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本文本 7 图片两组图片两组 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把握图片内容,读懂图片中的深刻寓意。2.审美:赏析图片中的对 比手法,理解图片的分组依据。 任务情境: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造成了 40 000 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使 2 20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满目疮痍,使 5 500 万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使数不清的人类文化遗 产顷刻间毁于一旦!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中, 无辜的弱势群体又遭受了怎样的不幸?今天, 让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来研读两组历史图片,来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来共同祈祷永 久的和平! 请概括课文中八幅图片的主要内容,依次填写在下表处。 第 一 组 图一 战 争 中
2、 图二 图三 图四 第 二 组 图一 战 争 后 图二 图三 图四 答案 哭号的儿童。 紧张施工的劳工。 被强令穿上军装的少年。 尸体遍野的集中营(走 过尸体边的孩子)。 狂欢的重庆(狂欢的中国)。 林立的墓碑。 毁灭的家园(被俘士兵回家)。 勃兰特下跪道歉。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图片内容,体会画面内涵 1请认真观察八幅图片,看看每幅图片的背景、主体及要着重表现的细节各是什么,并在此 基础上思考所要表现的内涵,完成下表。 图片 背景 主体 细节 内涵 第 一 被轰炸后的火车失去父母坐孩子身上有揭露了日本法西斯轰炸 一 组 站一片废墟。 在铁轨中间 的孩子。 烧灼伤, 正在 无助地哭喊。 平民的暴
3、行,表现了战 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二 三 四 第 二 组 一 二 三 四 答案 图片 背景 主体 细节 内涵 第 一 组 一 被轰炸后的火 车站一片废墟。 失去父母坐 在铁轨中间 的孩子。 孩子身上有烧灼 伤,正在无助地 哭喊。 揭露了日本法西斯轰炸 平民的暴行, 表现了战争 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二 连绵的大山, 茂密的树木, 陡峭的山坡。 紧张施工的 劳工。 挥舞的镐,运土 石的手推车。 赞扬了在极其原始、落 后、艰难的物质条件下, 中国人民英勇抗日、 决不 屈服的民族精神。 三 农舍、树林。 一群穿着军 装的少年。 少年脸上稚气未 脱的表情,尤其 是笑容。 纳粹法西斯丧失人性, 竟 然强
4、令孩子去当炮灰, 揭 露军国主义教育的残酷。 四 德国贝尔森集 中营,中午, 静静的树林, 路边及树林中 遍布的尸体。 行走的孩子。 孩子从容的步 履,并没有惊慌、 害怕的表情。 纳粹暴行给孩子的心灵 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第 二 组 一 夜晚,欢呼的 人群。 一位青年张 开双臂, 在唱 或喊。 青年张开的双 臂,欢畅的笑容。 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 奋战,终于打败了日寇, 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二 丛立的墓碑。 佝偻的妇人。 墓碑上卒年 1943、1942; 寻找的背影。 表现了战争的惨烈以及 战争给后人带来的无尽 的痛苦和思念。 三 家乡,废墟。 归家的德国 士兵。 士兵掩面而泣。 即使是侵略
5、国, 战争幸存 者的命运仍是悲惨的。 四 持枪的士兵, 拍 照的记者, 参加 纪念的人群。 下跪的联邦 德国总理勃 兰特。 地面潮湿,勃兰 特跪姿庄重,神 情肃穆。 战争加害国最真诚的道 歉、反省。 2.文中两组图片所反映的战争的角度和选材有何异同? 同 角度选材 异 角度 第一组 第二组 选材 第一组 第二组 答案 同 角度选材 都有对战争灾难的反映 都有个体人物瞬间和众多人物形象的表现 异 角度 第一组 侧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有为了结束灾难而齐心 协力的感人场面 第二组 侧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反思,也有战争结束后的欢庆场 面和战争造成家园荒芜的痛心场面 选材 第一组 侧重于以儿
6、童、少年为素材,表现战争的残酷无情 第二组 侧重于以成人反思战争为素材,反思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 微任务活动二 赏析图片中的对比手法,理解图片的分组依据 3对比是这几幅图片的重要构图手法,举例分析图片蕴含着怎样的对比。 答:_ 答案 (1)生与死的对比。第一组图一,孩子啼哭的背后是孩子父母以及乡亲的死去,孩子成 了孤儿,死的凄凉和生的无助形成对比;第一组图四,孩子鲜活的生命和路边的死尸形成对 比,看后让人唏嘘不已;第二组图二,一个人在一片密集的墓地里低头寻找要寻觅的死者, 触目惊心,让人动容。 (2)常态和非常态的对比。第一组图一,孩子身旁战争留下的废墟和应该有的和平形成对比; 第一组图二,劳
7、工应该在家劳作和因战争而在这里修路也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一组图三,孩 子应该是无忧无虑、 远离战争的, 却参与战争, 甚至成了战俘, 这又形成对比; 第二组图三, 从战俘营回来的德军士兵面对的是一片废墟,想象中的美好和残酷的现实形成对比。 (3)历史和现实的对比。第二组图一,振臂高呼的人们和曾经长达十四年的被侵略的压抑历史 形成对比;第二组图四,当年德国法西斯的屠戮和现在的忏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 们对和平的渴求。 4文中的八幅图片被分成了两组,你认为这样分组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何深意? 答:_ 答案 (1)前四幅图片拍摄于战争期间,后四幅图片拍摄于战争结束后,在时间上存在先后顺 序。
8、(2)这样安排,把战争残酷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去反思战争对人性的泯灭,战 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3)两组图片按照先后顺序展示给我们,既突出了战争的罪恶,又给我 们带来了希望,因为热爱和平的人们在反思,即使是侵略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可以说, 战争没有赢家。 有人认为: 当今是和平的年代, 一些战争年代的图片不应该大肆宣传。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_ 答案 (观点一)这些记录战争场面的历史图片,场面有点残忍,甚至恐怖,尤其是对小孩子 的身心会有很不好的影响。大肆宣传这样的图片,有可能激发民族仇恨的心理,这样不正好 埋下了世界不和谐的种子吗? (观点二)历史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当今和平安
9、宁的生活,正是这些血流成河的历史堆积而成 的。宣传这些图片,正是要让人们不要忘记残酷的历史,提醒世人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处理 好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助读材料 1作者简介 王小亭(19001981),北京人。1925 年任万国新闻通讯社摄影记者,后来受聘任申报新 闻摄影部主任。1930 年任申报新闻摄影记者,协助该报创办图画周刊 。“八一三” 事变爆发后,他在上海火车南站拍摄到一个小孩坐在被炸毁的月台上大哭的照片,被美国认 为是 1855 年至 1960 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照片在美国生活杂志作为封面 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世界舆论对日本在远东发起的
10、非正义战争表示了极大的关 注和谴责。 2背景展示 (1)第一组图一: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淞沪会战爆发。8 月 28 日,日机轰炸了上海火 车南站,整个车站沦为一片废墟。当时任职于美国赫斯特新闻社的中国摄影记者王小亭在现 场目睹: 一个满身是血的幼儿坐在月台上号啕大哭。 他用最后一点电影胶片拍下了这一瞬间, 并截取其中一个镜头,即为课文中的这幅图片。 (2)第一组图二:“七七”事变以后,日军迅速占领了华中、华北和华南地区,中国沿海几乎 所有的港口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武汉会战以后,中日双方进入战争的相持阶段。战争变 成了消耗战。对于中国来说,物资供应问题此时显得异常严峻起来。旅居海外的
11、华侨得知祖 国遭遇日本侵略后,纷纷捐款捐物,筹集了大批国内急需的药品、棉纱、汽车等物资。迫于 抗日救亡的严峻形势, 政府还拿出极为珍贵的外汇从西方购买了大量的汽车、 石油、 军火等。 这些物资需要紧急运回国内。中国急需一条安全的国际运输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修筑 滇缅公路。 (3)第一组图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1943 年 7 月, 希姆莱向希特勒汇报说: “少年师比成年的军人更狂热、 更忠诚, 是出色的作战师。 ” (4)第一组图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 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称“死亡营”,
12、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 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 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贝尔森集中营建立于 1943 年,1945 年 4 月 15 日,英 国军队解放了该集中营。在集中营存在期间,德国纳粹在此共杀害了约 7 万名被关押者。 (5)第二组图一、图三相关背景可参看课文图片解说文字。 (6)第二组图二:1945 年 5 月 8 日午夜,纳粹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苏联时间已是 5 月 9 日,因此,苏联把 5 月 9 日定为卫国战争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自发到烈士陵园扫 墓,缅怀和追悼先烈。国家领导人也要前往红场的
13、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进行官方哀悼。 (7)第二组图四: 1939 年 9 月, 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不久, 盖世太保总头目海德里希发出了“灭 绝犹太人”的指令,相继在东欧各地及德国本土建立了众多的犹太人隔离区和集中营。1940 年 11 月,这块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周围也被围起了高墙,加上了铁丝网。1/4 以上的华沙人 被圈进了这片只占城市面积45%的土地上。 随后, 纳粹军队在这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43 年 4 月 19 日,忍无可忍的犹太人在隔离区内举行起义,围困在这里的近 40 万犹太人几 乎全部遇难。 这里的死难者纪念碑就是为纪念在那次起义中牺牲的人们而树立的。 1970 年
14、12 月 7 日,正在波兰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向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花后,突然下跪道 歉。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一、字词知识 (1)瞬 间(sh n) (2)震撼 (hn) (3)滇缅 (din min) (4)废墟 (x) (5)悬赏:用出钱等奖赏的办法公开征求别人帮助做某件事。 (6)溃 逃(ku ):(军队)被打垮而逃跑。 (7)死里逃生:从死亡的境遇中逃出来并且保全了生命。 (8)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二、名言警句 课外名句铭记历史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赵鑫珊 (3)前事不忘,后
15、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习近平 一、 在柏林 美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 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 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 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 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 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
16、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 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 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赏析 这篇小说短小精悍, 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 重打击。文章的开头就说到“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为后 来提到的战争的残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故事在体弱多病的老妇人重复的“一、二、三”中 开始,很容易判断出这位老妇人是个精神上有点问题的人,在两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的笑声 中引来了老头狠狠的目光,两个可爱的小
17、姑娘不懂得什么而对老妇人的话语作出了很平常的 反应,但是老头为什么要和这两个小姑娘计较呢?这为下文做了铺垫。在小姑娘们再次笑的 时候,导出了小说的高潮,可以看出老妇人数的“一、二、三”原来就是她的三个儿子,老 兵的话更加反映了战争的危害遍及无数家庭,年轻的人死了,老人继续打仗,被战争的残酷 弄得神志不清的老妇人也没人照顾,但是战争还得继续,老人死了呢?轮到什么人去呢?车 厢里的静是人们对战争的反思还是对老兵的遭遇的同情? 二、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法哈巴特 霍利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 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儿去?是不
18、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 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 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了起来。 赏析 这篇微型小说不足 200 字, 却反映了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纳粹德军对法国领土的践踏和对法国人民的蹂躏。作者的选材和构思是高明的,他不去 写德军的飞机、坦克是怎样轰炸“他”的故乡的,纳粹分子是怎样屠杀妇女儿童的,却染墨 于战后,没有战火硝烟,没有横尸瓦砾的一个寂静的夜晚。作者运用了含而不露的手法,只 通过一个情节就给读者讲述
19、了一个回味深长、撼人心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语言精练, 叙述简洁,“战争结束了故乡”交代了背景;“他匆忙地走着”交代了“他”急切 的心情和时间、 地点; “一个女人对他说”交代了女人的特征; 对话交代了各自的行为; 最后一段是写意外相逢后的复杂感情。 同样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微型小说,这两篇文章各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_ 答案 在柏林反映了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造成 了无尽的伤痛,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表明被德国 法西斯践踏过的法国,剩下来的不仅仅是废墟、瓦砾,还有被践踏的灵魂。因此,医治战争 的创伤不单是重建家园,更重要
20、的是医治那些堕落的灵魂。 你对战争与和平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请把它写下来。 答:_ 答案 (示例)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残酷,泪水、饥饿、鲜血、牺牲,我们对战 争充满了恐惧。 无论是希特勒的铁蹄, 还是日本人的刺刀, 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争带来的都是巨大的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战争结束后的六十多年间,中国的崛 起、 欧洲的飞速发展与日本经济的腾飞, 都渐渐让人们明白: 只有拥有和平, 才能持续发展。 的确,在抹去战争的阴影后,人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的生活 一天天好起来;大家放下了高悬着的心,又重新投入
21、生产当中;军队开始大规模地裁军,不 仅为生产活动增加了新的劳动力,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军事开支;科学家重新开始了尚未完 成的研究课题,加快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就连国与国之间也不再是敌对关系,取 而代之的是“合作伙伴”与“战略伙伴”。于是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地球村”。 和平时期也会有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和平对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可以这样说:战争也许可以使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而和平却可以让社会全面发展。 素材点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 它让几千万人在炮火与硝烟中丧失 了生命,使人类文明遭受了空前的破坏。战争造成超过 4 万亿美元的财产损
22、失,全世界国民 生产总值的 2/3 付之一炬。这一切是人类历史悲惨一页的真实见证。曾经伤痕累累的大地和 饱受摧残凌辱的心灵,需要人类对自身的疯狂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在反思战争方面,作为 侵略国一方的德国做得非常到位。1970 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赢得了世人 的赞美,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德国人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的勇气,也用自己 的行动证明了对和平的渴望。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世界定会充满和平。 运用角度 精彩运用 战争,给世界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给人类留下了不堪的回忆;我们热爱和平,我 们憎恨战争,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在两
23、次 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悲伤 翻开战争的旧相册:看看那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后的火车站,似乎还能听到那个孩子的哭嚎;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时那忏悔的表情,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 去 我们多么渴望和平啊,我们多么希望战争留下的炭火不再迎风燃烧啊!什么时候才能听 到和平的钟声向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呢?什么时候才能过上纯朴的田园生活呢?什么时候世 界才能做到真正的铸剑为犁呢? 不管生活在哪个时代,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都会坚决地反对战争。让我们一起携手,丢 弃武器,放飞和平之鸽,高唱理想之歌,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以小见大 课文借鉴
24、就一个时代而言, 一张照片所反映的内容是很有限的, 但摄影者通过对瞬间场面的捕捉, 以小见大,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给人以永远的回忆、深深的思考。第一组四幅图片真实地再 现了战争对人们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第二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结束后人们对和平的渴 望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忏悔。 运用点拨 “以小见大”, 顾名思义, 就是从小处的细枝末节推理出大体的整个结构, 从而达到“窥 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 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 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
25、表现力,同时,也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 想象空间。 “以小见大”的手法可以运用到以下三个方面: (1)以小见情 因为有情,我们的生活才会有这么多的感动、温馨和幸福,才会有这么多的牵挂、思念 与不舍。 或许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 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语, 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或许只是一个真挚的眼神然而就是这样的点点滴滴,却往往更能体现爱情、亲情、友情 的伟大。 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一个最普通的细节,凝聚的是浓浓的母爱,触动 了多少人的心弦,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不禁为之感动。 (2)以小见德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因为有了互帮互助,人群中站起了一个又一个 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6、。 “该出手时就出手, 风风火火闯九州”, 因为有了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正义昂首挺胸, 邪恶被镇压, 弱小善良便得以保护道德, 让我们的行为、 生活变得规范, 让我们的社会、世界变得和谐美满。渗透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的美德常常感动、温暖着许许多 多渴望的心灵。 (3)以小见理 俗话说:“事儿虽小,理儿却大。”的确,有些事情看似不大,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等“以小见大”手法的灵活运用,既可以使文 章的主题变得更重大、更深刻,也可以使文章的构思更新颖、更独到、更巧妙。总之,可以 给文章增添不少亮点,吸引读者的眼球,打动读者的心。 即时训练 请以“幸福”为话题,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 答:_ 答案 (示例)我不禁闭上双眼沉思:从妈妈端上饭菜时的神情和爸爸为我擦拭眼镜的专注中, 我感到了幸福;从贫困农村的妹妹拿到捐款的泪水中,我品到了幸福;从一位拄着拐杖的老 奶奶被扶过马路的身影里,我悟到了幸福;从一位收工回家的清洁工人的笑容中,我看到了 幸福;从一位遭受了旱灾刚领到种子的农民的眼神里,我读到了幸福。 我终于明白, 幸福就像花儿的芬芳、 蝴蝶的翅膀, 细微于不经意的角落, 美好于善感的心灵。 品味幸福,就是用心灵去体味星的光芒、泪的温暖,还有时光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