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必修一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内容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属性及类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 3.举例说明自

高中地理选择必修一Tag内容描述:

1、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内容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属性及类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思 维、区域认知) 3.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经。

2、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水循环,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1.概念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 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 的变化。 2.主要环节 图中D蒸发、C 、B降水、 G 、F下渗、H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 3.能量来源 在太阳能和。

3、北半球冬 、夏季气压中心,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本节学习目标:,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解其成因; 2、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 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夏 季,冬 季,活动 1,?,请结合课本“大陆空气柱图”,思考回答“活动”。,1、(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 原因: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 原因: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轻而上升。,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高,低,活动 2,?,2分别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

4、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地球公转的意义(二),学习目标: 1、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2、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3、了解黄赤交角与地球五带的关系。,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o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春分,北半球夏至,北半球冬至,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12月22日,6月22日,3月21日,9月23日,南回归线 2326S,赤道0,赤道0,北回归线 2326 N,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5、复习要点,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讲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历年高考考点分布,一、天体 1、概念:,2、最基本的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存在于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形式,-恒星和星云,天体和天体系统,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等,彗 星,在扁平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特点:云雾状外表,往往有长尾巴,物质组成:冰物质,记录彗星:1600多颗,著名彗星:哈雷彗星。

6、期末检测试卷期末检测试卷( (一一) )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17 年 11 月 8 日,甲、乙两城市同时看到日落。甲市夜长 14 小时,乙市夜长比甲市短 40 分钟。据此 回答 12 题。 1甲市在乙市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这一天,甲市的日出地方时为( ) A6 时 B5 时。

7、第二节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国家战略与政策 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举例说明资源与环境领域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综合 思维、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例,说明推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和 意义。(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一、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1.国家资源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的重要性 (1)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处理资源、环。

8、 课课程标标 准 运用示意图图,分析锋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统,并运用简简 易天气图图,解释释常见见天气现现象的成因。 学习目 标 1.在简易天气图中识别锋 面系统。 2.运用示意图,分析不同锋面系统的特点。 3.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常 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气团团 概念:气团是指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 空气。 类类型:根据气团团温度与其到达地区。

9、第四章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 行动行动 学习本章之后,能够运用地理工具,或实地调查身边的资源、环境状况,理解保 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地理实践力)。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 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了解国家战略和政策对维护国家安全 的意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人地协调观。

10、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与区域发展 区域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尺度范围有大有小;不同类型的区域其内部各自然要素 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认知);区域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形成了区域的整体性;区域差异导致区域关联,进而影响人类活动(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区域发展应结合实际,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地理实践力)。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

11、第四章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河流流域是一个整体,涉及河流的上、中、下游及不同的行政区域。一个流域的 不同河段存在不同的优势和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优势,扬长避短,以达 到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实现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学会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 调观)。 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

12、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 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结合实例,说明国际合作保障资源、环境安全的必要性和途径。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查阅资料,说明我国参与国际合作采取的行动。(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1.遵循原则: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 2.必要性 (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

13、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周围区域有辐 射和带动作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区域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 平的重要指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多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 域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

14、第二节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初步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目 前我国建设的主要资源调配工程。 (区域 认知、综合思维) 2.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会分析资源 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 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调配的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

15、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自转的意义(二),学习目标: 1、理解时区、区时、日界线的内涵。 2、学会计算时差。 3、判断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 24h,2、产生时差,经度每隔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0,地方时相差4分钟,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相对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先后之分。东先西后。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地方时的实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经度约为东经 。

16、第四节第四节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说明国家 之间协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1.从发展的角度,说明经济全球化与国 际合作是历史的必然。(综合思维) 2.初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 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 对于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经济全球化 (1)含义。

17、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1.初步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类型。(区 域认知) 2.能够结合图文材料,学会分析产业转 移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3.以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产业转移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含义: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

18、,工业的区位选择,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区,内容索引,互动探究区,达标检测区,专项提能5 工业发展模式图的判读,自主学习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土地、劳动力 资金、能源 水源、原料 零部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劳动力,水源,土地,原料,科技,政策,市场,交通,动力,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制糖厂、。

19、,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 2.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 3.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区,内容索引,互动探究区,达标检测区,专项提能4 农业区位图的判读,自主学习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技术,地租,气候,影响农作物种类、复种制度、产量、质量,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东北。

20、 1 人教版(人教版(2019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核心知识点总结核心知识点总结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运动周期是 1 日,运动线速 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运动角速度除极点外各纬度一样。 2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运动周期是一年,近日点运 动速度较快,远日点运动速度较慢。 3地球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

【高中地理选择必修一】相关PPT文档
【高中地理选择必修一】相关DOC文档
标签 > 高中地理选择必修一[编号: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