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年5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133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年5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年5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年5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年5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年5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14 分)分) 1 生活即化学, 生活中有很多变化都蕴含着化学原理,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高粱酿酒 B干冰升华 C燃放烟花 D牛奶发酵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C向生石灰中加入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D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留有划痕 3下列各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性质作溶剂 B铁丝燃烧

2、吸收产物以防止污染 C稀释浓硫酸作反应物 D燃烧的条件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 4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A分子分解成原子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 AAr、Au BCH4、HCl CSi、CO2 DNaCl、CuSO4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澄清洁净的矿泉水是纯水 B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C水与冰块混合得到化合物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7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B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

3、和稀盐酸 C用水区分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棉纱线和羊毛线 8图甲是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x 的值为 8 B图乙中的 9 表示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图乙中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g D等质量的 O2和 F2,F2含有的原子数目较少 9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3g B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C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左盘称量 D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4、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11能在 pH 为 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K2SO4、NaNO3、NH4Cl 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 DFeCl3、CuSO4、NaC1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物质是( ) A铜 B氧化铝 C镁 D氧化铜 13下列选项中的操作,与图象不能相对应

5、的是( ) A向一块表面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 B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4在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4%,将该气体 10g 通过足量的灼 热的 CuO 粉末, 完全反应后, 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 A15g B6.7g C30g D20g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5 (3 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

6、3) 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地壳中金属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 。 16(3 分) 甲烷和乙醇都可以作为燃料, 但甲烷易被压缩而乙醇不易被压缩, 原因是 ; 从微观上看甲烷分子的构成是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3 分)在 Cu(NO3)2、Al(NO3)3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 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 属离子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填“大”或“小” )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 18 (2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能使乙的饱和溶

7、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的一种方法是 ;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 t2降温到 t1时,析出固体 的质量为甲 乙(填“” 、 “”或“” ) ;t3时,将 75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19 (3 分)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 和反应条件略去) 。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B 是红棕色固体;E 是我国制碱工 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 。则 C 的化学式为 ;化学方程 式:为 ;为 。 20 (2 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 ;将 50g 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 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

8、 218g 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 质量是 。 三、简答题(共三、简答题(共 10 分)分) 21 (2 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如何除去铁表面的锈呢? 22 (3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与 A 装置相比,B 装置有什么优点? 。 写出用 C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可用 D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并验满二氧化碳,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23 (2 分)已知:2Na2O2+2H2O4NaOH+O2;Na2O2+2CO22Na2CO3+

9、O2实验室敞口 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 (1)加水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如何检验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 (请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和结论) 24 (3 分)除去 NaCl 溶液中 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加过量的 NaOH 溶 液; 加过量 BaCl2溶液; 过滤; 加适量的盐酸; 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 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 (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 (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 (2)上述试剂中 Na2CO3不能用 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 。 (3)上述

10、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所得 NaCl 溶液中含哪些杂 质? 。 四、综合应用题(共四、综合应用题(共 10 分)分) 25 (10 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 。 (2) 因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 (填化学用语) , 故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但也因为构成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请举一个例子,说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化 学性质 。 (3)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CO2和 CO。 A、B 装置中应分别盛放什么试剂? 。 若原混合气体中含有 CO,可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

11、写出 D 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称取 12.5g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 入 50g 稀盐酸,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58.1g (不 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2020 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14 分)分) 1 (1 分)生活即化学,生活中有很多变化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

12、化的是 ( ) A高粱酿酒 B干冰升华 C燃放烟花 D牛奶发酵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牛奶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

13、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1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C向生石灰中加入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D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留有划痕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生石灰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 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选项说法 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选项说法正确; D一般,

14、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纯铜表面 留有划痕,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合金的特点等,难度不大。 3 (1 分)下列各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性质作溶剂 B铁丝燃烧吸收产物以防止污染 C稀释浓硫酸作反应物 D燃烧的条件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 【分析】结合实验过程与原理,根据水的用途和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水是反应物,故错误; B铁丝燃烧过程中生成物降落会炸裂瓶底,水起到了冷却降温的作用,故错误; C稀释浓硫酸中,水是溶剂,故错误

15、; D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热水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实验 进行。 4 (1 分)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A分子分解成原子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考虑:在不断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等。 【解答】解:由于构成氨水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与人的嗅觉细胞 接触,会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5 (1 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原

16、子构成的一组是( ) AAr、Au BCH4、HCl CSi、CO2 DNaCl、CuSO4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 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 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 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Ar、Au 分别属于稀有气体单质、金属单质,是由氩原子、金原子直接 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 CH4、 HCl 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分别是由甲烷分子、 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故选项错误。 C、Si 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

17、接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 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D、NaCl、CuSO4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 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 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 (1 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澄清洁净的矿泉水是纯水 B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C水与冰块混合得到化合物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分析】A、根据澄清洁净的矿泉水的组成分析; B、根

18、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澄清洁净的矿泉水常含有一些矿物质,不是纯水,故 A 说法不正确; B、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8,故 B 说法不正确; C、水与冰块混合得到化合物,故 C 说法正确;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会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 D 说 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的水净化、电解、组成、蒸发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课 本中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7 (1 分)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19、B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 C用水区分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棉纱线和羊毛线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 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有酒的气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 白醋,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硫酸和稀盐酸均显酸性,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 低,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棉纱线和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

20、 的是棉纱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 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8 (1 分)图甲是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x 的值为 8 B图乙中的 9 表示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图乙中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g D等质量的 O2和 F2,F2含有的原子数目较少 【分析】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

21、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和氟气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 82+x,x6,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9,表示原子序数为 9;根据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为 9,而不是中子数为 9,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19.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克” ,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氟气,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的实际质量呈正比,

22、等质量的 O2和 F2,F2含有的原子数目较少,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 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1 分) 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3g B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C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左盘称量 D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分析】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

23、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 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 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量筒等, 故选项说法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左盘称量,故选项说 法

24、正确。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 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 解) 、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1 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分析】A、根据带电的粒子,进

25、行分析判断。 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理变化中质量也可能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 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 理正确。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也可 能是物理变化,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 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点评

26、】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 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1 (1 分)能在 pH 为 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K2SO4、NaNO3、NH4Cl 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 DFeCl3、CuSO4、NaC1 【分析】pH 为 1 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 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

27、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pH 为 1 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 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NaOH 中的氢氧根离子和和 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且 BaCl2能与 Na2SO4反应生 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和 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 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 FeCl3溶于水呈黄色,CuSO4溶于水呈 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

28、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 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 色。 12 (1 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物质是( ) A铜 B氧化铝 C镁 D氧化铜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找准解题突破口,丙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甲,说明甲 为氧化物,从而可推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丙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甲,说明甲为氧化物,根据答 案则甲为氧化铜,把氧化铜代入图中,答案合理,具体反应如下,甲乙:CuO+H2SO4 CuSO4+H2O;乙丙:Fe+CuSO4Cu+FeSO4;丙甲:2Cu+O22CuO;如果 甲为氧化铝时

29、,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而硫酸铝与铁不反应,故不可能为氧化铝。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额推断,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 出答案,然后顺推或逆推从而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13 (1 分)下列选项中的操作,与图象不能相对应的是( ) A向一块表面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 B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A、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30、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解:A、向一块表面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生成 氯化铁和水,后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 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 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

31、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 (1 分)在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4%,将该气体 10g 通过足 量的灼热的 CuO 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 A15g B6.7g C30g D20g 【分析】根据题意,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后全部变为二氧化碳,求出 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时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 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生成沉

32、淀的质量。 由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4%,根据两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 10g 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解: CO+CuOCu+CO2CO2+Ca(OH)2CaCO3+H2O 由于碳元素最终全部在碳酸钙中,所以可以用关系式法直接计算。 碳元素的质量为 10g(164%)3.6g。设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x。 则有 CCaCO3 12 100 3.6g x 则,解得 x30g。 故选:C。 【点评】本题的核心是计算出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根据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 分数解决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质量,使得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33、共分,共 16 分)分) 15 (3 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Ag ;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 ; (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地壳中金属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 Al2O3 。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确定物质的名称,然后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故填:Ag; (2)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填:H2O; (3)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是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二者 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填:Al2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

34、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 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 (3 分)甲烷和乙醇都可以作为燃料,但甲烷易被压缩而乙醇不易被压缩,原因是 甲 烷分子间间隔大于乙醇 ;从微观上看甲烷分子的构成是 每个甲烷分子由 1 个碳原子 和 4 个氢原子构成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 2CO2+3H2O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的间隔;乙醇在 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解答 【解答】解:甲烷分子间间隔大于乙醇,故甲烷易被压缩而乙醇不易被压缩;每个甲烷 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4

35、个氢原子构成;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填:甲烷分子间间隔大于乙醇;每个甲烷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 C2H5OH+3O22CO2+3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 17 (3 分)在 Cu(NO3)2、Al(NO3)3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 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 属离子有 Al3+ 和 Fe2+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小 (填“大”或 “小”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NO3)2Fe(NO3)2+Cu

36、或 Fe+2AgNO3 Fe(NO3)2+2Ag 或 Fe+H2SO4FeSO4+H2 (写出一个即可) 。 【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 以置换出铜与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 泡产生,此现象说明 Fe 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 Cu(NO3)2、AgNO3全 部被置换生成 Cu、Ag 和 Fe(NO3)2溶液,A1(NO3)3不反应,再利用反应时金属的 原子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混合溶液中的 Cu(NO3)2、AgNO3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Cu、Ag

37、,铁 粉过量,所以滤出固体中含 Fe;反应后的溶液中即滤液不再含的 Cu(NO3)2、AgNO3, 而是含有生成的 Fe(NO3)2;由于 Al(NO3)3不与 Fe 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还含有 Al(NO3)3; 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 Fe 十 2AgNO3Fe (NO3)2+2Ag; Fe+Cu (NO3)2Fe (NO3) 2+Cu 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 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故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发现两个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 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 故答:Al3+ 和 Fe2+;小;Fe+Cu(NO3)2Fe(NO3)2+C

38、u或 Fe+2AgNO3Fe(NO3) 2+2Ag 或 Fe+H2SO4FeSO4+H2。 【点评】 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8 (2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能使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的一种方法是 升高温度 ;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 t2降温到 t1时,析 出固体的质量为甲 乙(填“” 、 “”或“” ) ;t3时,将 75g 甲的饱和溶液稀 释成 10%,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175g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 物质的溶解性,

39、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 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使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 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升高温度; 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 t2降温到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所以 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将 75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10%,则需要加水的质 量为75g175g。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 175g。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

40、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 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3 分)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 和反应条件略去) 。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B 是红棕色固体;E 是我国制碱工 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 。则 C 的化学式为 HCl ;化学方程 式:为 3CO+Fe2O32Fe+3CO2 ;为 Ca(OH)2+Na2CO3CaCO3 +2NaOH 。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因此 A 是铁;B 是红棕色固

41、体,红棕色的氧化铁与一 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 B 是氧化铁;E 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 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 ,因此 E 是碳酸钠;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盐 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 化钠,因此 C 是盐酸,D 是氢氧化钙。 (合理即可) 【解答】解: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大的 金属,因此 A 是铁;B 是红棕色固体,红棕色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 碳, 因此 B 是氧化铁; E 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 “碱” , 因此 E 是碳酸钠

42、;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和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 C 是盐酸,D 是氢 氧化钙;故答案为:HCl;3CO+Fe2O32Fe+3CO2;Ca(OH)2+Na2CO3CaCO3 +2NaOH; (合理即可)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 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 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 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0 (2 分)

4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 Zn+H2SO4ZnSO4+H2 ;将 50g 镁、锌的 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 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 (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3.5g 。 【分析】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据此写出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解答】 解: 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 反应的原理是: Zn+H2SO4ZnSO4+H2 ;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硫酸根的质量为:218g50g168g 生成氢气的质量即为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用 A 来表示金属元素。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根据关系式 A

44、ASO4SO4H2 96 2 168g x 解得:x3.5g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3.5g。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正确理解、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共三、简答题(共 10 分)分) 21 (2 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如何除去铁表面的锈呢? 【分析】 根据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 (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

45、3。 故答案为:4Al+3O22Al2O3。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铁和水,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 22 (3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请

46、回答下列问题: 与 A 装置相比,B 装置有什么优点? 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 写出用 C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可用 D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并验满二氧化碳,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分析】 (1)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 C 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装置 D 的特点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 (1)与 A 装置相比,B 装置有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2)装置 C 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可适合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 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

47、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3)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D 补充完整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 (1)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2)2KClO32KCl+3O2; (3)。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等, 综合性比较强。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 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 (2 分)已知:2Na2O2+2H2O4NaOH+O2;Na2O2+2CO22Na2CO3+O2实验室敞口 放置的

48、过氧化钠(Na2O2)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 (1)加水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如何检验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 (请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和结论) 【分析】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变质对应的产物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解: (1)已知 2Na2O2+2H2O4NaOH+O2;2NaO2+2O22Na2CO3+O2,实验 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即变质生成碳 酸钠和氢氧化钠,加足量水,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溶解于水,且过氧化钠能和水 反应生成氧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2)检验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要先用足量氯化钙排溶液检验碳酸钠,并排 除碳酸钠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影响,所以先向该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碳酸钠;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证明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 (1)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2)先向该溶液中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