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氯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905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1 氯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2.1 氯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2.1 氯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2.1 氯气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 第第 1 课时课时 氯气氯气 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CuCl2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2.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要学会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保护自己。如果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爆 炸,有大量的 Cl2扩散,下列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向顺风方向的低洼处撤离 B.用浸有肥皂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C.向逆风方向的高处撤离 D.来不及逃离的可用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并及时请求救

2、援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B.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C.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4.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时先给钠预热,等钠熔融 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熔点高,所以先预热再反应 D.若在棉球外沿滴

3、一滴石蕊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5.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 )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6.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 Cl2 B.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 Cl- C.向新制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 H+ 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新制氯水

4、中含有 Cl2 7.某同学在一 pH 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该实验说明 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 H+扩散速度比 HClO 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 pH 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8.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有 3 种分子,有 4 种离子 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新制氯水不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产生的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均

5、正确的是 ( ) 选项 加入物质 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A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l-+Ag+ = =AgCl B 石蕊试液 显红色 氯水中有 H+、HClO C CaCO3 有气体放出 C -+2H+= = = H2O+CO2 D 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褪色 Cl2有漂白性 10.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 溶液颜色可能出现无色、 浅黄绿色、 红色等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H+ B.过程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试管中溶液不再呈酸性 C.过程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溶液中有 HClO D.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

6、持续加入 Na2O2粉末,也会出现相同的颜色变化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铁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 (2)实验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 。 (3)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4)盛水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 ,说明氯气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12.现有 X、Y、Z 三种元素,已知:三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X 的单质可以 在 Z 的单质中燃烧,生成 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XZ 极易溶于水,同时电离出

7、X+和 Z-,其水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两分子 X 的单质,可与一分子 Y 的单质化合,生成 两分子 X2Y,X2Y 常温下为液体;Z 的单质溶于 X2Y 中,所得溶液有漂白作用。 (1)试推断 X、Y、Z 的元素种类及 XZ 和 X2Y 各是何物质(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X ;Y ;Z ; XZ ;X2Y 。 (2)写出反应和的化学方程式: ; 。 (3)解释 Z 的单质溶于 X2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的原因: (包括简洁文字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A 正确;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CuCl2,B 正确;纯净

8、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 错误;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的大,可 杀灭田鼠,D 正确。 2.A 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氯气随风向低洼处扩散,所以人要向逆风方向的高处撤离,A 错误、C 正确;肥皂液显碱性,能吸收氯气,用浸有肥皂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可以 防止中毒, B 正确; 氯气能溶于水, 用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可以防止氯气进入室内引起中毒, D 正确。 3.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可形成白雾,不会出现烟,A 项错误;铜在氯 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形成蓝绿色溶液,B 项正确;铁在氯气中燃烧,产 生棕褐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黄色,C 项错误;钠在空气中燃

9、烧,发出黄色火焰,生 成淡黄色固体,D 项错误。 4.C 钠熔点低,先预热是为了升高温度使氯气反应较完全,C 错误。 5.D 自来水一般用氯气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次氯酸具有氧化性,不利 于金鱼的生存,所以晒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6.D 新制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 HClO,氯气不具有漂白性,D 错误。 7.B HClO 具有漂白性, Cl2无漂白性, A 错误; 由实验可知, 滴加新制氯水的区域变白色, 而周围变成浅红色,可说明 H+的扩散速度比 HClO 分子快,B 正确;HClO 的漂白持久、稳 定,实验后的 pH 试纸加热不

10、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 错误;久置的氯水中主要成分为 HCl, 无漂白性,D 错误。 8.A 氯水中含有水分子、次氯酸分子、氯气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次氯酸 根离子, 故 A 正确; 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 次氯酸在光照的条件下分解生成 HCl 和氧气, 故 B 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 H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 C 错误;新制氯水中 含有次氯酸,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 D 错误。 9.A 氯水中存在 Cl-,Cl-与 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Cl-+Ag+ = =AgCl,A 正 确;氯水中有较多量的 H+,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存在 HClO 分子,HC

11、lO 具有漂白性,所 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 错误;氯水中有较多量的 H+,能与 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 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 = =Ca2+H2O+CO2,C 错误;氯水中存在 HClO,具 有漂白性,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而 Cl2不具有漂白性,D 错误。 10.A 过程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H+,A 正确;过程溶液由红色变成 无色,是因为 HClO 具有漂白性,溶液仍然为酸性,B 错误;过程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 色,是因为溶液中溶有氯气,C 错误;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加入 Na2O2粉末,则溶液先 变蓝色,后褪色,D 错误。 11.答案 (1)

12、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3)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4)浅黄绿色 能 解析 (1)为防止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加热之前应该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3)氯气有毒,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4)盛水的试管中,溶液最后的颜色为浅黄绿色,说明氯气能溶于水。 12.解析:由 H2在 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知,X 为 H,Z 为 Cl,因 X2Y 常温下为液体, 可知 Y 为 O,通过 Cl2与 H2O 反应生成的 HClO 具有漂白性,可进一步证明前面的推断正 确。 答案: (1)H O Cl HCl H2O (2)H2+Cl22HCl 2H2+O22H2O (3)氯气溶于水,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O:Cl2+H2O= =HCl+HClO,因为 HClO 的强氧 化性,而使氯水有漂白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