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蜀山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777 上传时间:2020-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蜀山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蜀山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蜀山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蜀山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安徽省学年安徽省蜀山区蜀山区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本大题包括一、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 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1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

2、本原料 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3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汞在空气中加热时,产生了红棕色的氧化汞 4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5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 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 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核内有 31

3、 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72g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GaN 6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 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发生了化学变化 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8如图 1 为某品牌奶片食用后剩下的塑料凹槽,当向其中的 2 个凹槽内分别滴加适量的浓氨水和无色酚酞 试液后,用玻璃水槽罩住,如图 2 所示,一段时

4、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图 2 的实验现象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该实验设计充分体现了节约、环保等化学核心理念 C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密切相关 D该实验中浓氨水没有变红,说明酚酞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9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装修材料中常常 含有甲醛,损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甲醛分子由 4 个原子构成 B甲醛燃烧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甲醛是氧化物 D甲醛分子中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101800 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

5、侧试管内气体 体积比略大于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常温常压时,1L 水可溶解 0.031L O2、0.57L O3。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 NaOH 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O2的小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 O3,则不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 2:1 1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12如图所

6、示,为实验室进行蒸馏操作的装置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进后的装置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 D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户外自制饮用水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共小题,共 16 分)分) 13 (6 分)阅读下面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 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 快的一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

7、GWP)为零,对 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 人员中毒或室息死亡。 “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 ,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 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 ,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 粉灭火弹。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挪不准的失火 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1)常见灭

8、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 。 (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 A.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室息死亡 (3) 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遇热时碳酸氢钠会分解生成碳酸钠, 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钠和硫酸铜都是由 (填“分子” 、 “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4)请你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5)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 (填“拉发式”或“引燃式” )灭火弹。 14 (6 分)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

9、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 (2)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产氧率100%远高于理论 值,则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过程中操作和计算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 (3)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可以模拟氢氧焰实验,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关闭 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 。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 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打开 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15 (4 分)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B、C、D 中,具有稳定

10、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 。 (2)图 A、B、C、D 中,共有 种元素。 (3)图 A、B、C、D 中,D 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 (填 离子符号)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 )分。 ) 16 (7 分)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 实验: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 50mL O2所需时间/s 实验 1 5 171 实验 2 5 MnO2 0.5 49 实验 3 5 Fe2O3 0.5 58 实验 4 5 KC

11、l 0.5 154 (1)表中所列 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2)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3)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填“有”或“无” )催化作用; (4) 同种催化剂, 除了质量以外, 颗粒大小也可能影响其催化效果, 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 量相同时间内 。 17 (5 分)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Na2S4+O2+H2O S+NaOH,该反应属于 (填化学反应类型) 。 【查阅资料】Na2S4受热时

12、,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实验过程】制备四硫化钠:取 0.5g 碳酸钠、0.2g 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夹持 装置已略去) ,制得 Na2S4。 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 10mL 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 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h1(如图乙所示) 。 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示) ,拔下橡胶塞,观察到 ,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 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h2,理论上 h2:h1 。 按照再重复实验 2 次,3 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h1/

13、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 1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 0.1%) 。 【反思与评价】 (1)在实验过程中,若没有进行充分振荡的操作,会使实验结果 (填“偏大” 或“偏小” ) 。 (2)蘸有浓 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 用四硫化钠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 在三次测定过程中,最接近理论值的是第 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包括一、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分。每

14、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 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1 (1 分)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塑料降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15、,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1 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性质及其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填充探空气球,故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故说法正

16、确; 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 识的积累。 3 (1 分)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汞在空气中加热时,产生了红棕色的氧化汞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汞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

17、、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 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汞在空气中加热时,产生了红棕色的氧化汞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 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 (1 分)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

18、加热 【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组装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 A 正确; B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当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故 B 错误; C收集满氧气后要先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住,再拿出水面,故 C 错误; D实验结束后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相应知识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5 (1 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

19、简称 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 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核内有 31 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72g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GaN 【分析】A、根据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根据金属元素带有钅字旁(汞除外)解答;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解答; D、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考虑; 【解答】解: A、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镓原子核外有 4 层,位于第四周期,镓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 错误; B、左上角属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

20、荷数,所以镓的核内质子数为 31,不是中子数,故错 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72,没有单位 g,故错误; D、 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 显+3 价, 氮最外层 5 个电子易得 3 个电子, 显3 价, 所以氮化镓表示 GaN, 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原子内各量的关系,熟悉化学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6 (1 分)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水 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发生了化学变化 【

21、分析】根据水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性质以及间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加快,间隔变大。 【解答】解:A、是水蒸气状态,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正确; B、在状态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错误; C、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状态,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状态的水分子处于固态,在固定的位置 震动,错误; D、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 (1 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 C该反应为化合

22、反应 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构成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 分析反应的类型。 【 解 答 】 解 : 由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和 微 观 反 应 示 意 图 可 知 , 该 反 应 过 程 可 表 示 为 : 。 A反应物中的两种分子均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单质,故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故正确; C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 化合反应,故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故错误。 故选:D。 【

23、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 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8 (1 分)如图 1 为某品牌奶片食用后剩下的塑料凹槽,当向其中的 2 个凹槽内分别滴加适量的浓氨水和无 色酚酞试液后,用玻璃水槽罩住,如图 2 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了。下列有关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图 2 的实验现象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该实验设计充分体现了节约、环保等化学核心理念 C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密切相关 D该实验中浓氨水没有变红,说明酚酞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分析】根据题意,向其中的 2 个凹槽内分别滴加适量的浓氨水和

24、无色酚酞试液后,用玻璃水槽罩住,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了,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了,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在不断 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用品是某品牌奶片食用后剩下的塑料凹槽,该实验设计充分体现了节约、环保等化学核心理念, 故选项说法正确。 C、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实验中浓氨水没有变红,不能说明酚酞分子是静止不动的,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明确浓氨水能使无色酚

25、酞溶液变红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 关键。 9 (1 分)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装修材料 中常常含有甲醛,损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甲醛分子由 4 个原子构成 B甲醛燃烧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甲醛是氧化物 D甲醛分子中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共 4 个原子构成,说法正确; B、甲醛燃烧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法错误; C、甲醛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 D、甲醛分子中的氢原子不含

26、有中子,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加强对化学式的意义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1 分)1800 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 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常温常压时,1L 水可溶解 0.031L O2、0.57L O3。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 NaOH 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O2的小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 O3,则不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 2:1 【分析】A

27、、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B、根据 NaOH 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 D、根据产生了 O3对 O2的影响分析。 【解答】解:A、水在通电时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能发生分解反应,故 A 说法正确; B、由于 NaOH 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实验中若加入少量 NaOH 溶液,则导电性增强,故 B 说法正确;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O2的小,故 C 说法正确;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 O3,生成的气体质量相同时,臭氧的体积比氧气的体积小,相同条件下,相 同体积的水中溶解 O3比 O2多,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

28、比略大于 2:1,故 D 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全面地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和生成 气体的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1 (1 分)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 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 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 可。 【解答】 解: 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29、是: 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 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 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 故选:A。 【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一个难点,掌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 内的压强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 (1 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进行蒸馏操作的装置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进后的装置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 D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户外自制饮用水 【分析】

30、利用蒸馏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物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在户外如何利用有限的 工具自制饮用水。 【解答】解:A、原装置和改进装置都能使水进行蒸馏,达到降低水硬度的目的,故 A 答案错误; B、冰块是水的固态,水为液态,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所以不能说性质完全相同,故 B 答案错误; C、两装置都是将水蒸馏,得到的都是蒸馏水,纯度基本相同,故 C 答案错误; D、水在阳光下蒸发,遇冷液化形成液态水,达到净化的效果,所以可以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 瓶等代替品可在户外自制饮用水,故 D 答案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水的蒸馏实验的原理是关键,水的蒸馏原理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

31、同分离物质的方法,加热 至水的沸点,水从液态变成水的气态,然后通过冷凝装置,使水从气态转化为液态,从而得到纯水的过 程,整个过程是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共小题,共 16 分)分) 13 (6 分)阅读下面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 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 快的一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 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

32、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 人员中毒或室息死亡。 “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 ,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 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 ,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 粉灭火弹。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挪不准的失火 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 干粉灭火弹 。 (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

33、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 (填序号) 。 A.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室息死亡 (3) 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遇热时碳酸氢钠会分解生成碳酸钠, 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钠和硫酸铜都是由 离子 (填“分子” 、 “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4)请你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二氧化碳 。 (5)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 拉发式 (填“拉发式”或“引燃式” )灭火 弹。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灭火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34、 (1)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故填: 干粉灭火器; (2)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超细干粉灭火剂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室息死亡; 故填:ABC; (3)碳酸钠和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故填:离子; (4) 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故填: 碳+氧气 二氧化碳; (5)根据题干

35、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故填:拉发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14 (6 分)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AE (填字母) 。 (2)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产氧率100%远高于理论 值,则可能的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能够分解生成氧气 (实验过程中操作和计算产生 的误差可忽略) 。 (3)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可以模拟

36、氢氧焰实验,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关闭 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 验纯 。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 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打开 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浓度 有关。 【分析】 (1)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会发生爆炸; 反应时,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解答】解: (1)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应该用 A 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

37、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 C 中 导管伸入集气瓶太短,因此不能用 C 收集,因此应该用 E 装置收集。 故填:AE。 (2)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产氧率100%远高于理论 值,则可能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能够分解生成氧气。 故填:反应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能够分解生成氧气。 (3)关闭 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故填:验纯。 打开 K,通入氧气,火焰

38、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即氧气浓度越 大,反应越剧烈。 故填:浓度。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 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5 (4 分)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B、C、D 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A (填字母序号) 。 (2)图 A、B、C、D 中,共有 三 种元素。 (3)图 A、B、C、D 中,D 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 S2 (填离子符号) 。 【分析】 (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 8(氦为 2 个)

39、的结构属于稳定结构分析; (2)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的种类; (3)根据 D 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 (1)在 A 中,最外层电子数是 8,质子数等等于电子数,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2)图 A、B、C、D 中,共有三种质子数,共有三种元素; (3)D 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硫离子,符号为:S2 。 故答案为: (1)A; (2)三; (3)S2 。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 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40、 12 分。 )分。 ) 16 (7 分)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 实验: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 50mL O2所需时间/s 实验 1 5 171 实验 2 5 MnO2 0.5 49 实验 3 5 Fe2O3 0.5 58 实验 4 5 KCl 0.5 154 (1)表中所列 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二氧化锰 ; (2)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3)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有 (填“有”或“无” )催化作用; (4)同种催化剂,除了质量以外,颗粒大小也可

41、能影响其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将相同 质量的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质量相同的同种催化剂充分混合,分别加热,测定收集 50mL 氧气所需时 间 ; (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 量相同时间内 收集气体的体积 。 【分析】 (1)根据相同条件生成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文字表达式; (3)根据对实验 1 和实验 4 所需时间进行分析; (4)根据同种催化剂,催化剂的颗粒大小不同,催化效果不同进行分析。 (5)根据对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进行比较。 【解答】解: (1)除

42、了加入药品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对比可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 2 所用时间最短,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 (3)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有催化作用; (4)同种催化剂,催化剂的颗粒大小不同,催化效果不同;将相同质量的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质量相 同的同种催化剂充分混合,分别加热,测定收集 50mL 氧气所需时间; (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mL 氧气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 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 (1)二氧化锰; (2

4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有; (4)将相同质量的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质量相同的同种催化剂充分混合,分别加热,测定收集 50mL 氧气所需时间; (5)收集气体的体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尽可能的把题中的能够影响化 学反应的因素找出,然后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17 (5 分)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Na2S4+O2+H2O S+NaOH,该反应属于 氧化反应 (填化学反应类型) 。 【查阅资料】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实验过程】

44、制备四硫化钠:取 0.5g 碳酸钠、0.2g 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夹持 装置已略去) ,制得 Na2S4。 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 10mL 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 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h1(如图乙所示) 。 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示) ,拔下橡胶塞,观察到 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中空 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h2,理论上 h2:h1 4:5 。 按照再重复实验 2 次,3 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h1/c

45、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 1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0.9 %(结果精确到 0.1%) 。 【反思与评价】 (1)在实验过程中,若没有进行充分振荡的操作,会使实验结果 偏小 (填“偏大” 或“偏小” ) 。 (2)蘸有浓 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 用四硫化钠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或 生成物是非气态 (答出一点即可) 。 在三次测定过程中,最接近理论值的是第 1 次。 【分析】根据反应原理 Na2S4+O2+H2

46、OS+NaOH 的特征分析; 【实验过程】根据四硫化钠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和氢氧化钠,使试管内压强减小以及氧气约占空气 体积的五分之一进行分析; 【解释与结论】根据测得的数值进行计算; 【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反思与评价】根据四硫化钠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 酸性)以及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进行分析; 根据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根据三次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因此 Na2S4+O2+H2OS+NaOH 属于氧化反应,故填:氧 化反应; 【实验过程】 四硫化钠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和氢

47、氧化钠, 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将该试管插入水中 (如 图丙所示) ,拔下橡胶塞,观察到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h1代表试 管中空气的体积,h2代表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故理论上 h2:h14:5;故填:水进入试管,进入水 的体积约占试管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5;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 1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9%; 故填:20.9; 【反思与评价】 (1)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使四硫化碳与氧气充分反应,将氧气消耗 尽,若没有进行充分振荡的操作,氧气不能充分反应,会使实验结果偏小。故填:偏小; (2)四硫化钠受热时,会

48、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以及二 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蘸有浓 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故填: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气体;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用的物质必须具备: 该物质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是非气态物质; 因此用四硫化钠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或 生成物是非气态;故填: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或生成物是非气态; 根据第 1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9%; 根据第 2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2%; 根据第 3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7; 故填:1。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及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