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哦香雪》教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14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哦香雪》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哦香雪》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哦香雪》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哦,香雪哦,香雪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香雪形象。 2通过对火车、大山、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来品味小说主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火车、大山、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来品味小说主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 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 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今 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群少女的梦想哦,香雪。 二、探讨小说的人物美: 1哦,香雪塑

2、造的正是一群生活在北方小山村台儿沟的少女,她们有着自己的梦想, 她们美吗?她们的梦想是什么? 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少女们的内心也因为火车每天一分钟 的停留而有了波动。她们以极其浓重的方式迎接这一分钟的到来,她们对火车带来的外面世界 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和美妙的遐想。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的山村女孩们充满了对新生 活的热切的梦想和追求。(语言描写) 2在这一群女孩中有一个作者着墨较多,她是香雪,香雪是这群女孩中的一员,她有同 伴们的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但又有同其他姑娘不同的地方,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 孩? 香雪的外表是美丽清纯的。“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

3、,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 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 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 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外貌描写) 香雪的内心是纯真美好的。 她纯真无邪: 看火车时, 她跑在最前面; 火车来了, 她却缩到最后头。 别的姑娘可以就 “小 白脸”、“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她渴求进取: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 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姑娘们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

4、产 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她淳朴自尊: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听“北京话”说他爱人 有个亲戚住在西山口的站上时,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因为凤娇好像有点单恋着 “北京话”);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姑娘 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会求上门,火车会停得久一些,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 窗香雪是多么渴望台儿沟改变现状,变得富足、进步啊!(心理描写刻画) 她坚毅执着: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为此,她 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

5、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 村少女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心理描写刻画、环境描写烘托) 3总结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技巧: 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 通过人物描写来刻画人物 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三、探讨小说的主题: 1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本篇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 大山象征封闭落后 火车象征开放现代 铅笔盒象征文化知识 小说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表达了自尊自爱的山村 姑娘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落后贫困的迫切心情,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摆脱 封闭、落

6、后走向开放、进步的开始。 四、散文体小说的特点: (1)写人,集中笔墨开掘内心世界的细微隐秘,着力于表现人之品德情操的高尚美好, 准确把握并生动显示其精神素质的主要特征。 (2)叙事,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表面平淡琐碎,内里深厚新奇的细节,不追求情节的离 奇,而要充分发挥感官知觉的渲染、烘托作用。 (3)表理,特别讲求含蓄蕴藉,委婉凝重,常采用象征,力求强烈而悠远的艺术效果, 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小结:总之,抒情小说的艺术特色就于一个“情”字,生发于情,贯穿以情,旨在淡情, 意在动情。 五、思考探究 火车开进台儿沟来,对这些姑娘们对台儿沟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 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各人的认识理解不同,回答可能也会千差万别。设计这一 程序意在激发读者作进一步地深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