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必修1《2.2.2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8180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生物必修1《2.2.2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必修1《2.2.2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必修1《2.2.2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必修1《2.2.2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必修1《2.2.2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4 课时课时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目标 尝试设计并进行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1.实验原理 (1)糖类的检测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 隔水加热 砖红色沉淀。 淀粉稀碘液 蓝色。 (2)脂肪的检测 脂肪苏丹染色液 橘黄色。 (3)蛋白质的检测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操作 (1)实验材料的选择 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且颜色较浅,易于观 察,如苹果、梨、白萝卜等。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核桃种子。 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一般选用牛奶、豆浆等,但需要进行稀释。

2、 (2)实验流程 鉴定淀粉 a.配制样液:取蔗糖和淀粉各 2 g,分别溶于 100 mL 的清水中 c.观察记录:A 试管内不变蓝色,B 试管内变为蓝色 鉴定还原性糖 a.配制样液(方法同鉴定淀粉) c.观察记录:A、B 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鉴定脂肪 a.制片:将要探究的植物组织,如核桃和花生的种子、洋葱根尖等,制作临时装片 b.染色:用苏丹染色液对装片进行染色,并用体积分数为 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c.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看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结果与结论: 若所观察的植物组织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说明该植物组织细胞中

3、含有脂肪, 否则,不含有脂肪 鉴定蛋白质 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卵清蛋白稀释液 取样液 2 mL 加入试管 加入 NaOH 溶液 2 mL:溶液无颜色变化 加入 CuSO4溶液 34 滴:溶液变紫色 实验结论: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1.实验在材料选择上有哪些原则? 答案 (1)选择的材料应富含待检测的物质。(2)材料应该为无色、白色或者颜色较浅,有利 于实验结果的观察。 2.试归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并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比较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 液 B 液 成分 0.1 g/mL 0.05 g/mL 0.1 g/mL 0.01 g/mL NaOH 溶液

4、 CuSO4溶液 NaOH 溶液 CuSO4溶液 鉴定物质 可溶性还原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 A 液 2_mL,摇匀, 再加入 B 液 34 滴,摇匀 反应条件 隔水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组织样液变为砖红色 组织样液变为紫色 (1)现有两瓶没有标记的尿液样品, 分别是 1 名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和 1 名肾小球 肾炎患者(尿液中含有蛋白质)的尿样,请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区分。 答案 方法一: 用斐林试剂对两瓶尿样进行检测,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样; 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是肾炎患者的尿样。 方法二: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有紫

5、色反应的是肾炎患者的尿样,另一瓶是糖尿病患者的尿 样。 (2)无糖奶粉中因不含葡萄糖等糖类,受到患糖尿病老年人的喜爱,要检验某种无糖奶粉是 否合格,可能用到哪些试剂? 答案 符合要求的无糖奶粉应该无糖, 但是含有蛋白质, 因此要用到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来检测。 3.选用核桃种子进行切片观察鉴定脂肪时,宜将种子浸泡,是否浸泡时间越长越好? 答案 用核桃种子进行切片观察时, 需提前浸泡。 浸泡时间太短, 不易切片, 浸泡时间太长, 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一些。 4.在“植物细胞都含有脂肪吗”实验中,选用体积分数为 50%的乙醇溶液有什么作用? 答案 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苏丹

6、染色液的浮色。 1.用稀碘液、苏丹染色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 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试剂 种类 稀碘液 苏丹染色液 双缩脲试剂 甲 乙 丙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稀碘液、苏丹染色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 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 A 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甲植物干种子中主要含淀粉,乙植物干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植物干 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2.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

7、 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 蒸馏水,若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葡萄糖 蔗糖 蛋白质 脂肪 A.只有 B.和 C.和 D.、和 答案 C 解析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区别是:斐林试剂甲液双缩脲试剂 A 液,都是 0.1 g/mL NaOH 溶液;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 B 液成分都是 CuSO4溶液,但浓度不同, 分别是 0.05 g/mL、0.01 g/mL。根据题意,双缩脲试剂 B 液可以通过蒸馏水和斐林试剂乙 液稀释而成。 易错警示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中有关试剂的 4 个误区 (1)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

8、”不可错写为“翡”,双缩脲试剂中的“脲” 不可错写为“尿”。 (2)斐林试剂只能检测具有还原性的糖类,而一些非还原性的糖类,如蔗糖、淀粉等,无法 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3)在检测有机物的实验中,唯一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是脂肪的检测;唯一需水浴加热的实 验是还原性糖的检测。 (4)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但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的 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如双缩脲(NH2CONHCONH2)。 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可以用甘蔗做还原性糖鉴定实验( ) (2)脂肪被苏丹染色液染成橘黄色( )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

9、(4)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 ) (5)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硫酸铜溶液可以混用( ) 答案 (1) (2) (3) (4) (5) 2.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的鉴别实验中,按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脂肪 橘黄色 斐林试剂 砖红色 隔水加热 A.蔗糖、苏丹染色液、紫色 B.蔗糖、苏丹染色液、红色 C.还原性糖、苏丹染色液、紫色 D.果糖、苏丹染色液、红色 答案 C 解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脂肪被苏丹染色液染成橘黄色;还 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隔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果糖为还

10、原性糖,蔗 糖为非还原性糖。 3.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 NaOH 溶液和 CuSO4溶液 B.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需要加热 C.两种试剂中的 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 D.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要等量混匀 答案 A 解析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含有 NaOH 溶液和 CuSO4溶液,A 正确;双缩脲试剂检测 蛋白质不需要加热,B 错误;斐林试剂中的 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0.05 g/mL,双缩脲试 剂中的 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0.01 g/mL,C 错误;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要先加入 2 mol NaOH 溶液,摇匀后,再滴加 34 滴 C

11、uSO4溶液,不能等量混匀,D 错误。 4.青苹果汁遇稀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这说明( ) A.青苹果汁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汁中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青苹果含有较多的淀粉,而熟苹果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糖,但并不排除含 有淀粉的可能。苹果转熟时,根据颜色变化,可推断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但不能推断该还 原性糖是麦芽糖,还是葡萄糖。 5.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是否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该试剂与细胞内 还原性

12、糖发生作用,形成_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 用其染色时, 要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来洗去浮色, 这是因为_。 (3)本实验注意事项: 斐林试剂极不稳定, 其甲液和乙液需_, 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 匀用于实验。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 _。 在还原性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试管口不 要朝向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不易刷洗。 答案 (1)斐林试剂 砖红色 (2)苏丹染色液 苏丹能溶解在酒精中 (3)分别配制、 储存 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 质量浓度为 0.01 g/mL 的 CuSO4溶液 烧杯底部 实验者或他人 太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