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知识储备)(教师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352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知识储备)(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13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知识储备)(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13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知识储备)(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13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知识储备)(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13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知识储备)(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3 句子的衔接和排序(知识储备篇)(教师版)【考点扫描】语句衔接和排序,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连贯,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语句的连贯是中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经常在中考语文中出现。【考查形式】主要考查对上下文语意连贯性的把握,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分为两类:(1)选择排序型。即打乱的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排好,考生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2)嵌入式排序型。即从一个语段中抽出几个句子,打乱顺序,要求考生排出正确的语序进行还原,抽出的这几个句子可以是连贯的,也可以是间隔的。【知识梳理】1.把握基本

2、内容。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4.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

3、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应考指南】一、记牢“六要”策略(1) 前后句式要一致。(2)前后文意要照应。(3)陈述对象要一致。(4) 前后色彩要一致。(5)前后情景要和谐。(6)语意条理要清晰。二、遵循排序“三读三步走”法1.初读,把握排列总方向。 拿到练习题时,不要急于下笔标序号。要先默读一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熟悉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谁做什么?谁怎么样?说了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2.细读,明确先后顺序。 仔细地读,根据其意知道这段内容是按什么顺序

4、写的。(一般的顺序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顺序;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 3.精读,巧排列。我们读句子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来巧妙排列。精,就是找句子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巧,就是从句子中间寻找它们之间有联系或相同的词语。 如有些要求排序段落中有表示顺序的关键性词语,像“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接着”、“现在”,“换句话说”、“与此同时”、“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等。 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理顺句序也就简单多了。如果没有明显的关键性词语,就要更加仔细地阅读,弄清发展变化顺序。推敲句首,句尾词语,

5、找出联系,使句子能合理衔接。【典型题例】1. 议论性语句的衔接和排序例1: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依次是()和()。(只填序号)。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阅读散文,。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A.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B. 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C. 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D. 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

6、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答案】D【解析】解题可分三步:一是整体把握,明确这段文字的结构是“总分承接”;二是进一步明确第一句是“总”,统领二、三句,故第一处应选A;三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判断哪一句承接“阅读散文”才合适?选项C的思维流程是“联想想象丰富意境调动积累联想想象”,明显不符合文学鉴赏的规律,选项D的思维流程是“调动积累联想想象丰富意境”,符合鉴赏散文的规则,故第二处应选D。例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雨林区,砍伐树木,兴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放弃

7、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然而这种做法效率极低。A. B. C. D【答案】C【解析】此文段中第句是总论,第句承接第句从反面举例论证,第句承接第句说原因,第句承接第句论述,第句承接第句论述。2. 说明型语句的衔接和排序例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

8、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A. B. C. D.【答案】C【解析】这道题选择了有关“水立方”的材料,将它原有的顺序打乱,要求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这是典型的选择类衔接排序题。解题的方法:一是整体把握,初步理清内部结构。明确是总写句,亮出说明对象,其他各句都是从不同角度说明这一句的。因此,应在第一句位置。由此可知选项A和B错,可初步排除。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顺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明确内部的明和暗的照应。例如根据转折连词“然而”,可以推断上一句应是说明ETFE膜“薄”和“轻”的特点的;抓住表示并列的“也”字,可以推断它所在的句子应在(说明特点“薄”)(说明特点“耐压性强”)之后,据此又可初步排除选项

9、D;抓住“此外”,可以推出“此”应是指句说明的特点,“此外”一句是说相对而言比较次要的第四个特点,故应紧随。三是进一步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结合上述排除法,故应选C。例2.台风是怎样生成的?要说明这个,先得说明为什么会有风。 ,突然一流动,那就是风了。空气到达地面之后,再向稀薄的地方冲过去。冷的空气体积收缩,变得稠密,密度增大,就是通常说的变“重”了,因而就下沉。热的空气体积膨胀,变得稀薄,密度减小,就是通常说的变“轻”了,因而就上升。 风就是贴近地面的流动的空气。A. B. C. D. 【答案】B【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说明“风的形成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按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即什么是风,风是怎样

10、形成的。据此我们可以排除CD两个选项,其次要注意语意的前勾后连,句提到了“流动的空气”,那么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呢?根据句“空气到达地面之后”语意可知,空气流动是自上而下,据此,中间两句排序应为,故此答案应该为:3. 记叙型语句的衔接和选择例: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画关云长的绘像;。如果我们把关公的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紫红色的面孔浓正的长眉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丹凤的亮眼A. B. C.

11、D.【答案】B【解析】衔接题的取材以说明和议论的语段为多,而本题选用的是描写人物脸部的文字,这在中考试题中并不多见。这道题既考查了衔接,又考查了排序,涉及考生的多种语言能力,设题比较新颖。解题步骤:一是分清部分和整体。如果某一选项把部分与整体混杂在一起,就可以考虑该项是错项,例如和写脸部整体,应连在一起,而选项C和D把和分离,就不妥当;选项C把和分离,更不妥当,因为和是对偶句式,不能拆散。二是明确由外而内的顺序;表现的是一种内在气质,排列应在最后,由此可初步推断选项A和C排列不当。三是考虑部分描写的先后顺序。一般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先“眉”后“眼”,以眉衬眼,可推断在前,在后。综合上述分析,答

12、案应选B。4. 宣传广告语句的衔接选择例:下面宣传语中四字短语之间衔接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凝聚爱心,支援灾区。(街头横幅)B. 保护草坪,请勿踩踏;爱护花木,请勿采摘。(公园告示牌)C. 反对邪教,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崇尚科(社区标语牌)D.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药品广告)【答案】B【解析】此题把目光投向宣传广告语,新颖实用,也很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课程标准“挖掘和利用语文资源”的精神。做对这一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注意用语的宣传对象和使用范围,例如选项C属于社区标语牌,将“反对邪教”列入,就不够协调。二是注意前后搭配连贯和内在联系紧密。例如“关爱家庭”前用“反对邪教”就不如用“孝敬老人”;“崇尚科前用“珍惜生命”就不如用“讲究文明”。三是结合运用排除法,选项A用于街头宣传,将两个热点联系在一起,有鼓动性,妥当;选项B和D也都由并列关系短语组成,句式对称,并无不妥。结合上述分析应选C。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