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3(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257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3(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3(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3(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8 8 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 201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 A. 孟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 2.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 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 秦统一的历史证明, 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 形势?( )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3. “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下列哪一思想家提出的主张( ) A. 孔子

2、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 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 2015 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 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当仁不让于师 6. 小红

3、在这次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家法伺候”,妈妈说,“考砸也不是坏 事,凡事都有对立面,知道差在哪里,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妈妈的思想主张与哪一学 派最接近(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7.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 “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中央集权的法制派”, “提 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 下列正确对应描 述的是( )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8. “民之所忧, 我之所思, 民之所思, 我之所行”, 这是历代贤明君主的所遵崇 的做法, 它体现的思想主张是百家争鸣时期的( )

4、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其言论主要收录在哪部著作中? (2)材料一中的“子”也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其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3)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 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

5、表的传统文化?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创始人,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所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韩非。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韩非思想的准确识记。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 扎实掌握百家争鸣主要史实。 2.【答案】C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 会形势”,联系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与题意相符。秦统一后建立的是君主专制 中央

6、集权的封建国家。故选 C。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 掌握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3.【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言论出自论语,论语 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故选 A。本题考查孔子。本题以孔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 识能力。 4.【答案】C 【解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即要求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 材料“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的正是墨子的观点。故选 C。本题以习近平在 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为依托, 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 本题以 习近平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7、上的讲话为背景, 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 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的准确识记。由材料“要大力促进 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可以得出报告的精神是:教育要公平。依据已学知识 可知,大教育家孔子曾经创办私学,认为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庭贫富,广收门徒, 这正体现了报告的精神。故选 C。 6.【答案】B 【解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据“考砸也不是坏事,凡事都有对立面,知道差在哪里,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可知,妈妈的 思想主张与道家学派最接近。故选 B。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

8、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掌握情况。 注意识记百家争鸣中老子的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注意 识记百家争鸣中老子的思想。 7.【答案】D 【解析】 依据课本知识,“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 是儒家,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 ;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道家,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中央集权的法制派” 是指法家,法家强调君主的权威,强调建立中央集权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 主张是“兼爱”“非攻”,他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还主张选举贤能的人治理 国家,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故选 D。本题以春秋战国各种思想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百家争 鸣的相关知识

9、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百家争鸣的有 关内容。 8.【答案】A 【解析】题干里的“民忧,我思;民思,我行”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材料知识可知,体现了 古代民本思想,强调对民生的关注,这与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思想相 符合。故选 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注意识记儒家的思想主张。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孔子;仁、仁爱;论语。 (2)创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 提倡要有老老实实地学习态度;要及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一,可判断“子”是孔子。根据

10、所学知识 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括一切美 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 刑杀;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 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 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温故知新”。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儒家等传统文化在我国影响深远,其受 君主专制的时代局限性, 它所传达的思想中有一部分已经不能为我们所倡导了,

11、 如维护封建 专制的纲常礼教、压制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应该予以 摒弃;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提倡“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提倡“民本”与“德治” 以及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所以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答案】 (1)法家。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儒家:“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2)做人不卑不亢,应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 (3)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

12、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 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1)本题考查法家的主要思想。题干中“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 刑,则民亲法”说明治国要赏罚分明,这与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相一致。材料一代表的 是法家,材料二为儒家,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理念上的不同点:儒家主张以德治民,实行“仁 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要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可知材料三孟子滕文公下中的这段话体现了节俭朴素,洁身自 好,不奢侈淫靡,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不怕强权,勇敢无畏,不 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3)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重要影响。依据所学可知百家争鸣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 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各家之 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