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2020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5642 上传时间:2020-06-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河池市2020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广西河池市2020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广西河池市2020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广西河池市2020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广西河池市2020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下列 2019 年的中国科技变化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背之旅 B “云轨”无人驾驶系统 C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 D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魂芯二号 A”在中国设计制备成功 2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的是( ) A烟雾缭绕 B尘土飞扬 C品红扩散 D柳絮紛飞 3要使菜园里蔬菜的叶长得好,应施用的肥料是( ) AC

2、O(NH2)2 BCa(H2PO4)2 CKCl DK2SO4 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 21% C氧气可以跟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食物腐败是氧气造成的 5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 括:CO,CH3OH(甲醇) ,HCHO(甲醛) ,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 这一信息可以推测( ) A “百武”普星至少含有 C、H、N、O 元素 B “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 C “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 “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6下列含氯物质的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

3、低的是( ) A用于漂白杀菌的次氯酸钠(NaClO) B用于鱼塘的增氧剂(ClO2) C用来调味的食盐(NaCl) D氯气(Cl2) 7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 0.91.5 B唾液 6.67.1 C尿液 4.78.4 D胰液 7.58.0 8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二氧化锰 C硝酸铵 D氯化钠 9 某市自 2018 年 11 月 20 日起在部分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下列不属于燃放烟花爆竹造 成的危害或影响的是( ) A噪音污染 B空气污染 C安全隐患 D温室效应 10如图所

4、示,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 ”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剂验证 11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 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稀硫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B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CA 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D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1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铁丝在 O2

5、中燃烧 B 稀释浓硫酸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称量 NaCl 13下列生活常识中,正确的是( ) A电线着火可用水扑灭 B鉴别羊毛、棉线、涤纶可用燃烧法 C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使用 D野炊时把锅架高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 14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 C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5如图描述的是某种变化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变化中一定放出热量 B该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C可能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D

6、可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16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 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有火星四射现象 C把适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17下列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要求 相关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 KOH 溶液、KCl 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B 除杂 NaCl 溶液(CuCl2) 过量 NaOH 溶液 C 分离 铜粉和铁粉 磁铁吸 D 比较 铝和硬铝的硬度 相互刻画 AA BB CC DD 18下列属于

7、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酒精 B石油 C沼气 D氢能 19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是( ) ANa+、SO42 、OH BK+、Cu2+、OH CZn2+、Na+、Cl DBa2+、H+、NO3 20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有关图示错误的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26 分)分) 21 (5 分)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O2 符号的意义 2 个氯原子 氦气 三氧化硫中硫 元素的化合价 为+6 硝酸铁 22 (6

8、 分)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用序号填空。 熟石灰二氧化碳水食醋石墨氮气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2)2B 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3)可除去锅中水垢的是 。 (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可做食品保护气的是 。 (6)使正常雨水呈酸性的物质是 。 23 (10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温下6号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 。 (2)若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填“”或“” )位置。 (3)某物质经过检测,只含有 8 号元素,则该物质 (填序号) 。 A一定是单

9、质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 (4)纵行中,H、Li、Na 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 ,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 ; 横行中,Li、Be、B 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 ,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 。 (5)请用上述周期表中所给元素组合成的物质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4 (1 分)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酸河形成的原因 是发生了如下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 R 的化学式为 。 25 (4 分)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10、2)P 点时,A、C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可能”或“一定” )相等。 (3)A 物质中混有少量 C 物质,将 A 物质提纯的方法是 。 (4)若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 。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12 分)分) 26 (6 分)2018 年 12 月 11 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了一则微视频广西一分钟 。 (1)一分钟,184 人在桂林山水间自在畅游。漓江的水清澈透明,若想鉴别漓江水属于 硬水或软水,可

11、以使用 。 (2)一分钟,556 袋柳州螺蛳粉通过电商售出。螺蛳粉的主要成分粉属于六大营养 素中的 。 (3)一分钟,产出 33.4 吨糖。榨糖中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 。 (4)一分钟,完成植树造林 4491 平方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可以把 能转化 为 能。 (5)一分钟,体会壮乡美味。品尝美食后用洗洁精清洗碗盘,属于 作用。 27 (6 分) 如图图示中 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 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 G 为蓝色沉淀。 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一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E 的化学式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四个反应中属

12、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4)H 的一种用途 四、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四、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16 分)分) 28 (8 分)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 。 (2) 写出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 若用F装置收集, 验满的方法是 。 (3)要制取较纯净的 CO2,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 。 (4) 用 H 装置可制造有趣的 “化学喷泉” 。 将胶头滴管中的 NaOH 溶液挤进圆底烧瓶后, 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 烧瓶内 CO2换成下列四种

13、气体中的 (填序号)仍可产生“喷泉”现象。 ASO2 BH2 CCO DHCl 29 (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 1 所示实验,并 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Cl、Na2CO3和 HCl。 猜想 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 猜想 3:废液中的溶质是 NaCl 和 HCl。 猜想 4: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 1 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 3 成立:根据盐酸性质,小王选择如图 2 所示五种不同类

14、别物质,请写 出 X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勇取少量废液于试管,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 解,于是小勇认为猜想 3 正确,请你评价小勇的结论 。 (3)小丽为验证猜想 4 成立,可选择的试剂是 。 (4)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猜想 4 的废液中得到纯净 NaCl 晶体,小芳设计了如下 方案:在废液中加入适量 Ca(NO3)2溶液,过滤、对滤液蒸发结晶。请评价该方案是 否可行,理由是 。 【反思与交流】灭火器所用药品均为浓溶液,原因是 。 五、计算题(共五、计算题(共 6 分)分) 30 (6 分)某工厂化验室用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量石油产

15、品中的残余硫酸反应(该 产品中其他物质不与 NaOH 反应)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关 系如图所示。 (1)该反应是把 滴入 中反应。 (2)图中 A 点表示的意义是 。 (3)A 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 g。 (4)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2020 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 (2 分)下列 2019 年的中国科技变化属于化学研究领域

16、的是( ) A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背之旅 B “云轨”无人驾驶系统 C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 D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魂芯二号 A”在中国设计制备成功 【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 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解答】解:A、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主要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故选项错误。 B、 “云轨”无人驾驶系统,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 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

17、体燃料一甲醇, 属于利用化学制取新物质, 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D、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魂芯二号 A”在中国设计制备成功,属于信息技术学研究 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物质的性质、 组成、 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 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 (2 分)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的是( ) A烟雾缭绕 B尘土飞扬 C品红扩散 D柳絮紛飞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

18、记为: “两小运间,同 同不不”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 烟雾缭绕是宏观物质变化的现象, 不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 故选项错误。 B、尘土飞扬,是宏观物质的变化,不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C、品红扩散,是由于品红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正确; D、柳絮紛飞,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 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 (2 分)要使菜园里蔬菜的叶长得好,应施用的肥料是( ) ACO(

19、NH2)2 BCa(H2PO4)2 CKCl DK2SO4 【分析】根据氮肥的作用回答本题。 【解答】解:氮肥能促进茎叶浓绿,促进叶的生长。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A 正确;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B 错; C、KCl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C 错;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D 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肥的作用和分类。 4 (2 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 21% C氧气可以跟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食物腐败是氧气造成的 【分析】根据氧气

20、的性质、用途和在空气中的含量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燃料,故 A 说法不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21%,故 B 说法不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故 C 说法不正确; D、食物腐败是氧气造成的,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氧气的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在 空气中的含量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5 (2 分)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 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 ,HCHO(甲醛) ,HC

21、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 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 ) A “百武”普星至少含有 C、H、N、O 元素 B “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 C “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 “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分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物质由固态、液态和气态; D、有毒物质中不可能存在生命。 【解答】 解: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百武”彗星喷出气体包括: CO, CH3OH(甲醇) , HCHO(甲醛) , 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 可确定它至少含有的元素;故对; B、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 ,HCHO(甲醛) ,

22、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 和水蒸气,都属于化合物,所以不能确定有单质;故错; C、也可能是固态,故错; D、 “百武”彗星中存在大量的有毒物质,在有毒物质的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生命;故错。 故选:A。 【点评】本题利用所给的信息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以及如何区分纯 净物和混合物等一些相关的知识 6 (2 分)下列含氯物质的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用于漂白杀菌的次氯酸钠(NaClO) B用于鱼塘的增氧剂(ClO2) C用来调味的食盐(NaCl) D氯气(Cl2)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 选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即可解

23、答。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A、次氯酸钠(NaCl0)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a+(2)0;a+1 B、增氧剂(C10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b+(2)20;b+4; C、食盐(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c0;c1; D、氯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因此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食盐(NaCl)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 题能力。 7 (2 分)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 0.91.5 B唾液 6.67.1 C尿

24、液 4.78.4 D胰液 7.58.0 【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 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即可。 【解答】解:A、胃液的 pH 范围为 0.91.5,小于 7,显酸性。 B、唾液的 pH 范围为 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尿液的 pH 范围为 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胰液的 pH 范围为 7.58.0,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 pH 最小,酸性最 强。 故

25、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2分)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该物质是 ( ) A氢氧化钠 B二氧化锰 C硝酸铵 D氯化钠 【分析】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U 形管中红 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难溶于水,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正确

26、。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 U 形管中出现左高右低的原理(溶于水吸热)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9 (2 分)某市自 2018 年 11 月 20 日起在部分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不属于燃放烟 花爆竹造成的危害或影响的是( ) A噪音污染 B空气污染 C安全隐患 D温室效应 【分析】燃放烟花爆竹营造了更加喜庆的节日气氛的同时,给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燃 放烟花爆竹会引起火灾或爆炸;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会产生噪音 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

27、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有爆炸声,会造成噪音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能污染空气,故选 项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爆炸可能造成人员炸伤,也可能引发火灾,所以存在安全隐患,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造成的,与燃放烟花爆竹关系不大,故选项符 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环境污染问题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了解燃放烟花爆竹对环 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 (2 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 ”表示相互能反应)

28、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剂验证 【分析】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选 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选项说法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

29、使用澄清石灰水,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 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特征等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2 分)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 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稀硫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B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CA 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D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分析】由已知: “在质量相等、

30、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 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 : A、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 B、根据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分析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关系; C、根据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分析判断 D、根据方程式分析: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二者反应结束后,可能金属都有剩余,也 可能锌恰好反应完 铁有剩余。 【解答】解:A、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由图象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硫酸均反应 完,故 A 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可知每 56g 铁生成 2g 氢气,根据化学方 程式 Zn+H2SO4ZnSO4+

31、H2,可知每 65g 锌反应生成 2g 氢气;由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 同,消耗金属的质量一定不相等,故 B 错误; C、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锌用的时间短,所以 A 表示锌和稀 硫酸的反应曲线,故 C 错误; D、 由方程式分析可知: 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反应消耗锌的质量较多, 如果锌恰好反应, 则铁有剩余;或者金属都有剩余,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象对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考查,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12 (2 分)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铁丝在 O2中燃烧 B 稀释浓硫酸 C 读取液体体积 D

32、 称量 NaCl 【分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 。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C、量取液体时,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 小。 D、化学药品不可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会污染药品,腐蚀托盘。 【解答】解: A、 火星四射, 熔化溅落的生成物, 温度较高, 如果无水, 则会炸裂瓶底。 图中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注意: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否则 会有危险。图中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D、为防止

33、药品污染和腐蚀托盘,两边托盘都应加垫纸片。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量筒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记忆铁在氧 气中的反应现象和注意事项。 13 (2 分)下列生活常识中,正确的是( ) A电线着火可用水扑灭 B鉴别羊毛、棉线、涤纶可用燃烧法 C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使用 D野炊时把锅架高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 【分析】A根据电线着火的灭火措施来分析; B根据物质组成与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燃气不充分燃烧 的产物来分析; D根据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A电线着火不可用水扑灭,以免发生触电,选项说法错误;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

34、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 燃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涤纶燃烧无烧焦羽毛的气味和烧纸的气味,可用燃烧法鉴别, 选项说法正确; C 燃气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 所以不能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方便使用,以防造成煤气中毒,选项说法错误; D野炊时把锅架高是为了用火焰的外焰部分给铁锅加热,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 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4 (2 分)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

35、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 C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进行解答; B、根据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 同解答; C、根据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解答;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正确; 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 错误; 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食醋

36、,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气 味;闻到不同的气味,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正确。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 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5 (2 分)如图描述的是某种变化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变化中一定放出热量 B该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C可能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D可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分析】观察变化的过程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变化的特征、能量的变化、 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37、。 【解答】解:A、由变化的过程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大了,在变化中一定吸收热量。故 A 错误; B、由变化的过程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里变化,不可能是化学变化,故 B 错 误; C、由变化的过程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里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 C 错误; D、由变化的过程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大了,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通过观察变化的过程,分析变化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2 分)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 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38、有火星四射现象 C把适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分析】 A、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 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燃烧,不会有火星 四射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把适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

39、的水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 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 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7 (2 分)下列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要求 相关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 KOH 溶液、KCl 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B 除杂 NaCl 溶液(CuCl2) 过量 NaOH 溶液 C 分离 铜粉和铁粉 磁铁吸 D 比较 铝和硬铝的硬度 相互刻画 AA B

40、B CC DD 【分析】A、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 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B、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 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KOH 溶液、KCl 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分别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红 色、无色,可以鉴别,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B、CuCl2能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 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

41、,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错误。 C、铁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进行分离,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铝和硬铝的硬度,故选 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8 (2 分)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酒精 B石油 C沼气 D氢能 【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 发利用后,

42、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 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A、酒精可用粮食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 确。 C、沼气能用人畜的粪便、植物的秸秆、杂草等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D、氢能可用水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 的角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2 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是( ) ANa+、SO42 、OH BK

43、+、Cu2+、OH CZn2+、Na+、Cl DBa2+、H+、NO3 【分析】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如离子之间在碱性条件下不发生 任何反应,则能大量共存,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过量存在。 【解答】解: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溶液显碱性。 A、三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且 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 选项正确; B、Cu2+、OH 结合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 三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 可大量共存, 但是该溶液不一定显碱性, 故选项错误; D、H+、OH 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

44、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 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20 (2 分)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有关图示 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 铜强, 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 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 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 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铁才

45、能与硝酸 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故铜的质量先为 0,后不断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 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 56 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 216 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先减少,则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先增 大;后随着与铁发生反应,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最终减少至 0,故选项图象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 56 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 216 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先减少;然后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 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6、Fe+Cu(NO3)2Fe(NO3)2+Cu,由反 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 56 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再减少;但 与等质量的铁反应,第二个过程溶液减少的质量不如第一个过程多,完全反应后不再发 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原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两种溶质,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 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三种;至完全反应,溶质是硝酸铜、 硝酸亚铁, 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 此过程中溶质为硝酸亚铁、 硝酸铜,至完全反应,溶质是硝酸亚铁,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

47、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的化 学性质,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 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26 分)分) 21 (5 分)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O2 2Cl He O3 Fe(NO3)3 符号的意义 2 个氧离子 2 个氯原子 氦气 三氧化硫中硫 元素的化合价 为+6 硝酸铁 【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 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

48、个该离子,就在其 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硝酸铁中硝酸根显1 价,铁元素显+3 价,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 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 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O2 可表示 2 个氧离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