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6313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3 页 2020 年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32.0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蔗糖溶于水 C. 炸药爆炸 D. 钢水铸成钢锭 2. 下列网红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可口可乐 B. 珍珠奶茶 C. 旺仔牛奶 D. 果粒橙汁 3. 喝牛奶有助于补钙,人体缺钙容易引起( ) A. 贫血 B. 坏血病 C. 夜盲症 D. 佝偻病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银不是银 B. 干冰不是冰 C.

2、烧碱不是碱 D. 纯碱不是碱 5.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放置试管 B. 测氧气含量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酸碱度 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3 个铵根离子:34 : B.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五个氢原子:5 D. 硫酸钾的化学式:4 7. 去年澳大利亚的山火持续燃烧了四个月, 损失惨重,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防火很重要。 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 ) 第 2 页,共 13 页 A. 隔离空气 B. 隔离可燃物 C. 降低可燃物温度 D. 开辟运输水的道路 8.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

3、合后,不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 ) A. 3、NaCl、HCl B. 24、2、3 C. 3、23、2 D. 4、NaOH、24 9. 每年 5 月都是栀子花开的季节,栀子花开香飘四溢,这体现了( ) A. 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分子之间有间隙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 2 = 23+ 2 B. 4 + 32 ; 点燃 223 C. + 2 = 2+ 2 D. 23+ 12= 3 +2 11. 如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仍能精确表示 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 ) A. 500mL B.

4、36.5 C. 1.19/3 D. 37% 12.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B.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是2 C. 该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D. 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3. 每年 5 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治疗手足 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8115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阿昔洛韦含有 4个元素 B. 阿昔洛韦分子中 C、O原子个数比为 8:11 C. 每个阿昔洛韦分子中含有 27 个原子 D. 阿昔洛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4. 下

5、列物质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 氨水和盐酸 B.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 C. 稀硫酸和铁锈 D. 烧碱和硫酸铜溶液 15. 下列鉴别物质的实验和除去杂质的实验,明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A 鉴别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滴加石蕊溶液 B 鉴别硬水与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 C 除去 KC1固体中的3 加入2并加热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第 3 页,共 13 页 A. A B. B C. C D. D 16. 向一定量()2溶液中逐渐加入4溶液至过量。则如图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16.0 分) 17. 当前,既要做好新冠疫情防护,又要抓好农耕生产。 (1)农耕需要的化肥供应不能误。为避免小麦生长期倒伏,可以施用下列肥料中的 _(填序号)。 A.(2)2 B.(4)24 C.3(4)2D.3 (2)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瘪种会漂浮。氯化钠溶液 中的微粒有_(填微粒符号)。 (3)酸雨会导致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加入_可改良土壤,调 节土壤的 pH。 A.生石灰 .熟石灰 .石灰水 .石灰石 (4)农作物小麦、稻米、马铃薯都含有的营养素是_。 A.糖类 .油脂 .维生素 .蛋白质 18. 今年 2 月以来“2019 “席卷全球,全人类

7、都在与此恶魔作斗争。 (1)万盛多普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医用口罩采用纺粘非织造布制成,鼻夹 采用可塑性塑料制成,塑料属于_(填序号)。 A.金属材料 .合成材料 .高分子材料 (2)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试剂。 其中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 84 消毒 液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氯化钠和水,请写出他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医用酒精的也是一种消毒剂,其主要成分乙醇还可以作为燃料,请写出乙醇燃 烧的化学方程式_。 19.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1)下列物质的大量排

8、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_(填序号)。 A.氮气 .二氧化硫 .固体粉尘 .工业废水 (2)某工厂排放工业污水,可向其中加入_(填物质名称)来处理恶臭。 (3)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_(填序号) A.氢气无毒 .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高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氢气的制取成本低,经济可行 (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节能低碳从小事做起!”“低碳走进万家,节能 环保我参加!”上述环保宣传语中的“碳”是指_。 20. 3和 K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4 页,共 13 页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3

9、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3和 KCl 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3溶解度曲 线的是_.(填 m或)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3和 KCl 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x,则 x 的 取值范围是_ (3)10时,131g 饱和 KCl 溶液,蒸发 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 KCl 晶体 的质量为_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 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

10、列中的_(填字母 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生石灰固体 .冰块 D.硝酸铵固体 .浓硫酸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测定: 取稀硫酸 50g于烧杯中, 逐滴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2%的氢氧化钡溶液并振荡,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的 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加()2溶液50g时, 烧杯内溶液的pH_7(填“”“”或“=”) (2)求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 (3)滴加()2溶液至 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 精确到0.01%) 四、推断题

11、(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22. 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在反应中起_作用。 (2)蓝色沉淀属于_(填“酸”、“碱”或“盐”)。 第 5 页,共 13 页 (3)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4)上述转换关系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1.0 分) 23.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选用装置 A制取氧气,缺少的仪器是_。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 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_。 (3)装置 C中为电解水的实验,常用_检验 b 气体。 (4)实验不能用

12、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 写出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 24. 菠菜中含有草酸, 将草酸晶体隔绝空气加热, 使其完全分解, 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 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 CO;猜想二:只有2;猜想三:_。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1 所示实验验证猜想。 无水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189.5分解。根据此信息, 你应选择的加热装置为图 2 中_(填“A”或“B”)。 该装置中乙的作用为_,末端气球的作用为_。 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填字母序号)。 .装入药品 .点燃丙处的酒精喷灯

13、.检查装置气密性 .点燃加热装置中的酒精灯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猜 想_正确。 第 6 页,共 13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干冰升华是水的三态变化,蔗糖溶于水是溶解过程,钢水铸成钢锭是它的 三态变化三者均未生成新物质, 是物理变化, 只有炸药爆炸是物质的燃烧生成了新物质, 是化学变化 故选 C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此知识进行判断分 析即可 此题是对化学变化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知道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基础性知 识考查题 2.【答案】A 【解析】解: A、可口可乐是均一稳定

14、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A正确; B、珍珠奶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 B错; C、旺仔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 C 错; D、果粒橙汁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 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 变化,要与悬浊液、乳浊液区分开。 3.【答案】D 【解析】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贫血是缺铁元素引起 的,故选项错误。 B、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 C引起的,故选项错误。 C、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 A引起的,故选项错误。 D、钙

15、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 钙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 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其化学式为:Hg,故选项说法正确。 B、干冰不是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2,冰是固态的水,故选项说法 正确。 C、 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 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属于碱, 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纯碱

16、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2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 物,属于盐,不是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 的关键。 第 7 页,共 13 页 5.【答案】A 【解析】解:A、洗涤干净的试管可倒放在试管架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 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 热量及时

17、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 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 的 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 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图 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放置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 的物质为非气态。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8、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 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3 个氨根离子可以表示为34 :,该选项正确;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16前面应该有“+”,该选项不正确; C、5 个氢原子可以表示为 5H,该选项不正确; D、硫酸钾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4,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每个氨根离子带 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荷;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 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 1个原子, 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 硫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

19、物中元素化合价代 数和为零可知,硫酸钾中钾原子和硫酸根的个数比是 2: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 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7.【答案】B 【解析】解: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是为 了清除可燃物,隔离可燃物。 故选:B。 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

20、:A、3与 NaCl、HCl混合产生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一定会出 现沉淀,故选项错误。 B、24、2混合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一定会出现沉淀,故选项 第 8 页,共 13 页 错误。 C、23、2混合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一定会出现沉淀,故选项错误。 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混合能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镁和水,若硫酸过量,不会出现沉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和后,不一定会出现沉淀,有酸存在的组合,要考虑组内 物质混合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酸,据此结合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 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难溶

21、于酸的沉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栀子花开香飘四溢,是因为栀子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 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栀子花香。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 同同不不”,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 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

22、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 + 22 ; 点燃 34,故选 项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D、碳酸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 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 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1.【答案】B 【解析】解:.这瓶浓盐酸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

23、分盐酸后,其体积不再为 500mL; B.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多次打开瓶盖, 部分氯化氢气体挥发出来, 造成盐酸的密度变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多次打开瓶盖,部分氯化氢气体挥发出来,造成盐酸的溶质质量 分数变小。 故选:B。 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 主要考查了浓盐酸的挥发性以及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会处理信息的能 力。 12.【答案】D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 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 + 2 ; 催化剂 2+ 22。 第 9 页,共 13 页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反应物是

24、CO、NO,都属于氧化物,故 A正确;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图中单质的化学式是2,故 B正确; C、反应前的 CO、NO 都是有毒气体,而反应生成的2与2都属于无毒气体,该反应 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故 C 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D 不正确。 故选:D。 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的反应由 2个 CO 分子与 2个 NO 分子发生 反应,生成 2个2分子和 1个2分子,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 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3.【

25、答案】C 【解析】解:.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阿昔洛韦含有 4种元素,选 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阿昔洛韦分子中 C、O原子个数比为 8:3,选项说法错误; C.1个阿昔洛韦分子是由 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5 个氮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 则每个阿昔洛韦分子中含有 27 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D.阿昔洛韦中 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8):(1 11):(14 5): (16 3) = 96:11:70:4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26、;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解:.氨水是一种碱,盐酸属于酸,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氯化铵,同时生 成水,属于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该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该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 反应,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是一种盐,该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据此判断。 要想解答好这类

27、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15.【答案】C 【解析】解:A、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分别能使石蕊溶液变 红色、变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 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能达到实 验目的。 C、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 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 实验目的。 第 10 页,共 13 页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

28、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 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 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 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 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6.【答案】C 【解析】解:A、()2溶液显碱性,向一定量()2溶液中逐渐加入4溶液 至过量,氢氧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碱性逐渐变弱, 故选项错误。 B、()2溶液显碱性,向一定量()2

29、溶液中逐渐加入4溶液至过量,氢氧 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一直按一定比例增加, 故选项图象错误。 C、()2溶液显碱性,向一定量()2溶液中逐渐加入4溶液至过量,氢氧 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导电 性变为 0,继续滴加硫酸铜溶液,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强,故选项图象正确。 D、原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水,开始时溶剂的质量不可能为 0,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根据向一定量()2溶液中逐渐加入4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

30、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碱的化学性质,正 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 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7.【答案】D :、;、2 B A 【解析】解:(1)为避免小麦生长期倒伏,应施用含钾元素氮肥肥料;故填:D。 (2)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溶剂是水,水 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填::、;、2; (3)熟石灰的碱性比较弱、价格比较低的,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填:B; (4)农作物小麦、稻米、马铃薯都含有的营养素是糖类;故填:A。 (1)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结构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与

31、用途来分析; (4)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本题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 18.【答案】BC +1 + 2 = + 2 +2 25 + 32 ; 点燃 22+ 32 【解析】解:(1)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属于 该分子材料;故填:BC; (2)在次氯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有: (+1) + + (2) = 0, = +1;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混用生 成一种有毒气体氯气(2),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 + 2 +2.故填:+1; + 2 = +

32、2 +2; 第 11 页,共 13 页 (3)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25 + 32 ; 点燃 22+ 32。 (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答案】A 活性炭 D 二氧化碳 【解析】解:(1)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二氧化硫会造成空气污染与酸雨;固体粉尘属 于粉尘污染;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填:A;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 (3).氢气无毒,正确;

33、 B.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高,正确;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正确; D.制备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成本很高,错误。 故选:D; (4)上述环保宣传语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1)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饿吸附性来分析; (3)根据氢气的性质与制备原理来分析; (4)根据低碳的含义来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 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答案】m 34.0 37.0 3.1 CD 【解析】解:(1)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确定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而氯 化钾的

3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 m能表示3溶解度曲线 (2)从溶解度表格中找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的范围有相同值的区域,在 20 30温度范围内溶解度有相同值的可能,在该温度范围内它们的溶解度相同的 可能范围是34.0 37.0 g (3)10时,KCl 的溶解度为 31g,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故蒸发 10g 水后,再降 温到10,可析出 KCl 晶体的质量为3.1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冰块、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 热,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1);(2)34.0 37.0;(3)3.

35、1;(4) (1)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与不明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2)从溶解度表格中找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的范围有相同值的区域,在 20 30温度范围内溶解度有相同值的可能 (3)由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计算出蒸发 10g 水后可析出 KCl 晶体的质量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和应用 21.【答案】 0.88% 第 12 页,共 13 页 【解析】解:(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

36、当氢氧化钡溶液为 50g 时,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 溶液呈酸性, ;(2)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92%;(3)0.88%。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 已有的知识进行。 22.【答案】催化 碱 2 + = ()2 + 24= 4+ 2 置换 【解析】解:(1)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C和 E 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 C 是水,E 是氧化钙,B就是氧气,氧气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所以 D是氧化铜,氧化铜 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

37、钙,经过 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A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 (3)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2 + = ()2, 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 24= 4+ 2; (4)上述转换关系中,过氧化氢分解生成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催化; (2)碱; (3)2 + = ()2; + 24= 4+ 2; (4)置换。 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和 E 反

38、应生成氢氧化 钙,所以 C是水,E 是氧化钙,B 就是氧气,氧气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所以 D 是氧化 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 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 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应该伸入液面以下 带火星的木条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 23+ 2 = 2 + 2 + 2 【解析】解:(1)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实验室若选用 装置 A制

39、取氧气,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 (2)装置制取气体时, 长颈漏斗应该伸入液面以下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 出;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 1:2,氧气具有助燃性, 所以装置 C中为电解水的实验,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 气体; (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所以 D 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 第 13 页,共 13 页 定律的原因是: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化学方程式为: 23+ 2 = 2 + 2 + 2。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长颈漏斗应该伸入液面以下; (3)带火星的木条; (4)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40、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23+ 2 = 2 + 2 + 2。 (1)根据 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进行分析; (2)根据 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应该伸入液面以下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 漏斗逸出进行分析; (3)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 1:2,氧气具有助燃 性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 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 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4.【答案】CO、2 A 吸收二氧化碳 收集尾气 c、a、d、b 三

41、【解析】 解: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只有 CO; 猜想二: 只有2; 猜想三: CO、 2。 故填:CO、2。 (2)无水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189.5分解。根据此信息, 应选择的加热装置为图 2中的 A,是因为该装置能够防止固体熔化后下流。 故填:A。 该装置中乙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检验一氧化碳产生影响,末端气球的作 用为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故填:吸收二氧化碳;收集尾气。 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c、a、(产生气体后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一氧 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b。 故填:c、a、d、b。 甲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 二氧化碳,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猜想三正确。 故填:三。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一氧化碳有毒,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会发生爆炸。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