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404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15 诗歌鉴赏1【2017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小题。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案】(1)C(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可以根据“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木兰的心愿即可。【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017年中考甘肃庆阳卷】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注释】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B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2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B(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首词,“如梦令创作中,一般用叠字或叠句”,“秋雨,秋雨”运用叠词,所以词牌名是“如梦令”。故选:B【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译文:窸窣飘零的透着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上。那晓风吹动,西天残月,某一个地方,同是弯弯的新月

4、和初秋的寒风,牵挂的人,你还好吗?秋雨被西风吹散,就像我的一半心思,也被西风吹走了,也随远方的人儿。3【2017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过 零 丁 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

5、,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分。修辞1分,赏析1分)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3分。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的浓厚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2017年中考湖

6、北省咸宁卷】阅读杜甫望岳,完成12小题。(6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

7、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答案】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A【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A全诗紧扣“望”字,由近及远,。【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2017年中考湖南省长沙卷】古诗文阅读(共24分)折 杨 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释】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8、)(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便可。) (2分)(2)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2分)【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意象也就是诗中描写的景物。写出即可。【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6【2017年中考湖南省郴州卷】古诗鉴赏(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2分)(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白居易(乐天) 振作(2)写作手法:用典(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题目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10、。故“君”是指乐天。【考点定位】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此处诗人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自己被贬谪回归之后的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愤愤不平的心情【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2017年中考湖南省株洲卷】论诗 (南宋)戴复古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 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2分)(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

11、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忧国伤时。(2分)(2)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2分)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2分)【解析】(1)试题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推崇杜甫和陈子昂的诗,结合前面定语。“忧国”杜陵老,“伤时”陈子昂,故应填“忧国伤时”。【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感情。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 捷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

12、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帘招,指酒旗。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6上阕中词 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3分)7“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8说说你对“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的理解。(3分)【答案】6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3分)7作者期待

13、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2分)8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3分)【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中重点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起笔点题,指出时序。“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表现了他愁绪之浓。【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精彩语句的能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的是对比手法,用颜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季节的交替;以实写虚,借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

14、【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2017年中考甘肃盐城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释】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8(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分)(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1)“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

15、。【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词语的理解“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说敬龙此番归国,行程辽远,“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不能定指,则其“远”的意味更可寻思。首句“已在”是给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处。说“扶桑”已暗藏“东”字,又加上“东更东”,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东”字,把敬龙的家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谁”字先垫出“与师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顺风再为挑明,并使“风”、“月”得“谁”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风”、“月”与“师”三者,连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畅之情;另一方面,又结合

16、“到”字,说“共到”,使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陪同直抵家乡。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2017届中考辽宁沈阳卷】阅读下面两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别夔州官吏 唐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注释】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步:码头。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九歌:这里指诗

17、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答案】D【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2017中考山东德州试卷】村行王禹傅马

18、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抖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3分)1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答案】11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12示例:兴长 惆怅 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共3分【解析】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诗的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声,再写“无

19、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沉寂。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2017年中考山东东营卷】(4 分)盆 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分)9任选一个角度

20、(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答案】8答案: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尘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评分:答出情感或思想中的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示例: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写法一: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静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

21、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中。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二: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从构思、写法、语言中任何一个方面答题均可;其中写法、语言答出其中的一个角度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解析】

22、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者的情感,盆池五首作于元和十年 (815)春夏之际,当时作者在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地处机要,很想大有作为。这组诗反映了诗人乐观开朗、渴望沾溉万物的心境。【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掉,再看我这小小的盆池里能够“涵泳”多少颗星星?不说“明月落”而说“明月去”,有点拟人化的意思,别饶韵味。用“涵泳”两字,写星光在水、随波闪烁之状宛然在目。这两句,也以小见大,兼含哲理。【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3【2017年中考山东临沂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题。(4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

23、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注释】左迁:贬官。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11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4分)【答

24、案】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真实处处见悲,一路悲愤。【解析】难言的愤激之情。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4【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

25、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20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黑云压城城

26、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答案】18C19B20D【解析】18【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试题分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对偶手法分析正确;但诗人写的不是实景,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振翮北飞的“归雁”、随风而去的飞蓬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并不是实写大雁和蓬草。ACD对首联、尾联的内容和作用,颈联的“独绝千古”的边塞诗特色的分析是正确的。所以选B。【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试题分析: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7、”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秦岭”和“蓝关”不是指的边塞,而是诗人被前往潮州途经的地方。所以D项不是边塞诗。【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5【2017年中考四川广元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分)【答案】(1)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

28、的场景。(2)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了却君王天下事”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6【2017年中考四川泸州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各题。早发唐 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5诗歌题为“早发”,请简

29、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6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案】5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6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早雾还未散去,长夜未尽,诗人已经登程。颔联中写诗人在路上“鸡未唱,马频嘶”,雄鸡尚未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颈联,树色掩映店铺在早行时更加微茫,这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30、。诗歌尾联写自己已经独自走出了三十多里的路程了,城中望月还像玉石一样挂在天上。,写出早行的孤寂冷清之感。【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试题分析: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珪”。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7【2017年中考四川南充卷】(2017南充)(5分)诗词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

31、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

32、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1)BE(2)新生事物必须从陈旧的事物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B项“江风劲吹,船行快速”表述错误,应为“江风和缓,船行平稳而迅速”;E项分析不准确,诗中没有表现“极度官场生活的厌倦”。【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

33、评价D。18【2017年中考云南昆明卷】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3分)【答案】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

34、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2017年中考浙江湖州卷】阅读古诗,完成问题。从军行【唐】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海:湖泊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

35、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ABC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

36、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将士”一词与“卫国”有关,抓住“直上”来理解将士们的精神品质所在,点明烘托的手法。表达了从军将士无【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2017年中考浙江省嘉兴卷】送人之荆门(5 分)明浦源长江风扬

37、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释】郢(y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n):继续。 12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分)13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答案】12(2分)历史兴亡(人文遗迹)、

38、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13(3分)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颔联“三国已亡遗旧垒”“三国 ”指的是魏蜀吴已经灭亡了,颈联“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写的是山水风光之美丽,因此这两联是从历史兴亡、自然风光来来表现荆门的特点。【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2017年中考浙江省丽水卷】(4分)晓行望云山 披仙阁上观荼蘼二首(其一)【宋】杨万里 【宋】杨万

39、里霁天欲晓未明问,满目奇峰总可观。 仰架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佳:却有一峰忽然去,方知不动是真山! 荼綮蝴蝶浑无辩,飞去方知不是花。 (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注释】可观:壮观。荼蘑(tm):花名。仰架:仰望花架。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12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知识卡片】 理趣是指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宋诗往往不排斥说理,但不用抽象、直露的“理语入诗,而要用具体生动、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来表现一定的道理【答案】晓行望云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茶蘑写诗人在观荼蘑时,花蝶

40、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顿觉幽默风趣。【解析】物,以明辨真伪。【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2017年中考浙江台州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泛舟后溪【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注释】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静美清澈的特点。(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芳草萋萋,静

41、美清澈(2)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感情的理解。“唯有啼鹃似留客”,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据此可作答。23【2017届中考浙江舟山卷】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释】郢(yn):春秋战国

42、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n):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_ 、 _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答案】(1)历史兴亡(人文遗迹)、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2)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 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 【解析】祝愿)之情。据 此分析可作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分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