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h****3 文档编号:132791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5 4 8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3、6、7 9、10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就越低 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包括抵抗力、恢复力及破坏力稳定性等方面 答案 A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 此诗反映了草原的( )。 A

2、抵抗力较强 B恢复力较弱 C抵抗力较弱 D恢复力较强 答案 D 3在自然条件下,下列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的是( )。 A物种组成多样 B营养结构复杂 C功能完善 D食物链缩短 解析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是物种组成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生态功 能完善化。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在不受外来因素 干扰时,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而食物链缩短,说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 减少, 营养结构变得简单, 其稳定性下降。 在不受外来因素干扰时, 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答案 D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b、c、d 四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如下几种

3、结构,其中最稳 定的是( )。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结构越复杂,食物链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就越高。B 选项中有三条食物链,A 选项只有一条,C 和 D 选项各两条。 答案 B 5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的是( )。 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 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解析 所谓恢复力稳定性主要强调两点: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具

4、备这两个条件的只有 D。 答案 D 6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而林产品的 长期单一化,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 )。 A这样做不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B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造成其功能的变化 C不利于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 解析 从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林,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减少(尤其是鸟类), 易导致病虫害发生,从而破坏林木,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答案 D 7农田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力高的原因是( )。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需要不断地播种、施肥

5、、灌溉、田间管理等人类的劳动 C种植的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D其产品运输到系统以外 解析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 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就越强,恢复力就越弱;反之亦然。 答案 C 8如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 A 项,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

6、统的稳定。B 项,题图 a、b 分别表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两者的营养结构不是由 3 个营 养级组成的,如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如:农作物昆虫蜘蛛鸟猫头鹰,不 只由 3 个营养级组成。C 项,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 的限度。 虽然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但其也有自我调节能力, 只是自我调节能力弱, 抵抗力低。 D 项, 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外来人为的物质输入。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 18 分) 9(8 分)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中食虫鸟种群与害虫种群之间的反馈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食虫鸟种

7、群和害虫种群数量的这种调节属于_调节,它是生态系统_能力的基 础。 (2)图中所示的调节方式_(填“能”或“不能”)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_(填 “能”或“不能”)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3)下列调节方式中,与图中所示调节方式相同的是(多选) _。 A血糖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分级调节 C凝血反应 D分娩过程 解析 (1)在图中所示调节下,食虫鸟和害虫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属于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 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反馈调节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种群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3)趋于平衡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血糖的调节属于负反馈,甲状腺激素与促甲 状腺

8、激素之间的分级调节,可以把相关激素的含量调节在一定范围之内,属于负反馈。凝血 反应和分娩过程都是远离平衡状态,属于正反馈。 答案 (1)负反馈 自我调节 (2)能 能 (3)AB 10(10 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 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 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 又得以恢复的原因, 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 还可能是原有的_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抵抗力最强 的是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_。 解析 根据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完成(1)的设问;根据恢复力与抵抗力的不同完成(2) 的设问;根据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完成(3)的设问。 答案 (1)次生 土壤 (2)草丛 常绿阔叶林 (3)复杂 针叶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为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中图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