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课时对点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3083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2 课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张可久散曲二首 一、基础巩固 1填空题 (1)张可久,号小山,有小山乐府 、 张小山小令等作品。 (2)正宫 醉太平 无题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鼎足对。 (3)正宫 醉太平 无题这首小令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从一个 侧面揭露出元代社会的病态和世俗风气的腐败(意思对即可)。 (4)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5)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 23 题。 中吕卖花声 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 一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 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 暮春

2、时候。 其 二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 一声长叹。 注 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 从戎的故事。 2下列对这两首曲子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两首曲子都是咏史用典, 寄托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 B第一首曲子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以景作结,寓情于景。 C第一首曲子的末尾句所写的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的对 照,一兴一衰,一乐一哀,直接抒发了心中的无限感慨。 D第二首曲子以“读书人一声长叹”作结,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

3、但感情激烈饱满,爱憎 分明。 E第二首曲子最后的“叹”字,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 何,含意丰富,耐人寻味。 答案 CD 解析 C 项应为“间接抒发”。D 项为“直抒胸臆”。 3两首曲子的语言比较凝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第一首曲子 代表了张可久散曲的特色,第二首曲子体现了“曲野”的本色精神。请简要分析。 答:_ 答案 略。要点:第一首曲子典雅工巧或含蓄隽永;第二首曲子不避口语,畅达泼辣。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45 题。 黄钟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 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 吴宫蔓草, 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 藏书万卷,

4、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4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从历史的兴盛衰亡和现实的切身体验,似乎悟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一切朝代的兴 盛衰亡,英雄的得失荣辱,都不过像一场梦幻,转瞬即逝,因此悲观的情绪油然而生。 B“孔林”三句,具体印证了世事沧桑、繁华如梦的哲理: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儒家圣贤, 吴王那样的称霸雄杰,楚庙那样的江山社稷,而今安在哉?惟余苍翠的乔木,荒芜的蔓草, 栖息的寒鸦而已。 C“茅舍”“村家”“山中”,既照应了题目“山中书事”,又突出了隐居环境的幽静古 朴、 恬淡安宁: 这里没有车马红尘的喧扰, 而有青山白云、 沟壑林泉的景致, 正是“倦天涯” 之后的宜人归宿。 D “藏书”“酿酒”“煎茶”, 写作者想象中的诗酒自娱, 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 “万卷” 书读之不尽,“松花”“春水”取之不竭;饮酒作诗,读书品茶,足慰晚年。 E这首小令通过感慨历史的兴盛衰亡,表现了作者看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和放情 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 答案 AD 解析 A 项“因此悲观的情绪油然而生”脱离了曲子的内容。D 项“想象中的”分析不当, 应该是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 5“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 答案 “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受人间世态炎凉之苦, 又为后文归隐山村、 诗酒自娱埋下了 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