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教学设计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97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民革命的洪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2.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增强读图能力。 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掌握查找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再现 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 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国民革 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 【教

2、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材料: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 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 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 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 成立革命军, 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 成了革命军, 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 在这里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提出问题 孙中山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在失败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屈不挠精神。 教师总结指出: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

3、者,一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他的努 力下,19241927 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讲授新课: 1.自主探究,建立知识结构 课件出示预习内容: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的主战场:湖南、湖北 4.北伐胜利进军: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福建浙江上海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 客观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师和

4、学生一起填写答案。 2.体验探究,理解历史知识。 黄埔军校的创建 教师利用材料继续提问: 材料中所说的“军官学校”是哪一所学校?创办者是谁?创办 的时间是哪年? 学生:材料中的“军官学校”指黄埔军校,创办者就是孙中山,创办的时间是 年月。 教师:哪个小组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黄埔军校? 学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孙中山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 在广州黄埔岛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我们在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 孙 中山为军校总理,廖仲恺任党代表,蒋介石为校长。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 校。教师:我注意到刚才在介绍时,同学们提到“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

5、一所革命军 校”。哪个小组可以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生:以周恩来、叶剑英为例说明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的作用(具体内容略) 。 教师:既然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那它与其他学校相比,一定有它的特点,表现 在什么方面? 学生: 最大的特点是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 想和革命精神。 学生:与旧式学校相比,它设立了党代表,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 教师:黄埔军校为什么加强政治教育? 学生:为了让学员明确革命的目的,树立明确的目标,坚定革命的信念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目标,有信念,并为之不 断努力。黄埔军

6、校创建后,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像陈赓、徐向前、刘志丹等重要将领,都 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 学生:革命军的建立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设计说 明:通过材料自然引入,利用谈话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在课 前搜集到的材料,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问题,培养了学生“让史实说话”的意识) “光荣北伐 武昌城下” 。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北伐战争,在具体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咱们先进行一次小 组竞赛,看看哪一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我先演示一下北伐战争的总体形势,同学们以小组为 单位,认真记忆,把你们得到的信息写到白纸

7、上,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信息多。 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讨论组内分工。 教师:演示课前制作的动态“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政府控制 的地区;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以及他们控制的大体区域; 北伐开始的时间;北伐战争先后经过的重要省份及城市;主要的战役地点。 在演示结束后, 首先请各组介绍本组所采用的分工合作的方法, 各小组相互借鉴。 之后, 教师再一次演示形势图,与学生共同分析其主要信息,并对得到信息最多的小组进行表扬。 小组内讨论此次小竞赛的得失。 (设计说明:在设计这一步骤时,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 结协作的精神, 及时反思自我等方面

8、来考虑, 同时兼顾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习惯与能力和记 忆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北伐战争) 教师:了解了北伐战争的总体情况之后,咱们一起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大屏幕出示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交流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北伐战争 的场景再现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班级交流: 小组一:展示绘制的想像漫画“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北伐,内容反 映军阀对外国侵略者卑躬屈膝,出卖国家利益,对人民的残酷盘剥。 小组二:讲述叶挺独立团的故事。主要围绕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展现北伐战争的胜利 进军和北伐军的英勇斗争。 小组三:表演。再现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写绝命书、浴血奋战

9、的场景,突出英雄人 物的感人事迹。 小组四:绘画。上海解放后,人民走上街头,欢庆胜利的场景。反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 军。 教师: 每一个小组都把本组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了, 每个小组能不能派一名代表对各组 的表现进行一下自评和互评? 学生:进行评价。 (具体内容略) 教师:每个组的学习成果都非常好。评价,无论是自评还是组评都很到位,说明同学们 都认真地学,认真地听,认真地看,认真地思考了。那么,有没有同学能够分析一下,北伐 战争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北伐军英勇作战,军阀的统治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黄埔军校作用 (设计说明:再现北伐战争的场景,使学生很好地把握历史,提高了他们整理资

10、料,合 理运用资料的能力,也使历史课堂得以“活化”。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了学生的自主评价, 并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把知识联系在一起) 教师:北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了解了取得成功的原因,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孙中 山的讲演(出示孙中山讲演材料) :他说用黄埔军校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我们的革 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同学们考虑一下,革命军成立了,革命事业成功了没有?为什么? 学生:没有。因为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了。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学习讨论题, 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学 习。 1在北伐战争取得巨

11、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发动政变? (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害怕共产党和人民力量在国民革命中壮 大;蒋介石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财阀对他的支持) 2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蒋介石等得到了反动势力的支持,实力强大;军队指挥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中;共产党 力量不够;共产党缺乏经验,犯了指挥错误) 3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依靠人民打败所有的反动 势力;建立自己的军队;发展共产党的力量)教师:同学们所说的,也是共产党当时所 意识到的。所以,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夺取革命胜

12、利的征程。 (设计说明:在小组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提高了 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增强了学生从材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促使学生进行历史的反思;同时,又自然地在课尾设置悬念,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拓展延伸设定一个历史情境:假如 你是北伐战争时的一名报社记者,跟随叶挺独立团进行报道,请你写一篇战地新闻。 (实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 3.反思探究,感悟历史知识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能力与特点,采 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所体现的新理念主要有: 1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这节课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从课前准备、 小组竞赛到小组交流研讨,完成学习任务,整节课渗透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2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渗透。把学生在艺术、语文等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有效 地迁移到历史学习中,如展现北伐战争历史场景,编写战地新闻,把历史知识“活化”,使 历史课堂“活化”。 3在课堂中注重体现评价方式的改变。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课堂,而是学生的课堂,课 堂的评价不是教师的评价,而是学生的自评、互评与自我反思,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每 一个环节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