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外交关系的突破 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07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 外交关系的突破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2 外交关系的突破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2 外交关系的突破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2 外交关系的突破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课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外交关系的突破 题组 1 重返联合国 1针对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 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因为该事件( )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 C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答案 C 解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故 C 项正确。 2在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这是指 ( ) A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被废置 B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

2、否决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答案 D 解析 中国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获得划时代的胜利是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故 D 项正确。 320 世纪 70 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B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 C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 C 解析 审清题意,抓住关键词“主要国际因素”,A、B、C 都是国际因素,但主要是 C,D 属于国内因素,故选 C。 题组 2 中美关系解冻 4(2019 苏州

3、高一检测)1972 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 有中国人, 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答案 A 解析 本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需要 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来寻求中国的支持以对抗苏联,所以 A 项最符合题意。 5(2018 晋中高一检测)1969 年,台湾同 65 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到 1974 年 10 月, 只有 3

4、2 个国家同台湾有“外交关系”, 此后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数目还在继续下降。 材 料所述趋势从侧面反映出( ) A海峡两岸达成了重要共识 B中美之间已建立外交关系 C祖国统一大业遭遇了挫折 D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答案 D 解析 海峡两岸达成共识是指大陆与台湾的共识,与材料中台湾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不符,故 A 项错误;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1979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承认中 华民国”的国家日趋减少,反映的是国际上逐渐改变了“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认识,有 利于祖国的统一,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逐渐被承认,是中国 外交出现新局面的重要表现,故 D

5、 项正确。 6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 战”“狡诈”“危险”; 到了 70 年代初期, 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 进取”“讲求实际”。促使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科技领先,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国力增强 答案 A 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美国对中国实行敌视政策,两国关系紧张,所以中国人在大多 数美国人心中是一个负面形象。 20 世纪 70 年代初, 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

6、正常化, 促进了中美两国的交往和认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也发生了改变,故选 A 项。 71971 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 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答案 A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乒乓外交的有关史实, 乒乓外交通过民间交流推动了“官方交流”, 它促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 A。 题组 3 中日邦交正常化 8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主要依据是( ) A日本对中国改变敌对态度 B中日正式实现邦交正常化 C日本公开承认新中国政权 D中日间

7、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答案 B 解析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因此,田中角荣访华被称为“破冰 之旅”,故选 B。 9 有学者认为,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真正起决定性、 直接作用的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环境。 对“国际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大国身份的确立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日本的国际地位下降 答案 C 解析 中美关系改善于 1972 年尼克松访华, 日本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越顶外交”中 受到冲击,日本首相访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故 C 项正确。 10下图是 1972 年 9 月 25 日,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恩来敬酒的镜头。当田中角荣谈

8、到茅台酒很好喝时,周恩来说:“茅台酒比伏特加好,不上头,疲劳的时候喝一点能起 振奋作用。你觉得好喝我们送一点给你,把你的威士忌改成茅台。”周恩来的本意是 ( ) A伏特加是苏联的酒,不好喝并且容易上头 B美国的威士忌酒好喝,但不如中国的茅台 C日本应该与美国断交,改与中国建交 D中国真诚欢迎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日本也应该拿出诚意 答案 D 解析 A、B 两项是表象,不能体现周恩来的本意;C 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D。 11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 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 已经知道了联大表

9、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 战斗”是指( ) A否决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美国反对新中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利益 D美国反对新中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说明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台湾代表被驱除出联合国。“怕我难为情”说明美国反对台湾代表被驱除出联 合国,故 D 项正确。 12基辛格,见证中美外交风云的“活化石”,在其著作论中国中指出中美之间的合作 关系“对全球的稳定与和平至关重要”,如果两国之间进入“冷战”状态,“将阻止

10、太平洋 两岸一代人的进步”。下列有利于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事件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双重代表权案” D1972 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答案 D 解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国与苏联签订的,所以 A 项不正确;朝鲜战争的爆发 使中美关系更加恶化, B 项不正确; “双重代表权案”的目的是分裂中国, C 项不正确; 1972 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则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 项正确。 13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 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 7 亿多人民的国家

11、的力量,要建立稳定 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美国采取敌视和孤立中国的政策。随 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20 世纪 70 年代尼克松总统主张 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材料表明了这一点,故 B 项正确。 14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日中 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

12、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据此可知( ) A中日经济交往升温促进文化交流 B邦交正常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C经济文化交流为邦交正常化创造条件 D中国改革开放扩大了国际影响 答案 B 解析 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日本对华舆论逐渐认 识到合则两利,战则两败,“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主流,故 B 项正确。 15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 翰 保罗 莱德里奇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 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13、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 C 解析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关键因素,也是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 基础,故 C 项正确。 1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 年,尼克松说:“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 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 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材料二 1971 年,尼克松又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及其七亿五千万人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

14、,我在好几个方面采 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我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 的关系的行动不会以牺牲我们的老朋友的利益为代价,这个行动不是针对其他国家的。” (1)材料一反映了尼克松怎样的对华态度?他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是否成立?请说明 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华态度有了什么变化?为何会发生这一变化?尼克松在执 行对华政策时有何具体表现? 答案 (1)不承认新中国,反对新中国进入联合国。不成立。 原因:中国爱好和平,并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变化:表示承认新中国,并采取主动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 战略守势。 表现: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解析 材料解析类题目的解答要注意结合材料的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 信息。如本题材料一的背景是美国采取反华政策,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材料 二的背景发生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两国 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