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084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文学短评的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 训练目标 1.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与内容、写作方法与过程。2.掌握文学短评的一般写 作模式,学习写文学短评。 作文题呈现:请就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写一篇文学短评。 佳作赏析 浅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乐描写(1) 音乐本是无形之物,很难用语言文字直接描写。因为它那飘忽即逝的音响、旋律,是 很不容易被捕捉和表现的。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十分抽象、难于言传的。诗人白居 易平日深厚的音乐修养和驾驭语言艺术的厚实功力,使他笔下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演奏 的精彩片段。在白居易的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 诗人描绘音乐的比喻手法、以声传情以及将人物

2、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 节向纵深发展是音乐描写中的亮点。(2) 在诗中的音乐描写中,诗人多方设喻,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2)用 许多形象、新鲜、贴切的比喻来描写极难用语言摹写的美妙乐声,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和 具体的印象。如以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听到的声音作比,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 节;以小女儿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 高低音调;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流动的婉转与幽咽若凝; 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声 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 响亮

3、非凡。 (3)(4)在妙喻联翩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生动形象、 具体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 现得淋漓尽致。(5) 音乐描写,做到了以声传情,声情交融。(2)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诗人) 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来写,大大加深了读者对乐曲内容及其内在情韵的体验。如果说琵琶 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情感,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渐趋明朗。在千 变万化的曲调旋律中,诗人仍然意在表现人物的感情。整个演奏过程,或低回掩抑,如泣如 诉;或圆润流美,莺歌玉转;或高亢明快,铁骑交锋,(3)(4)无不生动地传达出演奏者内心深 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

4、感情,交织着她对人生诸般滋味的深切感受。(5) 不仅如此,音乐又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2)琵琶 女身世飘零的命运,白居易政治上遭受打击、贬谪天涯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由于命运的相 似,两个萍水相逢的艺术家才可能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中,一个重 弹,一个重听。诗末六句更是写出了悲凄的乐曲声声扣人心扉,满座皆泣,尤以诗人最是心潮 澎湃,以至泪湿青衫,难以自已的一幕。(3)(4)声声乐曲、滴滴泪水,将两位艺术家对人生、 社会的一腔激愤不平尽情宣泄,长诗就在这浓重的感伤气氛中被推向高潮,戛然收束。(5) 总的来说,琵琶行 的音乐描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

5、一个典范的存在。 它的创作手法, 它表现诗人情感与琵琶女身世的巧妙结合,它的对音乐的透彻的理解,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 文学创作都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2) (1)题目以小见大,极好地处理了文学短评中“点”与“面”的关系。 琵琶行并序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其细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还是曲折动人的情节,无不为后人所称 道。本文着重选取了音乐描写这一方面,足以体现作者选点的精心独到。 (2)采用文学评论的“总分总”的基本结构模式。文章第段是文学短评的总纲, 段开头画线句子是分条论述,第段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 (3)从原文中举出实例,“叙”“议”有机结合。段从分析原文中音乐描写的具体内容 入手,

6、分别分析了音乐描写中的比喻手法、以声传情和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 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的描写亮点,做到了“叙”“议”的有机结合。 (4)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有一定的文采,适当引用了原文精彩的语句。 (5)选择恰当的评析角度对作品进行点评。 第段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点评,第段从情感的角度点评,第段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和人物 命运的角度进行点评,注意了点评角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点评 本篇文学短评有如下亮点:一是精心选点,以小见大;二是切口虽小,挖掘颇深;三 是论据充分,评论深刻。同时能够做到“叙”“议”有机结合,是一篇规范的、有深度的、 有见解的文学短评。 文学短评属于考试纲要中规定的议论文写作

7、训练内容。它是一种把作家、作品、文 学创作等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 它既有议论性, 又有文学性, 是理、 情、 文的有机统一。 文学短评的写作, 大致有“阅读定题评论写作”四个步骤。 其中, “阅读” 必须细,要找准议论的触发点;“定题”切入口要“小”,切忌“大而空”;“评论”贵在 透,要体现层次性和时鲜性,言别人未言、议别人未议之见。 写文学短评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1评论作品的主题思想 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 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常用的评论术语:中心突出、主题深 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

8、、深化主题等。 2评论作品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 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一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二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3评论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 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9、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5)表现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 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4评论作品的构思技巧 (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 (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 (3)文章结构,如层次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整体布局(纵式结构、横式结 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 (4)选材特点,如真实典型、源于生活、时鲜亲切等。 5鉴赏作品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

10、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 丽、质朴等;二是要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 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 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命题呈现 请结合李清照声声慢中开篇十四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表达效 果,写一篇文学短评。不少于 600 字。 审题导引 抓住关键词声声慢中开篇“十四叠”,逐字分析字里句间蕴含的词人凝重的情感, 并结合语言表达效果及词句的意境,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佳作展台 浅析李清照声声慢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叠词,是我们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把

11、同一个多音词接二连 三地用在一起,一个词重叠后可能会增添某些附加意义,甚至可能会改变原来那个词的词性 和词义。所以说,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丰富了语 言的涵义,有强调的作用,一箭双雕,常被古代诗人使用。 易安居士的声声慢一词运笔哀婉,凄恻动人,韵味无穷。篇首三句十四字,实分三 层,由浅而深,含意深刻。开篇“寻寻觅觅”劈空而来,侧重写行为,恰当地表达了词人当 时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词人如此“寻寻觅觅”,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呢?是在寻找逝去 的青春年华,还是在寻找流亡以前夫唱妇随的美满生活,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们不得而 知。 但词人“寻寻觅觅”中的那种孤寂空虚,

12、 却真实可感: 她在孤寂空虚中总想抓住点什么, 结果什么也没抓住,一切仍然归于孤寂空虚。“寻寻觅觅”四字,顿顿跌跌,情附于形,恰 当地渲染了情境;如果仅用“寻觅”二字就显得单薄,无此效果。词人在“寻觅”一番后, 什么也没得到,因而感到“冷冷清清”,境界更加凄寂。“冷冷清清”侧重写词人的状态, 既是她闺房独处清冷环境的描写, 又是她抑郁寂寞、 心事难照的心态描写, 四字既明写环境, 又暗示心情。“凄凄惨惨戚戚”纯粹描绘内心感觉,是她坐卧不宁、衷肠难述的悲凉心境的 形象化描写。“凄凄”是外在环境与内在凄恻心情相联结的关键,承上启下。“惨惨戚戚” 重在内心的诉说,中间用一“凄”字做媒介,由浅入深,文情并茂。 声声慢开篇十四叠,蕴含了词人难言的沉重、无声的哭泣, 声声慢一词最大的成 功,也在于叠词的巧用。 由此可见,叠词在古典诗歌中独具语言魅力,鉴赏诗歌时借助它,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 解作品深远的意境,洞悉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点评 本篇文学短评, 以小见大, 极好地处理了文学短评中“点”与“面”的关系; 选取 声 声慢中的原句进行叙述,并且做到了叙议结合;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条 理非常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