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1936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别了, “不列颠尼亚”别了, “不列颠尼亚” 一、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掌握新闻各个部分的基本特点。 2.学习新闻报道简洁有力的语言特点。 3.掌握运用现场景物表情达意的写法。 4.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学法指导二、学法指导 1.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现实场景、背景材料以及作者的主观评价加以分析, 体会本文的选材特色。 3.仔细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三、知识拓展三、知识拓展 1.作者简介 别了, “不列颠尼亚” 选自1949-1999 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

2、选 。作者署名为周婷、 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 副总编辑, 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2.背景资料 香港回归: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19 世纪初期英国对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的 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上不进口英国的商品,且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是 自足自给的封建经济,对外进口的需求很低,而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原料的要求 多,加上东方的精美廉价的物品,使其对中国的进口增加,于是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交往中中国处于贸易顺 差,而英国贸易逆差。直到 19 世纪 30 年代初,出超额每

3、年仍在 200-300 万两白银以上。英国资产阶级跟 中国做买卖,目地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改变扭转局势。为了 改变中英贸易中英国的不利地位,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 和香料。林则徐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向清政府提议,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 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 中国战败。中国战败后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 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

4、,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 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 1984 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将香港主权归 还中国。 1997 年 7 月 1 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 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 件大事。 别了, “不列颠尼亚” 是一篇实录性的新闻佳作,它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 的历史时刻。 在英国国旗降下后,中国国旗为何迟了在英国国旗降下后,中国国旗为何迟了 5 5 秒钟才升起?秒钟才升起? 1996 年年底,安文彬率领交接仪式筹备

5、小组进入香港开始前期工作。在具体安排中,最关键的是要完 成中央交给筹备小组的一个重之又重的任务:确保中国国旗必须要在 7 月 1 日的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 让香港的主权准时回归祖国。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难重重。在这一点上,他领导着筹备组的其 他成员,与英方代表戴维斯进行了大约 10 次正式谈判。 最后,英方代表戴维斯被迫妥协,英国的旗帜可以在 6 月 30 日 11 时 59 分 58 秒降下,甚至还可以提 前。但中方必须保证,中国国旗一定要在 7 月 1 日零时零分零秒升起,决不能提前。安文彬当即表示同意。 然而,到仪式进行时,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当时本来给查尔斯王子的讲话时间是

6、 6 分钟,但他讲 了 6 分 23 秒。为了抢回这 23 秒,现场指挥安文彬命令随后的活动加紧进行,司仪讲话速度加快,仪仗队 加快步伐,终于把时间赶回来了,还多争取了一秒。再往后,英国旗帜于 59 分 23 秒开始降下,最后是 59 分 53 秒完全降下,我方多出了 7 秒时间。 但我方不能违反协议。为了控制时间,安文彬站在乐队指挥旁边读秒,一直到 58 秒时,才让指挥抬起 指挥棒,这中间有将近 5 秒的“真空”时间,很多人都奇怪,以为当时技术上出了什么问题。当时的人 民日报文章也提到,英国国旗徐徐降下, “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 。当时他们肯定不知 道,这是为了保证国旗百分之

7、百精确地于 7 月 1 日零时零分零秒在香港上空升起。 3.文题解读 作者用不列颠尼亚这艘船的名字来代指大英帝国, “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有与英国查尔斯王子告别之 意,又有抒发中国屈辱历史结束的感慨,倒装则是增强了语气。 四、四、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一)预习检查(一)预习检查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 瞩( ) 凝( ) 督( ) 荆( ) 舰( ) 2.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3.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主要选取了以下这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重大历 史事件,请根据要求填写时间或事件。 时间 事件 4 点 30 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

8、行的告别仪式 7 点 45 分 子夜时分 升五星红旗, 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7 月 1 日 0 点 40 分 (二)图文导航(二)图文导航 导语:英国查尔斯王子和香港末任港督乘船离开香港, 标志着 150 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第一场景:4 时 30 分,彭定康告别,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晚 6 时 15 分,举行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晚 7 时 45 分,第二次降旗仪式 第四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易帜) 第五场景:0 时 40 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结语: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的英国殖民统治终结 (三)主旨点睛(三)主旨点睛 别了,“

9、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英国皇家游 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准确地描绘了香港回归的难忘时刻,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四)重点难点(四)重点难点 1.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 第一次降旗是港督旗帜在 “日落余音” 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降旗是当天港岛上每天一次的降旗,这一次降旗如果在平时就很平常,但在当天意义却非常大,因 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 150 多年的香港终于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子夜 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

10、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 150 多年的统 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2.本文选取的角度与其他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有什么不同?本文选取的角度与其他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庆祝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 治性的分析,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显得比较新颖。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其写成英军 撒离大事记的形式,而是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 件的过程中,穿插对英国人占领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的回顾,两相对照,将现实的事件放在了一个 历史的

11、背景中,这就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 五、阅读指导五、阅读指导 1.1.层次解读层次解读 第一部分(第 1 段),导读部分。英国查尔王子和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标志 着 150 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第二部分(第 2-10 段),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告别仪式。 主 体 第三部分(第 11 段),结语。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管理的开始和结束。 2.2.重点和精彩段落重点和精彩段落 (1)第四自然段中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有什么用意? 结构上,与上句中的港督府衔接,较自然地实现了场景的转换;内容上,以港督府昔日的辉煌与如今成 为历史陈

12、迹的冷落进行对比,表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已成为过去。 (2)在第九自然段中作者强调“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这个一时间的用意? 这一时间让人想起光芒四射的朝阳,暗示了香港迎来一个光明而美好的前程。 (3)第七自然段的精彩之处 把第二次降旗放在历史对比上,让人有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 六、相关链接六、相关链接 1.1.新闻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用概括 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准确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 情况、新变化、新动向的一种实用文体。 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13、结语五个部分。 (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导语就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紧接在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3)主体是用最精练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4)背景主要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5)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 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2.2.如何拟写新闻标题如何拟写新闻标题 (1)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 一般由主题和辅题组成,辅题又由引题和副题组成。主题说明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新闻标

14、题中的核心部分,即发生了什么。辅题的作用在于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 标题的任务。如: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引题) 江淮大雪,好大雪(主题) 万众上街铲雪,交通畅行无阻(辅题) (2)新闻标题的写作要求: 题文一致; 一语破的; 简洁明快; 旗帜鲜明; 生动活泼。 3.3.写好新闻标题“九个一”写好新闻标题“九个一” 九条标准:“就它的生动而吸引人讲,它应当使读者一见倾心;就它的简洁明快讲,它应该让读 者一目了然;就它忠实于新闻事实讲,它应该是一片丹心;就它对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讲,它应 该是一语破的;就它的笔触犀利讲,它应该是一针见血;就它的逻辑说服力讲,它应该是一言

15、九鼎;就它所提供的信息含量讲,它应该是一以当十;就它的含义深刻讲,它应该让读者一唱三 叹;就它给读者的印象讲,它应该是一曲难忘。 4.4.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全世界共同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英国的米字旗降下来 了,中国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从此,香港结束了长达 155 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关于香港历史的演变进程: 影视及作品推荐影视及作品推荐 (1)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 (电影)(电影) 剧情简介: 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 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

16、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 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与文本联系)由薛晓路执导的回归 ,还原了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的盛况。本次发布的除了 “回归”故事预告和海报,还首度曝光了五位主演杜江、朱一龙、惠英红、任达华、王洛勇的角色海报。 在分离了 154 年后,为了保证香港分秒不差回归祖国怀抱,无论军人、警察,还是普通香港市民,陆港两 地同胞勠力同心。这背后也凝聚了他们共同的心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2)紫荆花开(纪录片)紫荆花开(纪录片) 剧情简介: 为庆祝香港回归 20 周年,央视推出反映香港回归 20 年历程的五集大型纪录片

17、紫荆花开 。 该纪录片由开启归途 神圣时刻 凝聚共识 同舟共济 同心圆梦五集构成,每集三十分钟。 摄制组奔赴国内外多地进行相关拍摄,采访了五十余位香港回归历程的亲历者,他们当中有政界要员、香 港社会精英代表、知名人士等,也有餐饮业者、渔民等基层民众。最难得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 长官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将首次 同时出现在一部纪录片当中。 (3) 七子之歌之香港(现代诗) 七子之歌之香港(现代诗)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 1925 年 3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 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

18、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 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 “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怀祖国之哀 忱” ,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 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5)书籍)书籍 通讯名作通讯名作 100 篇篇 新华出版社 2009 年 通讯名作 100 篇(套装

19、全 2 册)(修订版)收集的是近百年来中国的通讯名作,是资深记者冯健、李 峰从万千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 105 篇作品生动、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时代脉搏的跳动; 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比较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写作技巧代表了近百年来中国通讯写作的最高水平。堪称 “重大事件集成,通讯名篇荟萃” 。尤其难得的是,每篇作品都附有作者专门为此书撰写的精简的“附语” , 回忆当年采访写作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珍闻和背景资料与作者独特的经验体会,为广大读者学习和借鉴提 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 (6 6)音乐作品)音乐作品 记住这一天 1997 永恒的爱 东方之珠 别了, “不列颠尼亚” 预习检查参考答案 1.颠(din ) 瞩(zh) 凝(nng) 督( d ) 荆( jng ) 舰(jin ) 2.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动) 3. 时间 事件 4 点 30 分 港督离任时,降旗仪式 6 点 15 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 7 点 45 分 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7 月 1 日凌晨第一分钟 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7 月 1 日 0 点 40 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