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947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9课 窦娥冤(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课窦娥冤(选场)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分析窦娥的形象,概括窦娥的性格特点。3.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把握本文的主题思想。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盗跖()罪愆()荒阡() 桃杌()答案zhqinqinw(2)多音字埋 提冲答案mn/mid/tchn/ch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3)答案(1)祗候/扺掌而谈/抵达(2)嗟怨/蹉跎/磋商(3)前合后偃/揠苗助长/堤堰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前合后偃:_(2)苌弘化碧:_(3)顺水推船:_答案(1)前俯后仰。(2)形容为正义事业流血牺牲,精诚感天动地而不灭。(3)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

2、比喻顺应趋势办事。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周年同学聚会上,齐玉华回顾了当年和同桌之间的一件趣事,把大家逗得前合后偃,哈哈大笑。()(2)我们商量之后,决定顺水推船,让他们俩一较高下。()答案(1)(2)2辨词填空顺水推船见风使舵顺水推船: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见风使舵: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看形式办事。怕硬欺软,_,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是那个时代封建官僚的基本特点。我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不_,不失去自己的品格和操守。答案顺水推船见风使舵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

3、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2)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3)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2课外名句(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5)晚烟宿雾冥冥,迢迢古岸水澄澄,野渡无人舟自横。不忍听,不美听,听得孤鸿天外两三声。一、作者简介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叟。汉族,金末元初大

4、都(今北京)人。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多种,但大都佚失,现仅存18种。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等流传广泛。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二、背景展示故事发生在元朝,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三、文体知识元杂剧的文体特征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

5、“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科介: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3元杂剧的角色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

6、)等角色。中国古代作家灿若星辰,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为数不多,关汉卿是其中之一。中国古典戏剧作品浩如烟海,被誉为世界十大悲剧的只有一部窦娥冤。直到今天,人们遇到难以诉说的冤屈时,还常说一句话“简直比窦娥还冤”。窦娥是什么人?窦娥有何冤?为何冤?冤何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一起走进这个千古奇冤。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课文是通过押赴刑场、路遇蔡婆、临行发愿三个场景来刻画窦娥这一形象的,请分别在图中处填出窦娥在每一个场景中的情感特点(限一个字),分别在图中处填出每一场景所体现的窦娥的性格特征(限两个字)。答案怨悲恨刚烈善良反抗1课文运用了哪些典故?答:_答案

7、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1)苌弘化碧:苌弘,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蜀人把他的血收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碧玉。(2)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3)六月飞霜:邹衍,战国时齐人,在燕国为臣。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起来。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时值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这个故事表示冤狱。(4)东海孝妇:传说汉代东海有个年轻寡妇周青,对婆婆很孝顺。婆婆怕连累媳妇,自缢身死,周青被诬告为谋杀婆婆,惨遭死刑。临刑时她指着车上竖着的竹竿说:我如果无罪,被斩首后,血

8、就沿着竹竿往上流。行刑后,血果然沿着竹竿往上流。此案审理过程中,有一个叫于公的狱吏曾向郡守力诉周青冤枉,但郡守不予理会。她死后,东海一带大旱三年。新郡守上任后,采纳了于公的意见,洗雪了冤案,天立刻下了大雨。2窦娥指斥的对象有变化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答:_答案(1)在“滚绣球”中,窦娥指斥天地日月鬼神。按封建社会的世俗观念,天地鬼神应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每每以“青天”自称。窦娥也深受这种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逐渐觉醒过来,因此窦娥强烈地指责天地日月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得以横行,善人横遭杀戮。在“一煞”中,

9、窦娥将矛头指向了昏聩的官吏和横行的恶人,窦娥求天告地,希望“皇天也肯从人愿”,来惩治这些坏人。(2)从开始的指斥天地,到最后又希望天地主持公道,这种变化正是窦娥诉冤无门的无奈选择,是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控诉,也体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3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答:_答案窦娥的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这样写既能证明窦娥实在是冤,又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为强烈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4结合课文内容,概述窦娥的

10、形象特点。答:_答案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势力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抗争到底。她生活在严酷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5本剧表现了怎样的主题?答:_答案剧中的主要人物是窦娥,她善良、本分,相信天理和官府。她的含冤被斩,是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无耻行径,尤其是对官府草菅人命的控诉;她被斩前质疑、责骂天地,为申明自己的冤屈又许下三桩誓愿,则表现了她不屈的反抗精神。窦娥冤死之后,引发了人们对她的死因的思考。在封建社会中,楚州太守作为法律的捍卫者和执行者,依法判处了窦娥的死刑。有人认为:楚州太守桃杌应承担窦娥冤案的主

11、要责任。针对这一说法,你是如何看待的?答:_答案(观点一)桃杌是地方父母官,为官就要为民做主,勤政爱民。他应该仔细调查案件原委,秉公断案。(观点二)可以从张驴儿父子、赛卢医、窦天章等角度分析。他们在窦娥被害案中也都占有一定的因素,且为案件的前因。大胆的夸张窦娥冤(选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

12、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技巧点拨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夸张法并不等于有失真实或不要事实,而是通过夸张把事物的本质更好地体现出来。夸张法既可用在日常会话中,也可用在文学作品中。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例如: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夸张可分为三种形式,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

13、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迁移运用以“脸”为话题写一段文字,注意运用夸张的手法。12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我开始惊异于他们的脸。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严肃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这么郁怒的脸,有如雷电之将作;青年的柔秀的颜色退隐了,换上了壮实的北地人的苍劲。他们的眼睛冒得出焚烧掉一切的火,紧闭的嘴唇里藏着咬得死敌人的牙齿,鼻头不怕闻血腥与死人的尸臭,耳朵不怕听大炮与猛兽的咆哮,而皮肤简直是百

14、炼的铁甲。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殿堂里,有这样一个奇女子:她要求半星热血不染尘,殷红的鲜血都只在旗枪素练上绽开红花;她命令六月天下大雪,那洁白的瑞雪便纷纷扬扬,包裹了她清白的身体;她要楚州亢旱三年,以证明她的盖世奇冤。她就是窦娥,她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抗争精神,在温存娇柔的背后闪耀着中国古代女子宁死不屈的锋芒。运用示例一个铁打的男儿汉,如果面对强敌,毅然亮剑,我们当然赞美他。但若是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挑担之能,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却毫不示弱,反而拼斗到底,我们心中就不仅仅是赞美,更多的会是震惊,是钦敬。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就是这样一个以至弱之身对抗至暴之势的女子。她善良勤劳

15、、孝顺贤惠,面对黑暗势力,不是妥协受辱,而是指斥天地,坚信冤情必然昭雪。这种意志,怎不令人敬佩?她的这种反抗精神,足以令须眉汗颜,让世人刮目。二、课外素材狂人风骨刘文典在民国教授中,校勘学大家刘文典的“狂”与“傲”是十分出名的。他才高学广,被蒋介石视为国宝,可他在安徽大学校长任上为学生运动的事,不称蒋介石为“蒋主席”,而直呼其为“新军阀”。蒋介石在盛怒之下,当众打了他两个嘴巴。刘文典不甘示弱,当众飞起一脚踢在蒋介石的肚子上。奇怪的是,刘文典并未被定罪,只被关押了七天,就算了事。此事轰动一时,风传学界,刘文典被视为敢说敢做的英雄,声震天下儒林。选材感言世间总有一种人,他们铮铮铁骨一身正气,面对权

16、势从来不屈服。当人格尊严受到挑战的时候,他们宁愿抛弃地位,也不苟且、不逢迎;他们宁可站着死,也不屈着生。刘文典在权贵面前刚正不阿,留下了其狂傲而有气节的英雄名声。关汉卿,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你从关公故里昂首走来,你从窦娥之冤流泪走来,你是梨花园中的“曲圣”,你是文明古国的“莎翁”,你更是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你的脉管里涌动着关老爷的基因,你的魂魄里珍藏着中条山的刚毅。你博学多才,风流倜傥,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无所不通,北漂在元大都,本应求取功名,造福苍生。但那是一个穷兵黩武的马上民族,只识弯弓射大雕。歧视汉人,仇视文化,废黜科举,撤走了社会底层优秀文人步向理想的天梯,断送了多少读书人、

17、尤其是汉族文人寒窗苦读的梦想。但你并未彻底绝望,你悬壶济世,走街串巷,敏感忧伤的眼睛,目睹了那场官府的草菅人命。蒙受不白之冤的朱晓兰,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押往刑场。那凄惨的“冤枉”声,一声高过一声你的心在流血,你握紧了拳头,你咬紧了牙齿,我该怎么办?你反复地扪心自问:“难道我当真只能救得人家的伤风咳嗽吗?”“贤的不一定是他,愚的也不一定是我,我们就是要争,就是要把贤愚是非争个明白。”从“争什么”到“争个明白”,你觉醒了!彻底觉醒了!在庙堂之外的天地里觅得知音,在戏台粉墨中如鱼得水,在文字里“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为市井小民、红粉歌女树碑立传、描言写心,用情写尽世态炎凉,向酷虐的黑暗现实开战,为无

18、辜百姓们鼓与呼你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一管笔在手,敢与孙吴斗”,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窦娥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真是凄凄惨惨戚戚,令人扼腕叹息!这不正是你义愤填膺的呐喊?不正是你酣畅淋漓的痛骂?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念我汉卿啊,读诗书,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卷处人愁绝,都只

19、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弘血;差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窗云,行时节相应一身铁;各有这气比苌虹壮,哪有那泪时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争说道青山有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待来年遍地杜鹃开,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不言别!长歌当哭,柔情如练。铜豌豆,一身正气数风流,风流更是伟丈夫!读后启悟关汉卿生逢乱世,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他把自己交给了市井,交给了最底层的那个世界,他用自己的笔,为他们哭,为他们笑,为他们骂,他以自己的作品成就了自己的不朽,高唱出自己的抗争宣言。 1名句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后汉书爰延列传译文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感悟这句话说明了择友交游的重要性。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环境的熏陶、交往的感染会对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中道理,值得深思。2名句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译文失意时志向应更加坚定,年老了志气应更加豪壮。感悟此句点出了人应有的心理状态。失意时,常有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如若不是懦夫,一定会坚定志向,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锲而不舍。同样,年老体弱时,也应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