2)堆积区 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 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 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 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 同

6、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 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 微思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提示 可以从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等 方面思考。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1.水资源现状:径流量少是黄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域人口、城镇较为 密集,耕地数量多,人水矛盾突出。 2.黄河断流 (1)原因: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迅速增加,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 增加,而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 1972 年出现断流现象。 (2)影响 主河道:河道萎缩,降低了

7、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干涸河道演变 为沙带,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 河流沿岸:影响工业供水与城乡居民生活供水;影响农田的灌溉用水,农田受 旱面积增大;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水污染;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 河口三角洲及海域: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 性减少;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3)解决措施 根据节约用水、统筹安排的原则,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 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黄河流域节水水平大大提高。 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节水技术的推 广应用,基本保证了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

8、流。 微思考 黄河断流始于 1972 年,在 1972 至 1996 年的 25 年间,有 19 年出现 河道断流,平均 4 年 3 次断流。1997 年,断流达 226 天,为历时最长的断流。 从 2000 年开始,随着小浪底枢纽一期工程竣工开始发挥调蓄工作,黄河断流现 象停止。试分析黄河断流的可能原因。 提示 降水量减少;上中游水库大量蓄水;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缺乏 全流域用水的统一调度等。 判一判 1.流域是指河流流过的区域。() 2.河流的不同河段,其开发利用的方式会有较大的差别。() 3.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地区。() 4.在黄土高原区大规模修建梯田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9、 5.小浪底调水调沙的最佳时段是夏季的雨季。() 6.由于黄河入海泥沙的减少,导致河口三角洲地带向海洋延伸。() 探究点一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情景探究 情景 新安江是浙江省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的 入境河流。新安江流域的水质优劣,影响到下游千岛湖等水域的水质好坏。新安 江的上游是安徽黄山市,下游是杭州的淳安县和建德市。2013 年 2 月,浙江、 安徽在街口镇建立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站,并达成协议:三年后新安江水质若变 好,浙江补偿安徽 1 亿元,否则安徽补偿浙江 1 亿元。 探究 (1)浙江、安徽两省签订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2)“新安江是目前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

10、一,其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河流 类标准。”据此,浙江省已履行“约定”,2012 年和 2013 年共两亿元生态补偿 基金已支付到位。作为下游的浙江省,应如何保持新安江水质? 提示 (1)加强新安江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协作开发与管理,改善新安江水质,促 进新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提高企业水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等。 素养凝练 1.流域协作开发的总体思路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益最大化,但流域条 件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治理为中心,以优势的 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

11、,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2.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 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 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3.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靠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 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靠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 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著名的东 水西调工程。 【特别提示】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 气候

12、: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冬季气温高于 0 ,无结冰 期,通航时间长。 河流含沙量: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 (2)经济因素:流域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客货运量大。 素养应用 1.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1)(3)题。 (1)造成流域内、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 (2)关于、两区河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作用 B.区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沉积作用 C.区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V”形 D.区河流流水作用使右岸沉积、左岸侵蚀 (3)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 A.开发区河

13、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种植茶树 D.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区域为河流上游,区域为河流中下游,上游海 拔较高,地势崎岖,下游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第(2)题,就河流外力作用来看, 上游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 河谷因下蚀呈“V”形, 而中下游主要外力作用为搬运、 堆积作用,河谷因侧蚀呈槽形。第(3)题,上游因河流落差大,可发电,但山地 多,地势崎岖,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区开发和保护应同时进行。 答案 (1)A (2)C (3)D 探究点二 黄河流域的协调发展 情景探究 情景 小浪底水利枢

14、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 130 千米、河南省洛阳市以北 40千米的黄河干流上, 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千米, 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 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黄河为害,根在泥沙,病在淤积。 小浪底发挥减淤作用,首先是拦沙。 探究 (1)小浪底水库是如何减淤的? (2)防洪是小浪底水库的一个重要功能,为了防洪,小浪底每年都要进行放水, 以腾出库容。请说明小浪底水库放水的具体月份并说明原因。 提示 (1)通过人造洪峰,提高河水流速,加大对河道的冲刷,减少河道淤积, 进而起到减淤的目的。 (2)6 月

15、份到 7 月初。北方地区雨季集中在七、八月份,为了防止洪涝,一般在雨 季来临前放水。 素养凝练 1.黄河流域的调沙减淤 含沙量大是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治理黄河需解决黄河沙患问题。侵蚀区减少 入河泥沙量,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具体如下表所示: 位置 措施 具体做法 结果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 泥沙的根本措施 以小流域为单元,因 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 措施,实施生物措施、 耕作措施、工程措施 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有效减少了从黄土高 原进入黄河的泥沙量 华北平原 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 调沙是一项有效的工 程措施 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 之前,对沿线水库进 行联动调度,向下游 放水,形成“人造洪 峰”,

16、提高下游行洪 输沙能力 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 全线冲刷,将淤积的 泥沙送入大海 2.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配 (1)水资源短 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湖少,蓄水量少 人为原因: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2)水资源 的调配 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提高节水技术,减少浪费 【特别提示】 河流断流的应对措施 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流域内植树种草,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在 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适当降 低重化产业比重,减少用水量;跨流域调水进行补充

17、。 素养应用 2.下图为 2002 年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读图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2)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 ) A.洪水 B.风暴潮 C.调水调沙 D.水土流失 (3)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河床变深 B.河流含沙量变小 C.河口后退 D.扩大灌溉面积 解析 读图可知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7 月。7 月份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 增大,是调水调沙措施造成的,是人为影响的结果,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调水 调沙的目的是减少泥沙在

18、河道的淤积, 使泥沙入海, 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河床变深。 在此过程中,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河口泥沙淤积速度加快,河口三角洲会向大海 延伸。 答案 (1)C (2)C (3)A 知识微网 核心要点 1.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 区域称为流域。 2.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需要以 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治理。 3.河长制是流域的一种管理机制,可以 有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4.含沙量大是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 5.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 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 6.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 的工程措施。 河流径流量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结合下图,完成 12 题。

19、 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1.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 ) A. B. C. D. 2.关于图中类河流在综合开发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水源地生态保护 B.梯级开发 C.污染问题 D.赤潮现象 解析 第 1 题,对于一般河流而言,流量从河源到河口逐渐变大。第 2 题,由 类河流的径流变化规律可知,在综合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好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对 于保障河流水量及工农业用水十分重要。 答案 1.C 2.A 2019 年 6 月 21 日,按照黄河防总的要求,小浪底水库开始进行调水调沙。据此 回答 34 题。 3.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

20、.可为汛期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 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4.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防治水污染,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 A. B. C. D. 解析 第 3 题,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同时还节约 其他季节宝贵的水资源。第 4 题,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下游 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上述措施 都为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 答案 3.B 4.D 20 世纪 50 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

21、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 90 年代,塔里木河 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 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据此,读图完成 57 题。 5.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 ) 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 压西进北移,降水减少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 北移 A. B. C. D. 6.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变化不包括( ) A.生态系统消失 B.地下水位降低 C.沙漠面积扩大 D.生物多样性减少 7.塔里木河流域的整治措施有( )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加快开荒,种植粮棉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地下水开采 A. B. C. D. 解析 第 5 题,造成塔里木河断流的原因是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 及生活用水大增;该地位于温带内陆地区,地处非季风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影响不到此地;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黄赤交角没有变化。 第 6 题,大西海子水库干涸,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但生态系统不会消失。第 7 题,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不宜加快开荒,种植粮棉,也不应加强 地下水开采;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 5.C 6.A 7.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