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8700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0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2020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省2020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省2020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省2020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202020 年广东高考语文押题卷年广东高考语文押题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 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 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 1000 字左右。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 论据论证方法以及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该文章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文章第一段通过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 的内容提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的基本观点。接着第二段指出造成诗与词的差别 和不同是有多种原因的,并在第三、四两段从形式的

2、角度进行论证,指出有无音乐曲 调的限制以及句式、押韵、停顿等的不同都会造成诗与词在形式上的差别。最后两段 则使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对乐府诗与词的异同进行论述。整体的理解难度适合 高三考生的理解和分析水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 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 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 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

3、写的内容、所 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 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 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 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 间便有很大的不同。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 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 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

4、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 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2 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就诗的停顿而言, 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像 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可是在词里,不 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 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 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 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或三二二的停顿, 如周邦彦词句 嗟 情人断绝和似风散

5、雨收。当然,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这两 种不同的停顿方式有两个名称:凡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单数的与诗相同的,这样的 句式称之为单式;最后一个音节的字数是双数的,则称为双式。一般来说,一个词牌 里单式的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就比较轻快流利,而双式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则比较曲 折、委婉、含蓄。 有的人要说,不是词里才有不整齐的句子,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也是不整齐 的句式。即如汉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词一样是长短不等的句式。有人还说, 汉乐府和词一样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 两者相似, 其间有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我以

6、为,乐府诗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的,而词则是先有曲调而后按照曲调填写歌 词的;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则是完全不自由的。二者虽外表形式很相似, 但完全自由写作的乐府诗和按曲填写的歌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所配的音乐也是不 同的。 (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般情况下,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词能表达的,也不一 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B诗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则有余味,正所谓“诗之 境阔,词之言长”。 C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巨大差别,除了写作时的各种原因,主要还 是二者形式不同所

7、致。 D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的内容之所以博大、质朴,是 因为它们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B 3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C级。级。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 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A一般情况下扩大范围,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一般情况下扩大范围,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 不是一般情况下

8、,而是有的时候有时;不是一般情况下,而是有的时候有时;C C主要还是二者形式不同所致无主要还是二者形式不同所致无 中生有,根据原文第二段和第三段首句可知,原因有多种,原文并没有说形式是主中生有,根据原文第二段和第三段首句可知,原因有多种,原文并没有说形式是主 要原因,只是先说形式上的原因;要原因,只是先说形式上的原因;D D以偏概全,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只是杜以偏概全,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只是杜 诗内容博大、质朴在形式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等方面的原因。诗内容博大、质朴在形式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等方面的原因。 第二段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

9、环境、背景的原因。故选第二段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故选B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先提出基本观点,接着着重从形式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最后就乐府诗与 词的异同作了辨析。 B文中引用缪钺先生诗词散论论词中的话,旨在证明王国维“诗之境阔, 词之言长”一说的正确性。 C文中论述诗与词的形式差别时,主要侧重于有无音乐曲调的限制以及句式、 押韵、停顿等的不同。 D在论述诗与词在字句、音律上的差别以及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文中采用的 都是引证法。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能

10、力层级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C级。级。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 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 D文中采用的都是引证法错误。文中对应部分虽文中采用的都是引证法错误。文中对应部分虽 然有引用,但然有引用,但作者的目的是列举实例,引用的内容并不是重点,所以这部分采用的主要是作者的目的是列举实例,引用的内容并不是重点,所以这部分采用的主要是 例证法;且文中在论述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还采用了

11、对比论证的方法。故选例证法;且文中在论述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还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故选D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的句式是整齐的,隔句押韵,停顿节奏较固定;而词的句式长短不齐,停 顿节奏更富于变化。 B读杜甫的春望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五字句时,前者 是二三或二二一的节奏,后者是一四或三二的节奏。 C一般来说,一首词读起来较轻快流利,说明单式句较多;读起来较曲折、委 婉、含蓄,说明双式句较多。 D乐府诗是完全自由的,而词是完全不自由的,因为前者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 而后者是先有曲调后按曲调填写歌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C 【命题立意

1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C级。级。 4 【试题分析】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试题分析】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 ,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 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 A项项, ,诗的句式是整齐的诗的句式是整齐的, ,隔句押韵隔句押韵, ,停顿节奏较固定表述停顿节奏较固定表述 错误。第四段说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错误。第四段说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 ,通篇是五言或七言通篇是五言或

13、七言, ,字数是整齐的字数是整齐的, , 第五段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第五段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 , 也是不整齐的句式也是不整齐的句式, ,可知此项表述扩大范围。可知此项表述扩大范围。B B项项, ,前者是前者是 二三或二二一的节奏二三或二二一的节奏, ,后者是一四或三二的节奏说法绝对化了。后者既有一一四或三三二后者是一四或三二的节奏说法绝对化了。后者既有一一四或三三二 的节奏的节奏, ,也有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也有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 ,原文说过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原文说过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 。D D项项, , 因因 为前者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为前者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 ,而后

14、者是先有曲调后按曲调填写歌词而后者是先有曲调后按曲调填写歌词 强加因果强加因果, , 原文分号原文分号 前后是并列关系前后是并列关系, ,并非因果关系。故选并非因果关系。故选C C。 (二)(二)实用类阅读(共实用类阅读(共 12 分)分)(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从不同角 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直观、简明,概括 性强,易于比较。选材包括消息、通讯、时评、报告、综述、译文、图表等,一般采用实用 类文本,尤其是以新闻类为主,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命题指向上从基础层面看,是考查考 生在

15、阅读中准确筛选、提取信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从提升层面看,是考查考生对多则材料 的整体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 本试题的三则材料均围绕“中国对外贸易”这一主题展开。材料一摘编自百度资料, 简单介绍了上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史;材料二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9 年 1 月 17 日资料,通过图表的形式介绍中国 2012-2018 年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情 况;材料三摘编自 2019 年 11 月 11 日共赴东方之约同享中国机遇,介绍了 2019 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展情况和历史地位,突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变 化。三则材料通过多角度对比分析,写出了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市场需求旺盛

16、,引领 国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三则材料内容理解难度都不大,整体的理解难适合高三考 生的理解和分析水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1949 年 11 月, 在美国提议下, 一个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 输 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在巴黎秘密成立;1951 年,美国又操控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 运提案。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决定在近 临港澳、有着悠久对外贸易历史的广州创办广交会。 5 1955 年 10 月至 1956 年 5 月, 广东省外贸系统先后三次成功举办出口物资展览交 流会。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贸部和广东省

17、共同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 员会的名义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 1957 年 4 月 25 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简称广交会)。展出面积 9600 平方米,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 5 个展馆,13 个专业外贸 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 1 万多种,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 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 多位采购商到会。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 8686 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 的 20%。 广交会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 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

18、的时代窗口。历经 60 多年改革创新发展,广交会已成 为中国外贸主要的促进平台,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 影和标志。 (摘编自百度资料) 材料二: 2018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有望继续保 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12-2018 年中国进出口额情况)具体统计如下(人 民币):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9 年 1 月 17 日资料) 材料三: 2019 年 11 月 10 日, 为期 6 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圆满落下帷幕。181 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 多家企业参展。境外采购商

19、 7000 多位,累计意向成交 711.3 亿美元,比首届进博会增长 23%。 6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新时代国际合作的 又一重要平台。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是着眼 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国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的主动作为,为全球经 济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采购商的超高人气表明中国市场需求旺盛,更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真实写照。 全国各地各行业组建了 39 个交易团、近 6000 个交易分团。全部 97 家央企都组织了 交易分团,专业采购人员约 2.1 万人,比去年增加 4000 多人。 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世界

20、各国的大合唱。今年进博会吸引了 超 50 万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参展。截至 10 日中午,累计进场超过 91 万人次。36 万平 方米的巨型展区,企业展场馆一扩再扩,仍然一位难求,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 企业超过 250 家,隐形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竞相亮相。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 针、金牛座的姊妹双子座龙门铣床、手术机器人、感光变色隐形眼镜、来自 五大洲的原生态食品等一大批专精尖特展品琳琅满目。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国参展企业由首届 174 家增至 192 家,参展面积由 3 万平方米增至 4.75 万平方米,居各参展国首位,合作意愿之强烈不言而喻。 (摘编自 2019 年 11 月 11

21、 日共赴东方之约同享中国机遇)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落地广州,自有其地理、历史和外贸交流经验等多种 原由。 B. 境内采购商是第二届进博会的主角,中国主动开放市场证明了中国经济的活 力强大。 C.从 2012 至 2018 的七年中间,中国贸易出口额逐年递增,每年的对外贸易都 是顺差。 D.美国近两百家企业参展进博会,参展面积居各参展国首位,体现出强烈的合作 意愿。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C

22、级。级。 【试题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试题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认真审题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如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不正确的一项 , ,然后浏览选项然后浏览选项, ,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 ,进行比对进行比对, ,做出判断。做出判断。 B B 从 从 20122012 至至 20182018 的七年中间,中国贸易出口额逐年递增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的七年中间,中国贸易出口额逐年递增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20142014 2016 2016 年中国出口额逐年略有下降。故选年中国

23、出口额逐年略有下降。故选 B B。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7 A.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禁运,广东省多次举办商品交易会为国家换取 外汇。 B.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和多年贸易顺差,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坚实的 基础。 C.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背景下,第二届进博会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信心与 动力。 D.从广交会到进博会,显示了中国政府保持合作包容和引领世界经贸合作的一贯 立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概括中心意思的能

24、力。能力层级为C C级。级。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即选择即选择 正确正确 或或 错误错误 一项一项 或或 两两 项项 的要求的要求, ,然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后浏览选项的内容, ,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 ,再一一进行比对。再一一进行比对。A A广东省广东省 多次举办商品交易会为国家换取外汇错误,选项偷换概念,广东省举办的是出口物资展多次举办商品交易会为国家换取外汇错误,选项偷换概念,广东省举办的是出口物资展 览交流会,广交会是国家举办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故选览交流会,广交会是国家举办的进出口商

25、品交易会。故选 A A。 6.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 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分析。(6 分) _ _ _ _ 【参考答案】上世纪【参考答案】上世纪5050年代的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小,现在的规模大。上世年代的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小,现在的规模大。上世纪纪5050年代主要以年代主要以 出口为主,当前的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并重。变化的原因: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市场需求出口为主,当前的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并重。变化的原因: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市场需求 旺盛;为了引领国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旺盛;为了引领国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满足全球经济发展

26、的需求。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 F级。级。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试题分析】解答此题, ,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 ,然后借助题干的要求分析材料然后借助题干的要求分析材料, ,找到设题的区找到设题的区 域域, ,圈出相关的信息圈出相关的信息, ,并分点进行概括。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并分点进行概括。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 ,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上世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上世 纪五十年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纪五十年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

27、么 。 这里包括两个问题,。 这里包括两个问题, 先先 看第一个问题看第一个问题, ,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上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世纪五十年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如材料如材料 一提到上世纪一提到上世纪5050年代年代19571957年年4 4月月2525日日, ,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 (简称广交刽简称广交刽) )。展出。展出 面积面积96009600平方米平方米, , 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红艺品、土特产品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红艺品、土特产品5 5个展馆个展馆, 13, 13个专业外贸总个专业外贸总 公司组织交易团参

28、展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 ,展示商品展示商品1 1万多种万多种, ,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 ,也也 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1919个国家和地区的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1200多位采购商多位采购商 到会。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到会。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8686万美元万美元, ,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20% , ,材料三提到材料三提到 当今的情况当今的情况181181个国家、地区、国际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组织与会, 3800,

29、3800多家企业参展。境外采购商多家企业参展。境外采购商70007000多位多位, , 累计意向成交累计意向成交711.3711.3亿美元亿美元, ,比首届进博会增长比首届进博会增长23%23%, ,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上世纪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上世纪5050 年代的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小年代的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小, ,现在的规模大;从材料一可知,上个世纪现在的规模大;从材料一可知,上个世纪5050年代对外贸易主年代对外贸易主 要是出口为主要是出口为主, ,而材料二提到当今而材料二提到当今20182018年我国时外贸易总体平稳年我国时外贸易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稳中有进, ,进出口规模这进出口规

30、模这 8 是第二个不同点。再看第二个问题是第二个不同点。再看第二个问题, ,即变化的原因即变化的原因, ,如材料三如材料三, ,采购商的超高人气表明中国采购商的超高人气表明中国 市场需求旺盛市场需求旺盛, ,更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真实写照, ,这是原因之一这是原因之一 , ,如中国举办国际进如中国举办国际进 口博览会口博览会, ,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扩大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扩大进口进口, ,是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国是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国 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的主动作为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的主动作为, ,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

31、力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 这是原因之二。这是原因之二。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远山是山东省文学院副院长张世勤的小说。此篇小说描述了青树命 运从失去父亲到红苗走到他身边,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实现人生的转弯。文中的“转 弯”既是道路的转弯,又象征着生活方式和心态的转变。而青树的人生转弯不仅具有个人意 义,也让读者思考其他大山里的人的生活该如何转变。选择远山作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材 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展示主人翁的优秀品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生活和人 生的转弯,这可以对很多处在迷茫期的青少年有所启发;二是小说人

32、生要善于不断转弯,只 有善于转弯, 放弃旧观念, 才能追寻到美好生活的主题符合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知识点上也满足高考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与 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的审美取向的要求,整体的理解难适合高三考生的理解和分析水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5 分)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连着下了数天的雨,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 今天天气放晴,雨后的阳光格外明媚,山谷间升起薄薄的雾霭,有一处山头上还 挂着几道炫炫的彩虹、今天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

33、父亲 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 未感觉到日子丝毫的单调,因为一切都有父亲在。 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牛车不住地颠簸、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 转弯。他不觉得这些弯有什么不好,转一个弯,就换一种风景,换一片不一样的树, 换一群不一样的鸟,换一壁不一样的花。对这条通往山外的路他早已烂熟于心。他回 过头,只看见一车的柴,并没有看见父亲。他再次深切地感受到,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9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原来还从未有过, 牛同他一样,熟悉这条山路,相信不用他跟着,牛也会自

34、己沿着这条山路悠悠地走出 去。 他用一根绵软的枝条轻轻抽在牛身上。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 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他想,牛对父亲看来也有感情了。他也再次想起父亲, 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很熟练地转过弯去,然后走上了那条长长的缓坡。 走完缓坡,又要转弯了,牛却又无缘无故地停了下来。他心里想,父亲没有了,不和 父亲在一起,就是不顺。这么想着,再次叹口气,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爹,转弯了。 这一说,牛竟然熟练地转过了弯儿。 他终于明白,数年来,每到转弯处的提醒,不单是提醒了父亲,也提醒了牛现在 到了转弯,他一言不发,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

35、。 接下来的路,他和牛就顺畅得多了。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像原来那么空荡荡的了,而 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蓝裤,红红的上衣,两眼充满着对大山的新 奇过去,出山进山,原本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艳的红。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他把木柴装车后,都要带上一点山货,常带 的是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既有点甜,又有点酸。口感好,很开胃。这些小红山果都 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带着不为卖钱,而是到山外后,摊在木柴一边,供人品尝。 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在摊子前转过来又转过去,盯着红红的山果,问他,卖 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他看着她,大方地

36、抓起一把,塞到她手里。女人的 脸红了一下,就像天又亮了一层。 第二天,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这个不稀罕,山里有的 是,摘都摘不过来,不值钱。她说,山里好吗?他说,很好,什么好吃的都有,红山 果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鸟、山鸡、野兔,山溪里还 有小鱼、小虾、小螃蟹,山树上樱桃、葡萄、山楂、石榴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她坐在空空的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红苗说,我 想告诉我爹,于是红苗面对群山,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 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

37、了几下眼皮。 10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青树说不打明天就没法出山了。 红苗说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 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那可不是。过 去我和爹每年都要种下不少树呢!红苗说那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给自己 说,转弯,转弯。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 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而现在,红苗让他到山外的小镇上采 买各种种子:树种,瓜果种,蔬菜种。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

38、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 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像过去那样 单调,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 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说我想给我爹说说。青树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 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又哞一声。 (选自洛阳晚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写“孤独的牛”像“一个小黑点”与后文对红苗“一抹鲜艳的红” 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主人公心境的变化和生活的转变。 B文中下划线句子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技

39、巧上是语带双关,既可以理解为牛 在青树提醒下顺畅地走山路,也可以理解为青树人生道路逐渐开始变化。 C作者用勤恳的牛在熟悉的路上需要提醒才知转弯,意在表达:在熟悉的生活 中,人往往也需要外在的提醒和引导,才可能打破僵化思维,走出新路。 D老牛可看作远山人的象征,它身上既有老一辈勤恳坚韧而顽固保守的性格特 征,又有像青树这样年轻一辈人勤劳踏实而主动进取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C 级、级、D D 级。级。 【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

40、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试题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 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 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 D 项,青树勤劳踏实可以在文章中看出,项,青树勤劳踏实可以在文章中看出, 但是并不能看到他怎么主动进取,相反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但是并不能看到他怎么主动进取,相反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 一套步调

41、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一套步调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 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后来的变化也不是主动变化,而是红苗的提醒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后来的变化也不是主动变化,而是红苗的提醒 11 和指点,才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另外,文章也没有明显的交代或暗示老一辈顽固保和指点,才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另外,文章也没有明显的交代或暗示老一辈顽固保 守。故选守。故选 D D。 8文章除了刻画青树这一形象外,还写了姑娘红苗,请结合文章内容,试着分析红 苗这一形象特征。(6 分) _ _ _ _

42、 【参考答案】红苗是一名有思想的姑娘。勤劳能干。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参考答案】红苗是一名有思想的姑娘。勤劳能干。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 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头脑灵活,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看到青树带的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头脑灵活,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看到青树带的 山果萌生了卖山果的想法,面对青树的不解,她的解释是可以卖山果种果树,把山果萌生了卖山果的想法,面对青树的不解,她的解释是可以卖山果种果树,把 山里常见的山果运往山外使之成为可以赚钱的商品;有眼光有主见。面对山里人习以为山里常见的山果运往山外使之成为可以赚钱的商品;有眼光有主见。面对山里人习以为 常

43、的山果,她看出潜在的赚钱机会,她还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主动选择我转弯了,常的山果,她看出潜在的赚钱机会,她还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主动选择我转弯了, 并因此也找到自己的幸福。并因此也找到自己的幸福。 【命题立意】本【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D级。级。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试题分析】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 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

44、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 总结。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章内容,试着分析红苗这一形象特征,此题从主要性格聪总结。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章内容,试着分析红苗这一形象特征,此题从主要性格聪 慧勤劳灵活有主见的角度概括人物红苗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慧勤劳灵活有主见的角度概括人物红苗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 进行分析。结合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进行分析。结合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 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分析,说明红苗勤劳,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分析,说

45、明红苗勤劳,有眼光。有眼光。 结合红苗说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结合红苗说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 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 ?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 ?那可不是。过去我那可不是。过去我 和爹每年都要种下不少树呢和爹每年都要种下不少树呢! !红苗说那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等分析,说明红苗头脑灵红苗说那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等分析,说明红苗头脑灵 活,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红苗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计要跟着青活,对外

46、界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红苗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计要跟着青 树进山了,说明她有眼光,有主见。先概括红苗的形象特点,再结合小说的情节,分点回树进山了,说明她有眼光,有主见。先概括红苗的形象特点,再结合小说的情节,分点回 答。答。 9文章中多次出现“爹,(我)转弯了”,请结合文本试着概述“转弯”的几层意 思。(6 分) _ _ _ _ 【参考答案】故事情节的转弯。情节发展变化【参考答案】故事情节的转弯。情节发展变化父亲在世,青树在后边提醒父亲,父亲在世,青树在后边提醒父亲, 父亲去世青树在牛后边提醒。在山里赶路,需要转弯,人也需要转弯。文中人物生活的父亲去世青树在牛后边提醒。在山里赶路,需要转弯,人也需要转弯。文中人物生活的 转弯。青树在红苗的提醒和帮助下,完成了从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打柴为生的生转弯。青树在红苗的提醒和帮助下,完成了从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打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考前押题(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