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巩固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266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8课送李愿归盘谷序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行之阳有盘谷阳:山南水北称作“阳”B濯清泉以自洁洁:使洁净C闻其言而壮之壮:壮胆D盘之土,可以稼稼:耕种答案C解析壮:认为豪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都是介词,可译为“在”。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项代词,这里/动词,到。C项代词,译为“的人”/语气助词,判断句的标志。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无殃:没有灾祸B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刑辟:刑法C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形势:地位和权势D从子于

2、盘兮,终吾生以徜徉徜徉:徘徊、彷徨答案D解析徜徉:安闲自得的样子。4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濯清泉以自洁A则树旗旄B武夫前呵C处秽污而不羞D飘轻裾,翳长袖答案D解析D项“飘”,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飘动。A项“树”,名词用作动词,竖起。B项“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C项“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羞。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B触刑辟而诛戮C车服不维,刀锯不加D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答案D解析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为被动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3、,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

4、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房屋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同“俊”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轻盈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殃:灾祸答案A解析宅:居,地理位置。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B.C.D.答案B解析B项都是代词,他。A项代词/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介词,在/介词,被。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8该段在形容“得意人”与“闲居人”时分别用了什么称谓?表现了作者什么意图?答:_答案对“得意人”

5、即“用力于当世者”,文中用了“人之称大丈夫者”,指出这些人是因为位高权贵而被称为“大丈夫”,实则并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而对“闲居人”则用了“不遇于时者”,并进一步讲明“我则行之”,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作者巧妙地在称谓上做点文章,在深藏不露中让读者去感受作者对这两种人物的好恶之感。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译文:_(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译文:_答案(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赏识,在当世施展才干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2)不受官车官服的束缚,也没有遭刀锯刑戮的危险,天下治乱不须知道,贬谪升迁一概不闻。三、延伸阅读阅

6、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赠盖邦式序宋马存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望云梦、洞庭之陂,彭蠡之渚,涵混太虚,呼吸万壑,而不见介量,故其文停滀而渊深。见九疑之芊绵,巫山之嵯峨,阳台朝云,苍梧暮

7、烟,态度无定,靡曼绰约,春妆如浓,秋饰如薄,故其文妍媚而蔚纡。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俱游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而观之,岂不信哉!“予谓欲

8、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浮长淮,溯大江溯:逆流而上B态度无定,靡曼绰约 靡:没有C今于其书而观之,岂不信哉 信:确实D然后归而治文著书 治:研究答案B解析靡:细小、美好。11下列对文

9、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长,司马迁的字。古人既有“名”又有“字”,“名”是成人后由自己或请名人取的,“字”是出生时由长辈取的。B太虚,指空寂玄奥之境,如红楼梦“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这里是指天,突出众多湖泊雄奇壮阔的景象。C楚汉,分别指西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他们曾为争夺政权而发动了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D庖丁,“庖”指厨师,“丁”是名。古代称呼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其名前加上表其职业的词,如优孟、优旃。答案A解析“名”是出生时由长辈取的,“字”是成人后由自己或请名人取的。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

10、奇。译文:_(2)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译文:_答案(1)司马迁文章的精髓不在书上,求学的人常根据书探求文章的精髓,那么终其一生也不能知晓它的奇特之处。(2)现在天下的无人到达的地方和奇异的景观,怎么会与过去不同?你果真能替我游历吗?13作者对盖邦式提出了怎样的写作观点?请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答:_答案深入实际考察,拓宽视野;深切感悟,触类旁通;切忌死读书,因循前人。参考译文我的友人盖邦式,曾经对我说:“司马迁的文章有奇特雄伟的气韵,我私下有意对这文章进行研习,你可要陈述见解送给我。”我说:“司马迁文章的精髓不在书上,求学的人常根据书探求文章的精髓,那么终其一生也不能

11、知晓它的奇特之处。我有一部史记,它就蕴藏在天下的名山大川、壮丽奇异的地方,将给你到各地游历时一一地品读它,希望你可以凭借它知晓司马迁的文章的真正精髓。“司马迁平生喜好游历,正当他年少自负的时候,游历的脚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现在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平生曾经游历的收获便都融汇在文章中。向南漂流淮河,溯游长江,看到惊涛骇浪,阴风怒号,逆奔横冲,所以他的文章奔放旷远;望见众多湖泊的岸和鄱阳湖的积水,犹如太空一般涵混迷蒙;在山川万壑中呼吸伸展,无所阻碍,广大无边,所以他的文章意蕴深厚,意旨深远。看到九嶷山的延绵无际,巫

12、山的高大雄伟,阳台的朝云,苍梧的暮烟,形态各异,纤弱柔美,春天的景色艳丽,秋天的景色淡薄,所以他的文章言辞华丽,曲折深远。泛游沅江湘江,凭吊屈原的亡魂,悼念舜妃的遗恨。湘妃竹上还有很多斑点,却不知道屈原和二妃的尸骨是否还完好,所以他的文章感伤愤激。向北经过大梁的废墟,看着楚汉之战的古战场,浮想中仿佛看到了项羽的怒气,刘邦的谩骂,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大弓长戟,同时出现,一齐呐喊,所以他的文章雄勇猛健,使人胆战心惊。向西出游巴蜀,跨越剑阁险道,上有接天的高崖,却无斧凿的痕迹,所以他的文章斩绝峻拔因而不可攀登。在齐鲁一带的都市研习儒学,观瞻孔子的遗风,邹峄的礼仪,在汶阳洙泗之上回转,所以他的文章典重

13、温雅,好似正人君子的仪容面貌。天地之间变化的万物,大凡可以使人惊愕,使人快乐,使人忧伤,使人悲苦的,司马迁全都把它们吸收来写成文章,因此变化出没,如同四时变化无穷的景象,现在从他的文章看来,难道不确实这样吗?“我认为要学司马迁的文章,可以先学他的游历观察。如果不懂得先学他通过游历观察来探求新奇就要下笔写文章,写出陈词滥调的文章,也就很正常了。从前,公孙大娘擅长舞剑,学习书法的张旭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进入到了神会的境界;庖丁擅长运刀,庄子从中领悟出了养生之道,这是达到了精妙的境界。事物本来就有彼此不同却能互相感应的情况,这是它们内在规律相同的缘故。现在天下的无人到达的地方和奇异的景观,怎么会与过去不同?你果真能替我游历吗?我想看到你能做到这一点呢!醉意把酒,可以吞吐江南吴越的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纳燕赵秦陇的劲气,然后回来研文著书,你不是敬服司马迁吗?(做到了这一点,)司马迁不也敬服你吗?如果不这样,仅拿着断编败册,早晚吟诵,我就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