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赠黎安二生序1赵郡苏轼苏轼祖籍赵州栾城,即今河北省栾城县,故曾巩以“赵郡”称苏。文学史上,“三苏”均为四川眉山人,则非“祖”之“籍”,以此别之。2同年友指一同科考中进士的人。曾巩与苏轼,俱于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所以说苏轼“余之同年友”。这是一篇赠序。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文章。本文针对黎生提出写古文遭到当时人嘲笑一事,提出作文要志于道,不取悦于世俗的主张,勉励黎安二生坚持学习古文,反对只迎合流俗的俗文。文章从“迂阔”二字生发出议论,结合自己
2、的体会娓娓而谈,循循善诱。文章虽未明确指出黎生应从中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但作者用自己的志向作为引导,为他们指明了应该努力的方向,勉励之旨不言而喻。1读准字音(1)遗余(wi) (2)闳壮隽伟(hn jun)(3)迂阔(y) (4)庸讵(j)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知(2)诚(3)信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而其才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古义:奔放。今义:纵容、不守规矩,不加约束,没有礼貌。(2)善反复驰骋古义:辨析,论说。今义:(骑马)奔驰。4说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志,名词用作动词,有志向;同,形容词用作动词,合乎,随同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
3、的类型(1)孰有甚于予乎:介词结构后置句(2)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判断句6翻译下列句子(1)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译文:_(2)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译文:_(3)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译文:_答案(1)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2)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3)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赠黎安二生序1本文在结构和写
4、法上有什么特点?答:_答案结构特点:盛赞黎、安二生之文才(“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肯定黎、安二生之为人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并示苏君”再次呼应)写法特点:叙议结合,前后呼应,结构严谨。2作者认为自己的“迂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回答,并翻译。答:_答案“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3说说“迂阔”二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_答案从行文上看,全文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文章议论的中心,在于“迂阔”二字;文章的主旨,是为了表明对于世人所讥笑的这种“迂阔”,作者矢志不渝的态度。本文的“文眼”就是“迂
5、阔”,作者自谓“迂阔”,并从这里发出议论,欲扬先抑,以“迂”为善,表现了自己对“道”的忠诚不渝。4文章最后对黎安二生说要“择而取之”,如何理解?答:_答案作者希望黎、安二生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而要在古文与时文、道与世俗这些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本文的文眼是“迂阔”,为了表述“迂阔”,作者采用了“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答:_答案“迂阔”名义上是说“不近实情”,带有贬义色彩,但在文中是指“不合世俗之风”。作者自谓“迂阔”,且以“迂”为善,表现了曾巩决不附和颓倾世风,对“道”不渝的忠诚。自名“迂阔”,其实是讥世之词。孟子:何妨举世嫌迂阔孟子自己说,要尚友古人,读其书之外,还要知
6、其人论其世。但对孟子,我们知道些什么呢?史记中写孟子,只说“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对孟子的出身,我们知道的,就是这十来个字,其他的,就得向孟子书中探寻了,钩索不出的,只好说一声不知道。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说的是孔子寿至七十三岁,孟子寿至八十四岁。古人缺医少药,感冒几天就可能死掉,能活到八十多岁,诚为长寿,可惜的是,这个寿数完全是臆测,因为孟子的生卒年,我们一样也不知道。同样,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家庭,他的财政情况,他的其他兴趣。在先秦,著书是大事,写的都是大道理、大事件、大人物,对个人生活绝少注意。赫如孔子,我们知道的都很少,何况在当时声望并不甚高的孟子。孟子一书,记录了许多孟子的
7、想法、行事和谈话,但并不是对他的思想的完备叙述,现在人们谈论孟子的思想,好比是见到地上露出一截方方尖尖的东西,便假定埋在地下的是老大一个方尖碑,然后按比例去复原。这种假定多半也不错,但若要老实一些,还是就书论书,孟子说过的,便是他的,孟子没说过的,便不是他的。何况更可能的是,孟子并没有其他深埋的思想。荀子骂孟子“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便是在批评他的思想不成体系。不过,孟子虽不以思考见长,他的观念还是有种结构,性善论便是那结构的基础了。现在看战国时代,会觉得它生机勃勃,而那时的人,并不这么想。从春秋开始,士人多认为眼下的社会状态是不合理的,到了战国,这种想法越来越激烈,而且蔓延到
8、所有阶层。大家都认为社会已经半瓦解,诸侯纷争,无有止时,在国家内部,各种不公的事情横行,人们生活得很是痛苦。从老子和孔子开始,读书人的任务就是从这一大片混沌中,恢复或重建出秩序来,当然,我们知道,老子认为秩序本身就与人性不合,庄子则认为社会应当彻底瓦解,最好瓦解成粉末。相反,孟子属于刚健而乐观的一拨人。他的乐观,来自他对人性的信心。他有一句名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自反而缩”,意思就是反省之后,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孟子想来想去,确信自己对人性的看法无可辩驳人天生就有仁爱之意、同情之心。只要君主能光大其心,便可以仁政聚民,像滚雪球一样,国家越来越强大,然后出动王者之师,把那些不好的国
9、家一举征服,从而天下归仁,人人笑逐颜开。这很难说是成熟的思想,特别不像是成熟的政治思想。但孟子的出色,在于他的实践。一旦想通,便去推行自己的想法,在五六个国家之间奔走,受了不少委屈,仍然不改其衷秉道直行,这种道德勇气,连孔子也比不上他。孔子是不强人所难的,而孟子呢,你要是不听他的,他会在你耳边唠叨一千遍,直到你或者屈服,或者把他赶走。他是孤独的。孟子一书三万多字,使用第一人称三百多次,在先秦典籍里,频率是最高的。很多方面,他只能依赖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在别人看来,这老头像个怪物,而他自己的脾气也很坏,对其他流派的学说,无不斥为邪曲孟子的理想国,是仁慈君主的极端专制,这与孔子的社会设计很有些差距,也和多数人的脾性不合,幸好,孟子的感染力不在于他的志向,而在于他的勇气。这种勇气是绝大多数好人缺乏的,相反,那些不“自反”的不怎么好的人,倒一直理直气壮得很。那么,如何自反而缩呢?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到底因为什么呢?因为那是大人物的意见?因为那是多数人的立场?因为它只需要一两个假设?“我认为它是对的因为我认为它是对的?”甚至只是因为自己的样子在镜子里很好看?这个问题,就不是孟子能够提供答案的了。事实上,在中国传统中,这个问题获得的关心很少。即使现在,生活中最难的两件事情,仍是“自反而缩”,以及确信自己所持为正确的之后,“虽千万人吾往矣”,而孟子在其中的一个方面,堪称百代楷模。