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6875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题组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下面是某校老师在讲解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采用的知识框架图。依据图示,该事件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C义和团运动 D虎门销烟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与盘剥,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选A项。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巨额的战争赔款及吏治的腐败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3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等,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首歌谣()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的历史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爆发原因的佐证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

3、建政权答案B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人们对当时清政府统治的不满,可作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佐证。4太平天国时期的民谣唱道:“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兄弟姊妹都来到,降妖除魔声震天。”这说明()A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B太平天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C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D降妖除魔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内容,B、D两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以民谣的形式进行宣传表明其宣传组织方式落后,故选C项。题组2太平天国运

4、动的兴衰5太平天国时期有墙头诗写道:“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现湖北武汉)胡儿(泛指清军)败如寒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标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 B乘胜东征C夺路西征 D挥师北伐答案C解析金田起义与材料中“湖北武汉”地点不相符,A项错误;乘胜东征发生于1860年,一直打到上海近郊,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西征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的,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与题意相符,C项正确;北伐是1853年定都天京后向北进攻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军事活动,因孤军深入、粮草不足而失利,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6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 B组织太平军北伐C

5、定都天京 D摧毁江北大营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清廷对峙是在定都之后,标志事件是1853年定都天京。7据记载,有人曾向太平天国领导人建言:不要轻率与江南大营的清军作战,而要环城固守,再分兵出略,以安庆作为天京的门户,伺机夺取江西。从太平天国的军事实践看,与此相符的是()A首义金田 B定都天京C出师北伐 D进行西征答案D解析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夺取安徽、湖北和江西的行动是西征,故选D。金田是在广西,天京是现在的南京,北伐是在北方,故A、B、C排除。8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A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

6、曲同工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C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答案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主张截然不同,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不利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并没有实现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排除D项。9(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据兴中会革命史要载:“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

7、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D成功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剿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天天谈革命”“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赞成太平天国是因为太平天国将暴力斗争直指清政府,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10(2019大理高一检测)下列文献中,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C海国图志 D革命军答案A解析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故选A。11(2019淄博高一月考)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

8、章。“内乱毁梦”是因为()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曾国藩率军镇压C发生了天京事变D清政府“借师助剿”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并最终走向失败。12(2019济宁高一检测)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点不包括()A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B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任务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值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以往农民战争一样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不属于它独有的时代特点,故A错误,符合题意。13“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

9、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一主张能够被洪秀全接受,说明农民领袖能够接受先进事物,故D项正确;但资政新篇本身并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实施,A项错误;B、C两项与史实不符。14下列有关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反封建精神反映了广大农民

10、的迫切愿望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A BC D答案C解析符合天朝田亩制度,但不符合资政新篇,故排除,故正确答案是C项。15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西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客观上承担起了理应由资产阶级进行的民主革命任务,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故答案为C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

11、纷呈的一年材料二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材料三杨秀清是不是邪恶的阴谋家暂且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杨秀清卓越的行政才干和集权才能,太平天国运动决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1)材料一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杨秀清。答案(1)“胜利”指太平

12、军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2)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太平军制度的缺陷造成了维护中央领导的兄弟情谊被破坏,从而发生动荡。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材料只看到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不思进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为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3)对杨秀清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杨秀清凭借其卓越才能,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杨秀清野心膨胀,压制其他将领,破坏团结,引起内讧,断送了太平天国的全盛局面。解析第(1)题根据时间“1856年”,结合太平天国的发展概况得出答案。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得出原因,并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上加以评论。第(3)题应该对杨秀清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