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繁星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08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 繁星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4课 繁星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4课 繁星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课 繁星 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繁繁 星星 繁星 是一篇写景抒情文, 选自巴金的 海行杂记 。 以时间为行文线索, 围绕“繁星”, 记叙了“我”在三个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观看繁星时的情景和感受。 课文以“我爱月夜,但更爱星天”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由在家乡看星星引发自己在南 京和上海看星星的回忆,如今在海上看繁星,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虽然时间迁 移,但对“繁星”的喜爱不减。 三个自然段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繁星图。第一幅展现了“密密麻麻”的星星;第二幅有密 布的星群, 还有蓝天、 菜园, 是静态的繁星图; 第三幅里有半明半昧的星, 有深蓝色的天空, 还有船,“船在动,星也在动”,画面极具动感。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我”

2、在海上看繁星。 作者描述了星空, 也写出了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如,“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将繁星比作萤火虫,将星光表现得更加灵 动;“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些想象为星星注入了 人的动作和情感,也为后文我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做了情感上的铺垫,也表达了 作者对星空的热爱与依恋。 课文插图表现了海上繁星的画面,蔚蓝色的夜空中星群密布,星光闪闪,形象地展现了 文中描绘的景象,有助于帮助学生想象画面。 1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 通过汉字构形规律识记“昧、 坠、 怀”, 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繁星漫天的画面。

3、 3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并结合自身看繁星的经历, 谈谈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看繁星时的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教学本课时,可让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再着重关注文中描写星空的语句, 由这些语句展开想象,带着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看繁星的 经历,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识记“昧、坠”等生字。注意“昧”字读音为“m i”,不要误读为“w i”, “坠”字为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字形的教学可以利用汉字构形规律

4、,“昧”字可以根 据形声字的构形规律识记,形旁“日”表义,声旁“未”表音,在词语“半明半昧”中,理 解为“昏暗”。“半明半昧”形容有时亮,有时昏暗。“坠”本意为落下、掉下,“摇摇欲 坠”形容很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怀”字可通过比较“还”“坏”的字形来识记。 2阅读教学 课文三次写到“我”看繁星的经历,详写了后面两个场景。 第一次,少年的“我”在家乡的庭院看繁星,虽然没有具体描述画面,可以抓住“密密 麻麻”这个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来想象作者未阐明的画面,感受作者看繁星时内心的 甜蜜和温馨。 第二次,作者三年前在南京住所看繁星,体悟到“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 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

5、在”。引导学生想象“星群密布”的画面,感受星光“微小”而又 “无处不在”的力量。 第三次,写“我”在留学途中,于海上每晚与繁星相对,“船动星移”,抓住“半明半 昧”“摇摇欲坠”等词语, 让学生体会星夜中动感画面, 引导学生想象“船在动, 星也在动” 的画面。体会作者将物与人相联系而产生的联想,感受画面的温馨美好,领悟作者所要表达 的情感。 3表达运用 通过朗读课文,圈画描写繁星的语句,从作者的角度体会观看繁星的不同感受,可引导 学生分享自身看繁星的经历。提示学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繁星,当时的景象是怎样, 自己有怎样的感受。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积累的语句进行交流,要求说出画面感。 1预习课文。

6、2准备作者资料以及写作背景。 3准备“繁星”视频。 1 课时 板块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繁星漫天”的视频。 2导入:同学们,当你们仰望星空时,脑中会有怎样的遐想呢?当今文坛巨匠巴金先生 在仰望星空时, 不仅用眼欣赏星星, 更是用心去感受星星。 今天我们就走进巴金先生的内心, 去感受一下他眼中的星夜。 巴金(19042005),汉族,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作家、翻译家、社会 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代表作品有中长篇小说家 春 秋 ;短篇小说集 复杂集 英雄的故事 ;散文合集旅途随笔等。 1927 年,巴金爷爷乘坐法国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去往法国留学,学习经济学。

7、在邮 船航行期间, 巴金爷爷撰写了 38 则 海行杂记 。 繁星 就是其中一篇, 写于 1927 年 1 月。 板块二 聚焦“繁星”,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1)把课文读流利,读正确。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用波浪线勾画出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看星感受的词句。 (3)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昧”字读音为“m i”,不要误读为“w i”; “坠”字为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2分小组讨论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1)回忆自己观察繁星时的方法和感受。 (2)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比较两者不同之处。

8、3默读课文,梳理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巴金三次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为什么不相同。 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 步深入细微了。 (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写作顺序。 (3)找出作者三次观星的句段,默读,体会作者表达出的情感。 (4)出示下列语段,深入感知三次观星的情感。 句段 1: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 星。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抓住“密密麻麻”,引导学生想象第一次看见繁星时的画面。 体会作者当时望着星空时的甜蜜、温馨之感。 句段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

9、明无处不在。 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巴金当时所处的时期,理解为什么巴金说“光明无处不在”。 青年时期的巴金正处在黑暗时期,但是他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才说“光明 无处不在”。 句段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 说话。 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 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 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这里写出了海上看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从中我 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句段 4:深蓝色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

10、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 真是摇摇欲坠呢! 引导学生找到形容星星的词语,感受星星的美。 感受作者在离家出国路途中的心情。 第三次看见的星星是“半明半昧”的,星星“悬着”是一种静态美,但船动星移,摇摇 欲坠又呈现出一种动态美。”悬“字写出了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摇摇欲坠”又真实再现 了在摇荡的船上看星星的感受,给人无限遐想。 作者此时在离家出国的路上,心中既有淡淡的乡愁,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5)找出文中精彩的句子,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和用词的角度加以赏析。 句段 5: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的眼睑模糊时所见的摇“摇欲坠的无数星星”比作“无数在我

11、周围飞舞 的萤火虫”,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句段 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视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了海上之夜的柔美、 静谧和奇妙。“柔和”“静寂”“梦幻”给人以美的享受,充满了迷离感和梦幻感。 句段 7: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 说话。 这句话把星星当作人来写, “对我眨眼”“小声说话”, 与“我”的熟悉感更近一步了。 整句话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无限遐想。 4带着对课文的理解,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读出作者对星星的热爱之情,除了想象繁星漫天的画面,还要结合作

12、者的情感变化。 板块三 迁移运用,拓展写作 1再读课文,将描写繁星的句子摘抄下来。 2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看到的繁星,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展示学生自己看繁星时的照片,引导学生交流看繁星时的感受。 (3)出示例文。 乡村的夏夜看似宁静, 其实不然。 它有让人陶醉的昆虫大合唱, 有让人无法抗拒的蛙鸣, 还有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的漫天繁星。我们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一手摇着扇子,一手数着 天上的星星,数着数着,眼睛就迷离了,分不清哪颗已经数过哪颗没数。盯着星星久了,发 现它们不再是一个个个体了,感觉那一边的星星连起来就像是一个孩子迈开步

13、子在跑,不一 会儿又觉得像妈妈拿着一个勺子在盛水整个星空就像藏着好几幅画, 每天看都是不同的。 这样的星空,不管我是在自家院子,还是在外婆家院子,甚至是在我夜晚自修结束回寝室的 路上,我都能看到。我看着它们,走夜路也不怕,遇困难也无惧。 (4)把你看过的夜晚繁星写下来,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板块四 课文总结,体会热度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梳理三次看星顺序。 繁星 从前家乡 纳凉时看星星 三年前南京 住的地方看星星 如今海上 躺在舱面看星星 热爱 大自然 2小结: 繁星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仅仅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巴金先 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

14、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美 好恬静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完成教材 11 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运用对比,理清结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繁星的画面直接展示到 学生面前,把学生带进新奇梦幻的世界。进入课题后,通过阅读让学生思考文章有几小节? 作者看了几次繁星?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有何不同, 为什么不同;课文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进而理清课文 的结构。 2品味语言,理解感悟。本文语言优美,因此在教学中着重朗读教学。先引导学生品味 语言,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优美的句子,读出感情,并揣摩这句话美在哪里。然后通过阅读, 找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加以品味。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深刻体会作者表达的 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四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