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76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9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4.1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4.1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4.1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4.1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第 9 课时课时 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 学习导航学习导航 1.掌握电泳法分离大分子的原理。2.运用常用的方法提取和分离蛋白质。3.尝试 从血清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4.了解芳香油的特点,知道提取芳香油的原理及会设计简单 的实验装置进行提取。 重难点击重难点击 1.电泳法分离大分子的原理。2.运用常用的方法提取和分离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一、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分离与测定生物成分中蛋白质的技术包括离心沉降法、薄膜透析法、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 等。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方法可以将所带电荷的数量和性质不同的蛋白质从混合样品中 分离并纯化出来;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2、和脂溶性有机溶剂提取法可以分离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2蛋白质分离的抽提方法 3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1)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 (2)薄膜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 的方法。 (3)凝胶色谱法 概念: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差异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 原理 a凝胶 形态:微小的多孔球体 组成:大多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 结构:内部具有很细微的多孔网状结构 b分离的过程 项目 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程度 路程 移动速度 小分子蛋白质 容易 较长 较慢 大分子蛋白质 无法进入 较短 较快 (4)蒸馏 概念:将液体

3、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 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 分离物质的种类 a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物质。 b液体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物质。 (5)电泳法:将所带电荷的数量和性质不同的蛋白质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并纯化出来。 欲研究某种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需将这种蛋白质从组织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结 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怎样释放细胞中的蛋白质? 答案 在提取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研磨和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将生物组织或细胞完全破碎,使 蛋白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使其溶解在适当的抽提液中。 2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 (1)完善下面离心沉降法

4、分离蛋白质的示意图 (2)观察并总结离心沉降法分离的原理及其目的: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 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从而达到分离出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目的。 3薄膜透析法分离蛋白质 仔细观察下面薄膜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 从而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如无机盐、 单糖、 二糖以及氨基酸)分离开,达到纯化蛋白质的目的。 4凝胶色谱法 (1)结合上图,根据凝胶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填表分析不同大小的分子洗脱后的次序。 项目 相对分子质量大 相对分子质量小 直径大小 较大 较小 运动方式 垂直向下运动 无规则的扩散运动 运动路程 较短 较

5、长 运动速度 较快 较慢 洗脱次序 先流出 后流出 (2)结合上图,分析为什么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会先从色谱柱中洗脱出来? 答案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而被滞留;相对分子质 量较大的蛋白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 (3)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通过一次洗脱能否将所需蛋白质与其他杂质彻底分离? 答案 不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移动距离较近,移动速度 较快,先洗脱出来;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可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也可能不进入, 导致部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可能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一起洗脱出来。 1凝胶色谱法

6、分离蛋白质时由色谱柱下端最先流出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 B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凝胶颗粒 D葡萄糖或琼脂糖分子 答案 B 解析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蛋白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 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短,移动速度快,先洗脱出来;相对分子 质量小的蛋白质分子能够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慢,后洗脱出来,因此 最先流出的应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而凝胶颗粒是不能流出的。 2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7、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 问题导析 (1)薄膜透析法是利用了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将蛋白质与其他小 分子物质(如无机盐、单糖、二糖以及氨基酸)分离开来的提纯方法。 (2)蛋白质所带电荷的性质能决定其在电泳槽中的移动方向,分子的大小能影响其移动速度。 (3)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差异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 (4)离心沉降法是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从而达 到分离出不同种类蛋白

8、质的目的。 答案 A 解析 蛋白质分子是生物大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不能利用半透膜分离蛋白质。 一题多变 (1)本题四个选项涉及的提纯方法中,哪种不适合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离?为什么? 答案 薄膜透析法。因为薄膜透析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该方法仅 可将蛋白质与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分离,而不适合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离。 (2)电泳法中影响蛋白质移动速度的因素除了分子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 答案 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此外还有电场强度、溶液的 pH 等因素。 归纳总结 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原理 (1)薄膜透析法:蛋白质水溶液具有亲水胶体溶液性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9、(2)离心沉降法: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子沉降速度不同,从而 被分离。 (3)凝胶色谱法:凝胶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 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 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可将 各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4)电泳法: 不同的物质所带电荷不同, 颗粒的大小、 形状不同,因此, 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1结合教材,完善下表 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 配制试剂 配制巴比

10、妥缓冲液、染色液、漂洗液、透明液 准备器材 醋酸纤维薄膜、常压电泳仪、点样器等 架滤纸桥 取双层滤纸条,一端与支架前沿对齐,另一端浸入电泳槽的缓冲液中,待 滤纸条湿润后,驱除气泡,使滤纸紧贴于支架上 浸泡薄膜 用镊子夹取醋酸纤维薄膜,识别出光泽面,并在光泽面的一角用笔做上记 号,然后放在巴比妥缓冲液中浸泡 20 min 细心点样 取出薄膜,吸去多余液体,平铺在玻璃板上,有记号的一面朝下,点样时 将盖玻片在血清中蘸一下, 在薄膜一端 2 cm 处轻轻按下, 点上细条状的血 清样品,随即提起点样器 平悬薄膜 将点样端平贴在电泳槽负极支架的滤纸桥上,有记号的一面朝上,另一端 平贴于正极,呈绷直状态

11、实施电泳 盖上电泳槽盖, 在醋酸纤维薄膜平衡约10 min后接通电源, 电泳6090 min 染色 取下薄膜,放入染色液中浸泡 510 min 漂洗 取出薄膜,在漂洗液中漂洗数次,直至蛋白质区底色脱净为止 脱色 用滤纸压平并吸干薄膜, 再浸入透明液中约 5 min, 取出后平贴于玻璃板上, 待完全干燥后便形成透明薄膜图谱 2.实验结果 1本实验的关键步骤是点样,点样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案 点样前,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吸去,以免引起样品扩散;但不宜太干, 否则样品不易进入膜内,造成点样起始参差不齐,影响分离效果。 2实验结果分析 (1)血清蛋白主要包括几种蛋白质?含量大小如何? 答案

12、 从电泳图谱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血清蛋白主要包括五种蛋白质,且含量最多的是清蛋 白,其他依次是:球蛋白1球蛋白2球蛋白球蛋白。 (2)这些蛋白质带什么电荷?四种球蛋白的泳动速度如何? 答案 由五种蛋白质所处的位置可判断出它们均带有负电荷,四种球蛋白在电场中的泳动速 度由快到慢依次为:1球蛋白2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 归纳提炼 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几点说明 (1)薄膜的浸润与选膜是电泳成败的关键之一。 (2)点样时,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吸去,吸水量以不干不湿为宜。 (3)点样时, 动作要轻、 稳, 用力不能太大, 以免损坏膜片或印出凹陷影响电泳区带分离效果。 (4)点样应点在薄膜

13、的毛面上,点样量要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 (5)电泳时应将薄膜的点样端置于电泳槽的负极端,且点样面向下。 (6)应控制染色时间。时间过长,薄膜底色不易脱去;时间太短,着色不易区分,或造成条带 染色不均匀,必要时可进行复染。 3血清蛋白中含有清蛋白、球蛋白、球蛋白、1球蛋白、2球蛋白。在其电泳图 中,距点样处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为( ) A1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2球蛋白、清蛋白 B球蛋白、球蛋白、2球蛋白、1球蛋白、清蛋白 C球蛋白、球蛋白、2球蛋白、1球蛋白、清蛋白 D清蛋白、1球蛋白、2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 答案 B 解析 带电颗粒直径越小,越接近于球形,所带净电荷越多,则泳动速率越快,

14、距点样处越 远;反之,则越近。 4下列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架滤纸桥时,待滤纸条湿润后,要驱除气泡,以便使滤纸紧贴于支架上 B浸泡薄膜时要识别出光泽面,并做记号 C平悬薄膜时,有记号的一面朝上 D从染色液中取出薄膜后,用滤纸条压平并吸干,再浸入透明液中脱色 答案 D 解析 薄膜染色后要先放入漂洗液中漂洗直至蛋白质区底色脱净为止, 然后才用透明液脱色。 规律方法 电泳的泳动规律 带电颗粒直径越小、越接近于球形,所带净电荷越多,则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越快;反之, 则越慢。 三、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三、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 1研究目标 (1)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

15、红蛋白,一分子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构成(两条 肽链和两条 肽链),由于其肽链中结合了血红素而呈现出红色。 (2)可利用哺乳动物血液分离血红蛋白。 2实验器材 猪、羊等血液;色谱柱;交联葡聚糖凝胶,20 mmol/L 磷酸缓冲液等。 3实验目的 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 4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低速短时间离心分离红细胞。 用滴管吸出上层血浆后,将下层红细胞倒入盛有约 5 倍体积的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 (生理盐水)的烧杯中搅拌后再低速离心,重复 3 次,直到红细胞被洗净,上清液不再呈现黄 色为止。 (2)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和透析 在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而释放出

16、血红蛋白。 将混合液以 2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 10 min,试管中形成 4 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甲苯层、脂 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层、杂质层);用滤纸过滤其中的液体,除去脂溶性沉淀层;用分液漏 斗分离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血红蛋白溶液)。 在透析袋中加入 1 mL 红色透明液体,放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中(pH 为 7.0)透析 12 h。 (3)凝胶的制备 将交联葡聚糖凝胶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制成凝胶悬浮液。凝胶的溶胀一定要完全,否则会 导致色谱柱装填不均匀,并产生气泡。 (4)色谱柱的装填 将层析柱洗净,垂直固定在支架上,选择有薄膜(100 目尼龙纱)

17、端作为层析柱下口。 打开色谱柱下端的乳胶管开口,将充分溶胀的凝胶悬浮液轻轻搅动均匀,沿层析柱内壁缓 缓一次性倒入色谱柱内。 立即连接洗脱瓶, 在约50 cm高的操作压下, 用洗脱液(pH为7.0, 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充分洗涤平衡凝胶 12 h,使凝胶装填紧密。 (5)样品的加入 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 让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刚好平行, 关闭出口。 用滴管小心吸取 1 mL 样品溶液沿柱壁轻轻地加入到色谱柱顶端, 不能破坏凝胶面。 然后, 打开流出口,使样品液逐渐渗入凝胶。 当样品恰好完全渗入凝胶床时, 再加入少量的洗脱液(pH 为 7.0, 物质的

18、量浓度为 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冲洗管壁。重复数次,每次既要使样品恰好全部渗入凝胶床,又不致使凝胶床 面干燥而发生裂缝。 随后可慢慢地逐步加大洗脱剂的量进行洗脱, 直至洗脱液到适当高度。 (注 意:整个过程一定要仔细,避免破坏凝胶柱的床层。) (6)洗脱与收集 连接好凝胶柱层析系统,调节洗脱液流速为每分钟 1 mL,进行洗脱。仔细观察样品在层析柱 内的分离现象,当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的出口时,收集洗脱液,每收集 5 mL 即换一支 收集管(要预先编号),连续收集,样品即可完全被洗脱下来。 小贴士 1对色谱柱填料处理时,因凝胶是干燥的,须将其置于洗脱液中使其充分膨胀,在 此期间,可

19、以通过加热等方法使其膨胀速度加快,这也有利于排除胶粒内的空气,避免凝胶 凝固后出现气泡而影响分离效果。 2色谱柱在装填时,装柱过程中严禁产生气泡,一旦发现气泡,必须重装。 3洗脱过程中,注意不能让洗脱液流干而露出凝胶颗粒,否则需重新装填色谱粒。 5结论与反思 观察红色区带在洗脱过程中的移动状况,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并且凝胶色谱柱中 没有气泡产生,说明色谱柱的装填是成功的。 6深入研究 若需对蛋白质纯度进行鉴定,一般采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1)该方法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作为支持介质。 (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一般只需要微克量

20、级的蛋白质即可完成鉴 定。 (3)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时,它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的净电荷、分子的大小和形 状等因素。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足够量的 SDS(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可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 十二烷基硫酸根所带的负电荷使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都带上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 的负电荷量。 SDS 与蛋白质的结合还可引起蛋白质构象改变, 使不同蛋白质的 SDS 复合物的 短轴长度都一样。这样,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 状的影响,而仅仅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 (4)由于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筛作用,小分子蛋白质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凝胶孔,阻力小,迁移速

21、度快;大分子蛋白质则因受到较大的阻力而被滞后,这样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就会因其分子 量的不同而被分离。 1实验操作过程 (1)材料的选择: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对你进行 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 答案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细胞器,排除了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 的干扰。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 应该收集洗脱液。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知道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答案 洗涤的目的是去除血浆蛋白; 离心后的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 证明红细胞已洗涤

22、干净。 (3)在血红蛋白释放过程中,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 蒸馏水可以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甲苯是有机溶剂,可以 溶解细胞膜,有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 (4)血红蛋白释放后的混合液经离心后分为哪几层?如何获得血红蛋白溶液? 答案 分为 4 层:从上往下数,第 1 层为无色透明的有机溶剂(甲苯),第 2 层为白色的脂 类物质,第 3 层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第 4 层为暗红色的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分层的液体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分液得下层的血红蛋白溶液。 (5)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血红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透析袋

23、,这样可以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2凝胶色谱操作 (1)在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凝胶色谱柱的高度不足或直径过大对洗脱效果分别有何影响? 答案 凝胶色谱柱的高度是样品随缓冲溶液流过的距离,凝胶色谱柱的高度不足会导致达 不到分离效果; 凝胶色谱柱的直径大小并不影响分离效果,但直径过大会导致洗脱液体积大,样品稀释度 大,使实验现象不明显。 (2)试从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分析,凝胶的装填为什么要紧密、均匀? 答案 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均匀,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 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洗脱次序,影响分离的效果。 (3)在装填凝胶柱时,如果有气泡存在,会对

24、蛋白质的分离有何影响? 答案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归纳总结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各操作的主要目的 操作 目的 红细胞的洗涤 去除杂蛋白,如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的释放 使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经过离心使血红蛋白与其他杂质分离开 透析 除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纯化 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质 5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实验中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 B用吸管小心地将 1 mL 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 C加样

25、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 D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 答案 A 解析 加样前,应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 刚好平齐,关闭出口,而不应使缓冲液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A 项错误;加样时不能破坏凝 胶面,B 项正确;加样后,打开下端流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C 项正确;等样品完全 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再加缓冲液,D 项正确。 6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 具有 功能。 (2)甲装置用于 ,目的是去除样品中

26、 的杂质,图中 A 是 。B 是 溶液。 (3)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 ,是根据 分离蛋白 质的有效方法。 (4)乙装置中, C是 , 其作用是 。 (5)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 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 5 mL 收集 一管,连续收集 6 管,图中试管序号表示收集的先后。经检测发现,试管和试管中蛋白 质含量最高,则试管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 (填“大”或“小”)。 答案 (1)运输 (2)透析(粗分离)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磷酸缓冲液 血红蛋白 (3)凝胶色谱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磷酸缓冲液 洗脱血红蛋白 (5)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的出口 小 解析 (1)血红蛋白能

27、携带氧气,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2)甲装置为透析装置,目的是 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其中 A 是磷酸缓冲液,B 是血红蛋白溶液。(3)乙装置 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 是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乙装置中,C 溶液为磷酸缓冲液,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5)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出 口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 5 mL 收集一管,连续收集。最先收集到的蛋白质是血红蛋白 分子,则试管内的大量蛋白质为血红蛋白。由于试管晚于试管收集得到, 因此其内收 集到的蛋白质比血红蛋白分子移动速度慢,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小。 规律方法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

28、质中确定收集蛋白质时间的方法 (1)血红蛋白的收集:利用血红蛋白的颜色,当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出口时,就要收集流 出液。 (2)其他无色蛋白质的收集:可以在实验时加入指示剂以掌握样品的移动位置,确定最佳的收 集时机。 四、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四、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1植物芳香油的特点 (1)具有挥发性,故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2)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采用萃取法提取芳香油。 2提取橘皮中的芳香油 (1)橘皮芳香油的成分及用途 成分:橘皮芳香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 用途:橘皮芳香油是生产食用香精、化妆品香精和医药香精的优质原料。 (2)提取方法: 橘皮芳香油存在于果皮的油细

29、胞中, 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其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在蒸馏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水分的侵入,果皮油细胞涨破,芳香油流出并随水一起形成蒸 气,蒸气再通过冷凝管,经接液管流入收集瓶。由于油轻水重,静置后分离。 1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应具有怎样的特性? 答案 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 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在水中蒸馏的操作中,如何避免加热时发生暴沸? 答案 蒸馏烧瓶下垫石棉网,并向液体中加入几片碎石或瓷片。 3为什么冷凝管中水流应从下方进水,上方出水? 答案 与蒸气流向相反,冷却效果好。 4为什么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如果相差不大就不适合采用蒸

30、馏的方法提取? 答案 若各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在蒸馏时会同时蒸发出,达不到分离的效果,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归纳拓展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提取方法 提取原理 方法步骤 适用范围 水蒸气 蒸馏法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 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 带出来 水蒸气蒸馏 分离油层 除水过滤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 油等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 压榨法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 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石灰水浸泡、漂洗 压榨、过滤、静置 再次过滤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 糊原料的提取 有机溶剂 萃取法 使提取物溶解在有机 溶剂中,蒸发后得到 提取物 粉碎、干燥 萃取、过滤 浓缩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 颗粒要尽可

31、能细小,能充 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7下列属于植物芳香油理化性质的是( ) 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具有特殊的植物香味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植物芳香油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液, 其特点是具有特殊的植物香味和较强的挥发性, 且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8蒸馏装置安装完毕后,可以在蒸馏瓶中加几粒沸石,其目的是( ) A加速沸腾 B防止液体过度沸腾 C减缓沸腾 D防止蒸馏瓶炸裂 答案 B 1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首先要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释放出来 B抽提时要依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溶剂 C蛋白质的粗提取物离心可除去一些

32、小分子杂质 D蛋白质的粗制品可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 对抽提得到的粗提取物离心可除去固体杂质。 2离心沉降法是纯化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蛋白质会分层,这一现象与蛋白质的 何种性质有关( ) A酸碱性 B所带电荷多少 C分子大小和密度 D种类 答案 C 解析 根据蛋白质之间或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在分子大小和密度上的不同,采用离心沉降 法,使其分层而分离。 3在提取植物芳香油时,分液漏斗的活塞要均匀地涂上一层润滑油,顶塞不能涂润滑油,并 还要进一步检测顶塞与活塞处是否渗漏,其主要目的是防止( ) A水分的散失 B芳香油的挥发 C细菌感染 D杂质的渗入 答案 B 解析 分液漏

33、斗的作用是把油和水分开, 而植物芳香油具有挥发性, 因此, 整个装置要密封。 所以,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为活塞均匀地涂上一层润滑油。并用水检查分液漏斗的顶塞与 活塞处是否渗漏,如果渗漏,会使收集到的植物芳香油的量减少。 4下列关于电泳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能进行电泳的物质一般是带电颗粒 B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同的电极移动 C影响泳动速度的因素包括带电颗粒的性质、电场强度、溶液的 pH 等 D电泳支持物有滤纸、大分子凝胶、醋酸纤维薄膜等 答案 B 解析 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5回答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问题: (1)要获得血清蛋白的粗制品,必须将含有柠檬酸钠的血液进行 处理,然后将 装入透析袋中除去 。 (2)要获得血红蛋白,应如何破碎红细胞? 。 (3)下图为血清蛋白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的电泳图谱,你认为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 含负电荷最多的球蛋白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球蛋白是 。 (4)电泳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 蛋白质的方法。 答案 (1)离心 上清液 小分子物质 (2)加入蒸馏水使其涨破 (3)清蛋白 1球蛋白 球蛋白 (4)(分离)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选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