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78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第一章 章末检测试卷章末检测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答案 C 解析 天然培养基是指用天然物质制成的培养基, 但也需要加工;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应消毒, 不能灭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不是碳

2、源,需加入不含氮 元素的有机物(如葡萄糖)作为碳源。 2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 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即可正常生长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答案 D 解析 纤维素分解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有机物,如纤维素等,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 生物,其碳源物质为 CO2,A 项错误;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加入维生素做生长因子, 才能

3、正常生长, B 项错误;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从培养基中吸水, 将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C 项错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 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 些细菌菌落 答案 C 解析 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含量最 多的是细菌

4、,大约占 70%90%,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 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一般选择菌落数目在 30300 的平板计数,密度过大 会使计数结果偏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 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上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 4MRSA 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了研 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 H 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 MRSA 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 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 菌 1 100 g/

5、mL 蛋白质 H 生长正常 2 20 g/mL 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 g/mL 青霉素100 g/mL 蛋白质 H 死亡 A.细菌的死亡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的有无来确定 B第 2、3 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可杀死 MRSA 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 2 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此实验设计不能揭示蛋白质 H 的作用机理 答案 B 5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答案 A

6、 解析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 用菌落计数法;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以便能从中选择出菌落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6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富含难降解的有机物苯甲酰肼,是当前焦化行业环保治理的难题。某同 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通过细菌生物降解方法处理焦化厂污染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配制以苯甲酰肼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对初步筛选出的目的菌进行纯化 C逐步提高培养基中苯甲酰肼的浓度可以得到高效降解污染物的优质菌株 D应该从农田土

7、壤中筛选目的菌 答案 D 7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答案 B 解析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A 项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 再进行划线,B 项正确;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C 项错误;培养过程中每 隔一天观察一次,D 项错误。 8 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无

8、机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 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 答案 D 解析 乳酸菌是异养型微生物,需要有机碳源,而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是 CO2,故 A 项错误;有些无机氮源也可以提供能量,如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 进行有机物的合成,故 B 项错误;培养基中的琼脂是凝固剂,不会被微生物利用,故 C 项错 误; 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 N2作为氮源, 因此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 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故 D 项正确。 9 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是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得到大量幼苗的两种方法。

9、下列关于两 者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B花药能诱导为单倍体植株的原因是花药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尽 管遗传物质是体细胞的一半,但仍具有全能性。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试管苗必须经过移栽、炼苗后才能在大田栽培,而花药培养不需要 D植物组织培养中若发生突变,则其后代不一定表现其突变性状,但是花药培养中的突变 一定表现相应突变性状 答案 C 解析 花药离体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都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尽管花药细胞中的 遗传物质是体细胞的一半,但仍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或遗传信息),因此仍 具有全能性;在组织培养

10、过程中,若发生隐性的基因突变,由于基因成对存在,所以其后代 不一定表现其突变性状,仍能保持亲代的性状,而花药中基因单个存在,若有突变,则性状 就发生变化;两种方法所得到的试管苗,都必须通过移栽、炼苗后方可进行大田栽培。 10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愈伤组织是一种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组织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 NaCl 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答案 D 解析 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具有分生能力 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

11、和功能,A、C 项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中只含一个染色 体组,培养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高度不育,只有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才能稳 定遗传,B 项错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类型,如植物耐盐突变体的 筛选可利用添加适量 NaCl 的培养基进行,D 项正确。 1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完成,下列哪些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在人工 控制环境里容易形成完整的植株( ) 茎尖 花药 子房壁 薄壁细胞 形成层细胞 根尖成熟区细胞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依据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先后顺序,全能性容易表达的组织是分化程度较低的组织。有 些薄壁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全能性

12、相对较低;茎尖和形成层细胞属于分生组织,分化 程度低,全能性较高;花药属于生殖细胞,尽管分化程度相当高,但是全能性也较高。 12下列关于 MS 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相比的不同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 AMS 培养基中常常添加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中不需要 BMS 培养基中的碳源和能源是蔗糖,微生物培养基中的碳源和能源主要是葡萄糖 CMS 培养基中需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MS 培养基中不需加维生素,微生物培养基中要加维生素作生长因子 答案 D 解析 MS 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 代谢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13、13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利用基 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 单倍体育种 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 B C D 答案 B 14用水稻(基因型为 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图所示过程形成试管 苗,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 中应有固氮菌;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 B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是二倍体植株;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 是由碳源物质组成的;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

14、要光照 C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最终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 养基中应有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全部物质;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D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是二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 是由氮源物质组成的;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答案 C 解析 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试管苗为单倍体,不是二倍体,B、D 项错误;试管苗生长 发育时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故排除 A 项错误;花药内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培 养基中应有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全部物质,包括水、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 和有机添加物等,C 项正确。 15将无根的

15、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 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生长素可以促进不定根、侧根的形成。虽 然培养基中没有植物激素,但是植物幼苗叶片本身可以产生生长素,而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 位是根尖,则细胞分裂素不能产生,所以植物能够在一段时间后长出少量的根而没有出芽。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16(10 分)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 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

16、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 有 。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 ,以达到富集酚降 解菌的目的。 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 应进一步 , 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 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 。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 (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 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 15 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 。 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 L 1) 1 如果废水为 50 mg/L

17、 苯酚溶液, 降解后约有 21% 的苯酚残留, 则需将残留液稀释 (填 序号:5 10 20)倍后,再进行比色。 答案 (1)蛋白胨、苯酚 (2)增加 稀释涂布 凝固剂 (3) (4)0、0.2、0.4、0.6、0.8 解析 (1)含碳有机物如蛋白胨、苯酚均可作为异养型细菌的碳源。(2)为达到富集苯酚降解菌 的目的,培养过程中随转接次数增加,应逐渐提高苯酚用量。若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为便 于分离与计数,应进一步稀释涂布;进行分离计数应制备固体培养基,故培养基中除需水、 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凝固剂。(3)连续划线法分离菌种时,在最后的划线区,菌种分散最充 分, 最易获得单菌落。 (4)制作系列浓

18、度梯度进行显色反应应设置无菌水作对照组(苯酚浓度为 0),并设置等差密度梯度,故表中 15 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依次为 0、0.2、0.4、0.6、0.8。 若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 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 则残留液中苯酚浓度为10.5 mg/L, 宜将其稀释 20 倍方可达到适宜比色管苯酚浓度。 17(8 分)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 KH2PO4 Na2HPO4 MgSO4 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15.0 g 蒸馏水定容至 1 000 mL。 请根据以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含

19、有微生物所需要的 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 , 唯一的氮源是 。 (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是 培养基;按培养基的作用划分是 培养基。 (3)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一般还要调节 pH 并对培养基进行 处理。 答案 (1)4 葡萄糖 尿素 (2)固体 选择 (3)灭菌 解析 (1)该培养基中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4 类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葡萄 糖,唯一的氮源是尿素。(2)该培养基是加入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能够 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属于选择培养基。(3)对培养基调节 pH 后,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 理。 18(12 分)下表中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

20、培养基的配方,图丙所示为相关分 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注:水解酪素,即水解酪蛋白,由酪蛋白水解得到): KH2PO4 1.4 g 纤维素粉 5.0 g Na2HPO4 2.1 g NaNO3 1.0 g MgSO4 7H2O 0.2 g Na2HPO4 7H2O 1.2 g 葡萄糖 10.0 g KH2PO4 0.9 g 尿素 1.0 g MgSO4 7H2O 0.5 g 琼脂 15.0 g KCl 0.5 g 酵母膏 0.5 g 水解酪素 0.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 000 mL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 000 mL 甲 乙 (1)从功能上看,甲培养基属于

21、 ;从物理性质上看,甲培养基属 于 ;其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 (2)如果将乙培养基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 (填“是”或“否”)。如果培养基中加入 可以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 能力的菌株,同时透明圈越 (填“大”或“小”),表示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 越强。 (3)为了计数微生物的数量,图丙采用 法进行接种培养计数,除此之外,还 可以采用 法进行计数。其中前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要比后一种计数方法所 得结果 (填“大”或“小”)。 (4)一位同学利用图丙的方法步骤在 4 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 0.1 mL 土壤稀释液,培养 后菌落数分别为 180、155、1

22、76、129 个,则 1 mL 原土壤样液中微生物数量约 为 。 答案 (1)选择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尿素 (2)否 刚果红 大 (3)涂布平板 显微镜直接 计数 小 (4)2.0105个 解析 (1)由于甲配方中存在琼脂,且只有尿素含有 N,因此从物理性质上看,其属于固体培 养基;从功能上看,其属于选择培养基。(2)乙培养基中除纤维素粉外,还有水解酪素能提供 碳源,且纤维素被分解后产生的糖类也可为其他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故能在该培养基上生 长的微生物不一定都能分解纤维素。但通过加入刚果红可以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同时 也可通过透明圈大小判断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透明圈越大,纤维素被分解的就

23、越多,说 明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3)根据图丙中菌株的分布可以判断是采用了涂布平板法进行 接种培养计数的,还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由于可能存在多个微 生物共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故前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果要比后一种计数方法所得结 果小。(4)4 个平板中菌落的平均数量为 160 个,浓度为 1 600 个/mL,由题图可知,土壤样液 被稀释了 125 倍,故原始样液中微生物的密度为 1 600 个/mL 1252.0105个/mL。 19(13 分)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纸,其主要 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

24、资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 分解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纯化菌种时,为了得 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2)若环节选择霉烂的木头,则环节获得的酶是 。 (3)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通常加入 染料,此染料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 物。用含有此染料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 的 。我们可以通过此方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1)纤维素 平板划线法 涂布平板法 (2)纤维素酶 (3)刚果红 红 透明圈 解析 (1)要从土壤中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

25、要将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纤维 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纯化菌种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2) 环节获得的酶为纤维素酶。(3)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 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 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0(12 分)剪秋萝是一种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花卉植物,为大量繁殖该植物,某校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剪秋萝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相关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常用 MS 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蔗糖能为离体组织细胞提供 和能 源,同时能够维持细胞的 。与微生物培养

26、基的营养成分相比,诱导愈伤组织的 培养基除了添加的糖类不同外, 还应该 。 (2)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一般使用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研究小组若要利用三种不同浓度的 6B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溶液、三种不同浓度的 NAA(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研究两者用量的比例对诱导芽的分化的影响, 理论上应设计 组 实验。为了继续诱导生根,研究小组对诱导芽的分化的最佳激素用量比例作了调整,他们提 高了 6BA 的浓度而不改变 NAA 的浓度,然后将重新配制的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直接 加入诱导芽的分化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但指导老师告诉他们诱导生根的措施有明显错误, 请你帮助他们改正: 。 答案

27、 (1)碳源 渗透压 添加植物激素、提供大量的无机盐 (2)高压蒸汽灭菌 (3)9 应提 高 NAA 的浓度,重新配制培养基转瓶培养 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常用 MS 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蔗糖能为离体组织细胞提供碳源和能 源,同时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与微生物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相比,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 除了添加的糖类不同外,还应该添加植物激素、提供大量的无机盐。(2)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 培养的关键,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3)研究小组若要利用三种不同浓 度的 6B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溶液、三种不同浓度的 NAA(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研究两者 用量的比例对诱导芽的分化的影响,它们应该相互组合,理论上应设计 339 组实验。为 了继续诱导生根,研究小组对诱导芽的分化的最佳激素用量比例作了调整,他们提高了 6 BA 的浓度而不改变 NAA 的浓度,这样会改变两种激素的比例,所以应提高 NAA 的浓度, 重新配制培养基转瓶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选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