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3077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38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其实,鉴赏表达技巧题难的不是表达技巧本身,而是不知从哪个角度答,答多还是答少,答到哪一步为止。 全国高考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存在着概念不清的混乱情况。如“对比”手法,在不同省市试卷中归属不同,有的归到“艺术手法”,有的归到“修辞方法”,有的归到“表现手法”。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共性。,知识整合,“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特点”“艺术特色”属于同一关系的大概念。它下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 已认可的四个小概念的内容:a.表现手法,一般指象征、托物

2、言志、借景抒情、烘托、反衬、对比、虚实相生、以小见大、动静结合等。一般不包括修辞手法。b.表达方式,一般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描写和抒情是考查重点,它们与表现手法中的一些技法有一定的重复,如“借景抒情”。c.修辞方法,除考试说明规定的九种外,还有用典、互文、顶真等。d.结构技巧,主要有层层深入、悬念、线索、详略、照应、点题、以景传情等。,1.(201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王昌龄 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注,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3、真题引路,注 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_ _,“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答案,解析,解析 “点染”一词借用了传统国画的技法名称。国画家作画,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再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更有立体感。运用到诗词创作上,“点”就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使诗歌的形象更丰满,意味更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

4、单调。一般来说,点的是内在的情感和诗歌主题,渲染的是外在的环境和景物形象。 点,“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染,“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2.(2017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答:_ _,虚写。“夜深

5、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选一种),答案,解析,解析 诗歌的表达技巧可理解为具体内容的表达方式,如尾联先述心愿后绘景象,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就表现手法而言,“更待”属于对未来的期盼,而风月钓舟更是想象之景,故为虚写或想象手法;而就写景抒情诗的题材内容而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写风、月、钓舟更能凸显诗人强烈的情感倾向,所以就景情的关系而言,可概括为借景抒情或情

6、景交融。,答题探究,探究活动一 审题 1.审题点拨 表达技巧题题干用语一般包括了范围、角度和步骤三方面内容。审题,就是要审清这三方面的要求。 (1)范围 指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范围大小,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某句某联(阕)等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修辞方法角度切入。,(2)角度 明与暗。所谓“明”(考),就是题干直接要求你答出表达技巧;所谓“暗”(考),就是采用了“如何描写”“如何表现”“赏析”等题干用语来间接考查表达技

7、巧。 宽与窄。所谓“宽”,就是题干用了“艺术特色”“表达特色”“写作特色”等比较宽泛的鉴赏角度用语;所谓“窄”,就是题干直接要求用“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鉴赏角度。 一与多。所谓“一”,就是只要求答出一种表达技巧,题干用语常为“哪种”“何种”;所谓“多”,就是要求答出多种表达技巧,题干用语常带“些”字。,(3)步骤 表达技巧题答题分三步:指(指出手法)析(分析手法)点(点出表达效果或妙处)。审题时要看清你应该答到哪一步。简单型,只要求答出所用的表达技巧;分析型,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对手法作分析说明(题干用语一般是“分析”“说明”);完整型,要求在前两步基础上再分析其表达效果。,2.审题示例 例1

8、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审题 范围:上片或下片,局部型。 角度:a.“虚实关系的角度”,明考型。 b.“虚实关系”,不要求答其他。窄型。 步骤:“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简单型。 例2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审题 范围:颔联,局部型。 角度:a.“分析妙处”,未明示鉴赏角度,暗考型。 b.未明确“表达技巧”的数量多少,最好多角度切入。 步骤:“分析”“妙处”,完整型。,3.审题练习 (1)“海内风尘隔弟妹”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试作说明。 审题:范围:_ 角度:a.明或暗:_ b.宽或窄:_ c.一或多:_ 步骤:_,局部型,明考型,窄型:只

9、答修辞方法,一种,分析型,(2)这首词的上片在描写景物时用了多种技巧,请结合上片的词句作简要分析。 审题:范围:_ 角度:a.明或暗:_ b.宽或窄:_ c.一或多:_ 步骤:_,“上片”,局部型,明考型,窄型:只答描写时用的技巧,多种,分析型,(3)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片和下片作简要分析。 审题:范围:_ 角度:a.明或暗:_ b.宽或窄:_ c.一或多:_ 步骤:_,整体型,明考型,窄型:指向表现手法,一种,“最突出”,分析型,(4)这首词上片是如何表现“断肠”之情的?试作分析。 审题:范围:_ 角度:a.明或暗:_ b.宽或窄:_ c.一或多:_ 步骤:_,“上片”

10、,局部型,暗考型,宽型,多种,分析型,探究活动二 答题 1.牢牢坚持“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的答题原则 (1)答题示例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对偶) 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对偶、拟人),(2)答题练习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a.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_ b.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_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_,想象,想象、衬托,想象或虚写、对写法,2.“完整型”表达技巧题答题模式三二式 所谓“三”,是指在分析手法时要答出三个要点。如答“借景抒情”包括何景、何情

11、、景与情的关系三个要点。所谓“二”,是指在分析表达效果时应答出两个要点,一是这种手法本身的效果,二是这种手法在文中的效果(重点)。,3.几个答题注意事项 (1)着眼整体 在分析几个句子的表达技巧时,不要仅从一个或两个句子出发,要着眼于整体,既要把这几个句子结合起来判断,又要注意把这几个句子放在全诗中判断。 如答“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所用修辞方法时,有对比、拟人两种。如只能答一种,首选对比(这里把对比也归到了修辞方法中),而拟人只是上句有,是局部的。,(2)大中取特、多中取主 面对较宽泛、多角度的鉴赏角度(如“表达特色”“艺术特点”等),要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选取最突出、最明显的手法,

12、以免跑题、偏题;面对众多表达技巧可供选择的情况,要优先选取最主要、最突出的技巧回答。,4.演练体悟 试从不同角度回答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修辞方法是_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_ 这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_ 这几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_ 这几句从意象的角度看使用了哪种方法?_,想象,夸张,设问或比喻,设问、比喻、排比、夸张,化虚为实,意象叠加,对点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

13、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 答:_ _,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答案,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答:_ _,托物抒情,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答案

14、,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注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 此词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_ _,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与四百年后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荒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答案,(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答:_ _,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 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