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邂*** 文档编号:164699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雁门太守行》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雁门太守行》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雁门太守行》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雁门太守行》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雁门太守行》ppt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雁门太守行 主讲人: 语 文 ( 人 教 版 ) 八 年 级 上 册 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被誉为 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居 于福昌(今河南宜阳)之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 奉礼郎,27岁因病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 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有 李长吉文集传世。 写作背景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 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

2、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 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援。 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了吴元济叛军的包围 ,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 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是写平定藩 镇叛乱的战争的。 读一读 燕脂( ) 金鳞( )ynln 提xi( )携 初读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将破,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凄厉的军号声在满 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在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 译文: 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黑云

3、:这里比喻敌军。 摧:毁。 角:古乐器名,军中多用作军号。 注释: 初读感知 原文: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死。 注释: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易县。 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战国时 燕昭王所筑,他曾在台上置千金招纳贤士。 玉龙:宝剑的代称。 初读感知 译文: 红旗不展,将士悄悄抵达易水,夜寒霜重,战鼓 阵阵响声低沉。为报答国君的赏赐和恩宠,手操宝剑 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初读感知 精读品味 1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合作交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 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 猛,以及交战双方力 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 见金光闪闪。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这两句诗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请分析。 【合作交流】叙事写景,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满”,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 点明交战时间之长。特别有表

5、现力的是“凝”字。胭脂是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 又是在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作者告诉我们,血流遍野,染红了泥 土,从早到晚,鲜红的血慢慢凝固,凝成了紫色。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 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精读品味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了些什么? 【合作交流】这两句中“半卷红旗”写出援军悄然行军,“临易水”交代了交战地点。“霜重鼓寒声不起”描 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只发出低沉的声音。 4.分析

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作用。 【合作交流】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将士们爱国情怀的直接抒发。传说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 在易县东南修筑的,他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重金招纳天下贤士。诗人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 报效朝廷的决心,为全诗作了一个有力的收束,同时升华了主题。 小结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 势。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表达了边关战士 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小结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 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报君黄金台上意”的“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 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 效朝廷的决心。 巧妙用 典。 感谢各位的聆听 主讲人: 语 文 ( 人 教 版 ) 八 年 级 上 册 诗词五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