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第 1 课时课时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题组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2018 太原五中高二下段测)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 S 中,给予细胞一个 适宜的刺激,膜两侧会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 低溶液 S 中的 Na 浓度,测量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动作电位峰值不变 B动作电位峰值先升高后降低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 D 解析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适当降低溶液 S 中的钠离子浓度,会使进入细胞
2、的钠离子减少而引起动作电位峰值下降,D 正确。 2 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 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 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 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电位在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当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变为 “内正外负”。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由“兴奋点”向两端传导,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 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而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3 如图表示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离子运输途径。 该细胞受到刺激 时,通过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3、图可知,途径属于主动运输 B途径的发生使膜内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C正常情况下,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 D静息时由于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途径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 项正确;无论是静息电 位还是动作电位时,膜外 Na (即图中)的浓度始终高于膜内,B 项错误;正常情况下,细 胞内 K (即图中)的浓度高于细胞外,C 项错误;静息时,由于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 为外正内负,D 项错误。 4(2018 鄂州高二段测)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
4、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动作电位产生时,Na 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C 解析 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接受刺激后,由于 Na 大量内流,导致膜电 位变成内正外负,Na 是通过蛋白质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内部的,该过程不消耗能 量,A、D 项正确;处于离体状态的神经纤维,在中间部位给予刺激,兴奋可双向传导,B 项正确;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 同,C 项错误。 题组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 5(2018 徐州高二段测)如图表示 3 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
5、头处施加一强刺激, 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是( ) Ac、d、e Ba、b、c、d、e Ca、b、c Db、c、d、e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c、e 是轴突,b、d 是神经元的胞体。由于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b、c 处都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因为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兴奋只能向下一个神经元传导,不能向上一个神 经元传导,所以 d、e 处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a 处不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6(2018 包头一中期中)如图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消耗
6、能量 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导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答案 B 解析 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吐。 7(2018 信阳高二质检)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答案 A 解析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突触小体完成 “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使后
7、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局部电流在神经 纤维膜内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8(2018 江苏海安曲塘中学高二段测)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a 为树突末梢,构成突触小体 B中物质通过协助扩散释放至中 C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在 a、b 两神经元之间信号传导方向是 ba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 为轴突末梢,A 项错误;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 释放到突触间隙,B 项错误;突触间隙相当于组织间隙,其中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 环境,C 项正确;在 a、b 两神经元之间信号传导方向是 ab,D 项错误。 9 (2018 贵州凯里一中期末)肉毒
8、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蛋白, 是毒性最强 的天然物质之一,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肉毒杆菌中不含任何细胞器 B该神经毒素蛋白能够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C该神经毒素蛋白会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D乙酰胆碱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 C 解析 肉毒杆菌中含有核糖体;该神经毒素蛋白能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抑制神 经递质的释放,进而阻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乙酰胆碱不属于蛋白质,它的合成不需 要核糖体。 10(2018 佛山一中高二下期中)如图所示为神经冲动在离体的轴突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膜内外局
9、部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反 B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Cd 区域主要是 K 内流形成的 Da 区域与 c 区域可能为静息电位状态 答案 C 解析 电流是从正电位流向负电位,所以膜内外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反,A 正确;兴奋在 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 左,B 正确;d 区域为静息电位状态,主要是 K 外流形成的,C 错误;a、c 区域电位为外正 内负,可能是静息电位状态,D 正确。 11(2018 安徽十校联考)某神经纤维在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钠、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 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
10、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 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之前神经纤维膜内外之间没有正离子的流动 Bab 段钠离子通道开放,bc 段钠离子通道关闭 C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等于 0 mV Dcd 段钾离子排出细胞不需要消耗 ATP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a 点之前神经纤维膜处于静息状态,此时钾离子外流,A 错误;ab 段 与 bc 段均是内向电流, 此时钠离子通道开放, B 错误; c 点时神经纤维膜处于动作电位状态, 此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则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大于 0 mV,C 错误;cd 段是外 向电流, 此时钾离子通道开放, 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顺浓度梯
11、度排出细胞, 不需要消耗 ATP, D 正确。 12(2018 江苏,11)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 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 段 Na 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 段 Na 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 C 解析 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K 的大量外流,A 错误;bc 段 Na通过通道蛋 白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 错误;cd 段 K 继续外流,此时细胞膜对 K的 通透性大,对 Na 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Na
12、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 C 正确; 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随着有效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D 错误。 13(2018 连云港高二检测)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 Ca2 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导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 Ca2 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答案 B 解析 增大 Ca2 的通透性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作用后即被灭活,不会使突触后 膜持续兴奋,A 项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
13、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性,B 项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不进入细胞内,C 项错误; 如果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增强,D 项错误。 14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 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 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 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
14、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 _侧为参照, 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 0 mV。 据图分析, 当静息电位由60 mV 变为65 mV 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 (3)在缺氧处理 20 min 时, 给予细胞 25 pA 强度的单个电刺激, _(填“能”或“不能”) 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 ATP 主要在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 ATP 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 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答案 (1)缺氧时间 (2)外 降低 (3)不能 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 (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
15、) 主动运输 解析 (1)从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可以得出自变量是缺 氧时间,因变量是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2)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据 曲线图分析静息电位数值为负值,因此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定义为 0 mV。 据柱形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 变为65 mV 时,阈强度变大,说明神经细胞的兴奋 性水平降低。(3)据柱形图分析缺氧处理 20 min,阈强度大约为 34 pA,因此给予细胞 25 pA 强度的单个电刺激,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 进行有氧呼吸,ATP 主要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
16、吸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 ATP 含量减 少,将影响需要消耗细胞内能量的主动运输,这可能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机制 之一。 15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C 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 “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 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 AC 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 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 答案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解析 (1)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 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到达突 触后膜。 (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 就被酶破坏而失活, 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 AC 会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