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1单元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1781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1单元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1单元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1单元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1单元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2 第1单元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欢迎光临指导,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教师:宋孝峰 单位:安阳市三十七中学,鲁迅,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认为他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新青年 时代的鲁迅,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

2、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家李锐说他“以一人之勇和整个中国作对”,“以一人之识和五千年的传统作对”,“以一人之情却承当了中国五千年第一伤心人的悲剧”。鲁迅研究专家王乾坤说他是“刺中国旧文明的马虻”。一位不知名的网友说:“他像一只针,让百年来的中国人不敢不清醒地思索。”,曹聚仁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曾经是一位在20世纪中国文坛、报界、学术领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1900年6月26日出生于浙江浦江县通化乡蒋畈村(今届兰溪市墩头镇),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走完

3、了他人生的最后历程。他22岁时便准确笔录了章太炎的国学演讲,后整理成国学概论出版;20多岁,以中等师范生的学历,走上复旦、暨南等大学的讲坛,成为名教授;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鲁迅主动投稿支持,名闻上海滩;1935年,他力主抗日,与邹韬奋、沈钧儒、李公朴等成为抗日救国会的11名委员之一;抗战爆发,他脱下长衫,投笔从戎,首报台儿庄大捷和首次向海外报道“皖南事变”真相,成为抗战名记者之一;1941年,在江西赣南的蒋经国邀其创办正气日报,任总编辑,该报当时成为东南三大报之一;1950年,他又只身赴港写作,之后又频频北行,成为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的座上宾,台湾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也秘密邀其“畅谈”,密商

4、两岸和平统一事宜;夏衍称他为第一个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作爱国主义宣传的海外记者;是他首次向海外传递出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是他于 1958年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报道金门炮战的独家重大新闻;他与鲁迅、周作人兄弟同为知契的朋友。曹聚仁一生与书为伍,笔耕不辍。但是当时的曹聚仁担负着神圣的统战使命,加上他的工作的绝对保密性,致使他的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同时被禁出版达30年之久,直到他逝世后近10年的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两岸当局解禁,允许出版。他的一生主要著作有:国学概论中国近百年史话中国文学概要书林新话文坛五十年鲁迅评传我与我的世界万里行记国学十二讲等80余部,计4000余万言。,曹聚仁与

5、鲁迅 据曹聚仁回忆,曹聚仁与鲁迅最初的见面,是在1927年12月21日,地点在上海的暨南大学。当时鲁迅应暨南大学邀请,到该校演讲,正在暨南任教的曹聚仁为之笔录,整理成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在新闻报副刊学海上发表,后收入鲁迅全集。之后,曹聚仁与鲁迅的交往便逐渐多起来,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写给曹聚仁的书信就达43封,最后收入鲁迅全集的就有25封。1931年8月22日,曹聚仁主编的涛声在上海创刊,鲁迅匿名寄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作为支持。涛声创刊两周年,鲁迅寄来祝涛声,称赞曹聚仁“赤膊打仗,拼死拼活”的精神。鲁迅发表在涛声上的文章还有“蜜蜂”与“蜜”悼丁君题记等。特别是题记一文,更是周氏兄弟失和以后的又一

6、次合作。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周作人为了纪念李大钊,写信给曹聚仁请代为联系出版。为了更快出版李大钊全集,曹聚仁邀约鲁迅、蔡元培等人为之作序。鲁迅欣然应命,写了题记在涛声上发表。,传记是以某一个人物为对象的,这个人物可以是作者自己(自传),也可以是别人(他传),但他必须是真实的。 历史性和文学性是传记的两个重要特点。不过传记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融合。 传记本质上依赖于传记作者对传主的人格和行为的敏感反应,依赖于传记作者同传主的关系,依赖于传记作者的眼光和他显示自己眼光时的技巧。 鲁迅评传属于他传。曹聚仁和鲁迅不是泛泛之交,他有资料的积累,再加上他有史学研究的功底,既能鉴别史料,又能组织史

7、料,所以写出了合理近情的鲁迅传记。,刍议 谬论 旌表 不恤 诨名 不惮 慰藉 抵罪 模型 客栈 差强人意 橐橐行走,(ch),(mi),(jng),(x),(hn),(dn),(j),(d),(m),(zhn),(ch),(tu),第一部分(1),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2-3),与金心异谈话,改变对新青年的态度。 第三部分(4-6),狂人日记的发表及其地位。 第四部分(7-8),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小说,燃起革命和生活的激情。,1阅读第3段,思考:鲁迅对新青年的最初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虽然并不如许寿裳那样觉得它谬,却也反应冷淡。 2结合第2、3段思考:他为何要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

8、日记? 明确:钱玄同的来访,使鲁迅又燃起了用文学作品打倒吃人礼教的火焰,他要替先驱者助威,推动思想革命。,3阅读第2段,思考:钱玄同来访时,二人通过设喻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1)“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2)“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可怕可悲的前途。 (3)“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4)“毁坏这铁屋”用来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4对鲁迅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许寿裳是什么态度? 明确:许寿裳认为“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

9、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 5鲁迅对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又是什么态度?他是想推动白话文革命吗? 明确:鲁迅却说自己“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 由周作人的观点可见,鲁迅对于改写白话文的问题,当时无甚兴趣。 6如何理解“助阵”? 明确:鲁迅写白话文虽然在主观上只是出于对新文化运动的“助阵”,但历史意义却是深远重大的。,以上内容的处理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意图? 明确:作者坚持尊重史实,反对神化、美化鲁迅,把他写成“人”而不是“神”。在作者看来,“要把鲁迅形容得怎样伟大,也许表面上是褒,骨子里是对他的嘲笑呢广他认为,在思想上,鲁迅并不纯粹, “鲁迅并不是圣人,他的思想本来有若干矛盾的

10、,思想上的矛盾,并无碍于其在文学史上的伟大的。一定要把这些矛盾之点掩盖起来,或是加以曲解,让矛盾解消,那是鲁迅所不同意的。”尽管曹聚仁对鲁迅思想矛盾的解释并不完全科学,然而这种正视矛盾的态度应该说是正确的。,作者没有更多地叙述传主的事迹,而是将传主自述、传主亲友的评述穿插其中,这样组材有何好处? 明确:传主自述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周作人,传主的弟弟,虽然后来和传主失和,但他们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是同胞,又共同游学,一起走向文坛,决定了他对鲁迅思想、生活、作品发言的特殊性;许寿裳,传主的挚友,与传主亲密知心 (当年曹和鲁迅打趣地说自己不够格写鲁迅传记,因为他不姓许,这里的“许”共有五位,许寿裳

11、应排首位。鲁迅听后笑着和曹说:“就凭这句话,你是懂得我的了。”),他的评价应是切实中肯的。因而,这样组材,全面、客观、准确地写出“新青年时代”的鲁迅,而且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 此外,作者又将这些材料和时代背景、研究资料以及自己的切身观察感受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了理论性、史料性和可读性的统一。,结合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本文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句子不长,比较接近口语,语言自然、乎和、朴素,又不失文采。 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语言表述? 明确:曹聚仁说,他撰写的这部鲁迅评传只是“一本通俗的鲁迅传记,而不是一部专家的著述”。因而作者采用朴素自然、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平等的姿态与读者

12、进行文化对谈,丝毫没有摆出学问家的架子和教师爷的面孔。,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 白话文小说一事,在文中主要体现在这样一段话上:,如许寿裳氏所说的,周树人开始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写小说,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不过鲁迅自己,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为什么说这是 鲁迅生活的 一个大发展?,为什么说这是 中国文学史上 应该大书特书 的一章?,它燃起了鲁迅用文学作品打倒吃人礼教、替先驱者助威、推动革命的思想和生活的激情。,虽然鲁迅只是主观上支持新文化运动,但他的创作却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鲁迅在这 之前的生活 是什么样子?,这反映了

13、 他怎样的 心态?,鲁迅怀着满腔热情回国后,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朽、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的复辟、军阀的混乱,又加上不幸婚姻的束缚,陷入了彷徨的境地。,鲁迅一直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管。,“助阵”的观点 表明了鲁迅 怎样的想法?,作者对鲁迅说 要把他写成 “人”,那么, 在作者的笔下 鲁迅是一个 怎样的“人”?,表明了鲁迅当时对提倡白话文的做法没有太大的兴趣。他要坚持自己的创作观点,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鲁迅也有迷惘的时候,并非未卜先知的导师。他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能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体会本文的价值 在20世纪50年代,海峡两岸的鲁迅研究朝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尽力神化,二是

14、竭力丑化,不是把鲁迅捧为“圣人”,就是把鲁迅说成“连起码的人的资格都够不着的角色”。曹的文章注意以文学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鲁迅,而不是以褊狭的政治眼光更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衡量,让我们见到了有血有肉的凡人鲁迅。,你是怎样看待下列人物的?,曾国藩,鲁迅: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最后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作业,1研究自己搜集的鲁迅资料,写出自己眼中的鲁迅,放到网上和大家交流。 2找其他关于鲁迅在“新青年时代”的传记文章,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如朱正的鲁迅传略、林志浩的鲁迅传等),并放到网上交流。,谢谢,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