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928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课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目标导航 1.把握大化改新的背景、 内容和影响。 (重点) 2.遣唐使对日本社会发展所起的作 用。(难点)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1.原因 (1)地理位置: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2)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形成了中华文明圈,具有吸引力。 (3)日本自身: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概念阐释 中华文明圈 中华文明圈是指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 (1)从时间上看,一般的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圈是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并逐步扩展的,隋唐时 期形成了中华文明圈的整体格局,唐朝尤盛,所以中华文明圈也称为“唐文化圈”。 (2

2、)从空间上看,中华文明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 (3)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学儒文化、典章制度、科技和中国式宗教(如中国化的佛教) 等。 2.目的:不断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的发展。 3.概况 (1)607 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朝派遣使者。 (2)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 4.性质: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5.影响 (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1)3 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 国家体制极不完备, 豪族势力强大, 政局动荡不安。 (2)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出现了以中臣镰足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主张仿

3、效隋唐制度。 (3)645 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仿唐制建年号为大化,逐步全面推进改革。 2.内容 (1)经济方面 推行公地公民制度,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 (2)政治方面 国家体制:中央设神祇官和太政官,地方设置各级机构,归属中央。 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法律形式巩固改革成果。 神化天皇:新政权编纂历史,利用神话传说,神化天皇与皇室。 3.影响 (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2)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3)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4)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

4、的一次重大飞跃。 思维点拨 (1)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学习了唐朝先进的制度,包括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经济政策,使日本 逐渐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推动了日本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 (2)神化天皇的措施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为日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 恶性发展提供了土壤。 史论要旨 (1)大化改新使日本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是日本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民族。 (3)日本对先进的中国文化有选择地继承, 同时还有所创新, 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 知识图示 主题 大化改新 史料一 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

5、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 之民, 处处田庄, 仍赐食封, 大夫以上各有差。 降以布帛, 赐官人百姓有差。 又曰, 大夫, 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大化改新诏 史料二 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 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与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极为相似。弹 正台,主监察,分设于各郡,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吏。地方的国、郡、里也 是参照唐太宗时的道、州(府)、县三级而设,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掌管。 史料解读 “食封”是律令制下贵族的重要经济基础。 因大化改新废除了私地私民,

6、 朝廷便以食封的 形式给予贵族阶层以补偿。 唐代的“道”主要着眼于军事,按照山川便利所设置。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 的一种监察区,之后迭有增加。但节度使掌握地方实权后,“道”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辖 区的称呼。 问题思考 (1)归纳史料一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 提示 公地公民制度、 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 (2)史料二反映出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仿效唐朝政权结构设置,推行两官八省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并且建立起较为完备 的监察制度。 大化改新中土地制度改革对

7、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及大化改新成功的原因 (1)影响 社会性质上:通过班田收授法,将土地授给农民,从而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 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大化改新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阶级关系上:改新后,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班田农民有了生产资料,虽然人身仍然 不自由,但有了人格,已是封建农民。 生产关系上:豪族对部民的奴役解除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生产积极性提高。但 班田制实施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2)原因 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组建新政权,是成功的前提。 日本民族对先进文明积极学习、善于利用的精神,是成功

8、的重要因素。 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1.在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留学生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B.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C.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 D.搭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案 B 解析 古代日本的留学生归国后, 将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带回日本, 深为日本社会所仰 慕,改革派形成后,发动政变,建立新政权,推行了大化改新,故选 B 项。 2.日本在派遣遣唐使中牺牲巨大:天宝年间使者在回国途中,船只遇险,第三艘船中的 150 人只有 4 人生还,第四艘船则失踪。但即便如此,仍有络绎不绝的遣唐使往来于两国之间。 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9、中日友好交往源于唐朝 遣唐使次数最多, 最具代表性 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 又 是贸易代表团 日本不畏艰难的精神促使其不断向中国派遣使节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表述不正确,故排除,其他组合项符合史实,故选 B。 3.日本大化改新时期与唐朝的尚书省职能相似的机构是( ) A.太政官 B.神祇官 C.大宰府 D.中务省 答案 A 解析 唐朝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日本大化改新在中央设太政官管理行政。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六七世纪之交,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唐朝建立了法制 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

10、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了强烈 的影响 东亚政治形势的变化给日本带来巨大压力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起来, 他们“各置 己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征战不已。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 无容针之地”。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 材料二 赖肖尔在当今日本人中说:“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 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2)赖肖尔的话说明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结合大化改新的内容说明这一特点。 (3)大化改新对日本的社会转型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1)背景:隋唐先进的文化和强盛的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统治阶

11、级争权夺利, 政局动荡不安,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特点: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变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说明:大化 改新仿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其他典章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在 短时间内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3)作用: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解析 第(1)问应在比较材料一两段内容的基础上, 分别进行概括归纳。 第(2)问先说明特点, 然后再用大化改新的史实论证这一特点, 实际是要求回答“日本是如何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以 促进自身发展的”这一问题。第(3)问应从大化改新前后社会制度的差异着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