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 第一单元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知识点提纲 第一课第一课 第一部分(熟读熟记) 1. 中国改革的标志:”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四项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包括: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重要性: A. 立国之本;B. 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4.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 5.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 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7.
2、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9. 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第二部分(带星号的熟背,其余的熟读)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强国富民奋斗目标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强国富民奋斗目标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答:(1)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 了。(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 (2)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
3、 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 1 2 开放的制度基础) (3)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 2.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 答:(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过去)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 (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未来) 3.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作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意
4、义(作用) 答:(1)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三个 极大) (2)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三个显著)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一个共识) 4.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腾飞的
5、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腾飞的表现)。 (1)综合国力方面: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2)人民生活方面:人民收入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国际影响力方面: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 力量。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 3 (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变。 (3)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7.面对改革
6、开放,青少年应该怎么做?面对改革开放,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坚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乐于贡献,勇于承担责任; 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8.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要意义。 (1)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9.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7、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过去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1.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1 4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将
8、改革进行 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一体化; (4)要发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1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 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3.如何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
9、、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民生福祉的一切举措,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如何理解创新、如何理解创新? 1 5 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 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的作用是什么?、创新
10、的作用是什么?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技术的创新提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 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便捷与丰富。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3、为什么要创新?、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吁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推动发展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
11、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国家通过创新之手激活创新,释放更多活力,有利于中国实现国强民富。 4 4、为什么说创新强国、为什么说创新强国?(?(或: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或: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与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一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总体上面临着创 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不高等情况。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 6 5 5、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位置, 把
12、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鉴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完善创新制度保障。 6 6、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 途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7 7、作为青少年的你,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青少年的你,如何为建设创新型
13、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当知识产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树立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努力在实践中践行。 积极参加与宣传有关创新的活动,提高自己对创新的认识与理解。 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1 7 第二单元知识点提纲第二单元知识点提纲 一、一、选择题重点:选择题重点: (1)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民本思想 (2)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3)民主价值的思想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4)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14、。 (5)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6)党的十五大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党的十八大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8)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特
15、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制度保障的(制度保 障包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1)宪法是国家胡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 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1 8 (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 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作用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特
16、点、作用是什么? 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 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4 4、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 (2)发展协商民主 5.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哪些制度保障?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哪些制度保障?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 本途径。 (2)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 商 制 度 是 我 国 的 一 项 基 本 政 治 制 度 。 这 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17、找到最大公约数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 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 9 6.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7.7.民主选举的形式、原则、要求:民主选举的形式、原则、要求: 民主选举: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地位
18、) 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8.民主决策的地位、形式和要求民主决策的地位、形式和要求: 民主决策: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地位)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 会听证制度。 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9.民主监督的地位、形式和要求民主监督的地位、形式和要求 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1 10 民主监督的意义: 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19、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克服官僚主义, 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评议会。 10.10.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 (1)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 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1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 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
20、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的能力。 12、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做法)、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做法)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1313、什么是法治?、什么是法治? 法治、即依法治理 1 11 1414、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 /意义)意义)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 预期, 保障人们在
21、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使人们安全、 有尊严地生活。 p45 (2)追求和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45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我们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 1515、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要求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1616、什么是良法?、什么是良法?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力;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1717、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 地位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 12 总目标:总目标:建设中
22、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8.18.如何建设法治中国?(怎么做)如何建设法治中国?(怎么做)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 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公民都成为法治 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9.19.青少年如何为建设法治中国做贡献
23、?青少年如何为建设法治中国做贡献? (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 (2)在实践生活中,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3)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作 贡献。 20、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 P51P51 (1)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人民。 (3)宗旨:为人民服务。 1 13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2121、什么是法治政府?、什么是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
24、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22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驶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 且依据宪法和法律胡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32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做到依法行政?)、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政府: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 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
25、的合法权益,提高 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政府和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 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3)社会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加大对行政机关中违法失职行为的曝光力度。 2424 怎样厉行法治?(或怎样厉行法治?(或 如何建设法治国家?)如何建设法治国家?)P53P53- -P55P55 1 14 (1)国家: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公民: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
26、务;现代社会的公 民, 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强化规则意识, 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 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2525、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 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7、(2)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文明与家园 1、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华文化的形成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 相互学习,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文明无先进落后之分;文化中的积极 成分便是文明 3、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 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1 15 4 4、中华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中华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文化
28、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 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5 5、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6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 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7 7、什么是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
29、生命力 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8、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9、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 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 化新辉煌。 1010、中华传
30、统美德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 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 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11、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
31、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2、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 16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 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4)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 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 精神动力。 1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品格)、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品格) (1)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
32、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 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4、对民族精神中的、对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认识:的认识: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15、中国人民具有哪些伟大精神?、中国人民具有哪些伟大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 结精神的人
33、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1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在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表现在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 献。 (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8、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34、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 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 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 中体现。 1 17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 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9、如何
3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落细、 落小、 落实。 (2)青少年要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 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3)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补充:补充: 20、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 (2)阅读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读物, 从中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 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育自强不息、团结
36、合作、勤劳勇 敢的思想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从日常生活做起,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 习惯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等。 2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热爱祖国,培养爱国情操,立志报效祖国;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完成学习和 工作任务;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假,信守承诺;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乐行 善举。等等。 2222、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 (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37、。 (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的特点: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 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3、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 重的社会问题。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 内,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1 18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
38、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 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42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 不断完善。 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 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525、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现状及其特点)(现状及其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 资源紧缺。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
39、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 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2626、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 (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 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 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2727、我国的环境形势是什么、我国的环境形势是什么?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8
40、28、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 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29、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3030、我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我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 1、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 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
41、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 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1 19 3、当前我国生态怀旧虽中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4、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 5、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破灭。 3131、如何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何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国家:面对挑战,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 2、国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3、社会: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
42、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 4、个人:增强节能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破坏环境和资源的 行为作斗争。(补充) 3232、(如何为保护环境做贡献、(如何为保护环境做贡献?)?)中学生节能环保行动:中学生节能环保行动: (1)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2)落实环保行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3)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3、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部分,也有责任
43、 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 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 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4、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为目标。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空气常清;坚持创新、协调、绿色、
44、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 35、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 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 之梦。 1 20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 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
45、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 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36、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 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7、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 国策; 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节约资源、
46、保护环境的习惯; 积极同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等等。 3838、“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指什么、“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指什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绿水青山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 关系:资源和环境制约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条件。 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第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知识点 1、以下要点要熟记熟背:、以下要点要熟记熟背: (1)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
47、居、相互交错 (3)民族情谊: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 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4)实行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21 (5)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7)民族平等的表现:社会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平等 (8)“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走:1981 年到 1990 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实现) 第二步走: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已实现) 第三步走: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48、本 实现现代化。(未实现) (9)两个历史性跨越: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 2、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3、在维护民族团结问题上,青少年该怎么做?、在维护民族团结问题上,青少年该怎么做? 自觉履行维护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三个尊重”); 积极宣传学习我国的民族政策; 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与少数民族同学平等相处。 4、为什么要反对分裂?、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5、如何反对分裂?、如何反对分裂? 1 22 反对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